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面对残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极品世家最新章节!
这部分国家被叫做“被遗忘了的国家”,在整个经济危机期间,最痛苦的也是这些国家的人民,大大小小的国际慈善机构大多停止了活动,“先国内后国际”的政策也使得“阳光照不到”这些穷人身上,虽然也有富人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当然,这些国家也会偶尔得到一些国际援助,比如Z国政府就在几年间对外无息贷款300多亿元,日本也高达200多亿元,欧盟更是高达600多亿元……但是这种捐助即使在平常年代都不管用,何况是这种大家都皱眉头的时候!
虽然某些地区被这些国家搅得一团糟,甚至某些人试图以此来唤醒全世界的注意力,但是即使这些国家再乱,再贫穷,也不影响世界的整体大局势,即使这些国家爆发了战争,也影响不了世界的大环境,“小河沟里的泥鳅,翻不起大浪来”,只要大国政府不出售武器弹药,他们凭什么来打仗,再来一个武器禁运,他们还能进行冷兵器时代的较量么,毕竟都是文明人了呀!可实际情况却是,趁着兵工不振,不少军火公司变着法子从这些国家赚取利润。所以,这更使得这些战争受到了严格限制,不被大人物们所重视!
到了39年年底,世界各大市场已经明显恢复过来,除了印度之外,其他的恢复率都在60%以上,其中三大市场都在75%以上,中国市场更是达到了85%的恢复率,高居全球大国市场的首位。经济危机的阴影逐步消散,那就是说,多数国家都已经摆脱了危机的钳制;能够顺利摆脱危机,对所有的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因为政客们不约而同的想起了百年前的那次经济危机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大战,“那实在是太可怕了”,如今人们能够免受经济危机和战争的双重打击,这就是最大的幸运了。政客们谈收获,并不限于摆脱经济危机和避免战争,当然避免了那场一触即发的战争也是被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事情,现在他们考虑的是自己或者说自己的国家从经济危机中得到了什么!
北美尤其是美国人,或者说是美国的政治家们可以对国民说,“没事儿,咱们还是世界第一强国”;确实,虽然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被世界对手紧紧逼近,但还是保持了世界老大的实力!美利坚合众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依然比其他各国都要强大,仍然是无可非议的超级大国。当然,政客们如此说,是对外人说的,而评论家们说的,可能就有所不同了,一句话,“世界的重心已经偏离了北美,转向了欧亚大陆的两端”!这也是有根据的,虽然美国保留了第一的位置,但是已经被严重削弱,经济上被欧盟拉开的更远,被中国靠近的更多;军事上,领先优势也不再非常明显,处理世界问题的能力也不再那么颐使气指,让人明显的感觉到有些有心无力了!
这从几个方面可以作证,其一,就是世界范围内的美元大贬值,全球美元体系在经济危机中土崩瓦解,人们纷纷放弃美元,转持强劲的欧元和稳定上升的人民币,连美国企业也纷纷放弃本国货币,大量持有这两种代用货币。据统计到35年12月份为止,非国内的资金存储中,以欧元形式存储、并直接存入欧洲的几家大银行的资金占到了世界资金的54%,以人民币形式存储的占到了38%,其余的大多以日元形式存储,世界各国一致放弃了美元这个通用货币!即使是全世界的所有存储资金,欧元也占到了49%,人民币占到了31%,日元也高于美元达到了15%。一直到39年年底,美元的低迷形势还没有完全扭转过来,在贬值了大约40%以后,渐渐稳定,情况不再继续恶化。经济危机和美元的崩溃,使得本来已经很有市场的欧元更加强势,也使得本就处于上升势头的人民币大受欢迎,两种货币合共占到了80%的世界资金储备,可以这么说,各国人民都把资金直接或者间接存入了这两个货币体系内。一直到经济危机完全缓解过来,美元才渐渐挺直了腰板,但也只能维持与人民币相仿的地位,落在了欧元的后面,形成了世界三大货币并存的局面。美国的世界货币体系在经济危机中“土崩瓦解”,被专家们认为是美国不再强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美国的军事实力明显力不从心,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期间,表现得更为明显。经济危机前期,美国政府和军方“反应迟钝”,这反应迟钝不打紧,俄罗斯一手导演了“乌克兰分裂”,使得欧盟和乌克兰共和国非常不满,可是美国政府和军方有心无力,面对既成事实“不吭不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由此造成的软弱,使得美国的国际形象大为受损,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事件,毕竟俄罗斯也一直是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的国际强国,而且乌克兰只是美国利用来钳制俄罗斯的一个手段而已,两国也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同盟关系。但是面对远东一触即发的形势束手无策,既不能支持盟友,又不能迫使中国“放弃企图”,更不能让两国政府坐下来谈判,如果不是欧盟、印度以及俄罗斯等大国斡旋,远东必将战火连天,而她要么彻底放弃远东,“束手无策”,要么被迫不情不愿的参与进来,不管是何种结果,都表明了她已经无力制约她的盟友日本以及无法制衡她的远东对手中国,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已经被排除在远东的政治进程之外。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遭受到的最严重的势力削弱,从中国和日本签订的协议上也可以感觉出来,两国政府已经把她放在了一边,“私下里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以及“单方面”的表达彼此对南中国海的意见了!
欧洲人可以说是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并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经济危机损失的相对较轻和欧元的世界主流地位,使得她再次成为全世界重要的中心之一,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甚或美国都对欧洲市场非常重视,千方百计的想要进入,扩大他们在这个市场的份额。欧洲人相信,欧洲市场是经济危机中最具吸引力的市场,她比中国市场更为吸引人,比北美市场更为吸引人,是无可非议的世界重心!只是让他们有点不高兴的是邻居老俄欺人太甚,趁火打劫分裂了乌克兰,又在东欧边境地带集结重兵,一副咄咄逼人的意思,迫使他们不得不“请求”乌克兰共和国签订协约,正式与新的俄罗斯联邦建交!但是不管怎么说,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强有力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比教与其他国家,远东三强可以说是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对日本来说,首先没有在经济危机中垮掉,保留住了国家的元气,在世界其他地区市场上也有所斩获推进,更在事关生死的中国市场上有所斩获,虽然说占有率不尽人意,但是即使在平常年代里,能够占有中国市场20%的份额也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这是日本最为看重的事情,因为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她来说最大的失落在于盟友的“不经用”,在急需支持的时候,“没有起到丝毫作用”,严重的伤害了日本人的感情,对整个远东的未来局势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而这也是日本右翼人士极大的失败,数十年来,他们鄙视亚洲甚至远东已经强大起来的邻居,拒不承认自己所面临的客观环境,试图在美国等的帮助下扩大日本的生存空间,尤其是DI制中国的崛起,可是……日本极不情愿的承认了中国在东海的主要权益,放弃了对东海大陆架的“绝大部分权益”,并从协约上承认了中国对南中国海的主权要求,从根本上承认了中国的东亚老大的地位,从心理上承认与中国的差距,并在实际上造成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并使得自己很大程度上的依赖中国市场,可以说是收获的相当沉重。但是日本也并没有就此认输,对她来说,情势远远没有到她俯首称臣的地步,决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要求,虽然不能和中国进行面对面的对抗(主要是经济上的原因,大量的资金被积压在中国消费者身上),却选择了手段更加阴险、效果更为恶劣的对抗政策,鹿死谁手,远东主导权的归属犹为可知。
韩朝也是实际损失非常严重的国家,比不上日本又压不过中国,在中国大市场的竞争中节节败退,国内市场恢复乏力,从各个方面落在了两个强邻的后面,奠定了她的远东末席的地位,虽然实际上她的损失并没有日本那么深刻。韩朝政府心知肚明自己在不少方面赶不上日本,在中国也无法取得对中国同行的优势地位,只是没有想到被两个恶邻合起来算计罢了。从此以后,韩朝坚定了作为一个中立国家,充当调解人的角色,在远东以及世界发挥她的作用。
对手的损失就是自己的获得,这是政治上乃至经济上的通用规则,Z国政府取得了很大的地区优势。首先,迫使日本政府承认了中国对东海的权利,迫使对方以合约形式放弃了对东海的野心,并且换来了其支持自己在南中国海的权利要求,虽然有些在玩火,但是“彻底消除了日本的非正面冲突威胁”,被认为是Z国政府最主要的收获之一。第二,国内市场迅速恢复,重新焕发了强大的活力,使得原本比欧美损失更惨重的市场得到了更高的恢复度,重新成为世界市场的宠儿,吸引着全世界投资家的眼光。第三,中国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世界大国的形象和地位,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货币,成为和欧元“并驾齐驱”的世界性币种,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存款,盘活了中国的企业,盘活了庞大的国内市场……第四,虽然冒了一些风险,但是成功地保持住了经济危机期间周边局势的和平与稳定,避免了战争的爆发,并由于国内企业的真正成熟,成功的保住了国内大市场,使得政府在和强势对手的对垒中没有严重受损,并促使许多大公司更加成熟起来,增强了在世界范围内竞争的能力!
对另一个大国印度而言,其最大的收获,也是最主要的收获,就是“活了过来”,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世界经济奇迹”。任何的言语都无法过誉印度政府和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仅仅是“戏耍”了国际大公司以及让全世界的经济学家们“蒙羞”,都足以让印度政府和人民高兴的忘乎所以了!世界评论一致公认,要论收获,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中,印度的“收获最大”!
经济危机中直接受到损害的广大劳动人民,最痛苦的也是广大劳动人民,而最无奈的却是各家公司,是大大小小的、一心只想赚钱、扩大利润、扩大公司规模的公司老总们,虽然经济危机实际上也是由他们的某些活动造成的。在经济危机中受损最严重的是小公司,这些公司底子薄,基础差,资金比较缺乏,欠款收不回来,债务缠身,不计其数的小公司支撑不下去,破产几乎是不可避免。不少小营业主们赔尽了家当,因为这些公司大多是以私人积蓄开办起来的,而且大多以私人财产作为抵押从银行里贷款,套取资金,以弥补自身资金的不足,其中房屋是最常见的抵押方式。由于地产一直在升温,房屋也值钱,银行也乐意拿地产作抵押,许多人就是这样失去房屋的。稍大一些规模的公司也损失很大,由于本身拥有一定的资产,可以以本公司为主体,找适当的担保人就可以从银行贷出资金,经济危机虽然没有使他们失去房产,但是也让不少人的多年经营毁于一旦,这是最令人痛苦的事情。这些公司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可以说是他们从小做大的,感情很深,而且寄托了他们浓重的希望,是他们进一步扩大产业的基础,不少人还制定了五年规划、十年目标的。可是突然到来的危机使得他们从即将升到天堂的时候一下子跌入了地狱,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亲人家族的希望不复存在,“轻生”是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的选择。经济危机中,以各种方式自杀的大多数是他们这一类人。
大公司的日子也照样不好过,几乎每个公司都有欠款收不回来,都有各种债务需要偿还。这些债务有银行的,也有其它公司的,但是不管是谁的,他们都得给予支付;而那些欠款有大公司的,也有小公司的,大公司的欠款比较好说,只要对方不先一步破产,应该是能够拿回来一部分的,但是小公司的钱就难说了,上午打过电话,还有人接,下午派人过去取款,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公司已经没了,一怒之下向法院投诉,却得知对方已经申请破产保护了(许多小公司根本就没有申请国家税务保护)!所以大公司的日子照样不好过,有不少大公司就是被这么拖垮的。折腾这些大公司的还有股票问题,平常股市是他们积聚公司发展资金的地方,如今却是致命的威胁,股市崩溃,大量私人或者团体持有的股票迅速抛售,他们不得不支付大量的资金进行回购;要说这时候的价位是进行回购的最好时期,比如仙女就很乐于进行回购,可是这只是个别的现象,并不是每家公司都有大量的储备资金的,不少公司因为生不逢时,直接就在股票回购中破产,连第一道关都撑不过去,死得非常不值钱!
比大公司规模再大一些的集团或者国际公司,日子也同样艰难,集团公司很少有各个系统公司都不亏损的现象,连仙女都避免不了,何况是其他集团,即使是某个行业亏损不严重,也会被其他的子公司给拖垮的。跨行业经营是集团公司和国际公司的突出特点,而多个行业尤其是某些行业的超级亏损更是他们失败的致命因素。一般来说,集团公司和国际大公司破产的比较少,但是这些公司剥离资产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要么抵押给银行,要么被其他公司收购,美其名曰“资产重组”,总之就是通过瘦身来减少损失和提高公司整体上的生存能力,但是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来筹集资金,都是非常令人心痛的。当然,大多数幸存下来的公司,只要不在随后的市场竞争中严重受损,都能挺过经济危机,并继续扩大生产,市场每恢复一分,他们的损失就降低一分,营运能力就提高几分。
公司的欠款回收困难,困扰着大多数企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甚至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什么需求就有什么供应,应运而生了大量的催债公司,代人催收贷款,据说一些公司的生意也相当可观。可是有时候即使是催债公司也无能为力,公司帐上实在是没钱了,连自己的公司都保不住了,还在乎什么名声之类的,反正最近也不可能有什么生意了,就是拖着不给,你又能怎么着,大不了法庭上见。据说不少催债公司也无法运转下去,不得不黯然推出市场,赶在亏本之间就退出的也为数不少。
在某人的一手策划下,仙女公司“成功的避过”了经济危机的初次打击,并在危机中急剧的扩大公司的整体规模,趁机进入了一些新的市场领域,全世界范围内,业界一致认为仙女是“最传奇的公司”、“最富有的公司”、“收获最大的公司”、“最具赌博性的公司”以及“最成功的公司”……因为在经济危机以前,她的各系产业资产大约为4.3万亿元,排名在世界各大财团中的第十六位,而经过一轮贬值之后,却以3.1万亿元“狂升”到世界财团的第七位,跻身前十强之列,仅仅这一点,就无可争议的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但是这还不是她最引人注意的地方。仙女之传奇,在于她成功的避过了经济危机,旗下各子公司不仅“损失轻微”,总部更积存了大量的活动资金,净资金高达2.7万多亿元,几乎和她的资产规模相当!虽然各系子公司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大家一致认为13%的电子业损失,相对于50%或者60%来说简直可以“不予计较”;30%的新材料损失,相比于70%或者75%来说,也可以认为是没有损失……大家不仅羡慕仙女的损失轻微,还羡慕她“几乎不存在的欠款”和极低的债务,因为在人们看来,仅仅400亿元的欠款对于3万多亿元的两大行业巨头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平均每个分公司只不过20余亿元而已;债务么,根本就不用提,把欠款都提前要回来了,还用得着担心这点债务!
对一家公司来说,只要账面资金充裕,再高的债务也无所谓,世界各大集团公司,莫不是拥有数千亿元的欠款和数千亿元的债务,有些还甚至高达上万亿,可是像仙女这样“不均衡”的绝无仅有,所以人们对仙女非常的吃惊,认为她是一个传奇。人们只能用“传奇”两个字来表达他们对仙女的认识和看法!不要说一家公司,就是哪个政府拥有这么多的储备资金,都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了,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这些钱可以让他们在危机中实现多少个大工程、大项目,能够为多少人创造就业的机会,能够使多少人免予饥饿的威胁……用一句话“富可敌国”来形容仙女,一点儿也不为过!
仙女公司本身受损轻微,又因为有钱,让她成为危机中逆流而上的公司,别家公司都在千方百计的瘦身,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她则是在急剧的扩大行业深度和广度。从危机前的七大行业,一举扩大到十二大行业,成为以电子、新材料、生物科技为主,以金融、食品、运输、基础部品、钢铁、纺织为辅、以能源、汽车和航空制造为点的大公司财团,其收购的对象无一不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行业巨头,电子行业的因特、松本、和德州,新材料行业的世佳、西蒙和姬可,生物科技行业的山崎和休斯,世界三大行业中的八大巨头,无一不被她摆弄个遍!不管是原来的老大还是老二,都和仙女“打过交道”,总数13家公司被仙女截走,这样罕见的收购规模,能不让人为之聚焦么?仙女所收购的这些分公司,在危机前的资产高达4.5万亿元,八大巨头平均被剥走的资产达5600亿元,即使在危机后也有1.18万亿元,单单是收购支付金额就达到了9300亿元,这可不是一件等闲的事情,说她是惹了众怒也是一点也不过分的,“仙女独挑八大巨头”,成为多家媒体别有用心的评论语!
说仙女是一个赌徒,也是有原因的。这么庞大的收购规模,尤其是不可思议的印度投资(巨头们的资产大多是在印度收购的)被认为是非常具有赌徒性格的投资。或许各大巨头会以仙女为敌,会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联手对付她,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曾经是把手中的“烫手烂山芋”甩给了仙女公司,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承认(多数公司一直不否认他们的做法),他们个个急迫的想要撤离一些市场,出卖手中的资产,实际上和仙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说是应当感激仙女也一点儿不为过。当然,这世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追求,是友是敌也非今日能够定下来。仙女进入印度市场,被认为是她具有赌徒性格的最大的注解,在当时的世人看来,她活脱脱的是一个赌徒,因为受阻于能源行业,孤注一掷的“走向迷途”的赌徒!可是仙女赌赢了,而且是最成功的赢家,她在三个市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获得了让他们永远受用不尽的成就!
在中国市场上,山崎、世佳、西蒙和休斯等多年打造的旗舰公司,纷纷转让给仙女,很大程度上让出了他们在中国的市场,而接手的确是他们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说他们了解仙女后续动作的话,可能没有一家公司会放弃在中国的产业,可是这世间没有如果,就在他们刚刚转让给了仙女大批产业之后,出现了经济史上更大规模的转让。战略选择上的差别,造成了各家公司未来命运上的巨大差别,仙女不经意间进入印度,是各家公司命运最大的变数所在。对各家巨头来说,他们已经落在了仙女的后面,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和仙女进一步对抗的本钱,如果能够及早脱身印度,减少自身的损失,还能够挽回某些竞争颓势,而如果把仙女给拖在了印度,那么很可能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仙女的问题”。所以,多家巨头几乎一致的选择撤离印度,并一致性的试图把仙女“拖在印度”,毅然决然的把印度产业“送给”了仙女,这个战略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战略,几乎就要成功了,可是却被仙女给扭转了过来,使得他们的撤离成为多年中的“彻底的撤离”,几乎完全被挤出了印度市场,直到经济危机的许多年后再也没能进去!
单单从这一点上来看,仙女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38年7月份,仙女旗下的三大高科技产业,已经达到了原资产8.66万亿元和现资产4万亿元的规模,增长率达到了170.6%和56.9%,相应的八大巨头只不过剩下原资产10.54万亿元和4.44万亿元的现资产。可以这么说,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持续下去的话,仙女将成为事实上的巨无霸,成为无可争议一家独大的巨头,甚至造成罕见的垄断!当然,仙女最大的成功,还在于她盘活了印度市场!
人都说有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冒了多大风险就会收到几分利益,这是确实存在的事情!在经济危机中,欧美市场的损失相对比较轻微,市场容量也比较大,比如37年2月份欧美市场是远东市场的2.18倍,37年底为亚洲大市场的1.87倍,是远东市场的2.04倍,38年底,欧美市场比亚洲市场高出了77%,几乎为远东市场的两倍,到了39年底,欧美市场为亚洲市场的1.33倍,为远东市场的1.65倍,之所以会有这些统计数字,是因为欧美公司在经济危机中全力开拓欧美市场,而远东三国围绕着重开拓远东市场。这就是说,在经济危机中的相当长时间里,欧美公司的市场要比远东公司的市场大许多,比整个亚洲市场的规模还要大许多,市场越大,企业的平均收益就越高,从一开始,亚洲公司尤其是远东公司在世界同行中的形势就相当不利。公司要想生存,就要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在本已有限的市场里苦苦挣扎。所以,相比教于欧美公司,远东的公司可以说是投入大,产出小,收益更少,在各个方面都比不上欧美同行,尤其是在财务方面,吃亏很大!这种状况造成了他们在后来竞争中的某种劣势。对远东的企业来说,既要投入大量资金,勉强扩大或者维持其可怜的市场份额,忍受极低的市场收益率,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研以及技术改造,因为一顶点儿的技术进步都能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可是投入重资进行科研,却又加重了本已薄弱的财务负担,和欧美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日本企业有钱,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三大行业巨头仅仅仙女就送去了6400多亿元;而中国企业的资金相对比较缺乏,但是中国的大银行里有钱,一定限度内贷款给国内公司应急还是可能的(中日贸易协定里并没有这一条限制),这就形成了日本企业花自己的钱大力投资科研,而没钱的中国企业贷款进行科研,即使是仙女,她的各个子公司也纷纷从银行里贷款,维持公司的同步或者优先技术。而韩朝企业处于两者之间,也花费巨额资金进行科研事宜,这使得在短短三年里,受到竞争制约的三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大为提高,已经在许多方面超过了欧美同行。于是出现了欧美企业有资金,远东企业有技术优势的局面!欧美企业有资金,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远东企业的技术优势,许多都是在秘密状态下发生的,尤其是产品工艺和生产率上的技术优势,很多并不被欧美同行们所认识。至于印度的那些大企业,因为市场狭小,又缺乏资金,整体上处于停滞状态,远远落后于先前的竞争对手们!虽然远东企业在技术上达到了领先的优势,但是作为公司生存的首要因素和扩张的排头兵的缺乏,在竞争中可以说是相当不利的。
不管是中国企业,还是日本企业或者是韩朝企业,其利润率都非常低,欧美企业收到1000元的利润,他们只能收到600多元,连得仙女这个超级能盈利的大公司,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利润也不过一千多亿元(三大行业),整个37年全年,全系统利润不超过1200亿元,要知道她可是具有4.8万亿元规模的大财团,资本收益率仅仅为2.5%,其钢铁和纺织集团的利润根本就不存在(实际上是亏损的),旗下各产业中,只有银行、食品、电子和生物科技公司的盈利比较好,连新材料公司都几乎没有盈利,至于中国的其他企业,情况不比仙女更好。而日本的大公司也都差不多,韩朝也一样,其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到了38年远东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是比较弱,多数企业的资金运作能力普遍比较低,一直到39年,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才达到欧美同行的80%左右,随后因为政府进一步放低了利润分成比例,企业的形式才开始逐渐好转。
各公司的收益有高有低,但是大体上都差不多,据统计,到了38年,仙女公司全年盈利2300多亿元,资产收益率上升到了5%,到了39年,年利润已经达到了4000多亿元,收益率进一步上升,达到了8.3%。虽然政府逐渐减少了企业的利润上交份额,从50%下降为35%,再下降为15%,但是仙女的利润收入还是不高,整个公司进入了成立以来比较困难的时期。(未完待续)
这部分国家被叫做“被遗忘了的国家”,在整个经济危机期间,最痛苦的也是这些国家的人民,大大小小的国际慈善机构大多停止了活动,“先国内后国际”的政策也使得“阳光照不到”这些穷人身上,虽然也有富人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当然,这些国家也会偶尔得到一些国际援助,比如Z国政府就在几年间对外无息贷款300多亿元,日本也高达200多亿元,欧盟更是高达600多亿元……但是这种捐助即使在平常年代都不管用,何况是这种大家都皱眉头的时候!
虽然某些地区被这些国家搅得一团糟,甚至某些人试图以此来唤醒全世界的注意力,但是即使这些国家再乱,再贫穷,也不影响世界的整体大局势,即使这些国家爆发了战争,也影响不了世界的大环境,“小河沟里的泥鳅,翻不起大浪来”,只要大国政府不出售武器弹药,他们凭什么来打仗,再来一个武器禁运,他们还能进行冷兵器时代的较量么,毕竟都是文明人了呀!可实际情况却是,趁着兵工不振,不少军火公司变着法子从这些国家赚取利润。所以,这更使得这些战争受到了严格限制,不被大人物们所重视!
到了39年年底,世界各大市场已经明显恢复过来,除了印度之外,其他的恢复率都在60%以上,其中三大市场都在75%以上,中国市场更是达到了85%的恢复率,高居全球大国市场的首位。经济危机的阴影逐步消散,那就是说,多数国家都已经摆脱了危机的钳制;能够顺利摆脱危机,对所有的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因为政客们不约而同的想起了百年前的那次经济危机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大战,“那实在是太可怕了”,如今人们能够免受经济危机和战争的双重打击,这就是最大的幸运了。政客们谈收获,并不限于摆脱经济危机和避免战争,当然避免了那场一触即发的战争也是被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事情,现在他们考虑的是自己或者说自己的国家从经济危机中得到了什么!
北美尤其是美国人,或者说是美国的政治家们可以对国民说,“没事儿,咱们还是世界第一强国”;确实,虽然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被世界对手紧紧逼近,但还是保持了世界老大的实力!美利坚合众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依然比其他各国都要强大,仍然是无可非议的超级大国。当然,政客们如此说,是对外人说的,而评论家们说的,可能就有所不同了,一句话,“世界的重心已经偏离了北美,转向了欧亚大陆的两端”!这也是有根据的,虽然美国保留了第一的位置,但是已经被严重削弱,经济上被欧盟拉开的更远,被中国靠近的更多;军事上,领先优势也不再非常明显,处理世界问题的能力也不再那么颐使气指,让人明显的感觉到有些有心无力了!
这从几个方面可以作证,其一,就是世界范围内的美元大贬值,全球美元体系在经济危机中土崩瓦解,人们纷纷放弃美元,转持强劲的欧元和稳定上升的人民币,连美国企业也纷纷放弃本国货币,大量持有这两种代用货币。据统计到35年12月份为止,非国内的资金存储中,以欧元形式存储、并直接存入欧洲的几家大银行的资金占到了世界资金的54%,以人民币形式存储的占到了38%,其余的大多以日元形式存储,世界各国一致放弃了美元这个通用货币!即使是全世界的所有存储资金,欧元也占到了49%,人民币占到了31%,日元也高于美元达到了15%。一直到39年年底,美元的低迷形势还没有完全扭转过来,在贬值了大约40%以后,渐渐稳定,情况不再继续恶化。经济危机和美元的崩溃,使得本来已经很有市场的欧元更加强势,也使得本就处于上升势头的人民币大受欢迎,两种货币合共占到了80%的世界资金储备,可以这么说,各国人民都把资金直接或者间接存入了这两个货币体系内。一直到经济危机完全缓解过来,美元才渐渐挺直了腰板,但也只能维持与人民币相仿的地位,落在了欧元的后面,形成了世界三大货币并存的局面。美国的世界货币体系在经济危机中“土崩瓦解”,被专家们认为是美国不再强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美国的军事实力明显力不从心,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期间,表现得更为明显。经济危机前期,美国政府和军方“反应迟钝”,这反应迟钝不打紧,俄罗斯一手导演了“乌克兰分裂”,使得欧盟和乌克兰共和国非常不满,可是美国政府和军方有心无力,面对既成事实“不吭不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由此造成的软弱,使得美国的国际形象大为受损,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事件,毕竟俄罗斯也一直是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的国际强国,而且乌克兰只是美国利用来钳制俄罗斯的一个手段而已,两国也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同盟关系。但是面对远东一触即发的形势束手无策,既不能支持盟友,又不能迫使中国“放弃企图”,更不能让两国政府坐下来谈判,如果不是欧盟、印度以及俄罗斯等大国斡旋,远东必将战火连天,而她要么彻底放弃远东,“束手无策”,要么被迫不情不愿的参与进来,不管是何种结果,都表明了她已经无力制约她的盟友日本以及无法制衡她的远东对手中国,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已经被排除在远东的政治进程之外。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遭受到的最严重的势力削弱,从中国和日本签订的协议上也可以感觉出来,两国政府已经把她放在了一边,“私下里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以及“单方面”的表达彼此对南中国海的意见了!
欧洲人可以说是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并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经济危机损失的相对较轻和欧元的世界主流地位,使得她再次成为全世界重要的中心之一,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甚或美国都对欧洲市场非常重视,千方百计的想要进入,扩大他们在这个市场的份额。欧洲人相信,欧洲市场是经济危机中最具吸引力的市场,她比中国市场更为吸引人,比北美市场更为吸引人,是无可非议的世界重心!只是让他们有点不高兴的是邻居老俄欺人太甚,趁火打劫分裂了乌克兰,又在东欧边境地带集结重兵,一副咄咄逼人的意思,迫使他们不得不“请求”乌克兰共和国签订协约,正式与新的俄罗斯联邦建交!但是不管怎么说,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强有力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比教与其他国家,远东三强可以说是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对日本来说,首先没有在经济危机中垮掉,保留住了国家的元气,在世界其他地区市场上也有所斩获推进,更在事关生死的中国市场上有所斩获,虽然说占有率不尽人意,但是即使在平常年代里,能够占有中国市场20%的份额也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这是日本最为看重的事情,因为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她来说最大的失落在于盟友的“不经用”,在急需支持的时候,“没有起到丝毫作用”,严重的伤害了日本人的感情,对整个远东的未来局势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而这也是日本右翼人士极大的失败,数十年来,他们鄙视亚洲甚至远东已经强大起来的邻居,拒不承认自己所面临的客观环境,试图在美国等的帮助下扩大日本的生存空间,尤其是DI制中国的崛起,可是……日本极不情愿的承认了中国在东海的主要权益,放弃了对东海大陆架的“绝大部分权益”,并从协约上承认了中国对南中国海的主权要求,从根本上承认了中国的东亚老大的地位,从心理上承认与中国的差距,并在实际上造成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并使得自己很大程度上的依赖中国市场,可以说是收获的相当沉重。但是日本也并没有就此认输,对她来说,情势远远没有到她俯首称臣的地步,决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要求,虽然不能和中国进行面对面的对抗(主要是经济上的原因,大量的资金被积压在中国消费者身上),却选择了手段更加阴险、效果更为恶劣的对抗政策,鹿死谁手,远东主导权的归属犹为可知。
韩朝也是实际损失非常严重的国家,比不上日本又压不过中国,在中国大市场的竞争中节节败退,国内市场恢复乏力,从各个方面落在了两个强邻的后面,奠定了她的远东末席的地位,虽然实际上她的损失并没有日本那么深刻。韩朝政府心知肚明自己在不少方面赶不上日本,在中国也无法取得对中国同行的优势地位,只是没有想到被两个恶邻合起来算计罢了。从此以后,韩朝坚定了作为一个中立国家,充当调解人的角色,在远东以及世界发挥她的作用。
对手的损失就是自己的获得,这是政治上乃至经济上的通用规则,Z国政府取得了很大的地区优势。首先,迫使日本政府承认了中国对东海的权利,迫使对方以合约形式放弃了对东海的野心,并且换来了其支持自己在南中国海的权利要求,虽然有些在玩火,但是“彻底消除了日本的非正面冲突威胁”,被认为是Z国政府最主要的收获之一。第二,国内市场迅速恢复,重新焕发了强大的活力,使得原本比欧美损失更惨重的市场得到了更高的恢复度,重新成为世界市场的宠儿,吸引着全世界投资家的眼光。第三,中国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世界大国的形象和地位,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货币,成为和欧元“并驾齐驱”的世界性币种,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存款,盘活了中国的企业,盘活了庞大的国内市场……第四,虽然冒了一些风险,但是成功地保持住了经济危机期间周边局势的和平与稳定,避免了战争的爆发,并由于国内企业的真正成熟,成功的保住了国内大市场,使得政府在和强势对手的对垒中没有严重受损,并促使许多大公司更加成熟起来,增强了在世界范围内竞争的能力!
对另一个大国印度而言,其最大的收获,也是最主要的收获,就是“活了过来”,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世界经济奇迹”。任何的言语都无法过誉印度政府和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仅仅是“戏耍”了国际大公司以及让全世界的经济学家们“蒙羞”,都足以让印度政府和人民高兴的忘乎所以了!世界评论一致公认,要论收获,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中,印度的“收获最大”!
经济危机中直接受到损害的广大劳动人民,最痛苦的也是广大劳动人民,而最无奈的却是各家公司,是大大小小的、一心只想赚钱、扩大利润、扩大公司规模的公司老总们,虽然经济危机实际上也是由他们的某些活动造成的。在经济危机中受损最严重的是小公司,这些公司底子薄,基础差,资金比较缺乏,欠款收不回来,债务缠身,不计其数的小公司支撑不下去,破产几乎是不可避免。不少小营业主们赔尽了家当,因为这些公司大多是以私人积蓄开办起来的,而且大多以私人财产作为抵押从银行里贷款,套取资金,以弥补自身资金的不足,其中房屋是最常见的抵押方式。由于地产一直在升温,房屋也值钱,银行也乐意拿地产作抵押,许多人就是这样失去房屋的。稍大一些规模的公司也损失很大,由于本身拥有一定的资产,可以以本公司为主体,找适当的担保人就可以从银行贷出资金,经济危机虽然没有使他们失去房产,但是也让不少人的多年经营毁于一旦,这是最令人痛苦的事情。这些公司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可以说是他们从小做大的,感情很深,而且寄托了他们浓重的希望,是他们进一步扩大产业的基础,不少人还制定了五年规划、十年目标的。可是突然到来的危机使得他们从即将升到天堂的时候一下子跌入了地狱,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亲人家族的希望不复存在,“轻生”是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的选择。经济危机中,以各种方式自杀的大多数是他们这一类人。
大公司的日子也照样不好过,几乎每个公司都有欠款收不回来,都有各种债务需要偿还。这些债务有银行的,也有其它公司的,但是不管是谁的,他们都得给予支付;而那些欠款有大公司的,也有小公司的,大公司的欠款比较好说,只要对方不先一步破产,应该是能够拿回来一部分的,但是小公司的钱就难说了,上午打过电话,还有人接,下午派人过去取款,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公司已经没了,一怒之下向法院投诉,却得知对方已经申请破产保护了(许多小公司根本就没有申请国家税务保护)!所以大公司的日子照样不好过,有不少大公司就是被这么拖垮的。折腾这些大公司的还有股票问题,平常股市是他们积聚公司发展资金的地方,如今却是致命的威胁,股市崩溃,大量私人或者团体持有的股票迅速抛售,他们不得不支付大量的资金进行回购;要说这时候的价位是进行回购的最好时期,比如仙女就很乐于进行回购,可是这只是个别的现象,并不是每家公司都有大量的储备资金的,不少公司因为生不逢时,直接就在股票回购中破产,连第一道关都撑不过去,死得非常不值钱!
比大公司规模再大一些的集团或者国际公司,日子也同样艰难,集团公司很少有各个系统公司都不亏损的现象,连仙女都避免不了,何况是其他集团,即使是某个行业亏损不严重,也会被其他的子公司给拖垮的。跨行业经营是集团公司和国际公司的突出特点,而多个行业尤其是某些行业的超级亏损更是他们失败的致命因素。一般来说,集团公司和国际大公司破产的比较少,但是这些公司剥离资产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要么抵押给银行,要么被其他公司收购,美其名曰“资产重组”,总之就是通过瘦身来减少损失和提高公司整体上的生存能力,但是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来筹集资金,都是非常令人心痛的。当然,大多数幸存下来的公司,只要不在随后的市场竞争中严重受损,都能挺过经济危机,并继续扩大生产,市场每恢复一分,他们的损失就降低一分,营运能力就提高几分。
公司的欠款回收困难,困扰着大多数企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甚至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什么需求就有什么供应,应运而生了大量的催债公司,代人催收贷款,据说一些公司的生意也相当可观。可是有时候即使是催债公司也无能为力,公司帐上实在是没钱了,连自己的公司都保不住了,还在乎什么名声之类的,反正最近也不可能有什么生意了,就是拖着不给,你又能怎么着,大不了法庭上见。据说不少催债公司也无法运转下去,不得不黯然推出市场,赶在亏本之间就退出的也为数不少。
在某人的一手策划下,仙女公司“成功的避过”了经济危机的初次打击,并在危机中急剧的扩大公司的整体规模,趁机进入了一些新的市场领域,全世界范围内,业界一致认为仙女是“最传奇的公司”、“最富有的公司”、“收获最大的公司”、“最具赌博性的公司”以及“最成功的公司”……因为在经济危机以前,她的各系产业资产大约为4.3万亿元,排名在世界各大财团中的第十六位,而经过一轮贬值之后,却以3.1万亿元“狂升”到世界财团的第七位,跻身前十强之列,仅仅这一点,就无可争议的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但是这还不是她最引人注意的地方。仙女之传奇,在于她成功的避过了经济危机,旗下各子公司不仅“损失轻微”,总部更积存了大量的活动资金,净资金高达2.7万多亿元,几乎和她的资产规模相当!虽然各系子公司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大家一致认为13%的电子业损失,相对于50%或者60%来说简直可以“不予计较”;30%的新材料损失,相比于70%或者75%来说,也可以认为是没有损失……大家不仅羡慕仙女的损失轻微,还羡慕她“几乎不存在的欠款”和极低的债务,因为在人们看来,仅仅400亿元的欠款对于3万多亿元的两大行业巨头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平均每个分公司只不过20余亿元而已;债务么,根本就不用提,把欠款都提前要回来了,还用得着担心这点债务!
对一家公司来说,只要账面资金充裕,再高的债务也无所谓,世界各大集团公司,莫不是拥有数千亿元的欠款和数千亿元的债务,有些还甚至高达上万亿,可是像仙女这样“不均衡”的绝无仅有,所以人们对仙女非常的吃惊,认为她是一个传奇。人们只能用“传奇”两个字来表达他们对仙女的认识和看法!不要说一家公司,就是哪个政府拥有这么多的储备资金,都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了,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这些钱可以让他们在危机中实现多少个大工程、大项目,能够为多少人创造就业的机会,能够使多少人免予饥饿的威胁……用一句话“富可敌国”来形容仙女,一点儿也不为过!
仙女公司本身受损轻微,又因为有钱,让她成为危机中逆流而上的公司,别家公司都在千方百计的瘦身,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她则是在急剧的扩大行业深度和广度。从危机前的七大行业,一举扩大到十二大行业,成为以电子、新材料、生物科技为主,以金融、食品、运输、基础部品、钢铁、纺织为辅、以能源、汽车和航空制造为点的大公司财团,其收购的对象无一不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行业巨头,电子行业的因特、松本、和德州,新材料行业的世佳、西蒙和姬可,生物科技行业的山崎和休斯,世界三大行业中的八大巨头,无一不被她摆弄个遍!不管是原来的老大还是老二,都和仙女“打过交道”,总数13家公司被仙女截走,这样罕见的收购规模,能不让人为之聚焦么?仙女所收购的这些分公司,在危机前的资产高达4.5万亿元,八大巨头平均被剥走的资产达5600亿元,即使在危机后也有1.18万亿元,单单是收购支付金额就达到了9300亿元,这可不是一件等闲的事情,说她是惹了众怒也是一点也不过分的,“仙女独挑八大巨头”,成为多家媒体别有用心的评论语!
说仙女是一个赌徒,也是有原因的。这么庞大的收购规模,尤其是不可思议的印度投资(巨头们的资产大多是在印度收购的)被认为是非常具有赌徒性格的投资。或许各大巨头会以仙女为敌,会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联手对付她,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曾经是把手中的“烫手烂山芋”甩给了仙女公司,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承认(多数公司一直不否认他们的做法),他们个个急迫的想要撤离一些市场,出卖手中的资产,实际上和仙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说是应当感激仙女也一点儿不为过。当然,这世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追求,是友是敌也非今日能够定下来。仙女进入印度市场,被认为是她具有赌徒性格的最大的注解,在当时的世人看来,她活脱脱的是一个赌徒,因为受阻于能源行业,孤注一掷的“走向迷途”的赌徒!可是仙女赌赢了,而且是最成功的赢家,她在三个市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获得了让他们永远受用不尽的成就!
在中国市场上,山崎、世佳、西蒙和休斯等多年打造的旗舰公司,纷纷转让给仙女,很大程度上让出了他们在中国的市场,而接手的确是他们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说他们了解仙女后续动作的话,可能没有一家公司会放弃在中国的产业,可是这世间没有如果,就在他们刚刚转让给了仙女大批产业之后,出现了经济史上更大规模的转让。战略选择上的差别,造成了各家公司未来命运上的巨大差别,仙女不经意间进入印度,是各家公司命运最大的变数所在。对各家巨头来说,他们已经落在了仙女的后面,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和仙女进一步对抗的本钱,如果能够及早脱身印度,减少自身的损失,还能够挽回某些竞争颓势,而如果把仙女给拖在了印度,那么很可能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仙女的问题”。所以,多家巨头几乎一致的选择撤离印度,并一致性的试图把仙女“拖在印度”,毅然决然的把印度产业“送给”了仙女,这个战略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战略,几乎就要成功了,可是却被仙女给扭转了过来,使得他们的撤离成为多年中的“彻底的撤离”,几乎完全被挤出了印度市场,直到经济危机的许多年后再也没能进去!
单单从这一点上来看,仙女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38年7月份,仙女旗下的三大高科技产业,已经达到了原资产8.66万亿元和现资产4万亿元的规模,增长率达到了170.6%和56.9%,相应的八大巨头只不过剩下原资产10.54万亿元和4.44万亿元的现资产。可以这么说,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持续下去的话,仙女将成为事实上的巨无霸,成为无可争议一家独大的巨头,甚至造成罕见的垄断!当然,仙女最大的成功,还在于她盘活了印度市场!
人都说有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冒了多大风险就会收到几分利益,这是确实存在的事情!在经济危机中,欧美市场的损失相对比较轻微,市场容量也比较大,比如37年2月份欧美市场是远东市场的2.18倍,37年底为亚洲大市场的1.87倍,是远东市场的2.04倍,38年底,欧美市场比亚洲市场高出了77%,几乎为远东市场的两倍,到了39年底,欧美市场为亚洲市场的1.33倍,为远东市场的1.65倍,之所以会有这些统计数字,是因为欧美公司在经济危机中全力开拓欧美市场,而远东三国围绕着重开拓远东市场。这就是说,在经济危机中的相当长时间里,欧美公司的市场要比远东公司的市场大许多,比整个亚洲市场的规模还要大许多,市场越大,企业的平均收益就越高,从一开始,亚洲公司尤其是远东公司在世界同行中的形势就相当不利。公司要想生存,就要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在本已有限的市场里苦苦挣扎。所以,相比教于欧美公司,远东的公司可以说是投入大,产出小,收益更少,在各个方面都比不上欧美同行,尤其是在财务方面,吃亏很大!这种状况造成了他们在后来竞争中的某种劣势。对远东的企业来说,既要投入大量资金,勉强扩大或者维持其可怜的市场份额,忍受极低的市场收益率,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研以及技术改造,因为一顶点儿的技术进步都能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可是投入重资进行科研,却又加重了本已薄弱的财务负担,和欧美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日本企业有钱,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三大行业巨头仅仅仙女就送去了6400多亿元;而中国企业的资金相对比较缺乏,但是中国的大银行里有钱,一定限度内贷款给国内公司应急还是可能的(中日贸易协定里并没有这一条限制),这就形成了日本企业花自己的钱大力投资科研,而没钱的中国企业贷款进行科研,即使是仙女,她的各个子公司也纷纷从银行里贷款,维持公司的同步或者优先技术。而韩朝企业处于两者之间,也花费巨额资金进行科研事宜,这使得在短短三年里,受到竞争制约的三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大为提高,已经在许多方面超过了欧美同行。于是出现了欧美企业有资金,远东企业有技术优势的局面!欧美企业有资金,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远东企业的技术优势,许多都是在秘密状态下发生的,尤其是产品工艺和生产率上的技术优势,很多并不被欧美同行们所认识。至于印度的那些大企业,因为市场狭小,又缺乏资金,整体上处于停滞状态,远远落后于先前的竞争对手们!虽然远东企业在技术上达到了领先的优势,但是作为公司生存的首要因素和扩张的排头兵的缺乏,在竞争中可以说是相当不利的。
不管是中国企业,还是日本企业或者是韩朝企业,其利润率都非常低,欧美企业收到1000元的利润,他们只能收到600多元,连得仙女这个超级能盈利的大公司,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利润也不过一千多亿元(三大行业),整个37年全年,全系统利润不超过1200亿元,要知道她可是具有4.8万亿元规模的大财团,资本收益率仅仅为2.5%,其钢铁和纺织集团的利润根本就不存在(实际上是亏损的),旗下各产业中,只有银行、食品、电子和生物科技公司的盈利比较好,连新材料公司都几乎没有盈利,至于中国的其他企业,情况不比仙女更好。而日本的大公司也都差不多,韩朝也一样,其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到了38年远东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是比较弱,多数企业的资金运作能力普遍比较低,一直到39年,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才达到欧美同行的80%左右,随后因为政府进一步放低了利润分成比例,企业的形式才开始逐渐好转。
各公司的收益有高有低,但是大体上都差不多,据统计,到了38年,仙女公司全年盈利2300多亿元,资产收益率上升到了5%,到了39年,年利润已经达到了4000多亿元,收益率进一步上升,达到了8.3%。虽然政府逐渐减少了企业的利润上交份额,从50%下降为35%,再下降为15%,但是仙女的利润收入还是不高,整个公司进入了成立以来比较困难的时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