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党小组最新章节!
2
接到陈烈寄来的那封信,已是这一年的六月末了。
江韵清读完信,她的母亲当即便哭了。说,你姐得的这是啥病啊?一准是不好的病!要不然,你姐夫不会寄这样一封信回来。想当初……你姐夫蹲大狱,说是共产党,你姐姐一人在东北,头生孩子夭折,这么大的事,也没给家里来过一封信啊……
父亲在一旁叹气,打断母亲的话说,你就别提当初啦!这就赶紧地,看看谁能腾出空来,去上海照顾她大姐吧。
母亲说,我就提!孩子们都是被你惯坏的!想当初,汰清嫁那个姓陈的,我那么样地不乐意,你非但不管,反倒说这姓“陈”的有远见,有抱负。你看看现在,他混得这是啥日子!先是在东北蹲大狱。本来以为大狱蹲到头,苦尽甘来,带着汰清去上海能过上好日子,没想到……
父亲想申辩,却欲言又止,只有叹气的份儿。
一旁的江韵清打断父母的争吵。安慰母亲道:妈,你别凡事往坏处想,我姐夫来信说,我姐只是有病,也没说多不好的病。孩子小,自然缺人照顾。你想啊,你那小外甥刚刚三个月大吧,再加上你那大外甥女,我姐夫要做生意,他一个人怎能照顾得过来。
母亲这才暂时安下心来。和父亲对望一眼,半嗔半怨道:你说让谁去!你把茂群放出去,一年半载家里也收不到他一封信。韵清刚找了份儿工作。宜清在北平念书。竺清读高中,学业更是不能耽误……你说让谁去!咱俩这老胳膊老腿的,别说照顾病人,就是赶到上海,那么天高地远的地方,说不定都会散了架,只有要人照顾的份儿。
江韵清轻声说,我去吧。
父亲看她一眼,说,你去?那你的工作咋办?刚去学校一年,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下学期的任课聘书是昨天收到的吧?这份工作丢了多可惜呀……
江韵清说,我去看看,照料一下,说不定临开学,我姐的病就好了呢!
母亲释然。赶紧去自己房内祷告,祈求上帝保佑她的女儿平安。
那年月去往上海的路线,无外乎如下几种:一是坐船,直达上海。虽不劳累,但行程缓慢。二是坐火车,沿平汉铁路或津浦线到南京或汉口,过长江,再转车抵达上海。三是转道北平,乘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到南京,然后再转乘火车,离上海也就很近了。由于时间和消费上的原因,显然第二种出行方式,对江韵清来说再合适不过。
这是江韵清第一次坐火车。在随后多年的颠沛流离中,那种复杂的心情,是她今生唯有的一次体验。火车行速缓慢,犹如一只笨重爬虫。车窗外的景色如卷轴一样缓缓闪现。葱茏田野以及凋敝村镇,无不给她一种新鲜感受。但这种感受还未在心头盘桓多久,她便会看到被风驱赶的灰黑色乌云,自北方而来,赶到火车前面。随着雨水的降临,她会想到姐姐的病情,心情也会随之黯然下来。但雨水却在瞬间停驻,阳光乍现的那刻,她又想姐姐的病或许不会那么严重呢!她知道姐夫和姐姐的身份。而在去年,在她任课的学校,经人介绍,她加入了党组织。但年初,那个介绍人却莫名失踪,至今杳无音信。这让江韵清感到全所未有的渺茫。此次去上海,她最大的心愿:一是姐姐身体无恙。二是通过姐姐姐夫,自己能和组织取得联系,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
由南京换乘火车之后,江韵清感到一丝惶然。周围全是讲南方话的乘客。由于旅客众多,江韵清未买到坐票,只能站在车厢过道里。火车启动之后,江韵清明显感到,一只手在自己身上触摸。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怀中的包裹。遂把包裹挪到胸前。警觉地扭头看了看。身后,一位身材比自己略高些的男子别过头去,假意朝车窗外看着。江韵清朝自己右侧的一位中年妇女身边挤了挤,意图离他远些,一手扶住座椅靠背,另一只手更紧地挽紧了怀中包裹。途径镇江,又涌上大批乘客。江韵清被人群裹挟,再次同那位不怀好意的男性乘客挤在了一起。
车厢里闷热难当,大部分乘客昏昏欲睡。
你干嘛!江韵清终于发出一声忍无可忍的喊叫,顿时令周围乘客打起了精神。
被江韵清呵斥的那位男子面无愧色,用宁波话嘀咕了几句什么。引起周围几位乘客的哂笑。众人把目光投到江韵清身上。江韵清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正自窘迫。却见右侧坐椅上的一位青年站起身来,拨开挡在江韵清面前的那位中年妇女,说,大嫂,让一让。又对江韵清说,来,姑娘,坐我这里吧。
为了急于摆脱那男人的骚扰,江韵清连客气都未客气一下,便抽身坐下。直到车厢里的气氛归于平静,这才偷偷打量了一眼站在自己侧面的那位青年。只见他瘦高个子,穿月白色短袖衬衣,领子袖口干净的一尘不染:面颊瘦长,一双细长眼睛正凝视着窗外。江韵清仰脸,对他说了一句:谢谢你啊。
青年收回目光,低眉看了江韵清一眼,淡然一笑。算是对江韵清的回应。问:您天津人吧?江韵清答:是啊。转而江韵清便会心地笑了,因为从那男子的话音里,听出了熟悉的天津口音。老乡的身份是确凿无疑的,这也是他愿意给自己让坐的原因……江韵清这样想着。在江韵清心里,其实更想问一问他叫什么?家住天津哪里?是不是去往上海?但见青年目光沉静,看着车窗外的景色,似乎想着什么心事。她一个姑娘家,也就不好再去搭讪。
一直到火车弛近上海,江韵清再没有同那青年说话的机会。准备下车的乘客向车门处涌,青年男子离开了江韵清的视线,只能看到他的背影,干净衬衣都被汗溻湿了。她本想下车后再同他道声谢,但等走下火车,却连他瘦高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从外表看去,坐落在英租界小沙渡路合兴坊的这座二层小楼显得颇为气派。从临街的马路拐进弄堂,便少了人马车流的喧杂,显然非市井之地。江韵清从弄堂口下来,付了黄包车的车费,依照信封上所写地址,寻到弄堂深处,抬手叩响标有15号门牌的铁门。
很快便听到门内传出女童稚嫩嗓音的回应。接着,铁门上方拉开一个圆形孔洞,一只眼睛附在上面。和江韵清的目光交汇。
你是谁?
江韵清问:这是陈烈家吗?
没有回答。漆黑眼珠定住。
江韵清恍然大悟,柔声问:你是不是华姿?
那眼睛动了一下,依旧问:你是谁?
我是你二姨啊!天津你姥家的二姨。小时候我见过你一次,那时你还在吃奶,当然记不得我啊。
我妈叫什么名字?问话声充满了警觉。
江韵清止不住想笑:江汰清啊!
别名呢?
别名?
就是小名啊……
江韵清笑起来。你还知道你妈的小名啊。大青!你妈叫大青,我叫二青,你三姨叫……
话音未落,眼睛从孔洞处消失,接着响起门闩被拨弄的声响。只是那声音响得艰涩,想必是门闩与插孔之间有些走形,又或是小孩的手上缺了力气。
江韵清耐心等着。待铁门闪开,一个头发枯黄的女孩几乎撞在她的腰上。她紧忙抱住,想用手拢住她的脸,好好亲热一下。却不想女孩返身迅速关好铁门,又颇为费力地对付起那滞涩门闩来。在江韵清的帮助下,铁门迅速栓死。女孩这才站定,有些羞涩地看着江韵清,叫了声:二姨。
江韵清半伏身子,和那女孩齐高。忽然看清这女孩眼睛虽然晶亮,却面黄肌瘦,头发过肩,显然好久未曾打理过。想到大姐的病情,心内不禁有些酸楚。
女孩呆呆看着江韵清,说,姨,你长得真像我妈!
江韵清这才醒悟过来。朝迎面的楼层看去,问:你妈呢?快带我去看你妈。
女孩闪了一下身子,迷惑不解地说,我妈,我妈出远门啦!你不知道?
出远门了?怎么会!信上不是说,你妈病了吗?
没有。出远门了,走了好久了……
江韵清的心里升起一个巨大问号。皱眉问:你爸呢?
爸爸出去了。刚走。过一会就该回来了。
天色近晚。寂静里忽然响起一阵细弱哭声。女孩一愣,急忙向楼内跑去,边跑边说,弟弟醒了。我要去照看他。
江韵清随在女孩身后,走进这幢灰瓦砖房的小楼。见一楼客厅摆设阔绰,沙发、藤椅、立柜、几案一应俱全,几只崭新的描红色铜包角皮箱很规矩地摆放着。哭声是从楼上传来的。江韵清将行李放下,急忙沿楼梯上去。见外甥女华姿跪在床上,正在徒劳地安抚着躺在床上哭啼的婴儿。
江韵清上前,俯身将婴儿抱在怀里。这才嗅到二楼的居室里有一股浓重的尿骚味。婴儿下身没穿裤子,上身穿一件破烂背心,有些肥大,显然是抽掉棉花的夹衣改作而成。
婴儿在江韵清的怀里安静了一会,仍旧啼哭不止,任江韵清怎样安抚,也不见效果。华姿在一旁将手指伸进婴儿嘴里,说,弟弟饿了,以往饿的时候,就是怎么哄都不行的,只好让他吮手指。
那快去给弟弟拿些吃的啊。江韵清说。
可什么吃的都没有啦……华姿黯然说,红薯都吃完啦。
江韵清说,你去把我放在楼下的行李拿上来。
女孩下楼之际,江韵清抱着婴儿在屋内踱步。抬眼见居室的格局虽然宽敞,却显然是少了摆设的缘故。除一张堆满杂物的桌椅,整个房间内空空荡荡,填满了向晚的夕阳。和楼下的客厅比起来,显得异常寒伧。
依照吩咐,女孩打开江韵清带来的包裹。从包裹的夹层拿出路上吃剩下的两块烧饼。江韵清拿过一块,咬一口,在嘴里嚼碎,再吐一点在指尖上,递进男婴嘴里。男婴不哭了,却等不及,雏鸟一样拱到江韵清嘴边,直接从江韵清的嘴里啄食,让江韵清心里起了一阵麻酥酥的寒意。低眉一看,见华姿手端另一块烧饼,不知如何处置。抬头看一眼江韵清,低头嗅一嗅烧饼。江韵清问女孩:华姿,你也饿吧?饿了就把那块烧饼吃掉。
女孩笑了。问:我可以吃吗?
江韵清点头。说,有啥不可以的。
女孩埋头吃那块烧饼。起初吃得小心翼翼。一只手端在下巴处,接着掉落的饼渣,随即狼吞虎咽起来。却又被噎住,翻着眼睛,不住打嗝。江韵清腾出一只手,去拍她的后背。顺手拿来桌子上的一杯水,要她喝下去。
女孩停止了打嗝。却又很快变得安静下来。江韵清一看,见那半块烧饼同空了的水杯一并放在桌上。江韵清问:你咋不把它吃完呢?
女孩笑笑,舔着嘴唇说,吃不完了。那剩下的半块,留给爸爸吃吧。
安抚好两个孩子。江韵清不顾劳顿,收拾起屋子来。她整理好整个卧室,又清扫了楼道。顺势将卧室左侧的一扇房门推开。
她倏然停步。一股扑面的热气迫使她朝后退却一步。见狭窄的亭子间内,窗户全都封着,屋子里显得异常昏暗。只能模糊看清靠墙的地方,放着一副窄小桌椅。依稀能看清桌子上的笔墨。让江韵清感到奇怪的是,在紧靠桌子的墙角,竟放了一只火炉。火炉虽熄,却是经常使用的样子。在这夏末秋初的季节,显得极为怪异。待眼睛适应了屋子里的昏暗,又看到火炉旁的砖地上,放有一只灰盆,盆里有燃过的灰烬,于混沌的空气中散发出一股难闻的纸灰味道。
江韵清正自踌躇,不知该迈步进去,还是该抽身出来。身后传来外甥女华姿细声细气的说话声:爸爸说了,这间屋子不能进的。平时,爸爸都不许我们进的。
华姿的语气里暗含一丝责备。不由让江韵清红了脸,急忙退出,转身将木门关死。
姐夫陈烈是天黑之后回家的。自三年前在天津见过一面,这是江韵清同陈烈的第二次晤面。夜色中看不清陈烈的脸,只觉得他穿戴还算体面,一顶夏凉礼帽戴在头上,遮了半张面颊。华姿掩饰不住兴奋,悄声喊道:爸,我二姨来了。陈烈只看了江韵清一眼,并未说话,像个极其冷漠的人。那时推独轮车的贩夫刚刚拐过弄口,寂静街巷里响着车轮辚辚滚动的声音。陈烈脚下,一担红薯被月光照彻,像一堆浑圆的珠宝,引得华姿弯腰,无比怜惜地抚摸着。陈烈试图一人拎起盛红薯的筐子,试了几次,却是徒劳。只能在江韵清的帮助下,二人合力,静默无声地将两筐红薯搬弄进院子。
直到进了客厅,掩上门,陈烈这才变得热络起来。拉了一下江韵清的手,说,韵清,你终于来了!说完这句,却再无话。摘下礼帽,习惯性地嘟嘴吹了吹礼帽上的灰,又下意识用两手掸掸袖口。江韵清这才看清:灯光下的陈烈,面色显得极为苍白。瘦削脸颊眼窝凹陷,一张薄唇呈紫色。他喝了一口水,疲惫地瘫坐在椅子上,舔着嘴唇,显然是话也不想多说。待缓了一会,望一眼女儿华姿,问:饿了吧?又意识到江韵清的存在,尴尬笑笑,对江韵清说,劳累一路,韵清,你也肯定饿了!我这就去做饭。
陈烈返身去外面的厨房烧饭。江韵清哄着睡醒的婴儿,一时间找不到和陈烈说话的机会。但先前看到的情形,却让江韵清心里有了一丝怨怼。直到陈烈端着一只饭盆进来,见饭盆上扣一条鱼。那鱼色泽鲜艳,引人口涎。却不想被陈烈从容地倒拎起来,放进一只抽屉。放在饭桌上的,除一盆冒着热气的红薯之外,再无其他饭食。华姿发出一声赞叹,凑上前,去盆里捞了一块红薯,不想被烫了手,嘴里唏嘘着,兴高采烈地吹着手指。
见江韵清眼神疑惑。陈烈仍旧尴尬地笑笑。说,韵清,你大老远过来,实在没有什么好吃的可以款待,你就多担待些吧。
三人围坐桌边吃红薯。自然吃得静默无声。
江韵清忽然问:我姐呢?
陈烈喉头耸动。看了女儿华姿一眼,悄悄对江韵清摇头,显然有什么难言之隐。
江韵清会意。从此再不发话。心里却有了更深的疑虑。
待孩子们睡去。两个大人在客厅坐下来。陈烈掩了窗门。这才将事情的原委对江韵清道出。
听到姐姐被捕入狱,江韵清更为揪心。
陈烈说,韵清,前些日子你大哥去苏区,从上海路过,专程来看过我和你大姐。从他那里,我了解到你的一些基本情况。你能来上海是最合适不过的……
江韵清打断他的话:我知道你和大姐的身份,实不相瞒,我也加入了组织。
陈烈惊喜地说,是吗!那就太好了!
你知道我大姐被捕后的情况吗?
不知道……陈烈说。那天晚上,我久等她不回,知道一定是交通站遭到了破坏。因为我们先前便有过多种预设,甚至每次出行的路线都经过认真安排,所以说路上肯定不会出事。我坐等一夜。第二天早起,只能另找住处,带孩子们搬家……
江韵清打断他的话:你为啥这么急着搬家?难道担心我大姐叛变,把你招供出来?
陈烈说,哪里会!她是死都不会招供的。即便没有她的丈夫和孩子,她也不会在信念上有丝毫动摇。
江韵清说,那你急着搬家,她若没有被捕,又到哪里去找你们?
陈烈叹了口气,略有保留地说,这你倒不用担心……我们之间,有过约定,任何一个人出了纰漏,另外那个必须要迅速撤离原来住的地方。即使换了她,也会这么做的,这是铁的纪律。
江韵清仍旧不解,只能听陈烈一路沮丧地说下去:我找了好多地方。但人地生疏,又加之我此时的身份,你要知道,现在上海地面上,是不准将房子出租给单身汉的,所有单身的人,必须要找一份担保……这家房东还算不错,经我好说歹说,免了铺保,却把房租的价格抬得过高,收了我房租每月三十块大洋……这一下,便把我的日子搞得很惨。
说到这儿,陈烈凄苦一笑:所以说,只能用红薯招待你了。
江韵清低了头,说,你们平常就是这么过的?我倒没什么……只是,看着孩子们可怜,我心里难受。
一席话,让陈烈眼里泛起泪光。嗓音哽咽说,孩子们在跟着我受苦哪!华姿大了,倒懂事一些,只是可怜了我那刚满三个月的儿子。没有奶吃,营养也跟不上。我没办法,只能喂他红薯充饥,有时实在没东西可喂,只能喂他些白开水……他整夜哭!只能整夜抱着他。他哭累睡着,又会饿醒,继续哭。我也跟着他哭……
江韵清的情绪有些激动,擂了一下桌子:那你怎么不去找组织,让组织帮你解决!
自从搬了家,我便和组织彻底失去联系。即便不搬家,我也不能擅自去找组织啊。因为我们工作的性质,只能一人出面,和组织上单线联系。先前每次去交接任务,都由我去。后来我身体不好,这才派你大姐去。这一变更,组织上也变更了原来的联络人……我在万般无奈之下,偷偷到原来的联络地点去过。那里完全变了模样。交通站遭到破坏,肯定是确凿无疑的。
那可怎么办?江韵清问,不能总这样下去啊!
只能苦熬!陈烈牵牵嘴角,苦涩地说到。这样说时,瘦削脸上倒显出一种坚毅来。我带着两个孩子,真的快撑不下去了。按照组织上的规定,即便没孩子拖累,我也不能出去找事做……其实到现在,我已逾越了工作纪律的规章……
江韵清仍旧不解。
陈烈说,我想以后,组织上得知情况,是会原谅我的……我不能眼睁睁等着自己和孩子们饿死呀……所以每次去曹家渡的山芋市场买红薯,我都是下午出门,等到天黑,雇辆独轮车,才敢把红薯运回来。
江韵清问:为啥要这样?
陈烈吁了口气,显然方才的倾吐舒缓了他胸中的块垒。语气变得轻松起来:是怕引起邻居的怀疑呀!你要知道,我搬来这里的身份,是做木材生意的老板,一个身家还算显赫的老板,总不能天天都啃红薯充饥吧。所以说日子多难熬,我都要死撑面子。为了换钱买红薯,我把二楼的家具全部变卖。但这客厅里的每一件东西,我都不敢动,还有我身上的这身行头……
江韵清牵牵嘴角,不禁哑然失笑:那条鱼?
陈烈一愣,也笑起来。说,以前我有个朋友,老家在湖北荆州,民国之后,那里改为荆春县。生活相当疾苦,乡人每次宴客,拼尽家底,也撑不起一桌席面。每次饭毕,便要端上这四道大菜……说到这儿,陈烈显然来了兴趣,冲江韵清招手,来来来,我给你看看那是四道怎样的大菜。
江韵清随他移步过去。陈烈拉开抽屉。抽屉内,放着四块用木牌雕饰的动物,每一样皆颜色鲜艳,食色可观。陈烈逐一将它们摆上桌面,用手点戳着:这一道是糖醋鱼,这一道是红烧猪蹄;这一道:盐水鸭,还有这一道,是华姿最爱吃的——香酥鸡了……说到这儿,陈烈脸上的高兴劲儿荡然无存,华姿这孩子,真是懂事。有时我骗她,把红薯剥皮,切成小块,说是点心。她也会陪我假戏真做,还说,妈妈不在,我们怎能天天吃这么好的大餐?
江韵清转身去了二楼,将自己带来的包裹拿下来,放在陈烈眼前,默不作声打开。灯光下,只见靛蓝色包裹里,横排放着用草黄纸紧裹的圆柱形物体。江韵清抄起一个,两手掰开,瞬间变听到银元滚落桌面的脆响。
江韵清说,这是我出门时,父母让我带过来的一百块银元,说是给大姐看病用的。大姐居然没病,这虽是幸事,但家里遭此大难,也不是什么万幸的事了。这些银元,你就拿它应个急吧。
陈烈喉头耸动,发出吞咽唾沫的声响。高高颧骨在灯光下泛起一层红晕。搓着手说,太好了!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他们二老。
江韵清坐在灯光下默然不语。
陈烈不禁心存疑虑地问道:那你……准备怎么办,是回去,还是留下来?
江韵清翻眼看了他一下,幽幽说道:你说呢!
陈烈脸上露出为难样子。
江韵清说,你说我能走吗?先不管你,单看两个孩子,被你养成什么样!那么可怜,我咋忍心一走了之。
陈烈愣了一瞬,激动起来。说,那可太好了。韵清,我现在太需要你了。孩子很重要,需要你的照顾;但还有更为重要的事,需要你帮我去做。来来来,随我到楼上来。
灯光拉亮。密闭屋子里混沌的空气令人窒息。陈烈剧烈咳嗽着,单手拄着桌角,弯着腰,另一只手捂着胸口。那咳嗽声听来异常骇人。让一旁的江韵清手足无措。欲上去帮他捶背,却被陈烈摆手制止。他踉跄几步,转到右侧墙角,单膝跪下,探身到桌下摆弄了一番。又摇摇晃晃起身,走到靠东的墙面,单手一推,只见木板墙豁然闪开。靠里二寸,是略显斑驳的原旧砖墙,形成一个狭窄空间。空间内用木板打成隔断,堆满材质不同,大小各异的纸张。只见层层堆叠,形成一面“纸”的墙壁。
江韵清呆住了。
这是被组织上称为“一号机密”的文件档案,陈烈神情庄重说道,它包括党中央各届、各种会议记录、决议案;有党中央给各地的指示,也有各地党组织给党中央的报告;里面还有共产国际的指示;有苏区和红军的军事文件,共计两万多份。如果这些文件落入敌手,对我党的损失无法估量……所以中央在设立中央文库之初,就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保护措施。保存文件的地址一定要达到独立居住,独立活动的要求;只派一名领导干部与文库负责人进行单线联系,其他领导成员不得过问文库的工作,文库工作人员也不能参加支部大会和集会游行,尽量减少与外界接触,以免暴露身份;文库地址不能固定,每遇险情或更换负责人,都必须立即搬迁……
陈烈喘了口气,用手抚摸着那一摞“纸墙”,继续说,最初中共中央秘书处规定:中央下发的文件和各地上报的文件,均实行“三套制”的管理办法,一份送交共产国际,一份送达中央文库保管,一份由文件阅览处呈请中央领导人批办,由中央特科处理。恰恰是与中央特科的横向联系,引发了中央文库最大的一次历险——前几个月,时任中央特科主要负责人的顾顺章在汉口被捕,随即叛变。由于他对我们在上海的秘密工作方式了如指掌,他的叛变,给上海的党组织机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出于无奈,中央特科保管的那批档案已全部销毁。而现在留存的这一份,就显得特别珍贵了……
听着陈烈的讲述,江韵清这才明白,姐姐姐夫为何要过这样一种生活了。
中央机关撤离上海之后,第一位负责保管文件的同志,因身份特殊——他当时是上海临时中央秘书处的负责人,这个职务,务必与更多的地下党组织发生联系。为安全起见,党组织这才找到我,把文件交到我手中……你要知道,我在东北入狱之后,被营救出来,养病期间,与党组织中断了全部联系。中共中央撤出上海后,留下来的地下党组织中,几乎无人认识我。我的身份,也无疑为这些文件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
江韵清屏神静息,神情庄重问道:留下来,需要我做什么?
陈烈拿起桌边的一条毛巾,擦着额头的汗水。我现在正在做文件的整理工作。按文件形成的时间、地区、作者等分类编号,这样能让文件一目了然,日后能为党的工作发挥更大效用。你看,我编了一份《开箱必读》,详列了查阅须知及全部目录,就快弄好了……你嘛,留下来,帮我照看孩子。以后在家里你是我妻妹,出了家门就是我妻子。务必记住:无论对谁,哪怕是自称我们的同志,不熟悉之前,也不可透露家中藏着的这些文件。我现在化名为张继,公开身份是木材行老板,店铺开在杨树浦……说到这儿,陈烈面露忧戚之色,说,虽然你带来的银元够我们撑一段时间,但没有生活来源,总会花到山穷水尽。而依靠我们两人之力保护这些文件,也势必存在诸多隐患。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办法,尽快找到党组织。
江韵清点头。看着陈烈递过来的小册子,眼露钦佩之色。
看到江韵清满头大汗,陈烈将毛巾递过来,说,擦擦汗吧。
江韵清放下小册子,环顾左右,问:天这么热,为啥总要生炉火?
陈烈一笑,说,之所以生炉火,是为了以防万一。我和你大姐自从领受保管中央文库的任务,便立下誓言:定以生命相护!宁可放火烧楼,与文件俱焚,也不可让它落入敌手!(未完待续)
2
接到陈烈寄来的那封信,已是这一年的六月末了。
江韵清读完信,她的母亲当即便哭了。说,你姐得的这是啥病啊?一准是不好的病!要不然,你姐夫不会寄这样一封信回来。想当初……你姐夫蹲大狱,说是共产党,你姐姐一人在东北,头生孩子夭折,这么大的事,也没给家里来过一封信啊……
父亲在一旁叹气,打断母亲的话说,你就别提当初啦!这就赶紧地,看看谁能腾出空来,去上海照顾她大姐吧。
母亲说,我就提!孩子们都是被你惯坏的!想当初,汰清嫁那个姓陈的,我那么样地不乐意,你非但不管,反倒说这姓“陈”的有远见,有抱负。你看看现在,他混得这是啥日子!先是在东北蹲大狱。本来以为大狱蹲到头,苦尽甘来,带着汰清去上海能过上好日子,没想到……
父亲想申辩,却欲言又止,只有叹气的份儿。
一旁的江韵清打断父母的争吵。安慰母亲道:妈,你别凡事往坏处想,我姐夫来信说,我姐只是有病,也没说多不好的病。孩子小,自然缺人照顾。你想啊,你那小外甥刚刚三个月大吧,再加上你那大外甥女,我姐夫要做生意,他一个人怎能照顾得过来。
母亲这才暂时安下心来。和父亲对望一眼,半嗔半怨道:你说让谁去!你把茂群放出去,一年半载家里也收不到他一封信。韵清刚找了份儿工作。宜清在北平念书。竺清读高中,学业更是不能耽误……你说让谁去!咱俩这老胳膊老腿的,别说照顾病人,就是赶到上海,那么天高地远的地方,说不定都会散了架,只有要人照顾的份儿。
江韵清轻声说,我去吧。
父亲看她一眼,说,你去?那你的工作咋办?刚去学校一年,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下学期的任课聘书是昨天收到的吧?这份工作丢了多可惜呀……
江韵清说,我去看看,照料一下,说不定临开学,我姐的病就好了呢!
母亲释然。赶紧去自己房内祷告,祈求上帝保佑她的女儿平安。
那年月去往上海的路线,无外乎如下几种:一是坐船,直达上海。虽不劳累,但行程缓慢。二是坐火车,沿平汉铁路或津浦线到南京或汉口,过长江,再转车抵达上海。三是转道北平,乘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到南京,然后再转乘火车,离上海也就很近了。由于时间和消费上的原因,显然第二种出行方式,对江韵清来说再合适不过。
这是江韵清第一次坐火车。在随后多年的颠沛流离中,那种复杂的心情,是她今生唯有的一次体验。火车行速缓慢,犹如一只笨重爬虫。车窗外的景色如卷轴一样缓缓闪现。葱茏田野以及凋敝村镇,无不给她一种新鲜感受。但这种感受还未在心头盘桓多久,她便会看到被风驱赶的灰黑色乌云,自北方而来,赶到火车前面。随着雨水的降临,她会想到姐姐的病情,心情也会随之黯然下来。但雨水却在瞬间停驻,阳光乍现的那刻,她又想姐姐的病或许不会那么严重呢!她知道姐夫和姐姐的身份。而在去年,在她任课的学校,经人介绍,她加入了党组织。但年初,那个介绍人却莫名失踪,至今杳无音信。这让江韵清感到全所未有的渺茫。此次去上海,她最大的心愿:一是姐姐身体无恙。二是通过姐姐姐夫,自己能和组织取得联系,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
由南京换乘火车之后,江韵清感到一丝惶然。周围全是讲南方话的乘客。由于旅客众多,江韵清未买到坐票,只能站在车厢过道里。火车启动之后,江韵清明显感到,一只手在自己身上触摸。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怀中的包裹。遂把包裹挪到胸前。警觉地扭头看了看。身后,一位身材比自己略高些的男子别过头去,假意朝车窗外看着。江韵清朝自己右侧的一位中年妇女身边挤了挤,意图离他远些,一手扶住座椅靠背,另一只手更紧地挽紧了怀中包裹。途径镇江,又涌上大批乘客。江韵清被人群裹挟,再次同那位不怀好意的男性乘客挤在了一起。
车厢里闷热难当,大部分乘客昏昏欲睡。
你干嘛!江韵清终于发出一声忍无可忍的喊叫,顿时令周围乘客打起了精神。
被江韵清呵斥的那位男子面无愧色,用宁波话嘀咕了几句什么。引起周围几位乘客的哂笑。众人把目光投到江韵清身上。江韵清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正自窘迫。却见右侧坐椅上的一位青年站起身来,拨开挡在江韵清面前的那位中年妇女,说,大嫂,让一让。又对江韵清说,来,姑娘,坐我这里吧。
为了急于摆脱那男人的骚扰,江韵清连客气都未客气一下,便抽身坐下。直到车厢里的气氛归于平静,这才偷偷打量了一眼站在自己侧面的那位青年。只见他瘦高个子,穿月白色短袖衬衣,领子袖口干净的一尘不染:面颊瘦长,一双细长眼睛正凝视着窗外。江韵清仰脸,对他说了一句:谢谢你啊。
青年收回目光,低眉看了江韵清一眼,淡然一笑。算是对江韵清的回应。问:您天津人吧?江韵清答:是啊。转而江韵清便会心地笑了,因为从那男子的话音里,听出了熟悉的天津口音。老乡的身份是确凿无疑的,这也是他愿意给自己让坐的原因……江韵清这样想着。在江韵清心里,其实更想问一问他叫什么?家住天津哪里?是不是去往上海?但见青年目光沉静,看着车窗外的景色,似乎想着什么心事。她一个姑娘家,也就不好再去搭讪。
一直到火车弛近上海,江韵清再没有同那青年说话的机会。准备下车的乘客向车门处涌,青年男子离开了江韵清的视线,只能看到他的背影,干净衬衣都被汗溻湿了。她本想下车后再同他道声谢,但等走下火车,却连他瘦高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从外表看去,坐落在英租界小沙渡路合兴坊的这座二层小楼显得颇为气派。从临街的马路拐进弄堂,便少了人马车流的喧杂,显然非市井之地。江韵清从弄堂口下来,付了黄包车的车费,依照信封上所写地址,寻到弄堂深处,抬手叩响标有15号门牌的铁门。
很快便听到门内传出女童稚嫩嗓音的回应。接着,铁门上方拉开一个圆形孔洞,一只眼睛附在上面。和江韵清的目光交汇。
你是谁?
江韵清问:这是陈烈家吗?
没有回答。漆黑眼珠定住。
江韵清恍然大悟,柔声问:你是不是华姿?
那眼睛动了一下,依旧问:你是谁?
我是你二姨啊!天津你姥家的二姨。小时候我见过你一次,那时你还在吃奶,当然记不得我啊。
我妈叫什么名字?问话声充满了警觉。
江韵清止不住想笑:江汰清啊!
别名呢?
别名?
就是小名啊……
江韵清笑起来。你还知道你妈的小名啊。大青!你妈叫大青,我叫二青,你三姨叫……
话音未落,眼睛从孔洞处消失,接着响起门闩被拨弄的声响。只是那声音响得艰涩,想必是门闩与插孔之间有些走形,又或是小孩的手上缺了力气。
江韵清耐心等着。待铁门闪开,一个头发枯黄的女孩几乎撞在她的腰上。她紧忙抱住,想用手拢住她的脸,好好亲热一下。却不想女孩返身迅速关好铁门,又颇为费力地对付起那滞涩门闩来。在江韵清的帮助下,铁门迅速栓死。女孩这才站定,有些羞涩地看着江韵清,叫了声:二姨。
江韵清半伏身子,和那女孩齐高。忽然看清这女孩眼睛虽然晶亮,却面黄肌瘦,头发过肩,显然好久未曾打理过。想到大姐的病情,心内不禁有些酸楚。
女孩呆呆看着江韵清,说,姨,你长得真像我妈!
江韵清这才醒悟过来。朝迎面的楼层看去,问:你妈呢?快带我去看你妈。
女孩闪了一下身子,迷惑不解地说,我妈,我妈出远门啦!你不知道?
出远门了?怎么会!信上不是说,你妈病了吗?
没有。出远门了,走了好久了……
江韵清的心里升起一个巨大问号。皱眉问:你爸呢?
爸爸出去了。刚走。过一会就该回来了。
天色近晚。寂静里忽然响起一阵细弱哭声。女孩一愣,急忙向楼内跑去,边跑边说,弟弟醒了。我要去照看他。
江韵清随在女孩身后,走进这幢灰瓦砖房的小楼。见一楼客厅摆设阔绰,沙发、藤椅、立柜、几案一应俱全,几只崭新的描红色铜包角皮箱很规矩地摆放着。哭声是从楼上传来的。江韵清将行李放下,急忙沿楼梯上去。见外甥女华姿跪在床上,正在徒劳地安抚着躺在床上哭啼的婴儿。
江韵清上前,俯身将婴儿抱在怀里。这才嗅到二楼的居室里有一股浓重的尿骚味。婴儿下身没穿裤子,上身穿一件破烂背心,有些肥大,显然是抽掉棉花的夹衣改作而成。
婴儿在江韵清的怀里安静了一会,仍旧啼哭不止,任江韵清怎样安抚,也不见效果。华姿在一旁将手指伸进婴儿嘴里,说,弟弟饿了,以往饿的时候,就是怎么哄都不行的,只好让他吮手指。
那快去给弟弟拿些吃的啊。江韵清说。
可什么吃的都没有啦……华姿黯然说,红薯都吃完啦。
江韵清说,你去把我放在楼下的行李拿上来。
女孩下楼之际,江韵清抱着婴儿在屋内踱步。抬眼见居室的格局虽然宽敞,却显然是少了摆设的缘故。除一张堆满杂物的桌椅,整个房间内空空荡荡,填满了向晚的夕阳。和楼下的客厅比起来,显得异常寒伧。
依照吩咐,女孩打开江韵清带来的包裹。从包裹的夹层拿出路上吃剩下的两块烧饼。江韵清拿过一块,咬一口,在嘴里嚼碎,再吐一点在指尖上,递进男婴嘴里。男婴不哭了,却等不及,雏鸟一样拱到江韵清嘴边,直接从江韵清的嘴里啄食,让江韵清心里起了一阵麻酥酥的寒意。低眉一看,见华姿手端另一块烧饼,不知如何处置。抬头看一眼江韵清,低头嗅一嗅烧饼。江韵清问女孩:华姿,你也饿吧?饿了就把那块烧饼吃掉。
女孩笑了。问:我可以吃吗?
江韵清点头。说,有啥不可以的。
女孩埋头吃那块烧饼。起初吃得小心翼翼。一只手端在下巴处,接着掉落的饼渣,随即狼吞虎咽起来。却又被噎住,翻着眼睛,不住打嗝。江韵清腾出一只手,去拍她的后背。顺手拿来桌子上的一杯水,要她喝下去。
女孩停止了打嗝。却又很快变得安静下来。江韵清一看,见那半块烧饼同空了的水杯一并放在桌上。江韵清问:你咋不把它吃完呢?
女孩笑笑,舔着嘴唇说,吃不完了。那剩下的半块,留给爸爸吃吧。
安抚好两个孩子。江韵清不顾劳顿,收拾起屋子来。她整理好整个卧室,又清扫了楼道。顺势将卧室左侧的一扇房门推开。
她倏然停步。一股扑面的热气迫使她朝后退却一步。见狭窄的亭子间内,窗户全都封着,屋子里显得异常昏暗。只能模糊看清靠墙的地方,放着一副窄小桌椅。依稀能看清桌子上的笔墨。让江韵清感到奇怪的是,在紧靠桌子的墙角,竟放了一只火炉。火炉虽熄,却是经常使用的样子。在这夏末秋初的季节,显得极为怪异。待眼睛适应了屋子里的昏暗,又看到火炉旁的砖地上,放有一只灰盆,盆里有燃过的灰烬,于混沌的空气中散发出一股难闻的纸灰味道。
江韵清正自踌躇,不知该迈步进去,还是该抽身出来。身后传来外甥女华姿细声细气的说话声:爸爸说了,这间屋子不能进的。平时,爸爸都不许我们进的。
华姿的语气里暗含一丝责备。不由让江韵清红了脸,急忙退出,转身将木门关死。
姐夫陈烈是天黑之后回家的。自三年前在天津见过一面,这是江韵清同陈烈的第二次晤面。夜色中看不清陈烈的脸,只觉得他穿戴还算体面,一顶夏凉礼帽戴在头上,遮了半张面颊。华姿掩饰不住兴奋,悄声喊道:爸,我二姨来了。陈烈只看了江韵清一眼,并未说话,像个极其冷漠的人。那时推独轮车的贩夫刚刚拐过弄口,寂静街巷里响着车轮辚辚滚动的声音。陈烈脚下,一担红薯被月光照彻,像一堆浑圆的珠宝,引得华姿弯腰,无比怜惜地抚摸着。陈烈试图一人拎起盛红薯的筐子,试了几次,却是徒劳。只能在江韵清的帮助下,二人合力,静默无声地将两筐红薯搬弄进院子。
直到进了客厅,掩上门,陈烈这才变得热络起来。拉了一下江韵清的手,说,韵清,你终于来了!说完这句,却再无话。摘下礼帽,习惯性地嘟嘴吹了吹礼帽上的灰,又下意识用两手掸掸袖口。江韵清这才看清:灯光下的陈烈,面色显得极为苍白。瘦削脸颊眼窝凹陷,一张薄唇呈紫色。他喝了一口水,疲惫地瘫坐在椅子上,舔着嘴唇,显然是话也不想多说。待缓了一会,望一眼女儿华姿,问:饿了吧?又意识到江韵清的存在,尴尬笑笑,对江韵清说,劳累一路,韵清,你也肯定饿了!我这就去做饭。
陈烈返身去外面的厨房烧饭。江韵清哄着睡醒的婴儿,一时间找不到和陈烈说话的机会。但先前看到的情形,却让江韵清心里有了一丝怨怼。直到陈烈端着一只饭盆进来,见饭盆上扣一条鱼。那鱼色泽鲜艳,引人口涎。却不想被陈烈从容地倒拎起来,放进一只抽屉。放在饭桌上的,除一盆冒着热气的红薯之外,再无其他饭食。华姿发出一声赞叹,凑上前,去盆里捞了一块红薯,不想被烫了手,嘴里唏嘘着,兴高采烈地吹着手指。
见江韵清眼神疑惑。陈烈仍旧尴尬地笑笑。说,韵清,你大老远过来,实在没有什么好吃的可以款待,你就多担待些吧。
三人围坐桌边吃红薯。自然吃得静默无声。
江韵清忽然问:我姐呢?
陈烈喉头耸动。看了女儿华姿一眼,悄悄对江韵清摇头,显然有什么难言之隐。
江韵清会意。从此再不发话。心里却有了更深的疑虑。
待孩子们睡去。两个大人在客厅坐下来。陈烈掩了窗门。这才将事情的原委对江韵清道出。
听到姐姐被捕入狱,江韵清更为揪心。
陈烈说,韵清,前些日子你大哥去苏区,从上海路过,专程来看过我和你大姐。从他那里,我了解到你的一些基本情况。你能来上海是最合适不过的……
江韵清打断他的话:我知道你和大姐的身份,实不相瞒,我也加入了组织。
陈烈惊喜地说,是吗!那就太好了!
你知道我大姐被捕后的情况吗?
不知道……陈烈说。那天晚上,我久等她不回,知道一定是交通站遭到了破坏。因为我们先前便有过多种预设,甚至每次出行的路线都经过认真安排,所以说路上肯定不会出事。我坐等一夜。第二天早起,只能另找住处,带孩子们搬家……
江韵清打断他的话:你为啥这么急着搬家?难道担心我大姐叛变,把你招供出来?
陈烈说,哪里会!她是死都不会招供的。即便没有她的丈夫和孩子,她也不会在信念上有丝毫动摇。
江韵清说,那你急着搬家,她若没有被捕,又到哪里去找你们?
陈烈叹了口气,略有保留地说,这你倒不用担心……我们之间,有过约定,任何一个人出了纰漏,另外那个必须要迅速撤离原来住的地方。即使换了她,也会这么做的,这是铁的纪律。
江韵清仍旧不解,只能听陈烈一路沮丧地说下去:我找了好多地方。但人地生疏,又加之我此时的身份,你要知道,现在上海地面上,是不准将房子出租给单身汉的,所有单身的人,必须要找一份担保……这家房东还算不错,经我好说歹说,免了铺保,却把房租的价格抬得过高,收了我房租每月三十块大洋……这一下,便把我的日子搞得很惨。
说到这儿,陈烈凄苦一笑:所以说,只能用红薯招待你了。
江韵清低了头,说,你们平常就是这么过的?我倒没什么……只是,看着孩子们可怜,我心里难受。
一席话,让陈烈眼里泛起泪光。嗓音哽咽说,孩子们在跟着我受苦哪!华姿大了,倒懂事一些,只是可怜了我那刚满三个月的儿子。没有奶吃,营养也跟不上。我没办法,只能喂他红薯充饥,有时实在没东西可喂,只能喂他些白开水……他整夜哭!只能整夜抱着他。他哭累睡着,又会饿醒,继续哭。我也跟着他哭……
江韵清的情绪有些激动,擂了一下桌子:那你怎么不去找组织,让组织帮你解决!
自从搬了家,我便和组织彻底失去联系。即便不搬家,我也不能擅自去找组织啊。因为我们工作的性质,只能一人出面,和组织上单线联系。先前每次去交接任务,都由我去。后来我身体不好,这才派你大姐去。这一变更,组织上也变更了原来的联络人……我在万般无奈之下,偷偷到原来的联络地点去过。那里完全变了模样。交通站遭到破坏,肯定是确凿无疑的。
那可怎么办?江韵清问,不能总这样下去啊!
只能苦熬!陈烈牵牵嘴角,苦涩地说到。这样说时,瘦削脸上倒显出一种坚毅来。我带着两个孩子,真的快撑不下去了。按照组织上的规定,即便没孩子拖累,我也不能出去找事做……其实到现在,我已逾越了工作纪律的规章……
江韵清仍旧不解。
陈烈说,我想以后,组织上得知情况,是会原谅我的……我不能眼睁睁等着自己和孩子们饿死呀……所以每次去曹家渡的山芋市场买红薯,我都是下午出门,等到天黑,雇辆独轮车,才敢把红薯运回来。
江韵清问:为啥要这样?
陈烈吁了口气,显然方才的倾吐舒缓了他胸中的块垒。语气变得轻松起来:是怕引起邻居的怀疑呀!你要知道,我搬来这里的身份,是做木材生意的老板,一个身家还算显赫的老板,总不能天天都啃红薯充饥吧。所以说日子多难熬,我都要死撑面子。为了换钱买红薯,我把二楼的家具全部变卖。但这客厅里的每一件东西,我都不敢动,还有我身上的这身行头……
江韵清牵牵嘴角,不禁哑然失笑:那条鱼?
陈烈一愣,也笑起来。说,以前我有个朋友,老家在湖北荆州,民国之后,那里改为荆春县。生活相当疾苦,乡人每次宴客,拼尽家底,也撑不起一桌席面。每次饭毕,便要端上这四道大菜……说到这儿,陈烈显然来了兴趣,冲江韵清招手,来来来,我给你看看那是四道怎样的大菜。
江韵清随他移步过去。陈烈拉开抽屉。抽屉内,放着四块用木牌雕饰的动物,每一样皆颜色鲜艳,食色可观。陈烈逐一将它们摆上桌面,用手点戳着:这一道是糖醋鱼,这一道是红烧猪蹄;这一道:盐水鸭,还有这一道,是华姿最爱吃的——香酥鸡了……说到这儿,陈烈脸上的高兴劲儿荡然无存,华姿这孩子,真是懂事。有时我骗她,把红薯剥皮,切成小块,说是点心。她也会陪我假戏真做,还说,妈妈不在,我们怎能天天吃这么好的大餐?
江韵清转身去了二楼,将自己带来的包裹拿下来,放在陈烈眼前,默不作声打开。灯光下,只见靛蓝色包裹里,横排放着用草黄纸紧裹的圆柱形物体。江韵清抄起一个,两手掰开,瞬间变听到银元滚落桌面的脆响。
江韵清说,这是我出门时,父母让我带过来的一百块银元,说是给大姐看病用的。大姐居然没病,这虽是幸事,但家里遭此大难,也不是什么万幸的事了。这些银元,你就拿它应个急吧。
陈烈喉头耸动,发出吞咽唾沫的声响。高高颧骨在灯光下泛起一层红晕。搓着手说,太好了!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他们二老。
江韵清坐在灯光下默然不语。
陈烈不禁心存疑虑地问道:那你……准备怎么办,是回去,还是留下来?
江韵清翻眼看了他一下,幽幽说道:你说呢!
陈烈脸上露出为难样子。
江韵清说,你说我能走吗?先不管你,单看两个孩子,被你养成什么样!那么可怜,我咋忍心一走了之。
陈烈愣了一瞬,激动起来。说,那可太好了。韵清,我现在太需要你了。孩子很重要,需要你的照顾;但还有更为重要的事,需要你帮我去做。来来来,随我到楼上来。
灯光拉亮。密闭屋子里混沌的空气令人窒息。陈烈剧烈咳嗽着,单手拄着桌角,弯着腰,另一只手捂着胸口。那咳嗽声听来异常骇人。让一旁的江韵清手足无措。欲上去帮他捶背,却被陈烈摆手制止。他踉跄几步,转到右侧墙角,单膝跪下,探身到桌下摆弄了一番。又摇摇晃晃起身,走到靠东的墙面,单手一推,只见木板墙豁然闪开。靠里二寸,是略显斑驳的原旧砖墙,形成一个狭窄空间。空间内用木板打成隔断,堆满材质不同,大小各异的纸张。只见层层堆叠,形成一面“纸”的墙壁。
江韵清呆住了。
这是被组织上称为“一号机密”的文件档案,陈烈神情庄重说道,它包括党中央各届、各种会议记录、决议案;有党中央给各地的指示,也有各地党组织给党中央的报告;里面还有共产国际的指示;有苏区和红军的军事文件,共计两万多份。如果这些文件落入敌手,对我党的损失无法估量……所以中央在设立中央文库之初,就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保护措施。保存文件的地址一定要达到独立居住,独立活动的要求;只派一名领导干部与文库负责人进行单线联系,其他领导成员不得过问文库的工作,文库工作人员也不能参加支部大会和集会游行,尽量减少与外界接触,以免暴露身份;文库地址不能固定,每遇险情或更换负责人,都必须立即搬迁……
陈烈喘了口气,用手抚摸着那一摞“纸墙”,继续说,最初中共中央秘书处规定:中央下发的文件和各地上报的文件,均实行“三套制”的管理办法,一份送交共产国际,一份送达中央文库保管,一份由文件阅览处呈请中央领导人批办,由中央特科处理。恰恰是与中央特科的横向联系,引发了中央文库最大的一次历险——前几个月,时任中央特科主要负责人的顾顺章在汉口被捕,随即叛变。由于他对我们在上海的秘密工作方式了如指掌,他的叛变,给上海的党组织机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出于无奈,中央特科保管的那批档案已全部销毁。而现在留存的这一份,就显得特别珍贵了……
听着陈烈的讲述,江韵清这才明白,姐姐姐夫为何要过这样一种生活了。
中央机关撤离上海之后,第一位负责保管文件的同志,因身份特殊——他当时是上海临时中央秘书处的负责人,这个职务,务必与更多的地下党组织发生联系。为安全起见,党组织这才找到我,把文件交到我手中……你要知道,我在东北入狱之后,被营救出来,养病期间,与党组织中断了全部联系。中共中央撤出上海后,留下来的地下党组织中,几乎无人认识我。我的身份,也无疑为这些文件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
江韵清屏神静息,神情庄重问道:留下来,需要我做什么?
陈烈拿起桌边的一条毛巾,擦着额头的汗水。我现在正在做文件的整理工作。按文件形成的时间、地区、作者等分类编号,这样能让文件一目了然,日后能为党的工作发挥更大效用。你看,我编了一份《开箱必读》,详列了查阅须知及全部目录,就快弄好了……你嘛,留下来,帮我照看孩子。以后在家里你是我妻妹,出了家门就是我妻子。务必记住:无论对谁,哪怕是自称我们的同志,不熟悉之前,也不可透露家中藏着的这些文件。我现在化名为张继,公开身份是木材行老板,店铺开在杨树浦……说到这儿,陈烈面露忧戚之色,说,虽然你带来的银元够我们撑一段时间,但没有生活来源,总会花到山穷水尽。而依靠我们两人之力保护这些文件,也势必存在诸多隐患。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办法,尽快找到党组织。
江韵清点头。看着陈烈递过来的小册子,眼露钦佩之色。
看到江韵清满头大汗,陈烈将毛巾递过来,说,擦擦汗吧。
江韵清放下小册子,环顾左右,问:天这么热,为啥总要生炉火?
陈烈一笑,说,之所以生炉火,是为了以防万一。我和你大姐自从领受保管中央文库的任务,便立下誓言:定以生命相护!宁可放火烧楼,与文件俱焚,也不可让它落入敌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