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168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彼岸繁花[综红楼]最新章节!
再次见到谢必安, 林夕发现谢必安的态度更恭敬了。
“恭喜上人啊。”
林夕笑着与谢必安回礼, 看着谢必安一扫自己到大明来之前的气恼、无奈模样, 不由地就问道:
“崇祯帝离开接引司?”
谢必安笑嘻嘻地应道:“没有, 但他不闹了。也放了别人了。就等着与上人见面、再说几句话就转世投胎了。”
“发生什么事了, 让他变化这么大?”
林夕可记得崇祯帝在枉死城前面, 拦着那些在他后面死了的臣子, 跳脚大骂的闹腾。
“从你在大明带军去辽东,与女真族在辽阳城外打完第一战,他就安安静静了。”
俩人说着话,很快就到了接引司。围在接引司前面想对崇祯继续效忠的人,都被崇祯以自己也要转世投胎给劝说着离开了。那些后来降清的大臣, 也在他万般的鄙视下,难掩羞愧地去地府清算功德。
唉!千古艰难唯一死。
地府的接引司里,新鬼们拥挤在一起, 静静地签到, 然后被鬼差引向各处。偶有被挤出来的新鬼, 也拼命地挤回鬼堆里,都想远远地躲开这个紫气绕体的死鬼皇帝。
于是在崇祯的身边, 就形成好大的一块空域。
林夕看看那些快挤成纸片的新鬼,在看看崇祯的身周, 帝王做鬼了也不同凡人啊。
“上人。”
崇祯远远地奔过来行礼。原来一直披散的头发也束了起来, 整个人看上去斯文有礼, 不再是有些歇斯底里、疯疯癫癫的模样了。
“五郎。”林夕对着年轻了几十岁的朱由检, 脱口而出了习惯称呼。
崇祯的眼圈立即红了, 他立即哽咽起来,再度躬身施礼,声音里溢满真诚的感谢:“五郎谢皇兄多年的照顾。”
林夕赶紧回礼。
“咳咳,不好意思,我叫惯了五郎了。”
崇祯红着眼请求,“上人可否以皇兄的样子与我说话?”
林夕点头,幻化出朱由校的模样。谢必安和几位鬼差躲去了一边,暗地里撇撇嘴,这模样是还没长大啊,怎么当的那十几、二十年的皇帝呢?!
崇祯又是一礼,“上人,是五郎错怪皇兄了。上人借皇兄说的话,我都记得呢。是父皇没有尽到责任,是祖父荒唐,几十年不上朝,败坏了大明的根基。还有,还有……”
崇祯说不下去了。
停了一会儿,他又继续说:“不怪皇兄的。是老天要亡大明,黄河、淮河才年年泛滥、地动接连不断,皇兄已经用尽全力了。我不该怪罪到皇兄身上。”
林夕这才明白崇祯要自己幻化为朱由校模样的原因。
——原来是为了向他亲哥道歉啊。
“上人,我皇兄在位的时候,已经是很努力了。他比我做的好,他也不是后世所传言的弃了朝政做木工。那些史书记载是丑画了他,孝和皇后不得父皇欢心,李选侍飞扬跋扈,他……只有客氏一直在照顾他——”
朱由检早后悔杀了魏忠贤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魏忠贤、客氏与亲兄的事情,觉得还是闭口不要再说了为好。因为林夕上人改了大明太多他认为不能改的东西。
亲亲相亲是头一条。原来亲亲也是淘空大明的祸根。
每年几百万的银子甚至更多的银子,被他们浪费掉了,原来都是没必要的,是完全可以不用花的。
看林夕上人对那些宗室断了朝廷的赡养,宗室里不是有不少人就奋起努力了吗?不是比领着朝廷给的那点儿微薄禄米,过的更好了吗?
还有那些抱着“近君养亲”之目的进宫的宦官,在林夕上人严厉的“禁阉令”之下,各自在乡村里好好干活,也能够奉养父母亲的。
最重要的是内廷里没有宦官也是可以的啊。
自己那时候怎么就没有这样的觉悟呢?
任由宫里养着十万宦官,即便组成了净军,也是不成事的军卒,成为压垮大明朝的稻草之一。
还有,林夕上人对皇室仅剩的瑞王、惠王、潞王,一直都是平等的郡王待遇。但对自己的待遇,出宫前一直与朱慈焴和朱慈炅是一样的皇子待遇。出宫后给与的也是亲王待遇,而后最自己的儿子朱慈烺就是与瑞王一样的郡王待遇。
一代代地递减下去,包括朱慈焴和朱慈炅的儿子,承爵的也只有嫡长子,是郡王爵位。与帝室的关系,出了五服就可以领军。而朱慈焴兄弟和自己一样,可以在朝廷里担当与自己能力相称的职务。
这是崇祯发自内心想感谢林夕的原因。
“上人,太感谢你了。皇兄留我在京不用就藩,但我每想到一辈子就浑浑噩噩地与那些藩王们一样混到死,就觉得自己白来世上一遭。可自己什么也不会,接手了帝王,却做不来帝王。但是看着上人安排我走的那些事儿,那些才是我能干的、干得好的。谢谢上人。”
“五郎不必多礼。那些年你也是靠自己的本事做事。”
林夕面对真诚感谢的崇祯帝,也客气地向他还礼、赞扬他。
崇祯帝摇头,“我该听皇兄的话,不该那么快逼死魏忠贤,内侍里也该信用皇兄留下的人。最不该轻信建奴的反间计,杀了袁崇焕泄私愤。以至后来京师被围,各地领兵的总兵官,都不肯上京勤王救驾了。”
崇祯地捂着脸哭起来。
“其实,你应该去留都的。留都六部齐全,有帝王在,就可以立即运作起来,号召大明的军民像驱逐蒙古人一般,抵抗女真人的。”
林夕看着顶着自己熟悉的五郎模样哀哭的崇祯,只能出口指出他还有选择、还有翻盘的机会的。
“你去到留都,甩开了已经糜烂的辽东和黄河蹂躏到不可挽救的河南、江苏等地,女真人只有十几万,大明的人口万万数,见识过女真人和流寇残忍的大明百姓,会跟着你抵抗他们的。”
崇祯把手拿下来,低着头说:“我后来想过留都的,也在大朝会上提出过,与朝臣们商议去留都的可行性。但是范景文劝我不要走,要坚守待援。我犹豫了很久,最后担心史册上记上我失国都、弃百姓逃生……”
“可是你最后亡了大明朝,在史册上不是,岂不是更难看了吗?”
崇祯沉默了好久才回答:“我以为还会有像袁崇焕那般的人物。”
林夕摇头。
“袁崇焕回来勤王救驾,不管他有什么过错,你把人随后就给凌迟了,后面怎么可能有人来救你?”
但是她真的不想再与崇祯就明亡一事儿对话了,哪一世都没有这么累心过。
“事情都过去了。胜者王侯败者贼。败了以后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点的失误,都是能够挽回全局的关键。
若是你心有不服,可以与地府商议能不能重头开始。”
崇祯立即满怀希望地看向谢必安。谢必安便道:“陛下,你要先把给上人的酬劳付了。然后再看你的功德,够不够重头开始的。”
崇祯犹豫了一下,盯着林夕问:“我若是从头开始,有成功的可能吗?能做到上人这般吗?”
“经过袁崇焕之事后,你还能信得过哪位重臣?”
“我,我该信韩爌。还有孙承宗,孙传庭,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副都御史施邦昭,大理寺卿凌义渠,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左谕德马世奇,左中允刘理顺,,太长寺少卿吴麟征,左庶子周凤翔,检讨汪伟,户部给事中吴甘来,御史王章,御史陈良谟、陈纯德、赵馔,太仆寺丞申佳允,吏部员外许直,兵部郎中成德,兵部员外金铉,光禄寺署丞于腾蛟,新乐侯刘文炳,左都督文耀,驸马巩永固并乐安公主。
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春,锦衣卫都指挥王国兴,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珪,锦衣卫千户高文采,顺天府知事陈贞达,副兵马司姚成,中书舍人宋天显、滕之所、阮文贵,经历张应选,阳和卫经历毛维、张儒士、张世禧等。”
林夕听得崇祯背了这么一长串跟随他赴死的人,明白崇祯还没有想明白他错在哪里。
就提示道:“你原来不信倪元璐吗?不信李邦华吗?”
她见崇祯愕然,便继续说道:“你只因为韩爌是袁崇焕中进士时候的老师,就信了别的御史对他的弹劾。可韩爌这人做阁臣几十年,最是一心为朝廷谋划的。你信倪元璐,可是再信他和那些跟你赴死的重臣、忠臣,能挽回大明的颓势败局吗?”
倪元璐等人显然是没有那个本事的。
“那上人为什么还让叶向高劝退刘一燝和韩爌?”
“他们俩个性清正,耿直中介,我不耐烦与他俩费心思。反而是周延儒够聪明,能小心揣摩我的心意,能接替得了叶向高。”
崇祯半张着嘴愣住了,然后恨声说道:“周延儒那就是一个小人。”
“小人有小人的用法,君子有君子的用法。周嘉谟和黄克缵就是君子,张问达等人也是君子。君子遍朝的时候,未必能成事儿。
你皇兄那时候就是例子。君子不是都被魏忠贤挤兑走了?
可是你看到我用你说的那个小人周延儒做首辅,也没有坏了朝纲误了事啊。”
崇祯还是不解。
林夕就只好继续给他解释。
“我对大明有自己的理解,我只需要像叶向高那样能理解我的思路、跟上我的脚步、按着我想法去做事的首辅和阁臣。可你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首辅,替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操心到,最重要的还要能够做到。
你需要的实际是张太岳那样的首辅。”
崇祯不知是气得还羞得涨红了脸,“上人为何这样说?”
“唉,五郎,我是为你好啊。你没察觉大明消亡的根本原因哪。是民心!是大明失了民心了。不然为什么那些军卒没有粮饷就不肯起来抵抗闯贼?还有那些勋贵,你借遍了他们,只是想给戍卫京师的军卒发粮饷都不肯呢?”
崇祯攥紧了拳头,他借遍了勋贵也未凑足守城军卒的粮饷。国丈周奎最可恶的是,他接了皇后变卖金银首饰之后换来5000两银子,在里面扣掉2000两之后,勉强将剩下的3000两白银上交国库。
但在京城陷落以后,被闯贼鞭打的几乎丧命了,反交出三百万隐匿的白银和全部家产。
自己封他为嘉定伯,看在皇后与自己共患难、鹣鲽情深的份上,待他情谊深厚,他居然是这般的嘴脸。真是恭敬着他没得到好;要他命的,他反倒是倾囊相助了。
贱人!
崇祯恨得握拳出声。
周后本想嘉定伯能在勋贵和朝臣里带个好头,结果适得其反。要是嘉定伯在他眼前,他一定要再狠狠地收拾他一番。
好好的助饷计划,只要京师守住了,闯贼围困京师占不到便宜,时日久了也就只得散去,那就没有后来的吴三桂开了山海关引建奴进关之事。
没有建奴入关,糜烂的大明还有慢慢收拾起来的余地。
崇祯由国丈周奎的身上越想越气。周奎捐银子之后,满朝文臣武勋都学周奎,故意穿着最破旧的衣服上朝,把家里也弄得破烂起来,纷纷跟着周奎只捐助两千到五万两的白银。林夕上人善待英国公府,就是因为英国公捐助的是五万两吗?
可是闯贼进京后,英国公府不也是有上百万的银子,被闯贼搜出来了吗?
再想到闯贼从勋贵文臣家中搜得的那几千万银子,崇祯恨得面孔扭曲。军卒躺在城楼上、城墙下,军官抽起来这边,躺下去那边。
所以他才不得不向臣子借银子……
借来的银子不足,他无法给欠了粮饷的守城军卒补发足额的粮饷。于是那些军卒收到几分欠饷,就出几分力。
不然北京城怎么会被闯贼攻破?
“都是那些勋贵、奸臣误朕,害得朕失去了大明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
崇祯的怨气几乎要化作实体了。
“唉!勋贵满头的小辫子,任意一薅,你就可以褫夺了他们的爵位。重臣你也杀了不少了。我认为重要的是怎么用那些文臣武勋。
即便是奸臣,用好了,也能起大作用的。你都看到洪承畴了,他在朕的手上为大明做了多少事儿了。若满朝都是忠臣、但都是只会梗着脖子清正,就像后期你执政期间的那些夸夸清谈的东林党,满脑子的空谈、不懂实务的,不能做成事情的忠臣,其实与朝廷也是无益的。”
崇祯一边听一边点头,从来就没有人教过他如何做帝王。他看着林夕上人手把手地教导朱慈燃、一点点地为他分析、引路,又鼓励朱慈燃大江南北、国内海外地走了三年,真正地做到了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的储君培养。
他是羡慕嫉妒恨满腔啊。
乃至后来朱慈燃做的再好,他都会悄悄地在心里说:那是你有个好父皇!
崇祯认真听讲的态度,让林夕忆起这几十年与信王的兄弟相处之情,忍不住就对崇祯说多了一些话。
“真正载舟、覆舟的都是百姓。
这句话你后来一定学过的。
用好民心,才能够得天下,才是能够护住家国天下的最大利器。
凡事真的是为百姓想,得到益处的百姓,转过头来也会奋力维护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朝廷。
你皇兄用减免甚至勾销大明百姓所欠的赋税、用赈济得来的民心,为什么会在你手里失去?就是因为增加的‘辽饷’等压垮了小民,那等于变相地增加了流民。
其实你拿出帝王的担当,断臂求生也能谋出来一条出路。
就是狠心一点儿,对流贼别有怜悯之心,别说什么‘那也是朕的子民’,让三边将士一鼓作气杀尽流寇,也好过后来的反复,招抚后再反。
须知你给与流寇的招抚银粮,都是那些遵守大明律例的百姓,从自己的牙缝里挤出来的。流寇得了银粮缓过气再反,被打得走投无路了、没有粮草了,再找朝廷招抚。
那些反反复复的招抚,岂不是耗尽了大明的最后一点子国力?”
崇祯听到这里脸色大变,“将那些流寇不再视为大明的子民了?”
“若是人的胳膊上伤口流脓发热,不砍掉这支胳膊可能就会丧生,你该怎么选?那流寇闯贼,已经不是藓疥之疮,而是能要了大明性命的流脓伤口了。你留着它,最后不就是添上了大明的性命吗?
谋逆是罪不容赦的重罪。你想想太/祖对谋逆和疑是谋逆的处理。你反反复复地容忍谋逆,大明岂能不亡?”
崇祯尴尬得搓手,赧然之色涌上他苍白的脸。
“五郎,既然你想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我建议你什么时候考虑明白我为什么坚持所有的土地,包括皇庄在内都‘三什税一’,为什么坚持所有官员、勋贵都不能有隐田、都必须与百姓一样纳税、遵守律法。
还有,什么时候考虑明白上位者为什么只能做适合的选择、为什么要不顾及生前的言官弹劾、也不顾百年后史册的评语,你再考虑回去的事情吧。”
想成事儿,却又不想担当丑名、恶名,世上哪来的这般好事儿?
自己忙乎了几世,那一世的背后不是说好说歹的、什么样的言论都有?哪怕是为凤姐那一世呢,还不是有太多指责的人。更不用说以后为帝王将相、谋算人心了。
顾及的太多,首先就不配那个位置。
崇祯张嘴还要想林夕请教,谢必安上前为林夕解围:“陛下,上人,请了。”
崇祯只好将手放到圆梦功德薄,片刻后他身上的帝王光芒都虚弱了很多,唯有那蓝色的帝王常服上的大字,开始更显眼地放出耀眼的金紫光芒笼罩着他。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这才是崇祯帝的最核心功德所在。是任何末代皇帝都不曾有过的、到最后一刻自缢也要换取百姓平安、是帝王心系百姓的大功德映照。
冥冥中的天意,果然不曾欺任何人。
“谢必安,朕可还有回去的余力?”
谢必安看着崇祯身上发出光芒的大字,知道这样的功德不是地府可以巧取豪夺的。
他面带怜悯地看着崇祯,诚恳地劝说:“陛下,你的功德足够足够了。但是下官建议你先多想想上人的建议。上人几世的帝王都做得非常好,陛下参详明白了再回去,是不是更好?
或者陛下可以在这里等等,像上人这样替别的帝王圆梦赚取功德、也能顺便练练手的。练熟了再回去大明末世,挽救大明的成功几率也大些。”
崇祯有点儿犹豫,他觉得自己看了林夕所为,又看了那个五郎从十岁就出阁读书、跟着学了全部内容,更是看了林夕对朱慈燃的那些储君教导后,他觉得自己现在回去崇祯元年,是一定能够挽救大明的。
谢必安见他犹豫,便继续劝说道:“陛下已经做过了十几、二十年的皇帝,参详明白那些关窍以后,成功的机会更大的。不然白白损失了功德,说不得以后没回去的可能了。”
林夕的话对他触动很大,谢必安的话也是为他考虑。崇祯犹疑了一会儿,方坚决地选择了从善如流,“那朕就再想想,好好参详上人的教导。”
谢必安招手叫了一个鬼差过来,吩咐他领崇祯去修养。
崇祯对着林夕感激地拜了又拜,跟着鬼差离开了。
“唉,这也是一个可怜的末代皇帝。”
谢必安等崇祯走的没影了,才摇头叹息。
“末代皇帝哪个不可怜?!只愿生生世世勿生在帝王家,他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林夕伸手要按到圆梦功德簿上,谢必安虚拦了一下,对林夕提示道:“上人此次的大功德,很可能立地成佛的。”
林夕一笑,“我说过对神佛不太感冒的。我是心有挂念的。喏,你把这个给武庚吧。他也是我带大的。除了他就是寒少,我不用操心别的孩子。”
林夕把自己在地府钱庄的信物递给谢必安。
“若是有什么能帮助武庚尽快补足神魂的天财地宝,让他父子俩别吝啬花钱。”
“上人要去哪里?”
“林夕,难道你只惦记着武庚吗?”
林夕不用回头,就知道身后发话的是帝辛。
全文完。
※※※※※※※※※※※※※※※※※※※※
其实挂念的只有寒少啦
谢谢小天使们一路的陪伴。
休息一段时间就写《距离有些远》
文案废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生活,要是没有那些如果,我们是不是就能——幸福
内容就是几位女医生的三十年悲欢离合
/">/a>)
再次见到谢必安, 林夕发现谢必安的态度更恭敬了。
“恭喜上人啊。”
林夕笑着与谢必安回礼, 看着谢必安一扫自己到大明来之前的气恼、无奈模样, 不由地就问道:
“崇祯帝离开接引司?”
谢必安笑嘻嘻地应道:“没有, 但他不闹了。也放了别人了。就等着与上人见面、再说几句话就转世投胎了。”
“发生什么事了, 让他变化这么大?”
林夕可记得崇祯帝在枉死城前面, 拦着那些在他后面死了的臣子, 跳脚大骂的闹腾。
“从你在大明带军去辽东,与女真族在辽阳城外打完第一战,他就安安静静了。”
俩人说着话,很快就到了接引司。围在接引司前面想对崇祯继续效忠的人,都被崇祯以自己也要转世投胎给劝说着离开了。那些后来降清的大臣, 也在他万般的鄙视下,难掩羞愧地去地府清算功德。
唉!千古艰难唯一死。
地府的接引司里,新鬼们拥挤在一起, 静静地签到, 然后被鬼差引向各处。偶有被挤出来的新鬼, 也拼命地挤回鬼堆里,都想远远地躲开这个紫气绕体的死鬼皇帝。
于是在崇祯的身边, 就形成好大的一块空域。
林夕看看那些快挤成纸片的新鬼,在看看崇祯的身周, 帝王做鬼了也不同凡人啊。
“上人。”
崇祯远远地奔过来行礼。原来一直披散的头发也束了起来, 整个人看上去斯文有礼, 不再是有些歇斯底里、疯疯癫癫的模样了。
“五郎。”林夕对着年轻了几十岁的朱由检, 脱口而出了习惯称呼。
崇祯的眼圈立即红了, 他立即哽咽起来,再度躬身施礼,声音里溢满真诚的感谢:“五郎谢皇兄多年的照顾。”
林夕赶紧回礼。
“咳咳,不好意思,我叫惯了五郎了。”
崇祯红着眼请求,“上人可否以皇兄的样子与我说话?”
林夕点头,幻化出朱由校的模样。谢必安和几位鬼差躲去了一边,暗地里撇撇嘴,这模样是还没长大啊,怎么当的那十几、二十年的皇帝呢?!
崇祯又是一礼,“上人,是五郎错怪皇兄了。上人借皇兄说的话,我都记得呢。是父皇没有尽到责任,是祖父荒唐,几十年不上朝,败坏了大明的根基。还有,还有……”
崇祯说不下去了。
停了一会儿,他又继续说:“不怪皇兄的。是老天要亡大明,黄河、淮河才年年泛滥、地动接连不断,皇兄已经用尽全力了。我不该怪罪到皇兄身上。”
林夕这才明白崇祯要自己幻化为朱由校模样的原因。
——原来是为了向他亲哥道歉啊。
“上人,我皇兄在位的时候,已经是很努力了。他比我做的好,他也不是后世所传言的弃了朝政做木工。那些史书记载是丑画了他,孝和皇后不得父皇欢心,李选侍飞扬跋扈,他……只有客氏一直在照顾他——”
朱由检早后悔杀了魏忠贤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魏忠贤、客氏与亲兄的事情,觉得还是闭口不要再说了为好。因为林夕上人改了大明太多他认为不能改的东西。
亲亲相亲是头一条。原来亲亲也是淘空大明的祸根。
每年几百万的银子甚至更多的银子,被他们浪费掉了,原来都是没必要的,是完全可以不用花的。
看林夕上人对那些宗室断了朝廷的赡养,宗室里不是有不少人就奋起努力了吗?不是比领着朝廷给的那点儿微薄禄米,过的更好了吗?
还有那些抱着“近君养亲”之目的进宫的宦官,在林夕上人严厉的“禁阉令”之下,各自在乡村里好好干活,也能够奉养父母亲的。
最重要的是内廷里没有宦官也是可以的啊。
自己那时候怎么就没有这样的觉悟呢?
任由宫里养着十万宦官,即便组成了净军,也是不成事的军卒,成为压垮大明朝的稻草之一。
还有,林夕上人对皇室仅剩的瑞王、惠王、潞王,一直都是平等的郡王待遇。但对自己的待遇,出宫前一直与朱慈焴和朱慈炅是一样的皇子待遇。出宫后给与的也是亲王待遇,而后最自己的儿子朱慈烺就是与瑞王一样的郡王待遇。
一代代地递减下去,包括朱慈焴和朱慈炅的儿子,承爵的也只有嫡长子,是郡王爵位。与帝室的关系,出了五服就可以领军。而朱慈焴兄弟和自己一样,可以在朝廷里担当与自己能力相称的职务。
这是崇祯发自内心想感谢林夕的原因。
“上人,太感谢你了。皇兄留我在京不用就藩,但我每想到一辈子就浑浑噩噩地与那些藩王们一样混到死,就觉得自己白来世上一遭。可自己什么也不会,接手了帝王,却做不来帝王。但是看着上人安排我走的那些事儿,那些才是我能干的、干得好的。谢谢上人。”
“五郎不必多礼。那些年你也是靠自己的本事做事。”
林夕面对真诚感谢的崇祯帝,也客气地向他还礼、赞扬他。
崇祯帝摇头,“我该听皇兄的话,不该那么快逼死魏忠贤,内侍里也该信用皇兄留下的人。最不该轻信建奴的反间计,杀了袁崇焕泄私愤。以至后来京师被围,各地领兵的总兵官,都不肯上京勤王救驾了。”
崇祯地捂着脸哭起来。
“其实,你应该去留都的。留都六部齐全,有帝王在,就可以立即运作起来,号召大明的军民像驱逐蒙古人一般,抵抗女真人的。”
林夕看着顶着自己熟悉的五郎模样哀哭的崇祯,只能出口指出他还有选择、还有翻盘的机会的。
“你去到留都,甩开了已经糜烂的辽东和黄河蹂躏到不可挽救的河南、江苏等地,女真人只有十几万,大明的人口万万数,见识过女真人和流寇残忍的大明百姓,会跟着你抵抗他们的。”
崇祯把手拿下来,低着头说:“我后来想过留都的,也在大朝会上提出过,与朝臣们商议去留都的可行性。但是范景文劝我不要走,要坚守待援。我犹豫了很久,最后担心史册上记上我失国都、弃百姓逃生……”
“可是你最后亡了大明朝,在史册上不是,岂不是更难看了吗?”
崇祯沉默了好久才回答:“我以为还会有像袁崇焕那般的人物。”
林夕摇头。
“袁崇焕回来勤王救驾,不管他有什么过错,你把人随后就给凌迟了,后面怎么可能有人来救你?”
但是她真的不想再与崇祯就明亡一事儿对话了,哪一世都没有这么累心过。
“事情都过去了。胜者王侯败者贼。败了以后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点的失误,都是能够挽回全局的关键。
若是你心有不服,可以与地府商议能不能重头开始。”
崇祯立即满怀希望地看向谢必安。谢必安便道:“陛下,你要先把给上人的酬劳付了。然后再看你的功德,够不够重头开始的。”
崇祯犹豫了一下,盯着林夕问:“我若是从头开始,有成功的可能吗?能做到上人这般吗?”
“经过袁崇焕之事后,你还能信得过哪位重臣?”
“我,我该信韩爌。还有孙承宗,孙传庭,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副都御史施邦昭,大理寺卿凌义渠,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左谕德马世奇,左中允刘理顺,,太长寺少卿吴麟征,左庶子周凤翔,检讨汪伟,户部给事中吴甘来,御史王章,御史陈良谟、陈纯德、赵馔,太仆寺丞申佳允,吏部员外许直,兵部郎中成德,兵部员外金铉,光禄寺署丞于腾蛟,新乐侯刘文炳,左都督文耀,驸马巩永固并乐安公主。
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春,锦衣卫都指挥王国兴,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珪,锦衣卫千户高文采,顺天府知事陈贞达,副兵马司姚成,中书舍人宋天显、滕之所、阮文贵,经历张应选,阳和卫经历毛维、张儒士、张世禧等。”
林夕听得崇祯背了这么一长串跟随他赴死的人,明白崇祯还没有想明白他错在哪里。
就提示道:“你原来不信倪元璐吗?不信李邦华吗?”
她见崇祯愕然,便继续说道:“你只因为韩爌是袁崇焕中进士时候的老师,就信了别的御史对他的弹劾。可韩爌这人做阁臣几十年,最是一心为朝廷谋划的。你信倪元璐,可是再信他和那些跟你赴死的重臣、忠臣,能挽回大明的颓势败局吗?”
倪元璐等人显然是没有那个本事的。
“那上人为什么还让叶向高劝退刘一燝和韩爌?”
“他们俩个性清正,耿直中介,我不耐烦与他俩费心思。反而是周延儒够聪明,能小心揣摩我的心意,能接替得了叶向高。”
崇祯半张着嘴愣住了,然后恨声说道:“周延儒那就是一个小人。”
“小人有小人的用法,君子有君子的用法。周嘉谟和黄克缵就是君子,张问达等人也是君子。君子遍朝的时候,未必能成事儿。
你皇兄那时候就是例子。君子不是都被魏忠贤挤兑走了?
可是你看到我用你说的那个小人周延儒做首辅,也没有坏了朝纲误了事啊。”
崇祯还是不解。
林夕就只好继续给他解释。
“我对大明有自己的理解,我只需要像叶向高那样能理解我的思路、跟上我的脚步、按着我想法去做事的首辅和阁臣。可你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首辅,替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操心到,最重要的还要能够做到。
你需要的实际是张太岳那样的首辅。”
崇祯不知是气得还羞得涨红了脸,“上人为何这样说?”
“唉,五郎,我是为你好啊。你没察觉大明消亡的根本原因哪。是民心!是大明失了民心了。不然为什么那些军卒没有粮饷就不肯起来抵抗闯贼?还有那些勋贵,你借遍了他们,只是想给戍卫京师的军卒发粮饷都不肯呢?”
崇祯攥紧了拳头,他借遍了勋贵也未凑足守城军卒的粮饷。国丈周奎最可恶的是,他接了皇后变卖金银首饰之后换来5000两银子,在里面扣掉2000两之后,勉强将剩下的3000两白银上交国库。
但在京城陷落以后,被闯贼鞭打的几乎丧命了,反交出三百万隐匿的白银和全部家产。
自己封他为嘉定伯,看在皇后与自己共患难、鹣鲽情深的份上,待他情谊深厚,他居然是这般的嘴脸。真是恭敬着他没得到好;要他命的,他反倒是倾囊相助了。
贱人!
崇祯恨得握拳出声。
周后本想嘉定伯能在勋贵和朝臣里带个好头,结果适得其反。要是嘉定伯在他眼前,他一定要再狠狠地收拾他一番。
好好的助饷计划,只要京师守住了,闯贼围困京师占不到便宜,时日久了也就只得散去,那就没有后来的吴三桂开了山海关引建奴进关之事。
没有建奴入关,糜烂的大明还有慢慢收拾起来的余地。
崇祯由国丈周奎的身上越想越气。周奎捐银子之后,满朝文臣武勋都学周奎,故意穿着最破旧的衣服上朝,把家里也弄得破烂起来,纷纷跟着周奎只捐助两千到五万两的白银。林夕上人善待英国公府,就是因为英国公捐助的是五万两吗?
可是闯贼进京后,英国公府不也是有上百万的银子,被闯贼搜出来了吗?
再想到闯贼从勋贵文臣家中搜得的那几千万银子,崇祯恨得面孔扭曲。军卒躺在城楼上、城墙下,军官抽起来这边,躺下去那边。
所以他才不得不向臣子借银子……
借来的银子不足,他无法给欠了粮饷的守城军卒补发足额的粮饷。于是那些军卒收到几分欠饷,就出几分力。
不然北京城怎么会被闯贼攻破?
“都是那些勋贵、奸臣误朕,害得朕失去了大明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
崇祯的怨气几乎要化作实体了。
“唉!勋贵满头的小辫子,任意一薅,你就可以褫夺了他们的爵位。重臣你也杀了不少了。我认为重要的是怎么用那些文臣武勋。
即便是奸臣,用好了,也能起大作用的。你都看到洪承畴了,他在朕的手上为大明做了多少事儿了。若满朝都是忠臣、但都是只会梗着脖子清正,就像后期你执政期间的那些夸夸清谈的东林党,满脑子的空谈、不懂实务的,不能做成事情的忠臣,其实与朝廷也是无益的。”
崇祯一边听一边点头,从来就没有人教过他如何做帝王。他看着林夕上人手把手地教导朱慈燃、一点点地为他分析、引路,又鼓励朱慈燃大江南北、国内海外地走了三年,真正地做到了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的储君培养。
他是羡慕嫉妒恨满腔啊。
乃至后来朱慈燃做的再好,他都会悄悄地在心里说:那是你有个好父皇!
崇祯认真听讲的态度,让林夕忆起这几十年与信王的兄弟相处之情,忍不住就对崇祯说多了一些话。
“真正载舟、覆舟的都是百姓。
这句话你后来一定学过的。
用好民心,才能够得天下,才是能够护住家国天下的最大利器。
凡事真的是为百姓想,得到益处的百姓,转过头来也会奋力维护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朝廷。
你皇兄用减免甚至勾销大明百姓所欠的赋税、用赈济得来的民心,为什么会在你手里失去?就是因为增加的‘辽饷’等压垮了小民,那等于变相地增加了流民。
其实你拿出帝王的担当,断臂求生也能谋出来一条出路。
就是狠心一点儿,对流贼别有怜悯之心,别说什么‘那也是朕的子民’,让三边将士一鼓作气杀尽流寇,也好过后来的反复,招抚后再反。
须知你给与流寇的招抚银粮,都是那些遵守大明律例的百姓,从自己的牙缝里挤出来的。流寇得了银粮缓过气再反,被打得走投无路了、没有粮草了,再找朝廷招抚。
那些反反复复的招抚,岂不是耗尽了大明的最后一点子国力?”
崇祯听到这里脸色大变,“将那些流寇不再视为大明的子民了?”
“若是人的胳膊上伤口流脓发热,不砍掉这支胳膊可能就会丧生,你该怎么选?那流寇闯贼,已经不是藓疥之疮,而是能要了大明性命的流脓伤口了。你留着它,最后不就是添上了大明的性命吗?
谋逆是罪不容赦的重罪。你想想太/祖对谋逆和疑是谋逆的处理。你反反复复地容忍谋逆,大明岂能不亡?”
崇祯尴尬得搓手,赧然之色涌上他苍白的脸。
“五郎,既然你想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我建议你什么时候考虑明白我为什么坚持所有的土地,包括皇庄在内都‘三什税一’,为什么坚持所有官员、勋贵都不能有隐田、都必须与百姓一样纳税、遵守律法。
还有,什么时候考虑明白上位者为什么只能做适合的选择、为什么要不顾及生前的言官弹劾、也不顾百年后史册的评语,你再考虑回去的事情吧。”
想成事儿,却又不想担当丑名、恶名,世上哪来的这般好事儿?
自己忙乎了几世,那一世的背后不是说好说歹的、什么样的言论都有?哪怕是为凤姐那一世呢,还不是有太多指责的人。更不用说以后为帝王将相、谋算人心了。
顾及的太多,首先就不配那个位置。
崇祯张嘴还要想林夕请教,谢必安上前为林夕解围:“陛下,上人,请了。”
崇祯只好将手放到圆梦功德薄,片刻后他身上的帝王光芒都虚弱了很多,唯有那蓝色的帝王常服上的大字,开始更显眼地放出耀眼的金紫光芒笼罩着他。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这才是崇祯帝的最核心功德所在。是任何末代皇帝都不曾有过的、到最后一刻自缢也要换取百姓平安、是帝王心系百姓的大功德映照。
冥冥中的天意,果然不曾欺任何人。
“谢必安,朕可还有回去的余力?”
谢必安看着崇祯身上发出光芒的大字,知道这样的功德不是地府可以巧取豪夺的。
他面带怜悯地看着崇祯,诚恳地劝说:“陛下,你的功德足够足够了。但是下官建议你先多想想上人的建议。上人几世的帝王都做得非常好,陛下参详明白了再回去,是不是更好?
或者陛下可以在这里等等,像上人这样替别的帝王圆梦赚取功德、也能顺便练练手的。练熟了再回去大明末世,挽救大明的成功几率也大些。”
崇祯有点儿犹豫,他觉得自己看了林夕所为,又看了那个五郎从十岁就出阁读书、跟着学了全部内容,更是看了林夕对朱慈燃的那些储君教导后,他觉得自己现在回去崇祯元年,是一定能够挽救大明的。
谢必安见他犹豫,便继续劝说道:“陛下已经做过了十几、二十年的皇帝,参详明白那些关窍以后,成功的机会更大的。不然白白损失了功德,说不得以后没回去的可能了。”
林夕的话对他触动很大,谢必安的话也是为他考虑。崇祯犹疑了一会儿,方坚决地选择了从善如流,“那朕就再想想,好好参详上人的教导。”
谢必安招手叫了一个鬼差过来,吩咐他领崇祯去修养。
崇祯对着林夕感激地拜了又拜,跟着鬼差离开了。
“唉,这也是一个可怜的末代皇帝。”
谢必安等崇祯走的没影了,才摇头叹息。
“末代皇帝哪个不可怜?!只愿生生世世勿生在帝王家,他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林夕伸手要按到圆梦功德簿上,谢必安虚拦了一下,对林夕提示道:“上人此次的大功德,很可能立地成佛的。”
林夕一笑,“我说过对神佛不太感冒的。我是心有挂念的。喏,你把这个给武庚吧。他也是我带大的。除了他就是寒少,我不用操心别的孩子。”
林夕把自己在地府钱庄的信物递给谢必安。
“若是有什么能帮助武庚尽快补足神魂的天财地宝,让他父子俩别吝啬花钱。”
“上人要去哪里?”
“林夕,难道你只惦记着武庚吗?”
林夕不用回头,就知道身后发话的是帝辛。
全文完。
※※※※※※※※※※※※※※※※※※※※
其实挂念的只有寒少啦
谢谢小天使们一路的陪伴。
休息一段时间就写《距离有些远》
文案废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生活,要是没有那些如果,我们是不是就能——幸福
内容就是几位女医生的三十年悲欢离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