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狱》惊喜与疲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沉冰文集最新章节!
看越狱的第一眼我就被震撼了。这影像质量、这叙事节奏、这宏大构思哪一样不比国产电视剧领先若干年。接下来便是追看剧集过程中的欲罢不能和感慨万千。用镜头叙述故事的电视剧才能称得上电视剧,而众多平庸的电视剧不过是对蹩脚戏剧的简单记录罢了。我就这样惊艳于编剧的智慧、导演的才华,直到有一天不得不承认看越狱已味同嚼蜡。我不曾料到越狱会成为一种风潮,也不曾料到越狱会成为大家有意回避的话题,更不曾料到从以看越狱为荣到以谈越狱为耻只经历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越狱最大的特点在于叙事,它的魔力正是源于它独特的叙事方式。这种方式被专业人士称之为“分线叙事中的不完全场景结构方式”(参见当代电影2007年第2期)。换句话说,就是在一条线索达到叙事高潮时突然掐断,转而叙述另一条线索,提高观众的心理期待,并产生“最后怎么了”的疑问,这疑问吸引着我们一集集地看下去。例如第二季最后羁押kellman的警车里传来一声枪响,但这条线索到此戛然而止,紧接着叙述另一件事,他是否有生命危险只能在以后的叙事中寻找答案。这种叙事方法就像说书人在故事的关键处总会一拍惊堂木,说道:且听下回分解。玩的是“结局疑问式”故事会也这么干。
当然故事会和越狱的段位有差别,单线叙事和分线叙事也不可同日而语。越狱的叙事方式好比多个“且听下回分解”频繁地来回穿插,让人目不暇接。这是它的高明之处,是这种方式成功的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但也是这种方式最终使观众倒了胃口。刺激带来兴奋,不断的刺激带来麻木。当“且听下回分解”以同样的面目出现了四十集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欲知后事”的愿望。尤其在“下回分解”常常是不了了之的情况下,原以为藏着惊天政治阴谋的录音,只证明了总统与其弟的不伦之恋——作为观众被戏弄的感觉就更为强烈。
悬念迭出引发悬念疲劳,早在第一季的后半部分,我就产生了越不越狱与我何干的消极想法,可见叙事套路产生的隐患不是第二季才出现的。密集的情节提升了剧集的可看性也淹没了人物,使越狱变成了一部只见事不见人的电视剧劈头盖脸而来的除了情节还是情节,人物大多平板化、符号化,让所有人印象深刻的只有t-bag。t-bag的走红一方面是因为他鲜明的个性(只有一个特点:坏。彻头彻尾的坏,无所不用超极的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他人物的黯淡。两位主角的光芒显然与他们重要的地位和老少通杀的相貌无法匹配。迈克的性格内向,难于表现,主演米勒也没有完全征服这个角色。纵然他演出了迈克的智慧与义气,不过这些还是敌不过他俊美的外貌。他一成不变的紧张神情使迈克成为一张无可挑剔也无话可说的白纸。他哥哥林肯的塑造更是让人失望,强烈的求生愿望和对家庭的负疚之外,全然看不出他的性格和他与其他角色的互动。他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弟弟的营救和牺牲,对所有因他而起的伤害无动于衷。难道主演对于林肯的理解只有“冷漠”二字?当看到兄弟二人的父亲死去时,饰演林肯的演员试图表现痛苦最终演绎的却仍是麻木时,我更加确定问题出在演员的演技上。而在第二季最后迈克终于因为林肯的自私和他打了一架,我才庆幸编剧对林肯也有准确的性格设定。
配角似乎还要好过主角。除了由于异于常人而让人过目不忘的精神病患者,我最欣赏的便是对fbi警探马宏的塑造。他对家人的爱与对,罪犯异乎寻常的恨,他的强悍与虚弱,他的机智与干练都从不同侧面凸显出人物的个性。特别是为了表现马宏干练的出场戏,导演的调度与演员的表演都极为潇洒酣畅。饰演马宏的演员早年在盗火线中担任小配角,如今他的脸庞增添了几分苍老和恐怖,也增添了沧桑感和韵味。
可惜的是,配角往往成为分线叙事的牺牲品。第二季众人越狱成功后,本来可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由于人物分散后线索过多,编剧渐渐失去了控制的能力,也像剧中人一样在多条繁杂的线索中疲于奔命,最后不得不让几个人物突然毙命来减轻叙事的负担。分线叙事之累恐怕是编剧构想之初始料未及的,这就关涉到对美剧制作模式的反思。不仅在美国,还有韩国、香港等影视工业体系成熟和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电视剧的制作上都采取边拍边播的凡是,于是才有了美剧“季”的概念。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根据观众反馈修正剧情发展,根据市场反应决定一部电视剧是见好就收、尽快停播,还是乘胜追击、不断续拍。这种方式归根结底是商业模式的产物,最大的受益者是投资方,观众不过是顺便想用了商业模式下自主选择的好处。毕竟是否观看的决定权在观众手中。多数观众可以看到他们想要的人物命运和大结局,而少数观众却难逃被片商遗弃的宿命,他们只能守着拍了半截的剧集黯然神伤。作为一个真正爱电视剧的观众,我更愿意把电视剧当成一个有着精密结构和完整构思的工艺品,而不是一条任其自生自灭没有方向的河流;而作为一个把电视剧当作品的观众,我也不愿看到创作者为了尊重观众的意愿让好人多活了二十集而减损了悲剧应有的力量。
具体到越狱这部作品,第二季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失控。而失控很可能缘于创作之初只确定了大致的剧本走向,没有考虑叙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当然这也只是从最终播出效果反推创作过程的一种有待证实的揣测。)失控还造成了剧情局部精彩而整体平淡的负面效果。编剧只关注细部的起承转合而从宏观的角度观察,情节往往长时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为了在短时间内出彩,编剧只好自己设局、自己破解,被困与突围的不断重复极易让人识破编剧的智谋不过是些小聪明,叙事技巧最能归结为想起一出是一出。
而“小聪明”只是相对而言,国内编剧连这点“小聪明”也没有,更不用说剧中“更高层次的构思”所表现出的大智慧了。“更高层次的构思”是指本剧在“越狱、逃亡”的叙事主线之外,还有两条辅线:迈克与sara的感情以及林肯入狱背后的政治阴谋。这两条线分别提升了全剧的情感含量和思想含量,使越狱的构思不仅值得效仿,更值得尊敬。
美国人在影视中对感情的表达每每失之直白。本剧为了表现迈克对自己有意无意所造成的伤害的忏悔,竟安排其向神父告解。这样直抒胸臆的情节实在不如通过一件看似无关的事件触动内心隐痛的设计来得含蓄。看来内心戏方面导演要多向李安学习了。还好本剧的感情戏处理得极为内敛细腻。为什么他们眼含泪水,因为他们爱得深沉。据不完全统计,迈克和sara平均一季只有一个kiss,告白也只有一句:“you and me,it’s real”但这句话却成为上年度最感动我的台词之一。到第二季结束时,感情戏成为我对此剧唯一的期待。他们的结局极可能是悲剧,只是看这悲剧如何让我们痛彻心扉了。
对政治线不是没有期待而是不敢期待。从政治阴谋浮出水面的那一刻起,它就给了我足够的惊喜,后来摊子越铺越大,编剧对这条线索却有回避的趋势。一个特工证人就为兄弟二人洗刷了冤屈总给人胜利来得太容易、敷衍了事之嫌。因此编剧草草收场的可能性很大。我实在想不出该如何收场又能如何收场,总不能写一个美国告别寡头政治的乌托邦结局吧。
由此可见,无论叙事技巧、人物命运还是深层主题,越是让人惊艳的,越难驾驭,也越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越容易昙花一现。因此到最后看越狱已成为一种无谓的坚持,我只好琢磨迈克在铁桶里放鞭炮模拟枪声的计谋是不是在向地雷战致敬来打发观剧时的百无聊赖了。
2007。6。17
看越狱的第一眼我就被震撼了。这影像质量、这叙事节奏、这宏大构思哪一样不比国产电视剧领先若干年。接下来便是追看剧集过程中的欲罢不能和感慨万千。用镜头叙述故事的电视剧才能称得上电视剧,而众多平庸的电视剧不过是对蹩脚戏剧的简单记录罢了。我就这样惊艳于编剧的智慧、导演的才华,直到有一天不得不承认看越狱已味同嚼蜡。我不曾料到越狱会成为一种风潮,也不曾料到越狱会成为大家有意回避的话题,更不曾料到从以看越狱为荣到以谈越狱为耻只经历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越狱最大的特点在于叙事,它的魔力正是源于它独特的叙事方式。这种方式被专业人士称之为“分线叙事中的不完全场景结构方式”(参见当代电影2007年第2期)。换句话说,就是在一条线索达到叙事高潮时突然掐断,转而叙述另一条线索,提高观众的心理期待,并产生“最后怎么了”的疑问,这疑问吸引着我们一集集地看下去。例如第二季最后羁押kellman的警车里传来一声枪响,但这条线索到此戛然而止,紧接着叙述另一件事,他是否有生命危险只能在以后的叙事中寻找答案。这种叙事方法就像说书人在故事的关键处总会一拍惊堂木,说道:且听下回分解。玩的是“结局疑问式”故事会也这么干。
当然故事会和越狱的段位有差别,单线叙事和分线叙事也不可同日而语。越狱的叙事方式好比多个“且听下回分解”频繁地来回穿插,让人目不暇接。这是它的高明之处,是这种方式成功的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但也是这种方式最终使观众倒了胃口。刺激带来兴奋,不断的刺激带来麻木。当“且听下回分解”以同样的面目出现了四十集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欲知后事”的愿望。尤其在“下回分解”常常是不了了之的情况下,原以为藏着惊天政治阴谋的录音,只证明了总统与其弟的不伦之恋——作为观众被戏弄的感觉就更为强烈。
悬念迭出引发悬念疲劳,早在第一季的后半部分,我就产生了越不越狱与我何干的消极想法,可见叙事套路产生的隐患不是第二季才出现的。密集的情节提升了剧集的可看性也淹没了人物,使越狱变成了一部只见事不见人的电视剧劈头盖脸而来的除了情节还是情节,人物大多平板化、符号化,让所有人印象深刻的只有t-bag。t-bag的走红一方面是因为他鲜明的个性(只有一个特点:坏。彻头彻尾的坏,无所不用超极的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他人物的黯淡。两位主角的光芒显然与他们重要的地位和老少通杀的相貌无法匹配。迈克的性格内向,难于表现,主演米勒也没有完全征服这个角色。纵然他演出了迈克的智慧与义气,不过这些还是敌不过他俊美的外貌。他一成不变的紧张神情使迈克成为一张无可挑剔也无话可说的白纸。他哥哥林肯的塑造更是让人失望,强烈的求生愿望和对家庭的负疚之外,全然看不出他的性格和他与其他角色的互动。他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弟弟的营救和牺牲,对所有因他而起的伤害无动于衷。难道主演对于林肯的理解只有“冷漠”二字?当看到兄弟二人的父亲死去时,饰演林肯的演员试图表现痛苦最终演绎的却仍是麻木时,我更加确定问题出在演员的演技上。而在第二季最后迈克终于因为林肯的自私和他打了一架,我才庆幸编剧对林肯也有准确的性格设定。
配角似乎还要好过主角。除了由于异于常人而让人过目不忘的精神病患者,我最欣赏的便是对fbi警探马宏的塑造。他对家人的爱与对,罪犯异乎寻常的恨,他的强悍与虚弱,他的机智与干练都从不同侧面凸显出人物的个性。特别是为了表现马宏干练的出场戏,导演的调度与演员的表演都极为潇洒酣畅。饰演马宏的演员早年在盗火线中担任小配角,如今他的脸庞增添了几分苍老和恐怖,也增添了沧桑感和韵味。
可惜的是,配角往往成为分线叙事的牺牲品。第二季众人越狱成功后,本来可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由于人物分散后线索过多,编剧渐渐失去了控制的能力,也像剧中人一样在多条繁杂的线索中疲于奔命,最后不得不让几个人物突然毙命来减轻叙事的负担。分线叙事之累恐怕是编剧构想之初始料未及的,这就关涉到对美剧制作模式的反思。不仅在美国,还有韩国、香港等影视工业体系成熟和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电视剧的制作上都采取边拍边播的凡是,于是才有了美剧“季”的概念。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根据观众反馈修正剧情发展,根据市场反应决定一部电视剧是见好就收、尽快停播,还是乘胜追击、不断续拍。这种方式归根结底是商业模式的产物,最大的受益者是投资方,观众不过是顺便想用了商业模式下自主选择的好处。毕竟是否观看的决定权在观众手中。多数观众可以看到他们想要的人物命运和大结局,而少数观众却难逃被片商遗弃的宿命,他们只能守着拍了半截的剧集黯然神伤。作为一个真正爱电视剧的观众,我更愿意把电视剧当成一个有着精密结构和完整构思的工艺品,而不是一条任其自生自灭没有方向的河流;而作为一个把电视剧当作品的观众,我也不愿看到创作者为了尊重观众的意愿让好人多活了二十集而减损了悲剧应有的力量。
具体到越狱这部作品,第二季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失控。而失控很可能缘于创作之初只确定了大致的剧本走向,没有考虑叙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当然这也只是从最终播出效果反推创作过程的一种有待证实的揣测。)失控还造成了剧情局部精彩而整体平淡的负面效果。编剧只关注细部的起承转合而从宏观的角度观察,情节往往长时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为了在短时间内出彩,编剧只好自己设局、自己破解,被困与突围的不断重复极易让人识破编剧的智谋不过是些小聪明,叙事技巧最能归结为想起一出是一出。
而“小聪明”只是相对而言,国内编剧连这点“小聪明”也没有,更不用说剧中“更高层次的构思”所表现出的大智慧了。“更高层次的构思”是指本剧在“越狱、逃亡”的叙事主线之外,还有两条辅线:迈克与sara的感情以及林肯入狱背后的政治阴谋。这两条线分别提升了全剧的情感含量和思想含量,使越狱的构思不仅值得效仿,更值得尊敬。
美国人在影视中对感情的表达每每失之直白。本剧为了表现迈克对自己有意无意所造成的伤害的忏悔,竟安排其向神父告解。这样直抒胸臆的情节实在不如通过一件看似无关的事件触动内心隐痛的设计来得含蓄。看来内心戏方面导演要多向李安学习了。还好本剧的感情戏处理得极为内敛细腻。为什么他们眼含泪水,因为他们爱得深沉。据不完全统计,迈克和sara平均一季只有一个kiss,告白也只有一句:“you and me,it’s real”但这句话却成为上年度最感动我的台词之一。到第二季结束时,感情戏成为我对此剧唯一的期待。他们的结局极可能是悲剧,只是看这悲剧如何让我们痛彻心扉了。
对政治线不是没有期待而是不敢期待。从政治阴谋浮出水面的那一刻起,它就给了我足够的惊喜,后来摊子越铺越大,编剧对这条线索却有回避的趋势。一个特工证人就为兄弟二人洗刷了冤屈总给人胜利来得太容易、敷衍了事之嫌。因此编剧草草收场的可能性很大。我实在想不出该如何收场又能如何收场,总不能写一个美国告别寡头政治的乌托邦结局吧。
由此可见,无论叙事技巧、人物命运还是深层主题,越是让人惊艳的,越难驾驭,也越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越容易昙花一现。因此到最后看越狱已成为一种无谓的坚持,我只好琢磨迈克在铁桶里放鞭炮模拟枪声的计谋是不是在向地雷战致敬来打发观剧时的百无聊赖了。
200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