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家有新儿(赠花留香,先谢为敬)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青囊志最新章节!
“春天真好,好的真是残忍。”宾逊喃喃道:“那后来呢?”
“后来,他们依忽孙遗言,把忽孙和他的断刀葬在一起,留下小白,就走了,忽孙的死讯传出,两个月后,杨妙玉和卢笛成婚,嫁入了莫愁卢家。”
“啊?她嫁给了卢笛?她愿意嫁,他也愿意娶?”
“都说海最深,哪知人心比海深,比乱麻还复杂,有些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些人认为天经地义,只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合理的动机,他们两个结婚了,那就相当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也从来没有一个叫忽孙的人,曾经闯入过他们的生活,生活依然可以幸福的过,就像王子和公主。”
……
婚后八个月,卢家迎来了新一代传人,杨妙玉不足月早产生了一个健健康康的大胖小子,并依杨妙玉的意思,取名卢舜瑚,卢笛对杨妙玉母子宠溺有加,生怕照顾不周,杨妙玉与儿子形影不离,生怕儿子有个什么不小心的意外。
杨妙玉很喜欢带儿子回娘家,父亲年事已高,喜欢见女儿和外孙,杨妙玉还有个从小一手把她带大的奶妈,杨妙玉从小没妈,奶妈胜似亲妈,现在正好又可以让奶妈帮自己带小舜瑚。
在天香山庄住着住着就住惯了,在洛阳还不如在长安天香山庄呆的时间多,卢笛也不以为意,在杨妙玉的极力促成之下,卢笛还纳了一个小妾,以备杨妙玉不在的时候,能帮卢笛解解闷,纳妾在武林中还真不多见,况且老婆是天人一般的武林第一美女,众人皆赞叹杨妙玉的贤惠和对父母的孝顺。
杨妙玉逐渐成为一个唐代的虎妈,对小舜瑚虽然极为疼爱,同时也极严厉,学文修武一样也没落下,还请了一个突厥人来教突厥文,娘儿俩一起学,果真具备全球性的眼光和世界性的格局。
卢笛也常来天香山庄,教儿子莫愁剑法,没多久,卢笛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取名卢伟。
舜瑚不负娘望,长成了个精灵天才,微卷的头发,大眼睛,挺拔的鼻梁,说不尽的可爱,不仅聪慧,还善解人意,当然小舜瑚最喜欢的人并不是爸爸妈妈,而是婆婆,也就是杨妙玉的奶妈,婆婆是个吃素念佛的人,妈妈的严厉让舜瑚生畏,对于父亲,则有天生的疏离感。
一次,小小人舜瑚小小叹了一口小气,对婆婆说道:“婆婆,要是妈妈能生个哥哥和姐姐,那多好。”
婆婆奇道:“为什么呢?”
舜瑚道:“要是有哥哥,妈妈就不用对我那么严厉了,有姐姐么,就有人陪我玩了。”
“可是宝贝,妈妈只能帮你生弟弟妹妹,不能帮你生哥哥姐姐啊?”
“我叫他哥吧,我让他做哥哥。”
还有一次,舜瑚看着婆婆花白的头发说:“婆婆,头发为什么会白?”
“人老了就要白。”
“人老了是不是会死?”
“是的宝贝,人老了都会死。”
舜瑚眼泪唰地流了下来,抽泣着道:“我不想婆婆死,我不想婆婆死,婆婆死了我怎么办?”
“舜瑚还有爸爸妈妈啊。”
“他们不一样。”舜瑚哭的更厉害了。
“好,好,婆婆不死,婆婆不死。”
牡丹花开的时候,卢笛又来了。
晚餐后,杨妙玉客客气气的陪在卢笛旁边去散步,卢笛的脚步不知不觉走到了后山洞边,卢笛开口道:“还记得有一次我们成亲前,我从你家不告而别吗?那天一大早,我想找个清净的地方练功,遇到了一个人,我和他打了一架。”
卢笛停了下来,似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杨妙玉哦了一声,望着远山道:“好端端的,怎么会打架呢,遇到什么恶徒了吗?”
“那个人叫忽孙,是个突厥人,当时我来长安也有部分就是因为他的原因,之前他刚刚入宫行刺未成,因为他身边还有个白猿,所以我一眼就认出了他,就和他动起了手。”
“我的而已剑不比他的银月弯刀差,但他的银丝飞刀和龙旋刀法,我却不是他的对手,因此受了伤,走了,怕连累天香山庄,所以没回山庄,直接去通知了庄家。”
杨妙玉道:“入宫行刺的事我也听说了,后来就突然没了后文,不久听说那人被庄家所杀,原来是你通知的庄家。”
“其实有没有我通知庄家没啥区别,因为庄家早就在安排了行动,在四明山设了伏,只可惜听说当时忽孙解释说已经放弃刺杀皇上了,庄南还是杀了忽孙。”
杨妙玉道:“也不知庄大侠为何要坚持杀死忽孙?”
“大约三个原因吧,一是不信任忽孙放弃行刺的话;二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三是有一个传闻,忽孙奉拜火教密令,要夺取庄家不传之秘,化蝶神功心法,这个原因可能是最致命的,犯了庄家大忌,这个传闻不管真假,都会让庄南动了杀心,以绝后患。”
杨妙玉又道:“庄家又怎么知道在四明山设伏呢?”
“这就不知道究竟了,听说之前庄家曾收到一封圣手书生的信,信中提到忽孙要去四明山,后来圣手书生没隔几天就死在忽孙的银月弯刀之下,会不会圣手书生巧遇了忽孙,套出了行踪,写信通报庄家,后来被忽孙杀人灭口,却不知行踪已经泄露,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罢了,武林中有太多的秘密,你我无法知晓,听说忽孙行刺皇上的原因,是因为他是西突厥的王子,被大唐灭国灭家,才复仇行刺,可惜一身的武功,一位王孙贵胄,却像一条狗一样,孤零零的死在了异国他乡,无人知晓,无人帮他归葬故国,无人祭奠,实在可怜可叹。”
这“狗一样”的比喻像把利剑在杨妙玉心上剜了一下,杨妙玉面部不自觉抽动了一下,望着逐渐逼拢的暮色道:“如今我们叹息他人,不知以后谁来叹息我们。”心底却有个声音像地底的熔岩在狂野突奔:“孙郎,我一定为你报仇,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春天真好,好的真是残忍。”宾逊喃喃道:“那后来呢?”
“后来,他们依忽孙遗言,把忽孙和他的断刀葬在一起,留下小白,就走了,忽孙的死讯传出,两个月后,杨妙玉和卢笛成婚,嫁入了莫愁卢家。”
“啊?她嫁给了卢笛?她愿意嫁,他也愿意娶?”
“都说海最深,哪知人心比海深,比乱麻还复杂,有些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些人认为天经地义,只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合理的动机,他们两个结婚了,那就相当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也从来没有一个叫忽孙的人,曾经闯入过他们的生活,生活依然可以幸福的过,就像王子和公主。”
……
婚后八个月,卢家迎来了新一代传人,杨妙玉不足月早产生了一个健健康康的大胖小子,并依杨妙玉的意思,取名卢舜瑚,卢笛对杨妙玉母子宠溺有加,生怕照顾不周,杨妙玉与儿子形影不离,生怕儿子有个什么不小心的意外。
杨妙玉很喜欢带儿子回娘家,父亲年事已高,喜欢见女儿和外孙,杨妙玉还有个从小一手把她带大的奶妈,杨妙玉从小没妈,奶妈胜似亲妈,现在正好又可以让奶妈帮自己带小舜瑚。
在天香山庄住着住着就住惯了,在洛阳还不如在长安天香山庄呆的时间多,卢笛也不以为意,在杨妙玉的极力促成之下,卢笛还纳了一个小妾,以备杨妙玉不在的时候,能帮卢笛解解闷,纳妾在武林中还真不多见,况且老婆是天人一般的武林第一美女,众人皆赞叹杨妙玉的贤惠和对父母的孝顺。
杨妙玉逐渐成为一个唐代的虎妈,对小舜瑚虽然极为疼爱,同时也极严厉,学文修武一样也没落下,还请了一个突厥人来教突厥文,娘儿俩一起学,果真具备全球性的眼光和世界性的格局。
卢笛也常来天香山庄,教儿子莫愁剑法,没多久,卢笛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取名卢伟。
舜瑚不负娘望,长成了个精灵天才,微卷的头发,大眼睛,挺拔的鼻梁,说不尽的可爱,不仅聪慧,还善解人意,当然小舜瑚最喜欢的人并不是爸爸妈妈,而是婆婆,也就是杨妙玉的奶妈,婆婆是个吃素念佛的人,妈妈的严厉让舜瑚生畏,对于父亲,则有天生的疏离感。
一次,小小人舜瑚小小叹了一口小气,对婆婆说道:“婆婆,要是妈妈能生个哥哥和姐姐,那多好。”
婆婆奇道:“为什么呢?”
舜瑚道:“要是有哥哥,妈妈就不用对我那么严厉了,有姐姐么,就有人陪我玩了。”
“可是宝贝,妈妈只能帮你生弟弟妹妹,不能帮你生哥哥姐姐啊?”
“我叫他哥吧,我让他做哥哥。”
还有一次,舜瑚看着婆婆花白的头发说:“婆婆,头发为什么会白?”
“人老了就要白。”
“人老了是不是会死?”
“是的宝贝,人老了都会死。”
舜瑚眼泪唰地流了下来,抽泣着道:“我不想婆婆死,我不想婆婆死,婆婆死了我怎么办?”
“舜瑚还有爸爸妈妈啊。”
“他们不一样。”舜瑚哭的更厉害了。
“好,好,婆婆不死,婆婆不死。”
牡丹花开的时候,卢笛又来了。
晚餐后,杨妙玉客客气气的陪在卢笛旁边去散步,卢笛的脚步不知不觉走到了后山洞边,卢笛开口道:“还记得有一次我们成亲前,我从你家不告而别吗?那天一大早,我想找个清净的地方练功,遇到了一个人,我和他打了一架。”
卢笛停了下来,似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杨妙玉哦了一声,望着远山道:“好端端的,怎么会打架呢,遇到什么恶徒了吗?”
“那个人叫忽孙,是个突厥人,当时我来长安也有部分就是因为他的原因,之前他刚刚入宫行刺未成,因为他身边还有个白猿,所以我一眼就认出了他,就和他动起了手。”
“我的而已剑不比他的银月弯刀差,但他的银丝飞刀和龙旋刀法,我却不是他的对手,因此受了伤,走了,怕连累天香山庄,所以没回山庄,直接去通知了庄家。”
杨妙玉道:“入宫行刺的事我也听说了,后来就突然没了后文,不久听说那人被庄家所杀,原来是你通知的庄家。”
“其实有没有我通知庄家没啥区别,因为庄家早就在安排了行动,在四明山设了伏,只可惜听说当时忽孙解释说已经放弃刺杀皇上了,庄南还是杀了忽孙。”
杨妙玉道:“也不知庄大侠为何要坚持杀死忽孙?”
“大约三个原因吧,一是不信任忽孙放弃行刺的话;二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三是有一个传闻,忽孙奉拜火教密令,要夺取庄家不传之秘,化蝶神功心法,这个原因可能是最致命的,犯了庄家大忌,这个传闻不管真假,都会让庄南动了杀心,以绝后患。”
杨妙玉又道:“庄家又怎么知道在四明山设伏呢?”
“这就不知道究竟了,听说之前庄家曾收到一封圣手书生的信,信中提到忽孙要去四明山,后来圣手书生没隔几天就死在忽孙的银月弯刀之下,会不会圣手书生巧遇了忽孙,套出了行踪,写信通报庄家,后来被忽孙杀人灭口,却不知行踪已经泄露,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罢了,武林中有太多的秘密,你我无法知晓,听说忽孙行刺皇上的原因,是因为他是西突厥的王子,被大唐灭国灭家,才复仇行刺,可惜一身的武功,一位王孙贵胄,却像一条狗一样,孤零零的死在了异国他乡,无人知晓,无人帮他归葬故国,无人祭奠,实在可怜可叹。”
这“狗一样”的比喻像把利剑在杨妙玉心上剜了一下,杨妙玉面部不自觉抽动了一下,望着逐渐逼拢的暮色道:“如今我们叹息他人,不知以后谁来叹息我们。”心底却有个声音像地底的熔岩在狂野突奔:“孙郎,我一定为你报仇,不报此仇,誓不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