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侧帽独行斜照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沉冰文集最新章节!
看亮剑,首先是被它独特的影调吸引。抗日战争时期用青灰色调,冬日的荒原上隐隐有杀气;抗 战胜利后用土黄色调,透着浓浓的怀旧气息。
然后便是被那个永远歪戴军帽、嘴上挂着狡黠微笑的李云龙征服。
都梁的剧本,主角总是特别有看头。血色浪漫看的是钟跃民,亮剑看的是李云龙。而导演张前在塑造人物上的功力也不容小觑。和平年代里的秦子雄,背叛里的宋一坤,在众多电视剧作品中也是不多见的。
李云龙是英雄,出身贫寒的平民英雄,所以他的所作所为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他身为八 路军将领,却草莽之气未除。说话做事略带匪气,打仗从不按理出牌。他勇猛、有血性、嫉恶如仇,他满足了人们对英雄的想象和盼望。
李云龙又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表面上粗鲁,实际上不乏理智,他是明理的、富于正义感的。他虽然没有文化,可他身上有一种质朴的、农民式的智慧。他用这种智慧在战场上声东击西、以少胜多;在军营中鼓舞士气、统率千军万马;有时还用这种智慧在上司面前装傻充愣。
这样一来,李云龙的形象便不再单一,而是丰满并且有层次的。
为了突显李云龙的个性,编剧为他设置了一个朋友,一个对手。
朋友是赵刚。他和李云龙,一文一武、一静一动,性格完全相反,却志同道合,做了几十年的好兄弟。他们的冲突是性格上的冲突,他们的矛盾也是小小不然的矛盾。打了一辈子,每打一次感情却更深一层。
对手是楚云飞。他和李云龙棋逢对手、惺惺相惜。政见不同却有着心灵的默契。
在与赵刚的情谊中,与楚云飞的较量中,李云龙的形象被更明晰地映衬出来,故事也因此感情饱满并精彩好看。
全剧以展现李云龙的命运为主,但并不单凭一个李云龙打动观众。给我感动和震撼的居然全是那些无名英雄。骑兵连的奋勇杀敌、王喜奎的宁死不屈、小分队的自我牺牲几度让我落泪。这是亮剑的魅力,它的魅力在于壮烈,在于军人的胆识和骨气,在于充盈其中的英雄气,也就是剧中所说的“亮剑”精神。这精神通过小人物的事迹展现出来已经足够,剧中人反复用台词阐释反觉苍白累赘。
亮剑是一部英雄传奇,是一个英雄的成长史。它的叙事围绕李云龙展开,它的背景是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如何调和历史背景的浓淡,怎样处理个人命运和宏大背景在叙述上的矛盾,成了本剧叙事的主要问题。
既然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一个虚构的故事,就应该将重大历 史事件、历史人物淡化为背景,少用史笔,少用资料片。个人感觉“彭德怀”形象的频频出现略显不当。正面描写左 权的牺牲以及郑重其事用字幕叙述历史也十分突兀。因为该剧只是历史中一个虚化的片断和侧面,电视剧已经把那一段历史变成了李云龙性格和命运的容器,那就让历史彻彻底底地作为背景吧。
本剧叙事的成功在于把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写得高潮迭起,几乎每一集都有一个兴奋点或者催泪点。而遗憾在于,有些情节的设置没有意义,不能为故事发展、人物塑造服务,材料缺乏取舍;而且情节转换没有征兆,由炮火连天突然转为儿女情长,过渡得不够自然流畅。对李云龙个人经历的截取也有可商榷之处。建国后的部分若舍弃便全部舍弃,只表现战场上的英雄李云龙。何必让英雄陷入三角恋,何必让我们看到一个受伤的英雄、一个尚未在和平年代找到用武之地的英雄。
爱情戏不是不可写,而是应该让它溶入情节之中,为演绎主题服务,显然本剧并未做到。至于婚姻中武行出身的丈夫和追求浪漫的妻子的冲突,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已得到充分的展现,本剧自应避其锋芒。况且石光荣式的人物,有一个便够了。
在由文本转化为影像的演绎过程中,导演、演员等主创人员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就谈到本剧的表现手法。本剧很大篇幅都在描述战争的残酷,一味残酷则与艺术相去甚远。可喜的是,本剧由战争的残酷拍出壮士的惨烈,又由惨烈让观众体味到一份带着血腥味的浪漫。
片中固然不乏优美而有视觉冲击力的尽头,但美中不足的是导演对景别的处理。片中有太多的中近景以及脸部特写,极易使观众视觉疲劳。现在早已不是费力地盯着一台小电视的时代了,大屏幕使大场面在电视剧中屡屡出现,导演固守“中、近、特”的旧有理论不知何故。
关于镜头调度,该用反打短切的却用了摇移。即便用一个镜头一气呵成,也不应手提摄像机拍摄造成画面不稳。对于一部风格凝重、悲壮的电视剧,晃动镜头的过多运用也许是不合适的。
还有次要角色表演的低劣、剪辑的瑕疵,其实稍加用心便可避免,这多少反映了拍摄的浮躁。
拍摄的缺陷致使一些戏的气氛一定程度上是靠音乐烘托出来的。李海鹰没有让我失望。为本剧所作的配乐量不大,可段段精心。有低沉的大提琴、质朴的胡琴、嘹亮的军号,浪漫、大气,与发生在晋西北的这段往事非常契合。
至于表演,李幼斌对人物的把握十分准确,粗中有细,有一点狡猾,还有一点不怒自威。然而李云龙这个人物和李幼斌以往的表演路数大相径庭,他的表演在深沉时自能跌宕出层次,高昂时反而缺乏变化,都成了一个调调。这个人物的急躁使他在个别地方的表演也因急躁而乱了节奏。他合格地完成了这个角色,只是有些时候尚不如“丁伟”和“孔捷”来得自然。
何政军则是矜持的表演遭遇矜持的角色。赵刚这个人物不只是李云龙的配衬,单独来看也可自成一体。他身上那种知识分子的隐忍和一身正气与何政军的荧幕形象和气质恰好吻合。何政军虽不能算作顶尖级的男演员,但多年的摸爬滚打中练就的表演功力足以应对这个角色。
看亮剑,看的是军人的快意恩仇、英雄气概,看的是李云龙的洒脱不羁、从心所欲,看的是带着毛边也带着豪气的故事。都梁的作品在结构上或许不那么精巧、手法上也不那么圆熟,但它生动鲜活,让人耳目一新。若是哪天他的作品无懈可击、匠气十足了,都梁便不是这个都梁了,他的作品也不会再有今天的这份可爱了。
看亮剑,首先是被它独特的影调吸引。抗日战争时期用青灰色调,冬日的荒原上隐隐有杀气;抗 战胜利后用土黄色调,透着浓浓的怀旧气息。
然后便是被那个永远歪戴军帽、嘴上挂着狡黠微笑的李云龙征服。
都梁的剧本,主角总是特别有看头。血色浪漫看的是钟跃民,亮剑看的是李云龙。而导演张前在塑造人物上的功力也不容小觑。和平年代里的秦子雄,背叛里的宋一坤,在众多电视剧作品中也是不多见的。
李云龙是英雄,出身贫寒的平民英雄,所以他的所作所为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他身为八 路军将领,却草莽之气未除。说话做事略带匪气,打仗从不按理出牌。他勇猛、有血性、嫉恶如仇,他满足了人们对英雄的想象和盼望。
李云龙又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表面上粗鲁,实际上不乏理智,他是明理的、富于正义感的。他虽然没有文化,可他身上有一种质朴的、农民式的智慧。他用这种智慧在战场上声东击西、以少胜多;在军营中鼓舞士气、统率千军万马;有时还用这种智慧在上司面前装傻充愣。
这样一来,李云龙的形象便不再单一,而是丰满并且有层次的。
为了突显李云龙的个性,编剧为他设置了一个朋友,一个对手。
朋友是赵刚。他和李云龙,一文一武、一静一动,性格完全相反,却志同道合,做了几十年的好兄弟。他们的冲突是性格上的冲突,他们的矛盾也是小小不然的矛盾。打了一辈子,每打一次感情却更深一层。
对手是楚云飞。他和李云龙棋逢对手、惺惺相惜。政见不同却有着心灵的默契。
在与赵刚的情谊中,与楚云飞的较量中,李云龙的形象被更明晰地映衬出来,故事也因此感情饱满并精彩好看。
全剧以展现李云龙的命运为主,但并不单凭一个李云龙打动观众。给我感动和震撼的居然全是那些无名英雄。骑兵连的奋勇杀敌、王喜奎的宁死不屈、小分队的自我牺牲几度让我落泪。这是亮剑的魅力,它的魅力在于壮烈,在于军人的胆识和骨气,在于充盈其中的英雄气,也就是剧中所说的“亮剑”精神。这精神通过小人物的事迹展现出来已经足够,剧中人反复用台词阐释反觉苍白累赘。
亮剑是一部英雄传奇,是一个英雄的成长史。它的叙事围绕李云龙展开,它的背景是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如何调和历史背景的浓淡,怎样处理个人命运和宏大背景在叙述上的矛盾,成了本剧叙事的主要问题。
既然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一个虚构的故事,就应该将重大历 史事件、历史人物淡化为背景,少用史笔,少用资料片。个人感觉“彭德怀”形象的频频出现略显不当。正面描写左 权的牺牲以及郑重其事用字幕叙述历史也十分突兀。因为该剧只是历史中一个虚化的片断和侧面,电视剧已经把那一段历史变成了李云龙性格和命运的容器,那就让历史彻彻底底地作为背景吧。
本剧叙事的成功在于把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写得高潮迭起,几乎每一集都有一个兴奋点或者催泪点。而遗憾在于,有些情节的设置没有意义,不能为故事发展、人物塑造服务,材料缺乏取舍;而且情节转换没有征兆,由炮火连天突然转为儿女情长,过渡得不够自然流畅。对李云龙个人经历的截取也有可商榷之处。建国后的部分若舍弃便全部舍弃,只表现战场上的英雄李云龙。何必让英雄陷入三角恋,何必让我们看到一个受伤的英雄、一个尚未在和平年代找到用武之地的英雄。
爱情戏不是不可写,而是应该让它溶入情节之中,为演绎主题服务,显然本剧并未做到。至于婚姻中武行出身的丈夫和追求浪漫的妻子的冲突,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已得到充分的展现,本剧自应避其锋芒。况且石光荣式的人物,有一个便够了。
在由文本转化为影像的演绎过程中,导演、演员等主创人员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就谈到本剧的表现手法。本剧很大篇幅都在描述战争的残酷,一味残酷则与艺术相去甚远。可喜的是,本剧由战争的残酷拍出壮士的惨烈,又由惨烈让观众体味到一份带着血腥味的浪漫。
片中固然不乏优美而有视觉冲击力的尽头,但美中不足的是导演对景别的处理。片中有太多的中近景以及脸部特写,极易使观众视觉疲劳。现在早已不是费力地盯着一台小电视的时代了,大屏幕使大场面在电视剧中屡屡出现,导演固守“中、近、特”的旧有理论不知何故。
关于镜头调度,该用反打短切的却用了摇移。即便用一个镜头一气呵成,也不应手提摄像机拍摄造成画面不稳。对于一部风格凝重、悲壮的电视剧,晃动镜头的过多运用也许是不合适的。
还有次要角色表演的低劣、剪辑的瑕疵,其实稍加用心便可避免,这多少反映了拍摄的浮躁。
拍摄的缺陷致使一些戏的气氛一定程度上是靠音乐烘托出来的。李海鹰没有让我失望。为本剧所作的配乐量不大,可段段精心。有低沉的大提琴、质朴的胡琴、嘹亮的军号,浪漫、大气,与发生在晋西北的这段往事非常契合。
至于表演,李幼斌对人物的把握十分准确,粗中有细,有一点狡猾,还有一点不怒自威。然而李云龙这个人物和李幼斌以往的表演路数大相径庭,他的表演在深沉时自能跌宕出层次,高昂时反而缺乏变化,都成了一个调调。这个人物的急躁使他在个别地方的表演也因急躁而乱了节奏。他合格地完成了这个角色,只是有些时候尚不如“丁伟”和“孔捷”来得自然。
何政军则是矜持的表演遭遇矜持的角色。赵刚这个人物不只是李云龙的配衬,单独来看也可自成一体。他身上那种知识分子的隐忍和一身正气与何政军的荧幕形象和气质恰好吻合。何政军虽不能算作顶尖级的男演员,但多年的摸爬滚打中练就的表演功力足以应对这个角色。
看亮剑,看的是军人的快意恩仇、英雄气概,看的是李云龙的洒脱不羁、从心所欲,看的是带着毛边也带着豪气的故事。都梁的作品在结构上或许不那么精巧、手法上也不那么圆熟,但它生动鲜活,让人耳目一新。若是哪天他的作品无懈可击、匠气十足了,都梁便不是这个都梁了,他的作品也不会再有今天的这份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