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谷粒 > 从法盲到律神,我经历了什么! > 第102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
第102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从法盲到律神,我经历了什么!最新章节!
“该来的,还是来了。”王远行叹了口气。
“怎么你知道我们要来。”田诗也是明知故问。对于王远行,调查人员一直是在监视着。这段时间,他有太多的反常表现,这怎么可能瞒过众人的眼睛。
“当然,你们找岳百川的时候,我就知道要出事了。”王远行表现得非常平静。
“那你还老实待在这里等着我们来找你。”田诗很奇怪。王远行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这种情况下,他就算是不跑,也不可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吧。
“你们找到岳百川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们一定会来找我。”王远行对于局势还是有所预料的。他是一位专业人士,对于自己的行为有着超出常人的预料。所以,他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困境。当然也有着一些准备。
“你是一名法官,你应该为人民做主,维护法律的尊严。”田诗对于王远行这个人还是分两面看的。一方面这个人确实是有专业能力的。另一方面,这个人做的事确实是太恶劣了。
“人民只是一个概念,谁是人民,你是,我是,大家都是。诉讼中的对立方,也是人民。既然是进入了法律程序,就要讲规则。我做的事情,都从规则出发。”
“好吧,是不是从规则出发,我们是要调查的。现在请你跟我们走一趟。”
“没有问题。不过,我需要跟单位打个招呼。”王远行说道。
“王主任,你配合调查的事情,院里已经知道了。院里的意见就是希望你能够配合调查把情况说清楚。”这个时候,跟在田诗后面的谢国安说道。
“那就好。”王远行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谢国安。他知道,谢国安的话代表着省委政法委就有关问题已经跟省院通了气。如果说通气,就意味着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和证据基础,还有就是这个调查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不能说今天找自己,就今天沟通。
王远行被带走了,是当着省法院的工作人员的面带走的。对于王远行所犯问题,省院有很多传闻。王远行这个人太神,什么事都喜欢参与运作。但是只有省院的领导才知道,王远行这次涉及的聂海兰的案件。
“周律师,你是聂海兰的辩护律师,有没有消息需要发布。”京都新青年的胡鑫找到周薇进行采访。
聂海兰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害人的代理律师被带走配合调查。在审理过程中,又涉及白山省法院有人为罗家运作。这些消息被记者报道出来后,聂海兰案件更加引人关注。
越是引发公众关注,就越具备新闻价值。问题是,现在的情况就是这些,怎么去进一步挖掘独家的新闻。这是当下胡鑫所要面对的问题。
“该说的,我们会在法庭上讲的。”接受胡鑫采访,对于周薇来说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一直以来,程序的操控权力属于司法机关。律师只能被动接受。
不过,律师并非对于这种状况全无应对之策。刑事案件从来都是大众感兴趣的话题。于是很多律师通过向外办放消息,来赢得关注,对办案机关施加压力。
胡鑫找上门的情况,正好相反。周薇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意愿向外界放消息。更没有想法对办案机关施加什么压力。然而记者还不能得罪。毕竟周薇不是只办聂海兰一个案件。得罪了胡记者,以后需要的时候,可能请也请不来人家了。
“你们在法庭上已经讲了。有人在操作当年聂海兰女儿遇害的案件。而且你们还强调手里掌握证据。这些证据是什么?”胡鑫问道。
“这……?”周薇有些犹豫。这些证据已经提供给田诗,就属于正在侦查的事项。如果披露这一情况,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
“周律师,相信你也知道聂海兰的情况。如果你们掌握了这样的证据,公开是最为安全的选择。证据掌握在你们手中,不对外宣布。随时可能会给你们带来危险的。我是记者,这种公众知情权的风险,应该由我们来承担。只要你把消息披露给我,我保证一定会让消息公布出去。不会被任何人或力量去封杀。”胡鑫也是一名老记者了,他知道如何去说服对方。不是每一位采访对象都是那么配合。在生活中,人们在披露负面信息时,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压力。这个时候,他需要鼓励对方。
还有一点,胡鑫没有说谎。有的时候,一时的犹豫就失去了披露的机会。既然是负面的信息,一定会对一些人或力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人或力量绝对不会坐视不管。或是收买,或是拉拢,再或是灭口。只要需要,再疯狂的事情,也是做得出来的。
消息披露以后,再对爆料人报复,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相对于封杀消息的需要,单纯的报复往往没有紧迫性,也会有一定的顾忌。胡鑫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是因为他需要保护信息的提供者。这也是记者的职业风险之一,今天他在动员周薇,就需要让对方知道这一点。明天他去动员别人,也需要让别人知道这一点。在这一刻,信息的传递意味着立场的统一。
“我没有什么可说的。”王远行面对田诗,表现得很自然。这种场面他见得多了。他本人也曾经审过人,查过人。他知道这套程序,也知道审讯的技巧。对于他来说,一切就如同平常一样,不同的是位置调换而已。
“岳百川是你为罗家联系的吧。”
“是。”
“你为什么要为罗家联系律师?”
“这不违法吧。”
“你先回答我的问题。”
“没有什么为什么。这个案件在我看来,判决是有问题的。结果你们也看到了,最后还是翻案了。这说明我的判断是没有问题。罗伟在本案中被判定为杀害刘惠的凶手,在证据上是说不过去的。”
“案件有问题,与你为罗家联系律师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王远行喝了一口水,像是在思考什么,但很快就开始继续自己的发言。
“罗伟如果不是凶手,那么这个案件就是错案。错案就需要纠正。我虽然看到了问题所在。不过我不可能去为罗家说话,我是一名法官,不能介入别人审理的案件,也没有程序为我设定发表意见的机会。见错案而不管,这不是我的性格。既然自己不能提供帮助,那么介绍一名我觉得专业能力好的律师,帮助罗家翻案,帮助法院纠正错案,这不是很正常吗。”
“对案件判决有异议的人这么多,为什么你偏偏会帮助罗家?”田诗问道。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将汪喜斌引入案件的问题。
“我觉得帮助一个人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帮谁不帮谁不是问题,问题是帮助纠正错案是法律不禁止,甚至是鼓励的事情。我不否认,我与罗家有过联系,也不否认我认识罗生。我们相识,与职务行为没有任何关系。我为他们提供帮助,也与职务行为没有任何关系。”王远行说道。
“如果特殊关系,你会追踪这个案件长达三年。你会费尽心机为其脱罪想尽办法。王远行,你知道这些年你与罗家进行过多少次沟通。这些都是有证据的。”
“我与罗家没有任何特殊关系,这一点你们可以调查。”
“如果你与罗家没有特殊关系,会不会是存在特别的媒介呢。你们在某一个人上产生了特殊的利益关系呢。”田诗的问题中的这个人,指的就是汪喜斌。但她不想明说,她想让王远行自己说出这个名字。
“没有。我也想说明一点。”王远行忽然情绪上有些波动,一改之前的平静。
“你说。”田诗对于王远行的反应还是非常高兴的。不管怎么说,总归是打破了王远行一直持续稳定的节奏。
“我要说法官也是人,法官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属于自己的关系。罗家找到我来反映情况,想让我帮忙为自己的孩子翻案。这没有错。要知道,原审的判决确实有问题。我是法官,也是一个普通人。对朋友进行帮助,也属于普通人的一个正常反应。这种对朋友的帮助,没有脱离法律,我只是为他们通过合法的方式争取合法的权利而已。”
王远行慷慨激昂地发言,让田诗还有其他调查人员意识到,对面的这位调查对象也是一位资深专业人士。短短的时间 内,组织发言,内容滴水不漏,甚至让所有人都无力反驳。这可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王远行,我要提醒你,既然我们找到你,那就是掌握了一定证据的。希望你能摆正态度,把事情说出来。”
“我没有隐瞒,事实就是这个事实。判决结果就是我最好的证明。罗伟最终无罪释放,这是法院判的。不是我个人运作出来的。”
“那好,我问一下,你认识汪喜斌吗?”田诗见王远行的态度坚决,知道他是不会主动承认了,只能提出汪喜斌。
“我不认识这个人。”王远行矢口否认认识汪喜斌,让田诗一皱眉。
“你不认识汪喜斌,那汪中茫汪副主任,你应该认识吧。”
“认识。”
“汪喜斌是汪中茫副主任的独子,你不认识?”
“我应该不认识。也许在什么场合看到过,也许接触过。我每天接待很多人,除非是建立了长期的联络,否则我是记不住的。”王远行第一次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很明显,王远行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有的时候,他需要用肯定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态度。有的时候,他需要模糊自己的观点。
中国司法机制运行的规律,王远行太清楚了。他不会给出太含糊的态度,也不会给出太清晰的事实。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等。王远行在等,等田诗的后招。田诗也在等,等王远行的全部招数都使出来。当案件工作运行到面对面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耐心的比拼。
时间转眼就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王远行一直在坚持,没有给出任何有价值的口供。田诗知道,王远行这样的人要是一开始就全交代了,那才是奇怪的事情。等,王远行在等,田诗何尝不是在等。
“诗姐,我回来了。”终于田诗等来自己要等的人,郑平。
在京都,郑平也在跟进对汪喜斌、李勇和乔越三人的审讯。如果三人没有落网,田诗这边也不会对王远行采取措施。可以说一切行动,两边都是相互呼应的。
“怎么样?”田诗看向郑平。
“三个人全都交代了。这是口供。”郑平递给田诗一份材料。
“没想到,他们会这么痛快交代。”
“主要是汪喜斌最先交代了。汪喜斌交代后,其他两人再隐瞒什么也就没有意义了。都是内行,什么时候该配合,他们比谁都清楚。”郑平叹了一口气。
原本在大巴车上时,李勇也好,乔越也好,是有机会投案自首的。结果两个人都选择了回避。然后帮助汪喜斌离开,充当内应。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坦白,对两个人的处理也很难从宽。
“王远行这边说什么了?”郑平问道。他知道这个案子的关键人物就是这个王远行。整个案件,都是由王远行在操盘。尽管对王远行的行为非常不齿。郑平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能说的都说了。不能说的,他一句也没有说。”田诗摇了摇头。
“有了这些口供,他该无话可说了吧。”
“不好说。”田诗知道,王远行这个人不是好对付的。汪喜斌三个人的口供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这还真不好说。
“王远行,你休息好了。”田诗再次进入审讯室。
“休息好了。”王远行的态度非常好。
“我问一下,你说你不认识汪喜斌,是吗?”
“是的。”
“该来的,还是来了。”王远行叹了口气。
“怎么你知道我们要来。”田诗也是明知故问。对于王远行,调查人员一直是在监视着。这段时间,他有太多的反常表现,这怎么可能瞒过众人的眼睛。
“当然,你们找岳百川的时候,我就知道要出事了。”王远行表现得非常平静。
“那你还老实待在这里等着我们来找你。”田诗很奇怪。王远行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这种情况下,他就算是不跑,也不可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吧。
“你们找到岳百川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们一定会来找我。”王远行对于局势还是有所预料的。他是一位专业人士,对于自己的行为有着超出常人的预料。所以,他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困境。当然也有着一些准备。
“你是一名法官,你应该为人民做主,维护法律的尊严。”田诗对于王远行这个人还是分两面看的。一方面这个人确实是有专业能力的。另一方面,这个人做的事确实是太恶劣了。
“人民只是一个概念,谁是人民,你是,我是,大家都是。诉讼中的对立方,也是人民。既然是进入了法律程序,就要讲规则。我做的事情,都从规则出发。”
“好吧,是不是从规则出发,我们是要调查的。现在请你跟我们走一趟。”
“没有问题。不过,我需要跟单位打个招呼。”王远行说道。
“王主任,你配合调查的事情,院里已经知道了。院里的意见就是希望你能够配合调查把情况说清楚。”这个时候,跟在田诗后面的谢国安说道。
“那就好。”王远行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谢国安。他知道,谢国安的话代表着省委政法委就有关问题已经跟省院通了气。如果说通气,就意味着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和证据基础,还有就是这个调查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不能说今天找自己,就今天沟通。
王远行被带走了,是当着省法院的工作人员的面带走的。对于王远行所犯问题,省院有很多传闻。王远行这个人太神,什么事都喜欢参与运作。但是只有省院的领导才知道,王远行这次涉及的聂海兰的案件。
“周律师,你是聂海兰的辩护律师,有没有消息需要发布。”京都新青年的胡鑫找到周薇进行采访。
聂海兰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害人的代理律师被带走配合调查。在审理过程中,又涉及白山省法院有人为罗家运作。这些消息被记者报道出来后,聂海兰案件更加引人关注。
越是引发公众关注,就越具备新闻价值。问题是,现在的情况就是这些,怎么去进一步挖掘独家的新闻。这是当下胡鑫所要面对的问题。
“该说的,我们会在法庭上讲的。”接受胡鑫采访,对于周薇来说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一直以来,程序的操控权力属于司法机关。律师只能被动接受。
不过,律师并非对于这种状况全无应对之策。刑事案件从来都是大众感兴趣的话题。于是很多律师通过向外办放消息,来赢得关注,对办案机关施加压力。
胡鑫找上门的情况,正好相反。周薇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意愿向外界放消息。更没有想法对办案机关施加什么压力。然而记者还不能得罪。毕竟周薇不是只办聂海兰一个案件。得罪了胡记者,以后需要的时候,可能请也请不来人家了。
“你们在法庭上已经讲了。有人在操作当年聂海兰女儿遇害的案件。而且你们还强调手里掌握证据。这些证据是什么?”胡鑫问道。
“这……?”周薇有些犹豫。这些证据已经提供给田诗,就属于正在侦查的事项。如果披露这一情况,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
“周律师,相信你也知道聂海兰的情况。如果你们掌握了这样的证据,公开是最为安全的选择。证据掌握在你们手中,不对外宣布。随时可能会给你们带来危险的。我是记者,这种公众知情权的风险,应该由我们来承担。只要你把消息披露给我,我保证一定会让消息公布出去。不会被任何人或力量去封杀。”胡鑫也是一名老记者了,他知道如何去说服对方。不是每一位采访对象都是那么配合。在生活中,人们在披露负面信息时,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压力。这个时候,他需要鼓励对方。
还有一点,胡鑫没有说谎。有的时候,一时的犹豫就失去了披露的机会。既然是负面的信息,一定会对一些人或力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人或力量绝对不会坐视不管。或是收买,或是拉拢,再或是灭口。只要需要,再疯狂的事情,也是做得出来的。
消息披露以后,再对爆料人报复,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相对于封杀消息的需要,单纯的报复往往没有紧迫性,也会有一定的顾忌。胡鑫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是因为他需要保护信息的提供者。这也是记者的职业风险之一,今天他在动员周薇,就需要让对方知道这一点。明天他去动员别人,也需要让别人知道这一点。在这一刻,信息的传递意味着立场的统一。
“我没有什么可说的。”王远行面对田诗,表现得很自然。这种场面他见得多了。他本人也曾经审过人,查过人。他知道这套程序,也知道审讯的技巧。对于他来说,一切就如同平常一样,不同的是位置调换而已。
“岳百川是你为罗家联系的吧。”
“是。”
“你为什么要为罗家联系律师?”
“这不违法吧。”
“你先回答我的问题。”
“没有什么为什么。这个案件在我看来,判决是有问题的。结果你们也看到了,最后还是翻案了。这说明我的判断是没有问题。罗伟在本案中被判定为杀害刘惠的凶手,在证据上是说不过去的。”
“案件有问题,与你为罗家联系律师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王远行喝了一口水,像是在思考什么,但很快就开始继续自己的发言。
“罗伟如果不是凶手,那么这个案件就是错案。错案就需要纠正。我虽然看到了问题所在。不过我不可能去为罗家说话,我是一名法官,不能介入别人审理的案件,也没有程序为我设定发表意见的机会。见错案而不管,这不是我的性格。既然自己不能提供帮助,那么介绍一名我觉得专业能力好的律师,帮助罗家翻案,帮助法院纠正错案,这不是很正常吗。”
“对案件判决有异议的人这么多,为什么你偏偏会帮助罗家?”田诗问道。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将汪喜斌引入案件的问题。
“我觉得帮助一个人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帮谁不帮谁不是问题,问题是帮助纠正错案是法律不禁止,甚至是鼓励的事情。我不否认,我与罗家有过联系,也不否认我认识罗生。我们相识,与职务行为没有任何关系。我为他们提供帮助,也与职务行为没有任何关系。”王远行说道。
“如果特殊关系,你会追踪这个案件长达三年。你会费尽心机为其脱罪想尽办法。王远行,你知道这些年你与罗家进行过多少次沟通。这些都是有证据的。”
“我与罗家没有任何特殊关系,这一点你们可以调查。”
“如果你与罗家没有特殊关系,会不会是存在特别的媒介呢。你们在某一个人上产生了特殊的利益关系呢。”田诗的问题中的这个人,指的就是汪喜斌。但她不想明说,她想让王远行自己说出这个名字。
“没有。我也想说明一点。”王远行忽然情绪上有些波动,一改之前的平静。
“你说。”田诗对于王远行的反应还是非常高兴的。不管怎么说,总归是打破了王远行一直持续稳定的节奏。
“我要说法官也是人,法官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属于自己的关系。罗家找到我来反映情况,想让我帮忙为自己的孩子翻案。这没有错。要知道,原审的判决确实有问题。我是法官,也是一个普通人。对朋友进行帮助,也属于普通人的一个正常反应。这种对朋友的帮助,没有脱离法律,我只是为他们通过合法的方式争取合法的权利而已。”
王远行慷慨激昂地发言,让田诗还有其他调查人员意识到,对面的这位调查对象也是一位资深专业人士。短短的时间 内,组织发言,内容滴水不漏,甚至让所有人都无力反驳。这可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王远行,我要提醒你,既然我们找到你,那就是掌握了一定证据的。希望你能摆正态度,把事情说出来。”
“我没有隐瞒,事实就是这个事实。判决结果就是我最好的证明。罗伟最终无罪释放,这是法院判的。不是我个人运作出来的。”
“那好,我问一下,你认识汪喜斌吗?”田诗见王远行的态度坚决,知道他是不会主动承认了,只能提出汪喜斌。
“我不认识这个人。”王远行矢口否认认识汪喜斌,让田诗一皱眉。
“你不认识汪喜斌,那汪中茫汪副主任,你应该认识吧。”
“认识。”
“汪喜斌是汪中茫副主任的独子,你不认识?”
“我应该不认识。也许在什么场合看到过,也许接触过。我每天接待很多人,除非是建立了长期的联络,否则我是记不住的。”王远行第一次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很明显,王远行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有的时候,他需要用肯定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态度。有的时候,他需要模糊自己的观点。
中国司法机制运行的规律,王远行太清楚了。他不会给出太含糊的态度,也不会给出太清晰的事实。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等。王远行在等,等田诗的后招。田诗也在等,等王远行的全部招数都使出来。当案件工作运行到面对面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耐心的比拼。
时间转眼就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王远行一直在坚持,没有给出任何有价值的口供。田诗知道,王远行这样的人要是一开始就全交代了,那才是奇怪的事情。等,王远行在等,田诗何尝不是在等。
“诗姐,我回来了。”终于田诗等来自己要等的人,郑平。
在京都,郑平也在跟进对汪喜斌、李勇和乔越三人的审讯。如果三人没有落网,田诗这边也不会对王远行采取措施。可以说一切行动,两边都是相互呼应的。
“怎么样?”田诗看向郑平。
“三个人全都交代了。这是口供。”郑平递给田诗一份材料。
“没想到,他们会这么痛快交代。”
“主要是汪喜斌最先交代了。汪喜斌交代后,其他两人再隐瞒什么也就没有意义了。都是内行,什么时候该配合,他们比谁都清楚。”郑平叹了一口气。
原本在大巴车上时,李勇也好,乔越也好,是有机会投案自首的。结果两个人都选择了回避。然后帮助汪喜斌离开,充当内应。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坦白,对两个人的处理也很难从宽。
“王远行这边说什么了?”郑平问道。他知道这个案子的关键人物就是这个王远行。整个案件,都是由王远行在操盘。尽管对王远行的行为非常不齿。郑平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能说的都说了。不能说的,他一句也没有说。”田诗摇了摇头。
“有了这些口供,他该无话可说了吧。”
“不好说。”田诗知道,王远行这个人不是好对付的。汪喜斌三个人的口供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这还真不好说。
“王远行,你休息好了。”田诗再次进入审讯室。
“休息好了。”王远行的态度非常好。
“我问一下,你说你不认识汪喜斌,是吗?”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