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谷粒 >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 战国风云(4)
战国风云(4)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最新章节!
吕不韦想了想自己在赵国遇到的那些个调皮捣蛋的小郎君, 再想想自己肩膀上这个, 顿时觉得有些心疼。
男孩哪有不调皮的,作为长兄治过好几个弟弟的吕不韦比谁都清楚这一点,自家孩子这般乖巧绝非因为天性, 完全是因为生活环境的缘故。
一方面是父亲小心翼翼, 另一方面和最近频繁登门参观的客人和环境也有关系。吕不韦心中一动,心中打定了主意。
十日后, 吕不韦带着吕夫人和儿子站在家门口同父母依依惜别,吕媪连连抹泪,就连吕翁也讷讷难言,吕不韦这一去目的很明确,他要搅和进入秦国夺嫡事务之中。自古以来谋取此事者均是不成功便成仁, 因此, 为了避免连累在卫国的家人, 在大事成功之前吕不韦便不会再归来,就连吕翁一家也会在此后搬家离开暂且隐姓埋名。此行一去, 何时能再相见将全然未知。
事实上, 吕翁对于吕不韦要带走吕安一事极为不满,他认为孙子如今还应当以低调为主, 然而吕不韦说服了他。
吕不韦认为在濮阳, 人人皆知吕安幼时有异, 儿子的种种特殊之处已经广为流传,故而此地关注他的人很多。若是去了邯郸则不同,邯郸到底是大城市, 赵国也是大国,在那里吕安不过是一介商贾之子,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他。
而等到了邯郸,过上几年后,吕不韦可以动用自己的人脉为吕安找一个先生。卫国精英荟萃,文风鼎盛,赵卫之间相隔颇远,彼此之间都不了解,万一吕安说了什么不同寻常的话语,彼此都会以为他是在对方那儿所学所得,人们反倒不会觉得异常。
而且吕不韦认为,吕安如今的情况还是养在自己身边更好。作为男儿,吕安有些过于小心翼翼了。
对此老爷子当然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吕小安是因为和父亲之间还较为陌生所以隐藏了自己的性格,平时的吕安明明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有他纵着,吕安已经足够恣意,但是就在此刻他忽然发现,他竟然没有能够应证实这一想法的实例。
吕安的每一步都走得恰恰好,每一个要求乍一看令他头痛,但现在想想,却觉得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出格之处。在乍然间发现这一点的时候,老爷子有些愕然也有些无措,一时之间竟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些事吕安做得都不明显,因此直到现在他被儿子提醒了才发现了一些端倪。他当然不觉得这是孙子有意计算,这很明显就是一个孩童在不安之下小心翼翼的试探。
这让他有些心疼也有些内疚,若非今日长子提出,他竟然真的半分都未曾察觉。
至于为什么吕不韦能发现……吕翁将之归于父子连心上面,但他还是不赞成吕不韦将孩子带走,他觉得孩子还太小,离开母亲身边不是个好事。
当吕翁说出这个理由的时候吕不韦复又沉默了。见他这幅姿态,吕翁挑高了眉毛,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因为惊愕,他的嗓音不由自主抬高,“你是想要将娘俩都带走?”
在这个时代,男人外出闯荡的时候,妻子都是留在家乡照顾老人的,除非丈夫打算长时间定居要将家人一同迁走,万没有男主人带着小家丢下老父老母在家乡的道理。此举若是被旁人得知,足以落下一个“不孝”的罪名。
在之前吕不韦的做法和全天下谋求发展的男人一样,他将妻子留在了家乡名曰代他尽孝,而如今事业未成就想要将妻子一同带走也有自己的考量。
在邯郸的吕宅内,他需要有个女主人为他守住后方。
牛车之上,第一次出远门的吕安探头探脑,然而不过片刻他就被连续不断的震动扰得晕晕乎乎,最后只能趴在母亲的腿上回血,别说看风景了,就连坐起来的力气也没有。
这模样看着着实可怜,吕夫人轻轻拍着儿子的后背,想要哄着孩子睡上一觉。哪知道小男子汉躺了一会之后就又坐了起来,晕乎一会后再躺下来,反反复复三日之后,吕小安彻底适应了,在后来的旅程上甚至可以在车上跟着母亲一起读书——所谓的诵书就是背书,因为吕小郎君还不识字呢,他只能跟着母亲一字字地背。
教授五岁小孩背书,这些人都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时代不同,古之人念书,第一步均是诵书,和现代人的朗读不同,他们的诵书就是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之背诵下来,等背下来之后再由先生就其中几点稍做点化。秦汉时代的读书人念书时候大部分还是遵循道家的教授习惯,一般不会字字句句地进行讲解。
简单的说,就是先背出来,然后自己理解,点化你两句,懂就懂,不懂?不懂你就不适合学咱们这个,您还是学别的去吧。
那去学什么呢?很简单,学儒家。
儒家教授时候讲究有教无类,对于生源不限,理论来说想学的都接受,尤其注重教育中下层民众,因而从教授的方式来说便是要逐字逐句进行讲解,一言一语教到你能够听懂为止,不管你有没有基础有多少基础,哪怕你是几岁的小童都能给你讲明白,能学会多少明悟多少暂且不论,但是听懂是肯定能听懂的。
因此儒家在诸子百家里头是一种名为奇葩的存在,但就算是奇葩也是要背书的。
而且这也是时代造就的一种学习习惯。
此时使用的书籍载体是竹卷,一册竹卷能够记载的文字也不过百十个字,而且非常沉重和昂贵,能够有钱买书的没有多少,能够有藏书的那更是无价之宝。譬如按照吕家的藏书量,如果愿意将之出售的话,那么当时吕家遇到的问题不需要吕不韦入商也能很快解决此前的经济危机。
但于此时的人们而言,书就等于知识和未来。所以吕家众人最后经过商讨,最后还是在吕不韦的坚持下,选择牺牲吕不韦的仕途换来吕家的未来,而保留下了藏书。
这些书就是吕家起复的底气所在,是无价的财富。
那么曾经富有过的吕家尚且如此,寻常贫穷人家呢?他们可能积蓄一年半年才能买上一两册,那要怎么办?很简单,人的潜力无穷,当真的被逼到绝境,在极端情况下几乎人人都能有过目难忘的本事,这种本事就是从小开始培养的。
不说秦汉这类以竹简为载体的时代,就算是到了唐宋,还有一种雅窃叫做窃书呢,指的就是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通过看别人的藏书再将之默写下来并且塞进自家的书架里头。
而等到后来,知识的载体相对容易获取的时候,这种迫切感自然也少了许多,所以纵览史书,中古时代似乎遍地天才,个个都是过目不忘或者过目难忘。
不过快到吕安这个程度的也是少数。吕不韦留意了一下,吕安的学习进度基本是在夫人读两遍左右就能将之背下,稍复杂一些的,约莫三遍也能背下了。
虽然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孩了解学识没什么用,但是可以帮他认字啊。吕安对于文字有着天然的敏锐度,只要将几个字对上,很快就能融会贯通。不过因为有个天授的名头在,吕不韦也没太过于吃惊。
毕竟自己儿子可是优秀到被老天叫上去教授知识的人啊!上天会选择了自己儿子肯定也是因为他儿砸就是这么优秀的!
逻辑满分,一点问题都没有。
于是,吕不韦很快也加入到了对儿子的填鸭式教育当中,儿子的天资也很快让他又惊又喜,充满了为人师为人父的骄傲感。可惜这样的父慈子孝没能持续多久,几日后,吕不韦忽然发现儿子不理他了,平日里头看到他全都换成了屁屁相对的姿势。
这是怎的了?
被儿子突然冷暴力而一头雾水的吕不韦去问妻子,妻子亦是不明白,夫妻二人来来回回扒拉半天才算摸准了一个可能——因为吕不韦的妾室。
没错,吕不韦在外游走近五年,自然也是纳了妾的。这事在夫妻双方看起来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周王室尚未灭亡,还是以礼乐治国的时代之中,妻妾、嫡庶之间的鸿沟是绝对无法逾越的。
若说在后世几个以礼法治国的朝代中,妾室还能靠着儿子女儿或者男人的宠爱来个宠妾灭妻之类的后宅戏码的话,在先秦时代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妾就是妾,地位和仆役没有任何区别,换句话来说就是女奴。
她们没有人权,只有物权,是男人们的所有物,可以随意转让赠送的那一种,唯一比奴好一些的就是她们到底有可能生下主人家的孩子,可以有靠亲子被奉养的指望。
因此吕不韦之前也就是同吕夫人淡淡说了一句自己纳了一个妾,语气和家里头买了一匹马没什么区别——某种程度上来说,后者还要更加重要一些。吕夫人闻言也就是应了一声表示知道,仅此而已。二人在之后便很自然地说起了别的话题。
夫妻双双都没想到儿子在介意这个。
吕不韦起先以为是吕夫人介意,但是她没好意思说出来,只是被小孩发现了,儿子给母亲抱不平呢,他还特地给吕夫人解释了一下那个妾室的情况。
这妾室的家室还算不错,属于赵国邯郸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吕不韦需要他们的举荐,他们则需要吕不韦的金钱,彼此一拍即合,这家人家将自家的庶女嫁给了吕不韦为妾,算作是强强联手的“定金”。
当时,为了扩充赵国市场的吕不韦算是顺水推舟吧,毕竟不过是一个妾而已。
而且这个姬妾……就唤她赵姬吧,赵姬美艳十足,也很有些才艺,在早期吕不韦主办的宴会上,赵姬很是让他长脸,所以很得吕不韦的喜爱。
但赵姬是庶女出生,其母也是侍妾出身,在教育她的时候虽是教授了不少才艺,却并未教导她为主母的一切技能。这直接导致了赵姬有短视的毛病。
赵姬母家当时的确是想要同他联姻,但是其母家毕竟是贵族,吕不韦不过是一末流小国的商人,二者地位之差有如云泥。赵姬虽然是庶女,但是贵族家的庶女也要高于平民商贾的吕不韦,所以起先对方很是拿乔了一段时间。
然而,当时赵姬看中了吕不韦的资产和相貌,又觉得难以从一干姐妹中脱颖而出被家主选中,竟是主动放下身段私下亲近。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m..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吕不韦想了想自己在赵国遇到的那些个调皮捣蛋的小郎君, 再想想自己肩膀上这个, 顿时觉得有些心疼。
男孩哪有不调皮的,作为长兄治过好几个弟弟的吕不韦比谁都清楚这一点,自家孩子这般乖巧绝非因为天性, 完全是因为生活环境的缘故。
一方面是父亲小心翼翼, 另一方面和最近频繁登门参观的客人和环境也有关系。吕不韦心中一动,心中打定了主意。
十日后, 吕不韦带着吕夫人和儿子站在家门口同父母依依惜别,吕媪连连抹泪,就连吕翁也讷讷难言,吕不韦这一去目的很明确,他要搅和进入秦国夺嫡事务之中。自古以来谋取此事者均是不成功便成仁, 因此, 为了避免连累在卫国的家人, 在大事成功之前吕不韦便不会再归来,就连吕翁一家也会在此后搬家离开暂且隐姓埋名。此行一去, 何时能再相见将全然未知。
事实上, 吕翁对于吕不韦要带走吕安一事极为不满,他认为孙子如今还应当以低调为主, 然而吕不韦说服了他。
吕不韦认为在濮阳, 人人皆知吕安幼时有异, 儿子的种种特殊之处已经广为流传,故而此地关注他的人很多。若是去了邯郸则不同,邯郸到底是大城市, 赵国也是大国,在那里吕安不过是一介商贾之子,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他。
而等到了邯郸,过上几年后,吕不韦可以动用自己的人脉为吕安找一个先生。卫国精英荟萃,文风鼎盛,赵卫之间相隔颇远,彼此之间都不了解,万一吕安说了什么不同寻常的话语,彼此都会以为他是在对方那儿所学所得,人们反倒不会觉得异常。
而且吕不韦认为,吕安如今的情况还是养在自己身边更好。作为男儿,吕安有些过于小心翼翼了。
对此老爷子当然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吕小安是因为和父亲之间还较为陌生所以隐藏了自己的性格,平时的吕安明明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有他纵着,吕安已经足够恣意,但是就在此刻他忽然发现,他竟然没有能够应证实这一想法的实例。
吕安的每一步都走得恰恰好,每一个要求乍一看令他头痛,但现在想想,却觉得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出格之处。在乍然间发现这一点的时候,老爷子有些愕然也有些无措,一时之间竟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些事吕安做得都不明显,因此直到现在他被儿子提醒了才发现了一些端倪。他当然不觉得这是孙子有意计算,这很明显就是一个孩童在不安之下小心翼翼的试探。
这让他有些心疼也有些内疚,若非今日长子提出,他竟然真的半分都未曾察觉。
至于为什么吕不韦能发现……吕翁将之归于父子连心上面,但他还是不赞成吕不韦将孩子带走,他觉得孩子还太小,离开母亲身边不是个好事。
当吕翁说出这个理由的时候吕不韦复又沉默了。见他这幅姿态,吕翁挑高了眉毛,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因为惊愕,他的嗓音不由自主抬高,“你是想要将娘俩都带走?”
在这个时代,男人外出闯荡的时候,妻子都是留在家乡照顾老人的,除非丈夫打算长时间定居要将家人一同迁走,万没有男主人带着小家丢下老父老母在家乡的道理。此举若是被旁人得知,足以落下一个“不孝”的罪名。
在之前吕不韦的做法和全天下谋求发展的男人一样,他将妻子留在了家乡名曰代他尽孝,而如今事业未成就想要将妻子一同带走也有自己的考量。
在邯郸的吕宅内,他需要有个女主人为他守住后方。
牛车之上,第一次出远门的吕安探头探脑,然而不过片刻他就被连续不断的震动扰得晕晕乎乎,最后只能趴在母亲的腿上回血,别说看风景了,就连坐起来的力气也没有。
这模样看着着实可怜,吕夫人轻轻拍着儿子的后背,想要哄着孩子睡上一觉。哪知道小男子汉躺了一会之后就又坐了起来,晕乎一会后再躺下来,反反复复三日之后,吕小安彻底适应了,在后来的旅程上甚至可以在车上跟着母亲一起读书——所谓的诵书就是背书,因为吕小郎君还不识字呢,他只能跟着母亲一字字地背。
教授五岁小孩背书,这些人都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时代不同,古之人念书,第一步均是诵书,和现代人的朗读不同,他们的诵书就是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之背诵下来,等背下来之后再由先生就其中几点稍做点化。秦汉时代的读书人念书时候大部分还是遵循道家的教授习惯,一般不会字字句句地进行讲解。
简单的说,就是先背出来,然后自己理解,点化你两句,懂就懂,不懂?不懂你就不适合学咱们这个,您还是学别的去吧。
那去学什么呢?很简单,学儒家。
儒家教授时候讲究有教无类,对于生源不限,理论来说想学的都接受,尤其注重教育中下层民众,因而从教授的方式来说便是要逐字逐句进行讲解,一言一语教到你能够听懂为止,不管你有没有基础有多少基础,哪怕你是几岁的小童都能给你讲明白,能学会多少明悟多少暂且不论,但是听懂是肯定能听懂的。
因此儒家在诸子百家里头是一种名为奇葩的存在,但就算是奇葩也是要背书的。
而且这也是时代造就的一种学习习惯。
此时使用的书籍载体是竹卷,一册竹卷能够记载的文字也不过百十个字,而且非常沉重和昂贵,能够有钱买书的没有多少,能够有藏书的那更是无价之宝。譬如按照吕家的藏书量,如果愿意将之出售的话,那么当时吕家遇到的问题不需要吕不韦入商也能很快解决此前的经济危机。
但于此时的人们而言,书就等于知识和未来。所以吕家众人最后经过商讨,最后还是在吕不韦的坚持下,选择牺牲吕不韦的仕途换来吕家的未来,而保留下了藏书。
这些书就是吕家起复的底气所在,是无价的财富。
那么曾经富有过的吕家尚且如此,寻常贫穷人家呢?他们可能积蓄一年半年才能买上一两册,那要怎么办?很简单,人的潜力无穷,当真的被逼到绝境,在极端情况下几乎人人都能有过目难忘的本事,这种本事就是从小开始培养的。
不说秦汉这类以竹简为载体的时代,就算是到了唐宋,还有一种雅窃叫做窃书呢,指的就是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通过看别人的藏书再将之默写下来并且塞进自家的书架里头。
而等到后来,知识的载体相对容易获取的时候,这种迫切感自然也少了许多,所以纵览史书,中古时代似乎遍地天才,个个都是过目不忘或者过目难忘。
不过快到吕安这个程度的也是少数。吕不韦留意了一下,吕安的学习进度基本是在夫人读两遍左右就能将之背下,稍复杂一些的,约莫三遍也能背下了。
虽然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孩了解学识没什么用,但是可以帮他认字啊。吕安对于文字有着天然的敏锐度,只要将几个字对上,很快就能融会贯通。不过因为有个天授的名头在,吕不韦也没太过于吃惊。
毕竟自己儿子可是优秀到被老天叫上去教授知识的人啊!上天会选择了自己儿子肯定也是因为他儿砸就是这么优秀的!
逻辑满分,一点问题都没有。
于是,吕不韦很快也加入到了对儿子的填鸭式教育当中,儿子的天资也很快让他又惊又喜,充满了为人师为人父的骄傲感。可惜这样的父慈子孝没能持续多久,几日后,吕不韦忽然发现儿子不理他了,平日里头看到他全都换成了屁屁相对的姿势。
这是怎的了?
被儿子突然冷暴力而一头雾水的吕不韦去问妻子,妻子亦是不明白,夫妻二人来来回回扒拉半天才算摸准了一个可能——因为吕不韦的妾室。
没错,吕不韦在外游走近五年,自然也是纳了妾的。这事在夫妻双方看起来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周王室尚未灭亡,还是以礼乐治国的时代之中,妻妾、嫡庶之间的鸿沟是绝对无法逾越的。
若说在后世几个以礼法治国的朝代中,妾室还能靠着儿子女儿或者男人的宠爱来个宠妾灭妻之类的后宅戏码的话,在先秦时代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妾就是妾,地位和仆役没有任何区别,换句话来说就是女奴。
她们没有人权,只有物权,是男人们的所有物,可以随意转让赠送的那一种,唯一比奴好一些的就是她们到底有可能生下主人家的孩子,可以有靠亲子被奉养的指望。
因此吕不韦之前也就是同吕夫人淡淡说了一句自己纳了一个妾,语气和家里头买了一匹马没什么区别——某种程度上来说,后者还要更加重要一些。吕夫人闻言也就是应了一声表示知道,仅此而已。二人在之后便很自然地说起了别的话题。
夫妻双双都没想到儿子在介意这个。
吕不韦起先以为是吕夫人介意,但是她没好意思说出来,只是被小孩发现了,儿子给母亲抱不平呢,他还特地给吕夫人解释了一下那个妾室的情况。
这妾室的家室还算不错,属于赵国邯郸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吕不韦需要他们的举荐,他们则需要吕不韦的金钱,彼此一拍即合,这家人家将自家的庶女嫁给了吕不韦为妾,算作是强强联手的“定金”。
当时,为了扩充赵国市场的吕不韦算是顺水推舟吧,毕竟不过是一个妾而已。
而且这个姬妾……就唤她赵姬吧,赵姬美艳十足,也很有些才艺,在早期吕不韦主办的宴会上,赵姬很是让他长脸,所以很得吕不韦的喜爱。
但赵姬是庶女出生,其母也是侍妾出身,在教育她的时候虽是教授了不少才艺,却并未教导她为主母的一切技能。这直接导致了赵姬有短视的毛病。
赵姬母家当时的确是想要同他联姻,但是其母家毕竟是贵族,吕不韦不过是一末流小国的商人,二者地位之差有如云泥。赵姬虽然是庶女,但是贵族家的庶女也要高于平民商贾的吕不韦,所以起先对方很是拿乔了一段时间。
然而,当时赵姬看中了吕不韦的资产和相貌,又觉得难以从一干姐妹中脱颖而出被家主选中,竟是主动放下身段私下亲近。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m..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