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历来无私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扬帆1980最新章节!
常玉玲得到的这个职位,元坝村的十几名农技员都惦记着,特别是周建平的妹妹周建秀,不仅她本人早就想去大哥的企业上班,他们的母亲陈秀华,更是对玉玲的工作羡慕不已:你看人家玉玲多好啊,不用去上班,就是去田间地头转转,就能像公司职工一样按时拿工资。
对于这件事,陈秀华对大儿子周建平是有意见的,她也埋怨自己的丈夫周学成,“都是你对建平一直有成见,使他反过来对咱们有意见,现在可好,有啥好事他都想不到咱们。要不是他对咱们有意见,玉玲这工作就应该是建秀的。”
周学成在一旁抽着闷烟,一句话也不说。
其实,母亲陈秀华真是曲解了周建平的办事原则,在周建平看来,即使不考虑常玉玲,这个职位也轮不到亲妹妹周建秀,因为建秀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
在决定用谁不用谁之前,周建平做过一番对比,尽管常玉玲不是村里当时培养的农技员,但她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她的娘家又在双碑村,工作必定更容易开展。经过综合分析,周建平认为,包括周建秀在内的其他农技员,没有一个比得上常玉玲具备的优势条件。
为了协调企业与蔬菜种植基地的关系,随时掌控两处蔬菜基地的实际情况,健生食品公司特意设置了一个协调办公室,常玉玲是这个办公室的唯一员工,但她从来没有真正去公司为她设置的这间办公室上过一天班。
玉玲是个能干而做事踏实的女人,自从成了健生食品公司职工,她就处于全脱产状态,整天骑着那辆她跟周建平结婚时娘家作为嫁妆的永久牌自行车,从元坝村到双碑村,挨个自然村转悠,有需要技术指导的,她尽其所能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哪些家的紫甘蓝即将成熟需要收购,哪些家的莴苣因什么原因可能减产,等等等等,她都一一记录下来,一有机会就向公司汇报。
在用人问题上,周建平历来是无私的,他用常玉玲做这件事,完全用对人了。
有一次,正赶上常玉玲的一个闺蜜从外村回双碑村的娘家,看见玉玲整天在田间地头转悠,被晒黑了,便心疼地说:“玉玲,你也不缺钱,怎么不注意仪容,用点护肤品保养保养,你要是再这样继续下去,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周建平给甩了。”
“多谢提醒,他要是想甩我,等不到今天。”
玉玲很自信,但自那以后,她的头发也有型了,眉毛也画了,不仅脸上每天都有淡妆,而且衣着也开始讲究起来。
一次闲聊,谈到蔬菜基地的日常管理,赵馨梅道:“你夫人很能干呀!”
“什么能干不能干的,蔬菜基地建起来了,平时到田间地头转转,搭只眼睛,有啥问题往公司及时反映上来,她的工作就相当于公司的监控器。”周建平轻描淡写道。
“你可别小看了眼睛的作用,那得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赵馨梅道。
“那倒是,当时决定用她做这件事,也是考虑到了他的这些特点。”
西山乡是个小乡镇,总人口才五万来人,周建平的健生食品公司在两个村建设蔬菜基地,惠及的村民近两万人,不仅如此,洁净蔬菜项目扩建以后,又增加了两千余名员工,不仅周建平老家元坝村适合去公司上班的村民都进了他的公司上班,还在双碑村和附近村子招了不少职工。这两项举措,为西山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乡长多次往上级行政机构汇报,又向多家当地媒体反映,请求他们宣传周建平的事迹。每当宣传机构的人和媒体约请或计划采访时,都被周建平以各种理由或原因拒绝了。
如今,周建平的企业确实做大了,也为社会做了一些事情,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低调,在周建平看来,他做企业并不是为了出名,帮助老家人摆脱困境,为社会做事,没有一样是为了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
闷声发大财吗?也未必。在跟各种生意伙伴的交往中,周建平根本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小人,恰恰相反,无论跟谁合作,周建平的原则是有钱大家挣,有财大家发,先做人,后做事。
本着这样的原则做生意,凡是周建平开发出来的市场,别人很难把他挤走,因为一般竞争对手没有他那样的心胸和气魄。
......
扩建工程完工后,周建平跟赵馨梅合力攻下了本省省会的大型商场和超市。其间,赵馨梅一个在省商业厅当财务处副处长的同学帮了不少忙,那位同学出面,找到省城商业局的计划处处长,在这位处长的引荐下,周建平和赵馨梅才跟各大商场和超市的负责人接触上。
通过熟人引荐,只是接上了关系,跟每家商场和超市具体如何打交道,那就是周建平和赵馨梅的事了。
长期身处商场,周建平见多识广,对付不同对手该用何种手段,他早已驾轻就熟。本省省会比外省那个M市更大,常住人口要多出一百多万,大型商场和超市近五十家。周建平跟赵馨梅前后用了近两个月时间,终于将省城市场成功开发出来。
此时的健生食品公司,已是华兴市赫赫有名的大型企业,员工数量近四千人,产值利润在本市所有行业的综合排名中名列前几名,单就食品行业而言,健生食品公司在华兴市无疑是最大的,在全省食品行业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
周建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回终于可以闲下来消停一段时间了!
一个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上午,十点左右,健生食品公司大门口,驶来一辆黑色轿车,从副驾驶座位上下来一个人,跟门卫交流了几句,门卫让轿车开进了公司。
车子在停车区停稳后,坐在副驾驶那位老板模样的人从车上下来,径直走向总经理办公室。周建平一见来人,不认识,没等对方再往前走,他主动问道:“你找谁?”
“我是弘达公司的经理,我想找这里的总经理。”
“我是周建平,你找我有什么事?”
“哦,周总,我想跟你谈谈土地置换的事。”
“哟,土地置换,你请坐,你要谈土地置换什么事?”周建平似乎对话题有点兴趣了。
来人姓薛,是华兴市郊弘达地产公司的老板,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健生食品公司想搬迁,遂找上门来。
“周总,我们公司在市郊有土地,想用我们的土地跟你们交换,请问你们有没有兴趣把公司搬到我们那里去?”
“就是说,用你们的土地跟我们置换,让我们把公司搬到你们那里,我们厂区这片土地归你们,用来搞房地产,是这样吗?”周建平道。
“对,就是土地置换。”
“想法很好,既为你们公司在城里找到了一片位置不错的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又为你们乡镇引进了一家企业,真是一举双得。”周建平揶揄道。
“周总的公司早晚得从城里搬出去,我们那里位置也不错。”
“但是,我们不想置换,即使搬迁,我们也不缺土地。”周建平心里骂道,置换?你想得到美,城里的土地跟农村土地能一样的价格吗?你是真傻还是装傻?
“请问周总有什么打算?”
“我们的土地有国土局颁发的正规土地使用手续,这样的地不可能跟别人置换。”
“周总想怎么办呢?”
“如果哪天要搬迁,这片土地我们只能采取出售的方式处理,不会考虑任何其他方式。”
对面的弘达地产公司薛经理见没法商量,闲聊几句便告辞了。临走时,要去了周建平要的联系方式。
过了一个星期,周建平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你好!请问你是哪位?”
“呃,我是市府办的,我姓杨,你是周总吧?咱们见过。”
“市府办,姓杨?”周建平做了片刻的回忆,“哦,我想起来了,你是市府办的杨主任,咱们在西元公路的通车仪式上见过,是不是?”周建平道。
“对,咱们在那次仪式上见过。”
“杨主任,你好!请问你有什么吩咐?”
“听说你们的扩产项目已经完成了,怎么没上报申请政府专项补贴的报告?”杨副主任关切地问道。
“哎哟,我们以为项目都建设完成了,现在一切运作正常,还是为政府节省一笔资金吧。”
“嗨,政府每年都有这笔预算,你们的项目符合条件,该怎么申请还怎么申请,不用考虑那么多。”
“好吧,那我让赵总过几天把材料报上去。”
结束通话,周建平来到赵馨梅办公室,“刚才市府办的杨副主任打来电话,让咱们上报材料,申请政府补贴。”
“哟,这位杨副主任还真是热心肠,不过上次申请,那点补贴拖了很长时间才发到企业。”
“咱们的扩建项目早就完成了,本来也没想申请补贴,你看他还专门打来电话,咱们要是不报材料,好像不领情似的。”
“无所谓,那就给他报一份材料。”
三天后,赵馨梅来到市府办,把申请政府补贴的报告给了杨副主任。
老杨随便询问了一些企业运作和蔬菜基地建设的问题,然后转移话题道:“赵总,听说你们企业要想搬迁?”
“搬迁?是有这个打算,但那只是计划,具体什么时间搬,目前还没有提上日程呢。”赵馨梅不明白杨副主任的意思。
“据说你们的周总已经有计划了,回去跟周总说说,市郊的弘达公司那个土地置换方案值得考虑。”
“市郊的弘达公司?哦,好吧,回去我跟周总说。”带着满腹的疑问,赵馨梅起身告辞。
杨副主任把赵馨梅送到办公室门口,叮嘱道:“回去告诉周总,弘达公司薛总是我的朋友。”
常玉玲得到的这个职位,元坝村的十几名农技员都惦记着,特别是周建平的妹妹周建秀,不仅她本人早就想去大哥的企业上班,他们的母亲陈秀华,更是对玉玲的工作羡慕不已:你看人家玉玲多好啊,不用去上班,就是去田间地头转转,就能像公司职工一样按时拿工资。
对于这件事,陈秀华对大儿子周建平是有意见的,她也埋怨自己的丈夫周学成,“都是你对建平一直有成见,使他反过来对咱们有意见,现在可好,有啥好事他都想不到咱们。要不是他对咱们有意见,玉玲这工作就应该是建秀的。”
周学成在一旁抽着闷烟,一句话也不说。
其实,母亲陈秀华真是曲解了周建平的办事原则,在周建平看来,即使不考虑常玉玲,这个职位也轮不到亲妹妹周建秀,因为建秀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
在决定用谁不用谁之前,周建平做过一番对比,尽管常玉玲不是村里当时培养的农技员,但她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她的娘家又在双碑村,工作必定更容易开展。经过综合分析,周建平认为,包括周建秀在内的其他农技员,没有一个比得上常玉玲具备的优势条件。
为了协调企业与蔬菜种植基地的关系,随时掌控两处蔬菜基地的实际情况,健生食品公司特意设置了一个协调办公室,常玉玲是这个办公室的唯一员工,但她从来没有真正去公司为她设置的这间办公室上过一天班。
玉玲是个能干而做事踏实的女人,自从成了健生食品公司职工,她就处于全脱产状态,整天骑着那辆她跟周建平结婚时娘家作为嫁妆的永久牌自行车,从元坝村到双碑村,挨个自然村转悠,有需要技术指导的,她尽其所能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哪些家的紫甘蓝即将成熟需要收购,哪些家的莴苣因什么原因可能减产,等等等等,她都一一记录下来,一有机会就向公司汇报。
在用人问题上,周建平历来是无私的,他用常玉玲做这件事,完全用对人了。
有一次,正赶上常玉玲的一个闺蜜从外村回双碑村的娘家,看见玉玲整天在田间地头转悠,被晒黑了,便心疼地说:“玉玲,你也不缺钱,怎么不注意仪容,用点护肤品保养保养,你要是再这样继续下去,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周建平给甩了。”
“多谢提醒,他要是想甩我,等不到今天。”
玉玲很自信,但自那以后,她的头发也有型了,眉毛也画了,不仅脸上每天都有淡妆,而且衣着也开始讲究起来。
一次闲聊,谈到蔬菜基地的日常管理,赵馨梅道:“你夫人很能干呀!”
“什么能干不能干的,蔬菜基地建起来了,平时到田间地头转转,搭只眼睛,有啥问题往公司及时反映上来,她的工作就相当于公司的监控器。”周建平轻描淡写道。
“你可别小看了眼睛的作用,那得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赵馨梅道。
“那倒是,当时决定用她做这件事,也是考虑到了他的这些特点。”
西山乡是个小乡镇,总人口才五万来人,周建平的健生食品公司在两个村建设蔬菜基地,惠及的村民近两万人,不仅如此,洁净蔬菜项目扩建以后,又增加了两千余名员工,不仅周建平老家元坝村适合去公司上班的村民都进了他的公司上班,还在双碑村和附近村子招了不少职工。这两项举措,为西山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乡长多次往上级行政机构汇报,又向多家当地媒体反映,请求他们宣传周建平的事迹。每当宣传机构的人和媒体约请或计划采访时,都被周建平以各种理由或原因拒绝了。
如今,周建平的企业确实做大了,也为社会做了一些事情,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低调,在周建平看来,他做企业并不是为了出名,帮助老家人摆脱困境,为社会做事,没有一样是为了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
闷声发大财吗?也未必。在跟各种生意伙伴的交往中,周建平根本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小人,恰恰相反,无论跟谁合作,周建平的原则是有钱大家挣,有财大家发,先做人,后做事。
本着这样的原则做生意,凡是周建平开发出来的市场,别人很难把他挤走,因为一般竞争对手没有他那样的心胸和气魄。
......
扩建工程完工后,周建平跟赵馨梅合力攻下了本省省会的大型商场和超市。其间,赵馨梅一个在省商业厅当财务处副处长的同学帮了不少忙,那位同学出面,找到省城商业局的计划处处长,在这位处长的引荐下,周建平和赵馨梅才跟各大商场和超市的负责人接触上。
通过熟人引荐,只是接上了关系,跟每家商场和超市具体如何打交道,那就是周建平和赵馨梅的事了。
长期身处商场,周建平见多识广,对付不同对手该用何种手段,他早已驾轻就熟。本省省会比外省那个M市更大,常住人口要多出一百多万,大型商场和超市近五十家。周建平跟赵馨梅前后用了近两个月时间,终于将省城市场成功开发出来。
此时的健生食品公司,已是华兴市赫赫有名的大型企业,员工数量近四千人,产值利润在本市所有行业的综合排名中名列前几名,单就食品行业而言,健生食品公司在华兴市无疑是最大的,在全省食品行业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
周建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回终于可以闲下来消停一段时间了!
一个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上午,十点左右,健生食品公司大门口,驶来一辆黑色轿车,从副驾驶座位上下来一个人,跟门卫交流了几句,门卫让轿车开进了公司。
车子在停车区停稳后,坐在副驾驶那位老板模样的人从车上下来,径直走向总经理办公室。周建平一见来人,不认识,没等对方再往前走,他主动问道:“你找谁?”
“我是弘达公司的经理,我想找这里的总经理。”
“我是周建平,你找我有什么事?”
“哦,周总,我想跟你谈谈土地置换的事。”
“哟,土地置换,你请坐,你要谈土地置换什么事?”周建平似乎对话题有点兴趣了。
来人姓薛,是华兴市郊弘达地产公司的老板,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健生食品公司想搬迁,遂找上门来。
“周总,我们公司在市郊有土地,想用我们的土地跟你们交换,请问你们有没有兴趣把公司搬到我们那里去?”
“就是说,用你们的土地跟我们置换,让我们把公司搬到你们那里,我们厂区这片土地归你们,用来搞房地产,是这样吗?”周建平道。
“对,就是土地置换。”
“想法很好,既为你们公司在城里找到了一片位置不错的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又为你们乡镇引进了一家企业,真是一举双得。”周建平揶揄道。
“周总的公司早晚得从城里搬出去,我们那里位置也不错。”
“但是,我们不想置换,即使搬迁,我们也不缺土地。”周建平心里骂道,置换?你想得到美,城里的土地跟农村土地能一样的价格吗?你是真傻还是装傻?
“请问周总有什么打算?”
“我们的土地有国土局颁发的正规土地使用手续,这样的地不可能跟别人置换。”
“周总想怎么办呢?”
“如果哪天要搬迁,这片土地我们只能采取出售的方式处理,不会考虑任何其他方式。”
对面的弘达地产公司薛经理见没法商量,闲聊几句便告辞了。临走时,要去了周建平要的联系方式。
过了一个星期,周建平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你好!请问你是哪位?”
“呃,我是市府办的,我姓杨,你是周总吧?咱们见过。”
“市府办,姓杨?”周建平做了片刻的回忆,“哦,我想起来了,你是市府办的杨主任,咱们在西元公路的通车仪式上见过,是不是?”周建平道。
“对,咱们在那次仪式上见过。”
“杨主任,你好!请问你有什么吩咐?”
“听说你们的扩产项目已经完成了,怎么没上报申请政府专项补贴的报告?”杨副主任关切地问道。
“哎哟,我们以为项目都建设完成了,现在一切运作正常,还是为政府节省一笔资金吧。”
“嗨,政府每年都有这笔预算,你们的项目符合条件,该怎么申请还怎么申请,不用考虑那么多。”
“好吧,那我让赵总过几天把材料报上去。”
结束通话,周建平来到赵馨梅办公室,“刚才市府办的杨副主任打来电话,让咱们上报材料,申请政府补贴。”
“哟,这位杨副主任还真是热心肠,不过上次申请,那点补贴拖了很长时间才发到企业。”
“咱们的扩建项目早就完成了,本来也没想申请补贴,你看他还专门打来电话,咱们要是不报材料,好像不领情似的。”
“无所谓,那就给他报一份材料。”
三天后,赵馨梅来到市府办,把申请政府补贴的报告给了杨副主任。
老杨随便询问了一些企业运作和蔬菜基地建设的问题,然后转移话题道:“赵总,听说你们企业要想搬迁?”
“搬迁?是有这个打算,但那只是计划,具体什么时间搬,目前还没有提上日程呢。”赵馨梅不明白杨副主任的意思。
“据说你们的周总已经有计划了,回去跟周总说说,市郊的弘达公司那个土地置换方案值得考虑。”
“市郊的弘达公司?哦,好吧,回去我跟周总说。”带着满腹的疑问,赵馨梅起身告辞。
杨副主任把赵馨梅送到办公室门口,叮嘱道:“回去告诉周总,弘达公司薛总是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