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关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东方闻雨文集最新章节!
紫雨收到一封来自东北沈阳的信件,令她十二分吃惊:
紫雨:
我即日起到湖南开会,打算中途在京广线下车到你那里,如何转车比较方便?
潇潇
潇潇?这个人她根本就不认识!他到这里,来干什么呢?
这封信寥寥数语,却鲜明坚决,倒像千言万语正等她在这里
十年前,紫雨刚刚从机关调到电视台广告部,急想快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看了一些当代外国文学作品,记住了一些“后现代主义”、“意识流”等名词,就开始炮制小说,并勇敢地跃起,投向全国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各种刊物的“篮网”有的碰到篮板,返回;有的干脆砸出了场,了无踪迹。
但紫雨一点不泄气,屡败屡战。
一位东北来的客户好心地说他有个朋友在大学中文系任教,其父是国内有名的作家。如果由他推荐,命中率较有把握。他叫余潇潇。
紫雨满怀憧憬地又放飞了鸽子。回信极快,笔迹粗厉,语言直率:分析贵作品一二三四五;我国作家素养现状一二三四五;提出希望一二三四五。
看得紫雨冷汗直冒。尽管他拒绝推荐,但一笔一画几千里寄来“三个五”紫雨还是心存感激的。恰逢新年,紫雨选了一张贺卡寄过去,上面印刷四个字“遥祝安好”自己干脆一字不写,随便理解吧。
紫雨寄出不久就收到回复的贺卡,这倒出乎了她的意料,有点感动。
第二年,那点感动使紫雨想让对方释然:她不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势利人儿。于是又寄了一张不写一个字的贺卡,她又收到了回卡,这回她想到了。以后每年一来一往自然而然,也搞不清谁先谁后了。
至今,紫雨已经收到一个叫余潇潇的十张新年贺卡了。
贺卡没一字是手写的,全是印刷的字儿,多是:
人生能有几次知遇?认识你是我的幸运。
世间最珍贵的是朋友,请珍惜这份挚情,直到永远。
不知是哪一年,寄来的贺卡是一张精美的世界名画卡,上面印刷的字儿是:不思量,自难忘
后来也有些印字是:
对你的思念,长驻心间。
一份特别的祝福给一位特别的朋友。
就这些字来讲,并不会让紫雨的眼睛怎么地拔不开,因为印刷字是统一生产的,再挑选也不可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过,这种仅寄予一种小小的、良好愿望的沟通,时间越久,她倒越当成回事儿坚持下来了。
由于空间、环境和心理的遥遥之距,他们和任何两个没见过面的人没什么不同,他们再不可能有更多的沟通。
现在这个余潇潇,他到底想干吗?
紫雨真后悔当初自己的多事儿。
她对他实在是无足轻重!按推理,他们的年龄差不多,她也没有仙姿姝容,国色天香;十年努力,还是文学园地的一棵小草。他要见她干什么?
紫雨立即回复了一封信:不要来了,来了也找不到。
紫雨相信,看了这句话,他良师的耐心就会尘埃落定,另转乾坤了。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她一个人在办公室赶稿子,小保姆打来电话:你的朋友来了,东北的。
她只穿睡衣睡裤,光脚一拖鞋,换衣服都来不及。
也好,她就想让他知道她不耐烦。
办公室的门开着,紫雨坐在那里,看到楼梯下走上来那个男人:中等个,很结实,平头;白色圆领衫,蓝牛仔裤,蓝牛仔布背包。
离开他教训她的时候已整整十年,他现在至少也应该是个副教授了,他就是那个余潇潇?
紫雨站起来。
你好,我就是紫雨。却不伸手。
余潇潇笑嘻嘻地看着她,也礼貌地不主动向女士伸手。脑子没毛病!
对桌而坐。
不好找吧?
没事儿!走着问着,好找。
他快活着简直有些庆幸,似乎比着西方天鹅湖的王子他已经省心多了!
紫雨不由地想起一本妇女杂志的告诫:任何一个男人不由自主地接近一个女人时,都带有性爱的成分。
但是,这个余潇潇,如此的朝气蓬勃,是教授,是著名作家的儿子,难道会缺情人?难道他从早上下火车,一直找到晚上,只是为了一睹一位紫雨女士的近四十的芳容?
先住下,好吧?
紫雨主动说。不管他奔什么来的,千里之行已始于足下,紫雨心有不忍。当然,磕头换帖的朋友,就领回家住去了;彼此客套的熟人,也能留到单位招待所;贵客,送到大酒店;至于余潇潇,如此远程的文人笔会,车旅费都是扳着指头算的。紫雨带他坐上公共汽车,找到了一家小饭庄。
果然,他要了双人间,比单间便宜十块钱。
生意不好,顾客少,和单间不是一样?
余潇潇朝她眨眼笑。他的语音是标准的北京方言,又轻快又热烈。
春风破窗而进,将门砰地一下关住了。余潇潇大步走过去,打开门,并用椅子顶住,回头看看她:
对不起呀,这样凉快。
紫雨想,大概那种妇女杂志男人也看的!
紫雨慢慢地一字一句地说:我想象中的你,完全不同,高个子,英俊潇洒,就是不会笑。
人哪有不会笑的?告诉你,有一个老太太,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晒盐。一下雨她就想,盐晒不成了;天一晴她就想,伞就卖不掉了,结果天天发愁。邻居说:下雨的时候你就想,伞好卖了;天晴了你就想,盐好晒了,你是不是天天高兴?
紫雨笑了:
到底是师爷,听你的课应该不闷。
师爷对学生紫雨渐渐表现出来的耐心已理解为夸奖,顿时滔滔不绝:从国际局势到国内政治,从诺贝尔到爆炸文学,从婚姻心理到性就和站在讲台上一样正规,使紫雨不得不集中精力应答。但是,彼此对对方的人生经历,家庭环境,理想追求,谁都是一字不提。
紫雨有点心存感激。人和人的相识,有时只是感觉在一瞬间的交叉,而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之间保持一种均衡,才是一种意志的高手。
会,什么时候开?
紫雨十分小心地问,这样她就知道他什么时候走了。
两个人真想到一起了!他立即说,安排很紧,他明天就得离开这里。上、下午各有一趟车,他坐哪趟好?
不再转转了?
紫雨忍住没有长舒一口气。
转什么!我只是来看你!十年了,我一直想我们应该见一面!
原来他只是想证明她的存在?!确定这世界上是不是真有一个叫紫雨,对他毫不了解也并不想了解的陌生人,每年都寄一张印刷贺卡给他?余潇潇,人生执著何至于此!
也许每个人都以为别人一定活得滋润,活得有水平,活得热闹!也许每个人都有难以忍受的孤独,即使置身于层层人群
紫雨已看见了自己的眼泪,告辞。
第二天上午,紫雨到办公室交了稿就溜。她想她应该换一件质地高档的连衣裙,应该化化淡妆,如果她能给别人带来好心情,为什么不做呢?
他上午走。
没坐车,他们一起步行。
一直都不说话。
一到长途车站,紫雨立即和一切送亲人的人一样忙着买面包、火腿、矿泉水。余潇潇跑了几千里地还没吃上她一口饭。她只能准备给他带上。
余潇潇毫不推辞,和一切即将和亲人告别的人一样自然而然。
车就要开,两个人隔着车窗,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余潇潇忽然激动:紫雨,你相信吗?天人路隔,有一个人感觉着你,信任着你,关心着你的存在,这是我们的缘分!
年底,紫雨又收到一张东北沈阳寄来的新年贺卡,上面粗厉的笔迹写着:别念依依!
紫雨亦精心挑选了贺卡,并亲笔写上:遥祝安好!
紫雨已相信,不管再大的风浪,不管再大的起落,都会有一种不必许诺的诺言,一直持续下来,直到两个人中有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紫雨收到一封来自东北沈阳的信件,令她十二分吃惊:
紫雨:
我即日起到湖南开会,打算中途在京广线下车到你那里,如何转车比较方便?
潇潇
潇潇?这个人她根本就不认识!他到这里,来干什么呢?
这封信寥寥数语,却鲜明坚决,倒像千言万语正等她在这里
十年前,紫雨刚刚从机关调到电视台广告部,急想快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看了一些当代外国文学作品,记住了一些“后现代主义”、“意识流”等名词,就开始炮制小说,并勇敢地跃起,投向全国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各种刊物的“篮网”有的碰到篮板,返回;有的干脆砸出了场,了无踪迹。
但紫雨一点不泄气,屡败屡战。
一位东北来的客户好心地说他有个朋友在大学中文系任教,其父是国内有名的作家。如果由他推荐,命中率较有把握。他叫余潇潇。
紫雨满怀憧憬地又放飞了鸽子。回信极快,笔迹粗厉,语言直率:分析贵作品一二三四五;我国作家素养现状一二三四五;提出希望一二三四五。
看得紫雨冷汗直冒。尽管他拒绝推荐,但一笔一画几千里寄来“三个五”紫雨还是心存感激的。恰逢新年,紫雨选了一张贺卡寄过去,上面印刷四个字“遥祝安好”自己干脆一字不写,随便理解吧。
紫雨寄出不久就收到回复的贺卡,这倒出乎了她的意料,有点感动。
第二年,那点感动使紫雨想让对方释然:她不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势利人儿。于是又寄了一张不写一个字的贺卡,她又收到了回卡,这回她想到了。以后每年一来一往自然而然,也搞不清谁先谁后了。
至今,紫雨已经收到一个叫余潇潇的十张新年贺卡了。
贺卡没一字是手写的,全是印刷的字儿,多是:
人生能有几次知遇?认识你是我的幸运。
世间最珍贵的是朋友,请珍惜这份挚情,直到永远。
不知是哪一年,寄来的贺卡是一张精美的世界名画卡,上面印刷的字儿是:不思量,自难忘
后来也有些印字是:
对你的思念,长驻心间。
一份特别的祝福给一位特别的朋友。
就这些字来讲,并不会让紫雨的眼睛怎么地拔不开,因为印刷字是统一生产的,再挑选也不可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过,这种仅寄予一种小小的、良好愿望的沟通,时间越久,她倒越当成回事儿坚持下来了。
由于空间、环境和心理的遥遥之距,他们和任何两个没见过面的人没什么不同,他们再不可能有更多的沟通。
现在这个余潇潇,他到底想干吗?
紫雨真后悔当初自己的多事儿。
她对他实在是无足轻重!按推理,他们的年龄差不多,她也没有仙姿姝容,国色天香;十年努力,还是文学园地的一棵小草。他要见她干什么?
紫雨立即回复了一封信:不要来了,来了也找不到。
紫雨相信,看了这句话,他良师的耐心就会尘埃落定,另转乾坤了。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她一个人在办公室赶稿子,小保姆打来电话:你的朋友来了,东北的。
她只穿睡衣睡裤,光脚一拖鞋,换衣服都来不及。
也好,她就想让他知道她不耐烦。
办公室的门开着,紫雨坐在那里,看到楼梯下走上来那个男人:中等个,很结实,平头;白色圆领衫,蓝牛仔裤,蓝牛仔布背包。
离开他教训她的时候已整整十年,他现在至少也应该是个副教授了,他就是那个余潇潇?
紫雨站起来。
你好,我就是紫雨。却不伸手。
余潇潇笑嘻嘻地看着她,也礼貌地不主动向女士伸手。脑子没毛病!
对桌而坐。
不好找吧?
没事儿!走着问着,好找。
他快活着简直有些庆幸,似乎比着西方天鹅湖的王子他已经省心多了!
紫雨不由地想起一本妇女杂志的告诫:任何一个男人不由自主地接近一个女人时,都带有性爱的成分。
但是,这个余潇潇,如此的朝气蓬勃,是教授,是著名作家的儿子,难道会缺情人?难道他从早上下火车,一直找到晚上,只是为了一睹一位紫雨女士的近四十的芳容?
先住下,好吧?
紫雨主动说。不管他奔什么来的,千里之行已始于足下,紫雨心有不忍。当然,磕头换帖的朋友,就领回家住去了;彼此客套的熟人,也能留到单位招待所;贵客,送到大酒店;至于余潇潇,如此远程的文人笔会,车旅费都是扳着指头算的。紫雨带他坐上公共汽车,找到了一家小饭庄。
果然,他要了双人间,比单间便宜十块钱。
生意不好,顾客少,和单间不是一样?
余潇潇朝她眨眼笑。他的语音是标准的北京方言,又轻快又热烈。
春风破窗而进,将门砰地一下关住了。余潇潇大步走过去,打开门,并用椅子顶住,回头看看她:
对不起呀,这样凉快。
紫雨想,大概那种妇女杂志男人也看的!
紫雨慢慢地一字一句地说:我想象中的你,完全不同,高个子,英俊潇洒,就是不会笑。
人哪有不会笑的?告诉你,有一个老太太,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晒盐。一下雨她就想,盐晒不成了;天一晴她就想,伞就卖不掉了,结果天天发愁。邻居说:下雨的时候你就想,伞好卖了;天晴了你就想,盐好晒了,你是不是天天高兴?
紫雨笑了:
到底是师爷,听你的课应该不闷。
师爷对学生紫雨渐渐表现出来的耐心已理解为夸奖,顿时滔滔不绝:从国际局势到国内政治,从诺贝尔到爆炸文学,从婚姻心理到性就和站在讲台上一样正规,使紫雨不得不集中精力应答。但是,彼此对对方的人生经历,家庭环境,理想追求,谁都是一字不提。
紫雨有点心存感激。人和人的相识,有时只是感觉在一瞬间的交叉,而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之间保持一种均衡,才是一种意志的高手。
会,什么时候开?
紫雨十分小心地问,这样她就知道他什么时候走了。
两个人真想到一起了!他立即说,安排很紧,他明天就得离开这里。上、下午各有一趟车,他坐哪趟好?
不再转转了?
紫雨忍住没有长舒一口气。
转什么!我只是来看你!十年了,我一直想我们应该见一面!
原来他只是想证明她的存在?!确定这世界上是不是真有一个叫紫雨,对他毫不了解也并不想了解的陌生人,每年都寄一张印刷贺卡给他?余潇潇,人生执著何至于此!
也许每个人都以为别人一定活得滋润,活得有水平,活得热闹!也许每个人都有难以忍受的孤独,即使置身于层层人群
紫雨已看见了自己的眼泪,告辞。
第二天上午,紫雨到办公室交了稿就溜。她想她应该换一件质地高档的连衣裙,应该化化淡妆,如果她能给别人带来好心情,为什么不做呢?
他上午走。
没坐车,他们一起步行。
一直都不说话。
一到长途车站,紫雨立即和一切送亲人的人一样忙着买面包、火腿、矿泉水。余潇潇跑了几千里地还没吃上她一口饭。她只能准备给他带上。
余潇潇毫不推辞,和一切即将和亲人告别的人一样自然而然。
车就要开,两个人隔着车窗,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余潇潇忽然激动:紫雨,你相信吗?天人路隔,有一个人感觉着你,信任着你,关心着你的存在,这是我们的缘分!
年底,紫雨又收到一张东北沈阳寄来的新年贺卡,上面粗厉的笔迹写着:别念依依!
紫雨亦精心挑选了贺卡,并亲笔写上:遥祝安好!
紫雨已相信,不管再大的风浪,不管再大的起落,都会有一种不必许诺的诺言,一直持续下来,直到两个人中有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