第十五章、初明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宋行之活在徽宗年间最新章节!
按何苏释笔记里所写的,这个世界实在是非常错乱,许多历史名人十分离奇的跑到了不正常的时间段去,并且他们做出了不符历史的事。
最简单的是引起何苏沉惊疑的陆游,他本来是南宋人,却跑到了唐末,而且所经历的事和何苏沉了解的陆游相差不远;再来是武则天,这位女皇不仅成功创立了周朝,而且立太平公主为嗣,两个女人统治时间长达九十多年,最后被韬光养晦的李隆基推翻。
还有魏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融合了历史上的民族,还诡异的参杂了一些西洋人和中东人,野史记载他们肤色“或惨白或炭黑,浑不似常人”;再有就是现任的徽宗,本来何苏沉以为虽然他还在朝,无法弄到许多的记载,但实际情况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何苏释整整用了三十多页纸来记载徽宗年间的事,最迟的大事例是去年。
这位穿越者手伸得极其之长,他不但派遣使者往西域而去,与东南亚国家往来贸易,还安排船队下西洋,其规模巨大,世所罕见,仅大型宝船就有百十余艘,官兵六万多人,自发随行的商人不下千人——何苏沉的父亲何子远竟然也是参与组织者之一。
船队在一路上售出茶叶,瓷器,丝绸,工艺品等等,带回了玉米、甘薯、香料、珠宝、黄金等物,还被一路上不断减员——不是患病死去或其他原因,而是那些国家或地区害怕宋朝不再派遣商船到自己地方,强烈要求留下些人“作人质”,以确保会再有商船前来。领头的宦官见状,干脆让留下的人建起了使馆,特封作驻地大使。
徽宗文武并重,且喜欢任用阉党,不论是设计宫殿,管理皇家内库,派遣商队下西洋,领头的都是阉党。据说文武臣都曾经诘问,认为这有损大宋国威,徽宗掷地有声的丢下几句话,驳得那位二位面红耳赤,连说万死。
何苏释记载下了这几句话,如下——是谁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阉党!是谁发明了造纸术,传承我华夏文明?阉党!是谁经略幽燕,大破西夏?阉党!是谁扬帆远航,扬国威于万里之外?还是阉党!!——你若能做到其中之一,我便让你作宰又如何?
何苏沉还在后面不起眼的某处发现了疑是何苏释的对这几句话的批言:似曾相识——已被抹去,但对着阳光下看,还能勉强辨认出来。
鉴于何苏沉历史极为白痴,可以肯定这个世界上绝对还有很多不符合历史但她却没办法发现的东西。
她只顾着看书,却浑然没有发觉何苏释时不时用探究的眼神看自己。因为有点奇怪,她指着书上的一处向他问道:“哥,明明皇上新诏是在抬高商人地位,为什么又要加收商品流通的赋税?”
何苏释挑了挑眉:“为何不?有什么冲突吗?”何苏沉点点头:“既是看到商品流通的重要性,要提高商人地位,那就应该减免赋税才是,而且对于精明的商人来说,虚名不论从什么方面来说都是比不上实利的。”
何苏释放下手中的笔:“妹妹这话有些道理,但却片面了。从古至今,士农工商,商人都是陪坐末席地位低下的,商人逐利,当买卖做大时赚的钱是一般百姓想都无法想的,即使是一般的小商贩过的也比种田的农民们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商人地位的贬低就成了平衡商人数量的可行性办法。”
他说着话,把坐着的椅子往何苏沉的方向移了移:“前朝时商人即使有钱买,仍然被刑律规定不能穿绸缎,不能在有士子出现的宴席上入座,其地位之低下是现在的人无法理解的,那时农民便能安心种植,不去想其他的。但到了今朝,商人地位大大提高,如果再不收以重税,谁还愿意守着自己只能填饱肚子的田地耕种,却不去从商?”
何苏沉倾耳听着,又道:“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从商的天分的,再说农户世代种田,应该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本业,从来平民习惯以种田为生,如何敢抛弃生计去做那些风险巨大的行业?况且农民从商,想来十亏七八,到时自然会种回自己的田地了。”
何苏释摇了摇头:“只要十户中有一户弃农从商并获利,人性本贪,其他人无心种植、眼红跟风,就会掀起遏止不住的狂潮。农业为立国之本,我朝年年粮食都是偏紧,遇上灾年还得从新罗(今朝韩地区),占城(今越南南部)调粮,如果真的大批农户弃农从商,必会动摇国本,届时怎办?”
他又道:“至于说商人重实利,不介意身份,你却是想当然了,商人在以前甚至连与士子通婚都是不被允许的,对于已有家产却地位极受鄙视的商人,提高他们的地位是比任何事都容易获得其好感的,至于重税倒不是那么难接受。”
“原来如此,”何苏沉又问,“那这皇上所派出的所谓的‘采风使’又是什么意思?”
“采风使是自周朝起就开设的官职,春秋时改制废掉了,皇上圣明,重设此职,这个职位要做的就是手持通行证,代替天子四下巡查,有点类似与钦差但比钦差权利小,职责是四下考察官吏的政绩,记录民风。他们的记录在每月都会上达,是决定官吏升迁或贬废的最主要依据。”他笑了笑,“我们爹爹曾经就是采风使。”
何苏沉知道自己老爹名何远,字子远,号韩青老农,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又擅长诗歌,对琴艺很有造诣。可是——
偶像啊!原来自己从未谋面的老爹居然这么拉风。她还在YY,何苏释又道:“爹爹十五岁时便科举入仕,当年才华横溢,何等惊才惊艳。后来任采风使四下奔波,又受命下西洋,落下一身疾病。皇上垂怜,钦赐职紫微阁学士,封翰林,现在爹爹要做的不过是编编书籍,管理礼部的闲事而已。”
何苏沉又指着册子中的一处问:“那这儿又是怎么回事呢?皇上派遣船队下西洋,所到之处明明各国臣服,为何不收为附属国却要以平等的地位对待呢?收为附属国可以让他们上贡,这样很有利可图啊?”
“瓜子你短视了,如果让你白送东西给别人,你会不会给自己最好的?”他道。
何苏沉摇头。
“那如果让你卖东西呢?如果你的多余东西可以换一个好价钱,你可以用换来的钱买其他的自己想要的东西呢?自然是会拿好东西出来了。”他端起桌子上的茶喝了一口,“一个道理,这些远国离我大宋颇远,没办法管理,如果只让他们上贡,不过几年他们就会退缩,只有用利益牢牢拴住才能彼此往来,共同获利。如果一味想不付出而获得,只能得一时之利,却断了长久的好处。”他说完又道,“瓜子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何苏沉还在消化,心不在焉的摇了摇头,却没发现何苏释正用诡异的眼神看着自己。
=======
徽宗的话我抄袭自某论坛某人的签名档,至于原始出处,呃,暂时无法探寻......
求推荐票。(未完待续)
按何苏释笔记里所写的,这个世界实在是非常错乱,许多历史名人十分离奇的跑到了不正常的时间段去,并且他们做出了不符历史的事。
最简单的是引起何苏沉惊疑的陆游,他本来是南宋人,却跑到了唐末,而且所经历的事和何苏沉了解的陆游相差不远;再来是武则天,这位女皇不仅成功创立了周朝,而且立太平公主为嗣,两个女人统治时间长达九十多年,最后被韬光养晦的李隆基推翻。
还有魏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融合了历史上的民族,还诡异的参杂了一些西洋人和中东人,野史记载他们肤色“或惨白或炭黑,浑不似常人”;再有就是现任的徽宗,本来何苏沉以为虽然他还在朝,无法弄到许多的记载,但实际情况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何苏释整整用了三十多页纸来记载徽宗年间的事,最迟的大事例是去年。
这位穿越者手伸得极其之长,他不但派遣使者往西域而去,与东南亚国家往来贸易,还安排船队下西洋,其规模巨大,世所罕见,仅大型宝船就有百十余艘,官兵六万多人,自发随行的商人不下千人——何苏沉的父亲何子远竟然也是参与组织者之一。
船队在一路上售出茶叶,瓷器,丝绸,工艺品等等,带回了玉米、甘薯、香料、珠宝、黄金等物,还被一路上不断减员——不是患病死去或其他原因,而是那些国家或地区害怕宋朝不再派遣商船到自己地方,强烈要求留下些人“作人质”,以确保会再有商船前来。领头的宦官见状,干脆让留下的人建起了使馆,特封作驻地大使。
徽宗文武并重,且喜欢任用阉党,不论是设计宫殿,管理皇家内库,派遣商队下西洋,领头的都是阉党。据说文武臣都曾经诘问,认为这有损大宋国威,徽宗掷地有声的丢下几句话,驳得那位二位面红耳赤,连说万死。
何苏释记载下了这几句话,如下——是谁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阉党!是谁发明了造纸术,传承我华夏文明?阉党!是谁经略幽燕,大破西夏?阉党!是谁扬帆远航,扬国威于万里之外?还是阉党!!——你若能做到其中之一,我便让你作宰又如何?
何苏沉还在后面不起眼的某处发现了疑是何苏释的对这几句话的批言:似曾相识——已被抹去,但对着阳光下看,还能勉强辨认出来。
鉴于何苏沉历史极为白痴,可以肯定这个世界上绝对还有很多不符合历史但她却没办法发现的东西。
她只顾着看书,却浑然没有发觉何苏释时不时用探究的眼神看自己。因为有点奇怪,她指着书上的一处向他问道:“哥,明明皇上新诏是在抬高商人地位,为什么又要加收商品流通的赋税?”
何苏释挑了挑眉:“为何不?有什么冲突吗?”何苏沉点点头:“既是看到商品流通的重要性,要提高商人地位,那就应该减免赋税才是,而且对于精明的商人来说,虚名不论从什么方面来说都是比不上实利的。”
何苏释放下手中的笔:“妹妹这话有些道理,但却片面了。从古至今,士农工商,商人都是陪坐末席地位低下的,商人逐利,当买卖做大时赚的钱是一般百姓想都无法想的,即使是一般的小商贩过的也比种田的农民们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商人地位的贬低就成了平衡商人数量的可行性办法。”
他说着话,把坐着的椅子往何苏沉的方向移了移:“前朝时商人即使有钱买,仍然被刑律规定不能穿绸缎,不能在有士子出现的宴席上入座,其地位之低下是现在的人无法理解的,那时农民便能安心种植,不去想其他的。但到了今朝,商人地位大大提高,如果再不收以重税,谁还愿意守着自己只能填饱肚子的田地耕种,却不去从商?”
何苏沉倾耳听着,又道:“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从商的天分的,再说农户世代种田,应该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本业,从来平民习惯以种田为生,如何敢抛弃生计去做那些风险巨大的行业?况且农民从商,想来十亏七八,到时自然会种回自己的田地了。”
何苏释摇了摇头:“只要十户中有一户弃农从商并获利,人性本贪,其他人无心种植、眼红跟风,就会掀起遏止不住的狂潮。农业为立国之本,我朝年年粮食都是偏紧,遇上灾年还得从新罗(今朝韩地区),占城(今越南南部)调粮,如果真的大批农户弃农从商,必会动摇国本,届时怎办?”
他又道:“至于说商人重实利,不介意身份,你却是想当然了,商人在以前甚至连与士子通婚都是不被允许的,对于已有家产却地位极受鄙视的商人,提高他们的地位是比任何事都容易获得其好感的,至于重税倒不是那么难接受。”
“原来如此,”何苏沉又问,“那这皇上所派出的所谓的‘采风使’又是什么意思?”
“采风使是自周朝起就开设的官职,春秋时改制废掉了,皇上圣明,重设此职,这个职位要做的就是手持通行证,代替天子四下巡查,有点类似与钦差但比钦差权利小,职责是四下考察官吏的政绩,记录民风。他们的记录在每月都会上达,是决定官吏升迁或贬废的最主要依据。”他笑了笑,“我们爹爹曾经就是采风使。”
何苏沉知道自己老爹名何远,字子远,号韩青老农,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又擅长诗歌,对琴艺很有造诣。可是——
偶像啊!原来自己从未谋面的老爹居然这么拉风。她还在YY,何苏释又道:“爹爹十五岁时便科举入仕,当年才华横溢,何等惊才惊艳。后来任采风使四下奔波,又受命下西洋,落下一身疾病。皇上垂怜,钦赐职紫微阁学士,封翰林,现在爹爹要做的不过是编编书籍,管理礼部的闲事而已。”
何苏沉又指着册子中的一处问:“那这儿又是怎么回事呢?皇上派遣船队下西洋,所到之处明明各国臣服,为何不收为附属国却要以平等的地位对待呢?收为附属国可以让他们上贡,这样很有利可图啊?”
“瓜子你短视了,如果让你白送东西给别人,你会不会给自己最好的?”他道。
何苏沉摇头。
“那如果让你卖东西呢?如果你的多余东西可以换一个好价钱,你可以用换来的钱买其他的自己想要的东西呢?自然是会拿好东西出来了。”他端起桌子上的茶喝了一口,“一个道理,这些远国离我大宋颇远,没办法管理,如果只让他们上贡,不过几年他们就会退缩,只有用利益牢牢拴住才能彼此往来,共同获利。如果一味想不付出而获得,只能得一时之利,却断了长久的好处。”他说完又道,“瓜子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何苏沉还在消化,心不在焉的摇了摇头,却没发现何苏释正用诡异的眼神看着自己。
=======
徽宗的话我抄袭自某论坛某人的签名档,至于原始出处,呃,暂时无法探寻......
求推荐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