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018章 仙霞贯赈灾放粮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最后一位大少爷最新章节!
奇了!
果然是明察秋毫!
难道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每一位年长者都能精明到这种地步?
朱学休和管清心一副见了鬼的样子,傻登登的看着管母,管母看见,不由得乐了。连朝着女儿女婿摆摆手,让他们‘还魂’,看到他们夫妻有了动作,管母放下手里的筷子,向管清心和朱学休吐道:“我有一批粮食,五谷杂粮,你们要么?”
话音刚落,管母不等朱学休和女儿回话,接着又吐道:“说清楚,我们只要鹰洋、花边,真金白银,不收纸票子。”
法币贬值。一年一年,一天不如一天,大宗的粮食早就用银元和黄金结算,只是小门小户的生意、底屋的老百姓才用纸钞交结,管家有自己的榨油厂,眼界开阔,而且手里的粮食不少,不接受纸钞完全合理。
管母一问,夫妻俩顿时点头。
“要,有多少?”
夫妻俩异口同声,过后夫妻相互看过一眼,有些尴尬。
谁知管母根本不介意,听到女儿女婿的回答,反而眯着一双眼,正正身子,危襟正坐,对着女儿女婿伸出了五个手指。
“五百担,全是杂粮,雪豆和六月包子。”
雪豆就是蚕豆,六月包子就是农历六月成熟的黄豆,这些都不是正粮,也不是谷米,管母有些心虚的问着。
“你们要么?”
“要,全部要!”
夫妻俩根本没有听见,听到是五百担已经开始点头,连连点头,管母的话音刚落他们就已经吐了出来,又是异口同声。
管家根本没有多少田地,哪来的这么多粮食,难道也学着光裕堂积粮?……但是他们没有么多钱财!
稍纵即逝,闪电之间!管清心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她与丈夫隔着桌面再次相视一眼,无声交流,管清心就问了出来。“妈,这不是我们家的吧,你是将我们附近几条村的收成都集中在一起!”
管清心一语道破。
黄麟镇土质较差,又多是黄土地,除了茶籽树就是数黄豆和蚕豆栽种的最多,管清心很快就找到了其中的关键。
管母听见只是嘿嘿一笑,脸上有些笑容,神情有些尴尬,只是脸上却毫不害羞,她朝着女儿卖了一个笑脸,有一点点的心虚,转过脸来问着朱学休。
“怎么样嘛,收不收?”
“我们只要真金白银,纸票子不收!”
曾母大手一挥,再次强调只能用金条或者是银洋交易,而英国的鹰洋也可以接受。
朱学休和管清心傻登登的看着她,目瞪口呆。
难怪这么好说话,处处维护女婿,管母这就是来贩卖粮食,口口声声的说前来光裕堂看女儿和外孙说不定就是一个借口……
夫妻俩迅速想到了这一点,迅速的点头,然后迅速的相视一眼,无声的交流,最后管清心就摆出一脸幽怨,拿眼看着母亲。
朱学休更是摆出一副光裕堂大少爷的风范,荣辱不惊,泰山崩于眼前不色变,脸上一点也不着急,似乎之前抓破脑袋壳想办法筹粮食的人根本就不是他!
管母并不晓得仙霞贯每次大灾,都有大户出头组织赈灾风俗,而这一回仙霞贯势如中天的光裕堂首当其冲,看到女儿之样幽怨的看着自己,女婿又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爱理不理的样子,登时她就有些心虚了。
“怎么样嘛,给个实话!”
“我们要价不高,只比市场上多两成就可以了!”管母如此说道,目光闪烁。
管清心是她的女儿,管母对女儿的脾性一清二楚,在人情往来上不计较,但是在买卖上从来都是抠针眼,一分一厘都计较。如今看到女儿一脸的幽怨、暗里偷笑的样子,管母的心思不由得往下沉,只能眼睁的看着女婿。
然而她却忘记了光裕堂大少爷在很小的时候就是出了名小狐狸,偷奸甩滑没少干,吃亏上当不曾有!
朱学休老神在在的坐在凳子上,一脸的为难,最后鼓起勇气的问道:“你能不能便宜一点,我们的钱不够,真金白银,哪有那么多?”
“你要是能再便宜一点,我们就把它全部收下来。”
朱学休讨价还价,心里计较,计较着黄金白银与时下纸票子的差距,想着要压下来多少,只是他的脸上却是丝毫不露,满满的是诚恳,仿佛这有多么的不情愿和为难。
管清心更是在一旁连连点头,小鸡啄米一样的相助着丈夫。
他们晓得不是自家的岳母家里或娘家的东西,夫妻俩顿时一条心,齐力断金,一位开口讲价,一位帮着自己的丈夫对付母亲,母亲现在代表的仅仅是黄麟镇的几村百姓,如今更是属于生意之间的往来。
朱学休夫妻默默对视,再次相视无语,不约而同的做出了相同的决定,夫妻俩心里暗自得意,有几分自鸣,管母登时傻了眼,进退两难,思索着怎么回答,这女儿女婿太不省心了。
然而房间里寂静无声,双方相峙无语之际,屋外突然传来了动静。
“叩、叩、叩……”
“叩、叩、叩……”
连续两次,连续三声,有人在窗外敲击着窗户,接着外面就响起了有人说话的声音。
“你有多少?大少爷全要了!”
说话的是一个男人,声音有些苍老,还有些磁性,说话更是掷地有声,毫不迟疑。
对方还站在窗户外面的,不曾与朱学休会面和商议,就敢替着朱学休和光裕堂做主,隔着紧闭的窗户对着屋里说道:“要是院子里钱财不够,我给他补齐!”
“银钱明天就给你,真金白银,一分一厘也不少你,分文不差!”
窗外的人大包大揽,高声说话,夫妻俩听见,登时满头黑线,心里着这说话的会是谁。
外面的不是文姚公,也不是光裕堂的族老,朱学休只感觉对方说话的声音有些耳熟,赶紧的站起身来,打开窗户,就看到窗户外面站着面色阴沉的钟天福。
借着朦胧的月光,朱学休还看到钟天福身后跟着文姚公和吴国清等数人。
夫妻俩赶紧的打开吃饭间的房门,略作收拾,管家老曾就领着几位客人进门,领头的正是钟天福,其它三四位跟在他的身后。
钟天福刚刚年过六十,但是年前刚刚病过一场,已经开始拄拐杖,他一进门就直接走向了管清心的母亲,看也不看管清心和朱学休一眼。
他看到路上有个凳子露出来拦着他的去路,直接一脚踢翻,然后挑到了旁边,几步就到了管母面前。
“外婆,你有多少粮食,我全要了!”
“真金白银,一分也不差你!”
钟天福气质儒雅,说话却是掷地有声,突显钟家掌门人的风范。
他身着一身宝蓝色的长袍马褂,文质彬彬,颇有几分读书人的样子,他头上理着时下最流行的青年短发,只有寸许长,花白胡子飘飘,显得很是精神,走路带风行事果断,尽显仙霞贯顶天柱、仙霞贯大掌柜的风采。
如果说光裕堂和钟氏是仙霞贯如今最有影响力的两家,邦兴公和钟天福两人各有风采,邦兴公就是半道出家,从南洋赶回来,穿着打扮有几分匪气,行事走路多不随仙霞贯和传统的规矩,做事很多时候像一个土匪头子。
钟天福长年在仙霞贯长大,土生土长,更多的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熏养,其气质端正、举止文雅,成熟稳重、行事又不失大气,端得不凡,根本不像乡下的土财主,很像一位有修养、又有政(和谐)治地位的知识分子。
管母看到这样一位‘非凡’的人物向自己走来,而且口出‘狂言’,双方根本没会面,还在窗外就敢替光裕堂做主,替女儿女婿大包大揽,身后随着几位年长的老者和一位穿着正装的中年,更是个个气质不凡,似是一方人物。
管母的心里莫名的有些吃惊,但又不得不赞叹对方的风采,站起身来打量着眼前的来人。
管清心看见,赶紧的挺着肚子走过来,为母亲介绍各位来者,并重点介绍了眼前的钟天福,管母听到女儿的介绍之后,眼前大亮。
管母根本不曾听清钟天福是谁,姓甚名谁,听到女儿说到对方是仙霞贯的顶天柱,雩北有名的大掌柜,光裕堂如今名下的店铺还是对方的资产,由光裕堂租赁使用,管母的眼神就亮了。
再听到对方是春秋钟子期的后人、唐朝越国公的后辈,不等管清心把话说完,介绍对方的姓名,管母只感觉眼前站着一尊大神。
她用力的拍击大腿,脱口便道:“行,就依大掌柜!”
双方入座,一共七个人将八仙桌坐得满满当当,管家老曾移形换位,走马观花一样的穿梭来往,为朱学休夫妇和客人端茶递水。
经过一番商量,确定好双方交接的位置和时间,管母站起身来连夜就走,管清心坐在一旁,晓得的商议结果,不敢拦着母亲,只能让管家派人去‘番薯’家里,让陈婷婷请过来,让她带着孩子陪着母亲回去,而仙霞贯及周边的妇女,生了孩子出了月子,一般都会离家到娘家住一段时间。
管母急走急来,数日前递过一封信,第二天就来到了院子里,如今不过三天,确认交易之后马上又走,这不仅仅是因为救灾如救火,仙霞贯等着要这批粮食,更多的是因为有其他人看中了管母嘴里的这批粮食,让管母和仙霞贯众人不得不如此,连夜赶回黄麟镇。
黄麟镇地处雩县东面,依山靠水,水边多提沙地,山脚下的是黄土,褐色的良田很少,于是黄麟镇满山遍野的茶树,春天是黄豆和西瓜,秋天里种的是番薯和豆子,冬天种下的是蚕豆和豌豆。老百生没有谷米,于是在每年夏秋收获之际便会采购粮食,囤积足够一年的用度,这样做可以避免非收获季节粮价过高。
正因为这一个习惯,雩县受灾,诸镇皆乱,只有黄麟镇受到最小的影响,虽然收获变少了,但是口粮足够,而且一些有人家里不着急银钱用度,于是干脆囤积居奇,把豆子囤积着等着灾情更一步严重,青春不接的时候出售,以谋取更高的利益。
难而就前些日子,这些粮食被县署察知,于是官商勾结,想着征用这批粮食。
政(和谐)府采购价格不高,而且一向只有法币交易,也就是仙霞贯及雩县人嘴里说的纸票子,根本没有银元和黄金,于是黄麟镇的百姓大急,想方设法,最后想起管家的女儿嫁在光裕堂,而光裕堂更是雩北数一数二的大户,于是管母身负重任,风尘仆仆,头一天寄出信件,第二天就赶到了仙霞贯。
因为不是谷米,管母不敢肯定光裕堂是不是需要这批粮食,管清心身为光裕堂掌钥匙的婆大人,但与管母是至亲,管母不好意思开口,一直过了三天,实在憋不住,又看见朱学休愁眉苦脸,这才说清了来意。
‘番薯’和陈婷婷夫妇陪着管母当夜即走,随后光裕堂的马车、驴车、骡子就随他们身后,车拉马载骡子驮,第一天一大早,刚刚用过早饭,朱学休等人就得知粮食到了仙霞贯,当即组织人员在仙霞贯的乡公所对面、紫溪河的河边、仙霞贯的道观门口开锅造饭,摆开架势撒米放粮。
仙霞贯的百姓成群结队前来领取粮食,饿得慌的干脆舍了脸面,就在道观门口与南来北往的流民、饥民一样,捧着粗瓷大碗,蹲在道门口猛吃。孩子是黄豆、成人吃蚕豆,分的一清二楚,因为清水煮制的蚕豆有一定的毒性,孩子吃了容易产生蚕豆黄,而一定染上蚕豆黄,对孩子而言,那就是阎王要命——一个也走脱不了。
吃过之后,洗刷碗筷,乡亲们取了分发的粮食往回走,路上放声大哭,钟天福和文姚公等人皆在现场,感动的老泪纵横。
然而就在仙霞贯诸姓大族放粮赈灾、全乡都感动希望就在眼前之际,没得过去几天时间,也就是在三月下旬,院子里像小山一样壮的壮婶居然病倒了。
她在工作的时候,前往仙霞贯(观)买菜的路途中,直接晕倒在车厢里,然后躺在床铺上昏迷,一连几天昏睡不醒。
朱学休夫妇急急的离了院子,双双赶去壮婶家里进行探望。
PS:今天开始继续正常更新,希望这段时间的更新能稳定一点,前几天太忙,实在是对不住各位书友,请大家多多担待,谢谢各位书友,谢谢大家!
奇了!
果然是明察秋毫!
难道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每一位年长者都能精明到这种地步?
朱学休和管清心一副见了鬼的样子,傻登登的看着管母,管母看见,不由得乐了。连朝着女儿女婿摆摆手,让他们‘还魂’,看到他们夫妻有了动作,管母放下手里的筷子,向管清心和朱学休吐道:“我有一批粮食,五谷杂粮,你们要么?”
话音刚落,管母不等朱学休和女儿回话,接着又吐道:“说清楚,我们只要鹰洋、花边,真金白银,不收纸票子。”
法币贬值。一年一年,一天不如一天,大宗的粮食早就用银元和黄金结算,只是小门小户的生意、底屋的老百姓才用纸钞交结,管家有自己的榨油厂,眼界开阔,而且手里的粮食不少,不接受纸钞完全合理。
管母一问,夫妻俩顿时点头。
“要,有多少?”
夫妻俩异口同声,过后夫妻相互看过一眼,有些尴尬。
谁知管母根本不介意,听到女儿女婿的回答,反而眯着一双眼,正正身子,危襟正坐,对着女儿女婿伸出了五个手指。
“五百担,全是杂粮,雪豆和六月包子。”
雪豆就是蚕豆,六月包子就是农历六月成熟的黄豆,这些都不是正粮,也不是谷米,管母有些心虚的问着。
“你们要么?”
“要,全部要!”
夫妻俩根本没有听见,听到是五百担已经开始点头,连连点头,管母的话音刚落他们就已经吐了出来,又是异口同声。
管家根本没有多少田地,哪来的这么多粮食,难道也学着光裕堂积粮?……但是他们没有么多钱财!
稍纵即逝,闪电之间!管清心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她与丈夫隔着桌面再次相视一眼,无声交流,管清心就问了出来。“妈,这不是我们家的吧,你是将我们附近几条村的收成都集中在一起!”
管清心一语道破。
黄麟镇土质较差,又多是黄土地,除了茶籽树就是数黄豆和蚕豆栽种的最多,管清心很快就找到了其中的关键。
管母听见只是嘿嘿一笑,脸上有些笑容,神情有些尴尬,只是脸上却毫不害羞,她朝着女儿卖了一个笑脸,有一点点的心虚,转过脸来问着朱学休。
“怎么样嘛,收不收?”
“我们只要真金白银,纸票子不收!”
曾母大手一挥,再次强调只能用金条或者是银洋交易,而英国的鹰洋也可以接受。
朱学休和管清心傻登登的看着她,目瞪口呆。
难怪这么好说话,处处维护女婿,管母这就是来贩卖粮食,口口声声的说前来光裕堂看女儿和外孙说不定就是一个借口……
夫妻俩迅速想到了这一点,迅速的点头,然后迅速的相视一眼,无声的交流,最后管清心就摆出一脸幽怨,拿眼看着母亲。
朱学休更是摆出一副光裕堂大少爷的风范,荣辱不惊,泰山崩于眼前不色变,脸上一点也不着急,似乎之前抓破脑袋壳想办法筹粮食的人根本就不是他!
管母并不晓得仙霞贯每次大灾,都有大户出头组织赈灾风俗,而这一回仙霞贯势如中天的光裕堂首当其冲,看到女儿之样幽怨的看着自己,女婿又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爱理不理的样子,登时她就有些心虚了。
“怎么样嘛,给个实话!”
“我们要价不高,只比市场上多两成就可以了!”管母如此说道,目光闪烁。
管清心是她的女儿,管母对女儿的脾性一清二楚,在人情往来上不计较,但是在买卖上从来都是抠针眼,一分一厘都计较。如今看到女儿一脸的幽怨、暗里偷笑的样子,管母的心思不由得往下沉,只能眼睁的看着女婿。
然而她却忘记了光裕堂大少爷在很小的时候就是出了名小狐狸,偷奸甩滑没少干,吃亏上当不曾有!
朱学休老神在在的坐在凳子上,一脸的为难,最后鼓起勇气的问道:“你能不能便宜一点,我们的钱不够,真金白银,哪有那么多?”
“你要是能再便宜一点,我们就把它全部收下来。”
朱学休讨价还价,心里计较,计较着黄金白银与时下纸票子的差距,想着要压下来多少,只是他的脸上却是丝毫不露,满满的是诚恳,仿佛这有多么的不情愿和为难。
管清心更是在一旁连连点头,小鸡啄米一样的相助着丈夫。
他们晓得不是自家的岳母家里或娘家的东西,夫妻俩顿时一条心,齐力断金,一位开口讲价,一位帮着自己的丈夫对付母亲,母亲现在代表的仅仅是黄麟镇的几村百姓,如今更是属于生意之间的往来。
朱学休夫妻默默对视,再次相视无语,不约而同的做出了相同的决定,夫妻俩心里暗自得意,有几分自鸣,管母登时傻了眼,进退两难,思索着怎么回答,这女儿女婿太不省心了。
然而房间里寂静无声,双方相峙无语之际,屋外突然传来了动静。
“叩、叩、叩……”
“叩、叩、叩……”
连续两次,连续三声,有人在窗外敲击着窗户,接着外面就响起了有人说话的声音。
“你有多少?大少爷全要了!”
说话的是一个男人,声音有些苍老,还有些磁性,说话更是掷地有声,毫不迟疑。
对方还站在窗户外面的,不曾与朱学休会面和商议,就敢替着朱学休和光裕堂做主,隔着紧闭的窗户对着屋里说道:“要是院子里钱财不够,我给他补齐!”
“银钱明天就给你,真金白银,一分一厘也不少你,分文不差!”
窗外的人大包大揽,高声说话,夫妻俩听见,登时满头黑线,心里着这说话的会是谁。
外面的不是文姚公,也不是光裕堂的族老,朱学休只感觉对方说话的声音有些耳熟,赶紧的站起身来,打开窗户,就看到窗户外面站着面色阴沉的钟天福。
借着朦胧的月光,朱学休还看到钟天福身后跟着文姚公和吴国清等数人。
夫妻俩赶紧的打开吃饭间的房门,略作收拾,管家老曾就领着几位客人进门,领头的正是钟天福,其它三四位跟在他的身后。
钟天福刚刚年过六十,但是年前刚刚病过一场,已经开始拄拐杖,他一进门就直接走向了管清心的母亲,看也不看管清心和朱学休一眼。
他看到路上有个凳子露出来拦着他的去路,直接一脚踢翻,然后挑到了旁边,几步就到了管母面前。
“外婆,你有多少粮食,我全要了!”
“真金白银,一分也不差你!”
钟天福气质儒雅,说话却是掷地有声,突显钟家掌门人的风范。
他身着一身宝蓝色的长袍马褂,文质彬彬,颇有几分读书人的样子,他头上理着时下最流行的青年短发,只有寸许长,花白胡子飘飘,显得很是精神,走路带风行事果断,尽显仙霞贯顶天柱、仙霞贯大掌柜的风采。
如果说光裕堂和钟氏是仙霞贯如今最有影响力的两家,邦兴公和钟天福两人各有风采,邦兴公就是半道出家,从南洋赶回来,穿着打扮有几分匪气,行事走路多不随仙霞贯和传统的规矩,做事很多时候像一个土匪头子。
钟天福长年在仙霞贯长大,土生土长,更多的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熏养,其气质端正、举止文雅,成熟稳重、行事又不失大气,端得不凡,根本不像乡下的土财主,很像一位有修养、又有政(和谐)治地位的知识分子。
管母看到这样一位‘非凡’的人物向自己走来,而且口出‘狂言’,双方根本没会面,还在窗外就敢替光裕堂做主,替女儿女婿大包大揽,身后随着几位年长的老者和一位穿着正装的中年,更是个个气质不凡,似是一方人物。
管母的心里莫名的有些吃惊,但又不得不赞叹对方的风采,站起身来打量着眼前的来人。
管清心看见,赶紧的挺着肚子走过来,为母亲介绍各位来者,并重点介绍了眼前的钟天福,管母听到女儿的介绍之后,眼前大亮。
管母根本不曾听清钟天福是谁,姓甚名谁,听到女儿说到对方是仙霞贯的顶天柱,雩北有名的大掌柜,光裕堂如今名下的店铺还是对方的资产,由光裕堂租赁使用,管母的眼神就亮了。
再听到对方是春秋钟子期的后人、唐朝越国公的后辈,不等管清心把话说完,介绍对方的姓名,管母只感觉眼前站着一尊大神。
她用力的拍击大腿,脱口便道:“行,就依大掌柜!”
双方入座,一共七个人将八仙桌坐得满满当当,管家老曾移形换位,走马观花一样的穿梭来往,为朱学休夫妇和客人端茶递水。
经过一番商量,确定好双方交接的位置和时间,管母站起身来连夜就走,管清心坐在一旁,晓得的商议结果,不敢拦着母亲,只能让管家派人去‘番薯’家里,让陈婷婷请过来,让她带着孩子陪着母亲回去,而仙霞贯及周边的妇女,生了孩子出了月子,一般都会离家到娘家住一段时间。
管母急走急来,数日前递过一封信,第二天就来到了院子里,如今不过三天,确认交易之后马上又走,这不仅仅是因为救灾如救火,仙霞贯等着要这批粮食,更多的是因为有其他人看中了管母嘴里的这批粮食,让管母和仙霞贯众人不得不如此,连夜赶回黄麟镇。
黄麟镇地处雩县东面,依山靠水,水边多提沙地,山脚下的是黄土,褐色的良田很少,于是黄麟镇满山遍野的茶树,春天是黄豆和西瓜,秋天里种的是番薯和豆子,冬天种下的是蚕豆和豌豆。老百生没有谷米,于是在每年夏秋收获之际便会采购粮食,囤积足够一年的用度,这样做可以避免非收获季节粮价过高。
正因为这一个习惯,雩县受灾,诸镇皆乱,只有黄麟镇受到最小的影响,虽然收获变少了,但是口粮足够,而且一些有人家里不着急银钱用度,于是干脆囤积居奇,把豆子囤积着等着灾情更一步严重,青春不接的时候出售,以谋取更高的利益。
难而就前些日子,这些粮食被县署察知,于是官商勾结,想着征用这批粮食。
政(和谐)府采购价格不高,而且一向只有法币交易,也就是仙霞贯及雩县人嘴里说的纸票子,根本没有银元和黄金,于是黄麟镇的百姓大急,想方设法,最后想起管家的女儿嫁在光裕堂,而光裕堂更是雩北数一数二的大户,于是管母身负重任,风尘仆仆,头一天寄出信件,第二天就赶到了仙霞贯。
因为不是谷米,管母不敢肯定光裕堂是不是需要这批粮食,管清心身为光裕堂掌钥匙的婆大人,但与管母是至亲,管母不好意思开口,一直过了三天,实在憋不住,又看见朱学休愁眉苦脸,这才说清了来意。
‘番薯’和陈婷婷夫妇陪着管母当夜即走,随后光裕堂的马车、驴车、骡子就随他们身后,车拉马载骡子驮,第一天一大早,刚刚用过早饭,朱学休等人就得知粮食到了仙霞贯,当即组织人员在仙霞贯的乡公所对面、紫溪河的河边、仙霞贯的道观门口开锅造饭,摆开架势撒米放粮。
仙霞贯的百姓成群结队前来领取粮食,饿得慌的干脆舍了脸面,就在道观门口与南来北往的流民、饥民一样,捧着粗瓷大碗,蹲在道门口猛吃。孩子是黄豆、成人吃蚕豆,分的一清二楚,因为清水煮制的蚕豆有一定的毒性,孩子吃了容易产生蚕豆黄,而一定染上蚕豆黄,对孩子而言,那就是阎王要命——一个也走脱不了。
吃过之后,洗刷碗筷,乡亲们取了分发的粮食往回走,路上放声大哭,钟天福和文姚公等人皆在现场,感动的老泪纵横。
然而就在仙霞贯诸姓大族放粮赈灾、全乡都感动希望就在眼前之际,没得过去几天时间,也就是在三月下旬,院子里像小山一样壮的壮婶居然病倒了。
她在工作的时候,前往仙霞贯(观)买菜的路途中,直接晕倒在车厢里,然后躺在床铺上昏迷,一连几天昏睡不醒。
朱学休夫妇急急的离了院子,双双赶去壮婶家里进行探望。
PS:今天开始继续正常更新,希望这段时间的更新能稳定一点,前几天太忙,实在是对不住各位书友,请大家多多担待,谢谢各位书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