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战争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法兰西之狐最新章节!
既然法国人这么没有和平的诚意,那么和谈的事情自然就告吹了。当然其实英国人也未见得多有诚意,就英国一向坚持的大陆均衡政策来说,英国是决不能容忍在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霸主的。因为孤悬海外的英国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和整个欧洲抗衡的,任何一个整合整个欧洲的国家,都会让英国自然而然的边缘化。因此,英国人即使和法国人和平了,这种和平充其量也不过是停战而已。
和平既然没有希望了,那就只能想办法扩大战争了。于是英国人又找到了普鲁士人。这一次英国人拿出了大价钱,英国人向普鲁士人承诺,只要普鲁士人同意加入新的对法作战的同盟,英国人可以给他们提供大笔的财政援助;而且英国将组织至少八万人的陆军部队,用于和普鲁士人并肩作战。
普鲁士人同样也不愿意看到法国过分强大。事实上,欧洲就没有哪个国家不期望除了自己之外的国家都是弱鸡的。事实上普鲁士此前之所以热爱和平,那并不是因为真的对和平有着什么样的热爱,而只是因为对法军颇有点恐惧。但是如今看到英国人下了这么大的本钱,便也忍不住的有些心动了。
于是普鲁士人便提出,第一,钱必须首先到位。或者说,在钱没有到位之前,不要指望普鲁士动手。第二,人也必须先到位。
英国人一看有门,立马就开始加紧了和普鲁士人的谈判。就在两国的谈判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的时候,新的变故又发生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泄了密,既不神圣,又不罗马,也不帝国的皇帝陛下不知道怎么就知道英国人给了普鲁士人很多钱的事情了,于是皇帝不干了:“大家都是出力和法国人拼命的,凭什么他能拿钱,我不能拿钱?不行,我们也缺钱!我们比普鲁士人还缺钱!我也要小钱钱!”
于是英国人不得不又去安抚皇帝,当然,又多花了一点小钱钱。
这样,在花了不少钱之后,新的同盟终于建立起来了,新的战争也随之而来。
1797年11月,奥地利和普鲁士联合向法国发出照会,要求法国军队限期撤出意大利和汉诺威。这一要求立刻就遭到了法国的拒绝,于是新一轮的战争随之爆发了。
战争一开始,反法同盟便从两个方向上向法国发起了攻击。在北边,英国人和普鲁士人组成联军向法国人控制的汉诺威和莱茵地区发起攻击;而在南方,奥地利军队和新加入战争的俄罗斯军队也向意大利发起了进攻。
在北方的战斗首先打响,这一次法军遇到强硬的对手。英军和普鲁士军队都更新了他们的武器装备。在上一场战争中,让他们吃了大亏的线膛枪,已经成为了这两支军队中的常见装备。尤其是英军,更是几乎已经完全的淘汰掉了滑膛枪。
相形之下,法国北方军团的装备反而处于了劣势。在镇压了王党的叛乱的行动中,军方第一次干预起了政治,并展示出了决定性的力量。这一做法,带来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政界的那些人一边拼命的讨好军方的那些将领,一边又努力地分化他们。
因此,他们不但恢复了工厂中的军代表制度,甚至还将更古老的制度——军需品购买将军负责制给恢复了。也就是说,如今在法国,战争部只能确定武器的一些标准规范,而具体的采买的权利,则越过了战争部,直接交到了军团指挥官的手上。
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给那些直接带兵的将领送钱,讨好他们,拉拢他们。于是在法国,就渐渐的形成了两大军头,也就是北边的儒贝尔莫罗一帮,和南边的拿破仑一帮。
这两大军头身后边也有了各自不同的军火商。拿破仑身后的不用说,当然是那个“军工综合体”,而另一些没有被拖入“军工综合体”的军工企业,则纷纷转投到了儒贝尔的那边。
法国政府给两支军队的拨款其实都不算太足,但要说也勉强够用了。只是在采买武器的时候,北方军团和意大利军团的情况却有很大不同。
在意大利军团那边,约瑟夫不需要给拿破仑回扣,也不用担心拿破仑把订单给了其他给了回扣的军火商。反正“军工联合体”是波拿巴家族的,拿破仑也有一份。这采购费其实也就是从左手交到了右手而已,
但是北方军团就不一样了。那些在儒贝尔那里投标的家伙,想要中标,自然就要多给儒贝尔他们回扣,这回扣给多了,成本自然就上升了,成本一上升,武器的单价自然也上升了,而拨款的总量有没有增加,那么武器装备的数量自然就下降了。所以直到如今,在北方军团中,米尼步枪也还是只装备了散兵,线列步兵装备的依旧还是老式步枪。
至于火炮,北方军团本来作为法军的精锐,装备的火炮数量也是最多的。但是也一直没有更新,很多大炮都因为老旧而不太好用了。
所以在一开始的战斗中,北方军团的表现并不算太好。一开始儒贝尔还希望能够依靠散兵的优势压倒对手。但是他的散兵遇到了对手的同样装备了线膛枪的散兵,以及大量装备了左轮手枪的轻骑兵的挑战。
尤其是那些装备了左轮手枪的轻骑兵,对散兵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散兵们在战场上依靠射程优势,可以在那些轻骑兵冲上来之前,对他们打出一发或者两发子弹。但是因为骑兵速度快,这一两发子弹很难有效的击中目标。而那些骑兵一旦靠近,他们手中的左轮手枪对上法国人手上的刺刀,那优势就实在是太明显了。
如果儒贝尔手中也有足够多的装备左轮手枪的轻骑兵,那他当然就能用左轮骑兵来对抗左轮骑兵。但是左轮手枪的造价甚至比线膛步枪都高,所以,儒贝尔麾下的不少轻骑兵主要还要靠马刀来作战。
所以双方刚一交战,法军就处在了下风,不得不转入防御,靠着防御工事来抵挡英普联军的进攻。
而在南边,情况却不太一样。因为俄国军队的动作不够快,而奥地利人下定决心,只要俄国人还没到,就坚决不主动进攻,所以那边暂时倒是还平静,只是让英国人急的天天派使者去催:“说好了一起动手的,你们怎么不动?”
皇帝表示:“说好了俄国人也要动的,他们到现在还没到。”
俄国人则表示:“我们的大军已经在路上了,你们等等,马上就到!”
的确,依照计划俄国人早该到了,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俄国国内,沙皇陛下自己弄出花来了。
据说女皇陛下其实一直都看不上如今的保罗一世沙皇,觉得他根本不成大器,甚至于女皇压根就不想要传位给他,而想要越过他,直接把皇冠交给他的儿子,女皇的孙子亚历山大(后来的亚历山大一世,相比几个月大的时候从床上摔了下来都没人发现,不得不在床底下睡到天亮的保罗一世,亚历山大则是从小就被女皇亲自抚养的)。
只是因为女皇突然中风,并且此后一直没能清醒过来,保罗一世才得以依照顺位,登上宝座。而据说,这位沙皇陛下,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询问他妈妈有没有留下遗诏,如果有的话,能不能迅速的销毁它。
也许正因为他并不是朝野一直看好的继承者,所以他就总想要弄出点什么玩意儿来,好证明一下自己的本领。和很多沙皇一样,他也有在欧洲留学的经历,在那期间,他在普鲁士得到了很好的款待(毕竟,如果没有他的那个脑子有问题的老爹,普鲁士早就不存在了。),而且和他的老爹一样,他对普鲁士的一切都充满了喜爱甚至是崇拜。
所以一上台,这位沙皇便开始对军队进行普鲁士式大改革。不光是各种军事条例,训练方法都效仿普鲁士,甚至就连军装都要换成普鲁士式的军装。
这种做法在俄军中受到了普遍的抵制。毕竟,不是每个军官都像他们的沙皇那样脑袋有问题,而且他们经历过女皇时代的辉煌,所以更不可能去崇拜什么普鲁士。比如说,陆军元帅苏沃洛夫就公开表示:“普鲁士有个什么了不起的,当初不是我们,他们早就完蛋了。就是现在,如果我们开战,我也能把他们吊起来打,学他们?这完全是有毛病!”
颇有点玻璃心的保罗一世皇帝自然就将这视为对自己的不敬,于是他二话不说,就将苏沃洛夫给革职了。但是革职之后不久,他又发现,好像自己已经同意出兵法国了,而因为前面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军事改革带来的军队指挥层的人员变动,导致很多事情都没人管了,结果出兵法国的准备其实并没有做好。而且他的手中,除了苏沃洛夫,还真没有能够和奥地利人争夺总司令这一位置的人选。
于是沙皇便又将苏沃洛夫官复原职,然后让他来带领俄国远征军远征意大利。
时间也就在这样的反反复复中过去了。
既然法国人这么没有和平的诚意,那么和谈的事情自然就告吹了。当然其实英国人也未见得多有诚意,就英国一向坚持的大陆均衡政策来说,英国是决不能容忍在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霸主的。因为孤悬海外的英国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和整个欧洲抗衡的,任何一个整合整个欧洲的国家,都会让英国自然而然的边缘化。因此,英国人即使和法国人和平了,这种和平充其量也不过是停战而已。
和平既然没有希望了,那就只能想办法扩大战争了。于是英国人又找到了普鲁士人。这一次英国人拿出了大价钱,英国人向普鲁士人承诺,只要普鲁士人同意加入新的对法作战的同盟,英国人可以给他们提供大笔的财政援助;而且英国将组织至少八万人的陆军部队,用于和普鲁士人并肩作战。
普鲁士人同样也不愿意看到法国过分强大。事实上,欧洲就没有哪个国家不期望除了自己之外的国家都是弱鸡的。事实上普鲁士此前之所以热爱和平,那并不是因为真的对和平有着什么样的热爱,而只是因为对法军颇有点恐惧。但是如今看到英国人下了这么大的本钱,便也忍不住的有些心动了。
于是普鲁士人便提出,第一,钱必须首先到位。或者说,在钱没有到位之前,不要指望普鲁士动手。第二,人也必须先到位。
英国人一看有门,立马就开始加紧了和普鲁士人的谈判。就在两国的谈判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的时候,新的变故又发生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泄了密,既不神圣,又不罗马,也不帝国的皇帝陛下不知道怎么就知道英国人给了普鲁士人很多钱的事情了,于是皇帝不干了:“大家都是出力和法国人拼命的,凭什么他能拿钱,我不能拿钱?不行,我们也缺钱!我们比普鲁士人还缺钱!我也要小钱钱!”
于是英国人不得不又去安抚皇帝,当然,又多花了一点小钱钱。
这样,在花了不少钱之后,新的同盟终于建立起来了,新的战争也随之而来。
1797年11月,奥地利和普鲁士联合向法国发出照会,要求法国军队限期撤出意大利和汉诺威。这一要求立刻就遭到了法国的拒绝,于是新一轮的战争随之爆发了。
战争一开始,反法同盟便从两个方向上向法国发起了攻击。在北边,英国人和普鲁士人组成联军向法国人控制的汉诺威和莱茵地区发起攻击;而在南方,奥地利军队和新加入战争的俄罗斯军队也向意大利发起了进攻。
在北方的战斗首先打响,这一次法军遇到强硬的对手。英军和普鲁士军队都更新了他们的武器装备。在上一场战争中,让他们吃了大亏的线膛枪,已经成为了这两支军队中的常见装备。尤其是英军,更是几乎已经完全的淘汰掉了滑膛枪。
相形之下,法国北方军团的装备反而处于了劣势。在镇压了王党的叛乱的行动中,军方第一次干预起了政治,并展示出了决定性的力量。这一做法,带来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政界的那些人一边拼命的讨好军方的那些将领,一边又努力地分化他们。
因此,他们不但恢复了工厂中的军代表制度,甚至还将更古老的制度——军需品购买将军负责制给恢复了。也就是说,如今在法国,战争部只能确定武器的一些标准规范,而具体的采买的权利,则越过了战争部,直接交到了军团指挥官的手上。
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给那些直接带兵的将领送钱,讨好他们,拉拢他们。于是在法国,就渐渐的形成了两大军头,也就是北边的儒贝尔莫罗一帮,和南边的拿破仑一帮。
这两大军头身后边也有了各自不同的军火商。拿破仑身后的不用说,当然是那个“军工综合体”,而另一些没有被拖入“军工综合体”的军工企业,则纷纷转投到了儒贝尔的那边。
法国政府给两支军队的拨款其实都不算太足,但要说也勉强够用了。只是在采买武器的时候,北方军团和意大利军团的情况却有很大不同。
在意大利军团那边,约瑟夫不需要给拿破仑回扣,也不用担心拿破仑把订单给了其他给了回扣的军火商。反正“军工联合体”是波拿巴家族的,拿破仑也有一份。这采购费其实也就是从左手交到了右手而已,
但是北方军团就不一样了。那些在儒贝尔那里投标的家伙,想要中标,自然就要多给儒贝尔他们回扣,这回扣给多了,成本自然就上升了,成本一上升,武器的单价自然也上升了,而拨款的总量有没有增加,那么武器装备的数量自然就下降了。所以直到如今,在北方军团中,米尼步枪也还是只装备了散兵,线列步兵装备的依旧还是老式步枪。
至于火炮,北方军团本来作为法军的精锐,装备的火炮数量也是最多的。但是也一直没有更新,很多大炮都因为老旧而不太好用了。
所以在一开始的战斗中,北方军团的表现并不算太好。一开始儒贝尔还希望能够依靠散兵的优势压倒对手。但是他的散兵遇到了对手的同样装备了线膛枪的散兵,以及大量装备了左轮手枪的轻骑兵的挑战。
尤其是那些装备了左轮手枪的轻骑兵,对散兵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散兵们在战场上依靠射程优势,可以在那些轻骑兵冲上来之前,对他们打出一发或者两发子弹。但是因为骑兵速度快,这一两发子弹很难有效的击中目标。而那些骑兵一旦靠近,他们手中的左轮手枪对上法国人手上的刺刀,那优势就实在是太明显了。
如果儒贝尔手中也有足够多的装备左轮手枪的轻骑兵,那他当然就能用左轮骑兵来对抗左轮骑兵。但是左轮手枪的造价甚至比线膛步枪都高,所以,儒贝尔麾下的不少轻骑兵主要还要靠马刀来作战。
所以双方刚一交战,法军就处在了下风,不得不转入防御,靠着防御工事来抵挡英普联军的进攻。
而在南边,情况却不太一样。因为俄国军队的动作不够快,而奥地利人下定决心,只要俄国人还没到,就坚决不主动进攻,所以那边暂时倒是还平静,只是让英国人急的天天派使者去催:“说好了一起动手的,你们怎么不动?”
皇帝表示:“说好了俄国人也要动的,他们到现在还没到。”
俄国人则表示:“我们的大军已经在路上了,你们等等,马上就到!”
的确,依照计划俄国人早该到了,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俄国国内,沙皇陛下自己弄出花来了。
据说女皇陛下其实一直都看不上如今的保罗一世沙皇,觉得他根本不成大器,甚至于女皇压根就不想要传位给他,而想要越过他,直接把皇冠交给他的儿子,女皇的孙子亚历山大(后来的亚历山大一世,相比几个月大的时候从床上摔了下来都没人发现,不得不在床底下睡到天亮的保罗一世,亚历山大则是从小就被女皇亲自抚养的)。
只是因为女皇突然中风,并且此后一直没能清醒过来,保罗一世才得以依照顺位,登上宝座。而据说,这位沙皇陛下,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询问他妈妈有没有留下遗诏,如果有的话,能不能迅速的销毁它。
也许正因为他并不是朝野一直看好的继承者,所以他就总想要弄出点什么玩意儿来,好证明一下自己的本领。和很多沙皇一样,他也有在欧洲留学的经历,在那期间,他在普鲁士得到了很好的款待(毕竟,如果没有他的那个脑子有问题的老爹,普鲁士早就不存在了。),而且和他的老爹一样,他对普鲁士的一切都充满了喜爱甚至是崇拜。
所以一上台,这位沙皇便开始对军队进行普鲁士式大改革。不光是各种军事条例,训练方法都效仿普鲁士,甚至就连军装都要换成普鲁士式的军装。
这种做法在俄军中受到了普遍的抵制。毕竟,不是每个军官都像他们的沙皇那样脑袋有问题,而且他们经历过女皇时代的辉煌,所以更不可能去崇拜什么普鲁士。比如说,陆军元帅苏沃洛夫就公开表示:“普鲁士有个什么了不起的,当初不是我们,他们早就完蛋了。就是现在,如果我们开战,我也能把他们吊起来打,学他们?这完全是有毛病!”
颇有点玻璃心的保罗一世皇帝自然就将这视为对自己的不敬,于是他二话不说,就将苏沃洛夫给革职了。但是革职之后不久,他又发现,好像自己已经同意出兵法国了,而因为前面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军事改革带来的军队指挥层的人员变动,导致很多事情都没人管了,结果出兵法国的准备其实并没有做好。而且他的手中,除了苏沃洛夫,还真没有能够和奥地利人争夺总司令这一位置的人选。
于是沙皇便又将苏沃洛夫官复原职,然后让他来带领俄国远征军远征意大利。
时间也就在这样的反反复复中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