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孤独的童话缔造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美梦设计师最新章节!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安徒生以孩童的眼光和诗人的手笔写下了文学世界中的极品。”——中国作家周作人的评语。
“安徒生很孤独,强烈的孤独。”——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评语。
“安徒生童话在全世界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圣经》发现的是神,而安徒生发现的是人,神最终要归结到人,而安徒生却是直接从人到人。”——这是中国翻译家林桦的评语。
叶超呢,深深地同意托尔斯泰的评语!
他说,安徒生很孤独,强烈地孤独……
叶超觉得,安徒生是极度地孤独,孤独得仿佛不应该属于这个现实的世界……
可怜的孩子,很可能一辈子连个女人都没有睡过……
他渴望拥抱女人,但又惧怕女人……
不得不说,这真的很遗憾……
安徒生的童话,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他的叙事视角很特别——安徒生童话所独创的儿童视角却是在原有的全知叙事模式——即用成人作为叙事者——上所作的新突破。
作者把成人叙事者假定为一个孩子,用孩子的说话方式创作作品中的语言,直白、自然,遵循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作品主题思想的创作,用一些生动但不离谱、神奇而不怪诞的故事情节讲述一个个深刻的道理。
这样的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既会感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场景,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又不会觉得夸张,反而增加真实感。
他运用儿童视角叙事模式创造了“安徒生童话”这一文体的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对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这种儿童视角叙事模式在文学界的肯定,大量的文学作品也打破传统的全知叙事模式,试图尝试这种新生的创作手法。
许多作家和理论家开始质疑和反思传统的叙事方法,他们意识到过去那种全知全能、叙事者洞察一切、掌握全局的叙事模式已丧失其真实性和缺乏新鲜感,文章看起来很受束缚,没有意外的收获和生命的活力。
他的文笔诙谐而又柔和,灵动轻巧而又饱含浓重的忧伤和哀挽。
他的许多技巧精致而不矫饰、主题深刻而不刻板。他能让文学传统中那些浪漫、古老、深情和微弱的成份,与那些现代、飞速、冷漠和随意的情绪发生联系和产生磁场。
比如《姆指姑娘》和《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这样的故事,就让单纯的心、朴索的想法、古老的生活原则在现代生活的氛围里散发出扑面而来的、令人产生乡愁的愉快和伤感。
带着微笑和温柔的情感进行悲剧叙事是安徒生童话悲剧美的一个显著特点。
安徒生童话的题材很广,在他众多的童话中,悲剧性故事占有相当份量,从他创作中期的《海的女儿》到其晚期创作的《老约翰尼讲的故事》,悲剧无所不在。
这些作品以人对理想生活和美好受情的希翼的破灭,人的精神追求的失败,美的心灵的被践踏,还有善良的劳动者的被迫害或被奴役为结局。
在这些作品中,美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
然而在作者历书写的形形色色的悲剧人生中.我们却感受到这位伟大的作家用美的颜色,为悲惨的人生,痛苦的心灵印上一层柔美,隽永而典雅的色彩。
悲剧为之在安徒生的世界里显得不一般。
无论是对为理想而献身的小人鱼《海的女儿》,对一生探求而由崇高的母爱而放弃孩子现实生命的母亲《母亲的故事》,抑成是对那些处于困境,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追求爱情但最终被黑暗社会所吞噬,被命运所不公的劳动者和忠于爱情之士(如《卖火柴的小姑娘》、《柳树下的梦》、《没有画的画册》、《第三夜》、《她是一个废物》、《老约翰尼的故事》、《依卜和小克里斯汀》),安徒生都寄托了自己对他们的同情、理解、挚爱、尊重和歌颂。
这份情感在其作品中的表现是绵长。
正是有了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这种特殊的情愫,当人们走进安徒生的悲剧世界,使很容易从其中看到令人心颤但又荡漾诗意,柔和温情的情景。
那深爱儿子的母亲(《母亲的故事)》为了从死神手中抢回已是奄奄一息的儿子,甘心让挂满冰核的荆棘划伤胸脯,流着眼泪唱出哀伤的歌而献出了眼睛,甚至献出了满头的黑发。
母亲拼死的找寻是为了从死神手中夺回命若游丝的儿子。
然而当母亲从死神那里知晓死神将把她的儿子带往幸福的天国,而母亲则只能被送往地狱这一现实时,面对生与死两种生命状态的选择,母亲的选择是将儿子留给死神。
作品以母亲貌似无情的选择来表现最深足浓的母爱,可谓在无情处现真爱。
以天国的美好映射现实的黑暗。
在这里,母爱的伟大和母亲无奈的选择同样敲响了现实社会的悲歌。
作者正是以这一人间的悲剧性艺术图景来寄寓他对母爱的歌颂,对母亲行为的理解和对社会的批判。
同样,小人鱼(《海的女儿》)为了追求人类永恒不灭的灵魂和人间爱情,宁可牺牲一切也要达到目的。
这个海底尊贵海王女儿,当她与人类相遇时,她曾两次救了王子的命。然其无私的行为最终并末被王子所知晓,她为之只能孤独地默默地忍受深爱王子的情感煎熬,忍受所爱的人爱上别的公主的现实。
她放弃三百年寿命,牺牲美妙的声音,忍受无言受伤的精神折磨和每行一步都必须忍受如行于锥子和刀刃的肉体的痛苦。
小人鱼的付出其目的是为了赢得一一份人间的爱情和人类永恒不灭的灵魂,但她的放弃并没有换得她迫求所想得到的一切。然而她却无怨无悔,甘于选择自身的消逝以证实自身追求的价值。
这种源出于人物精神追求的坚强和韧性,全由人物那追寻理想的牢固的思想基础所决定。
因为小人鱼深知理想的实现是要付出代价的,因而她追求的目标一经认准,就一定百不挠地坚持到底。
作者将这一人物的牺牲精神和坚强意志置于悲剧性矛盾冲突之中,在小人鱼对自身命运的选择中表现出执着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悲剧人物的精神之美、追求之吴和理想之美在作者融着真情的美的叙事中产生了无尽的魅力。
安徒生在其童话世界中还讲述了一些执着追求爱情的悲剧。
在这类作品中,爱情的悲剧性结局同样被美的情感所充盈。
在现实的人生中,向往爱情且苦苦追求而不可得,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痛苦。
这种痛苦于世俗的人生中,完全有可能转化成种种“恶”的行径,张扬出人性的负面行为。然而在安徒生的世界里.它们已被俏悄悬搁或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人物善的行为、爱的执着、痴心和无私的奉献。
克努得(《柳树下的梦》)在失恋的痛苦中一想到他的致爱约翰妮便有一种虔诚的感觉,而在这个苦盼爱情的失恋者的精神世界中,始终存活着他所爱恋的人,因而当他怀着少男少女时产生的美好情感面对被恋人遗忘的现实时,他的梦中出现的仍是儿时约翰妮的身影和昔日的美好时光。
而这个梦境使他感到这是他“生命中最甜蜜的一个时刻”。
善良的依卜(《依卜和小克里斯汀》)为了给自己所爱的人以幸福,宁可解除与恋人的婚约,甘愿忍受情感上苦涩的煎熬。
多年以后,这个曾经为了爱而牺牲爱的人又义不容辞地收留了他病死于破烂小屋的昔日恋人的遗孤,从此担负起这个孤儿的父亲和母亲的职责。
这里,作者无疑是站在超越悲哀与欢乐的角度来观照人间的悲剧,尽显出作品主人公那能超然于一般情爱的那种伟大人格魅力,从而向读者以上一份被净化了的爱情,尽展出真爱的迷人和伟大。
作品无不使读者感受到在被净化的爱情之上,主人公那金子般的心在被金钱污染过冷漠无比的社会中是那样可贵,那样令人赞佩。
安徒生世界中诸多悲剧性叙事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作者以不同题材的悲剧故事,尽显人的美和善,尽显着悲剧人物对希望、对生活、对爱情、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他更在发掘悲剧人物自身审美价值的同时,将悲剧人物崇高的生命内涵和人格品性放在人类精神境界的高层次上,因此,作者的审美倾向,作者对其笔下人物所倾注的赞美与同情所交织而成的那种应和看肯定与歌颂,融注着温情和暖意的情愫。
死亡的诗意叙事是安徒生童话悲剧美的另一特色。
死亡,这个人类最忌讳的字眼,它标志着生命的尽头。
因而在与死亡相关的文学描述,一般与悲戚、眼泪、痛苦、悲壮、惨烈等心态有着不解之缘。安徒生之所以独特,除却他在世界儿童文学历史发展中不可磨灭的贡献乃至他在童话创作中的诸多个人化特色外,还在于他作品独特。
安徒生这里,作者把微笑与从容这种人间最有魅力的文学表情注入对死亡的描述之中,因而其作品中那些走完了人生历程抑或经历了人生悲剧的人,不论其年长和年少,当他们与人世告别的时候,不再流出痛苦的眼泪,而是或洒脱地将自身融于自然.或带着微笑在幸福美好的梦幻中离开人间。
如《祖母》一类作品,作者就将死亡处理得温柔而优美。
这篇寄寓着作者对自己祖母的深切怀念的作品,突现年老的祖母那份永远的美丽,更写她追念往日爱情的那种精神的美丽。
在安徒生笔下,祖母虽然“脸上全是皱纹,头上全是白发,但服睛却“明亮得像天上的两颗星星,甚至比星星还要美丽”。
她圾珍爱的是那朵夹在圣经中的玫瑰花,尽管它已经枯萎,但它是老祖母全部的精神寄托,因为它是那位祖母为之倾注了全部感情的美貌男子送给她的。
年老的祖母只有对着它时,才露出最温柔的微笑。作品写的是死亡,然而作者却以一种忧伤而又优雅的气氛,用一层幻想的彩砂来罩住死去的祖母。
因此,本是悲切的亲人的死亡成为没有痛苦的肉体的消逝,这种以暖色调笔力和诗化的幻象来展示死亡的文学呈现,使安徒生童话的悲剧作品有了更多的回味。
人,不是完美的。
叶超觉得,一个人,只要有他的可取之处,就是值得敬佩的。
所以,他来到丹麦的第一时间,就来了安徒生博物馆。
安徒生博物馆( andersson's house)位于丹麦菲茵岛中部的奥登塞市区。为纪念丹麦伟大童话作家安徒生(1805-1875年)诞生100周年(1905年)而建。
博物馆是一座红瓦白墙的平房,坐落在一条鹅卵石铺的街巷里。这里临街的一幢幢古老式样的建筑,使人感到仿佛回到了19世纪安徒生生活的年代。
很有历史的气息,也很有童话的气息。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安徒生以孩童的眼光和诗人的手笔写下了文学世界中的极品。”——中国作家周作人的评语。
“安徒生很孤独,强烈的孤独。”——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评语。
“安徒生童话在全世界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圣经》发现的是神,而安徒生发现的是人,神最终要归结到人,而安徒生却是直接从人到人。”——这是中国翻译家林桦的评语。
叶超呢,深深地同意托尔斯泰的评语!
他说,安徒生很孤独,强烈地孤独……
叶超觉得,安徒生是极度地孤独,孤独得仿佛不应该属于这个现实的世界……
可怜的孩子,很可能一辈子连个女人都没有睡过……
他渴望拥抱女人,但又惧怕女人……
不得不说,这真的很遗憾……
安徒生的童话,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他的叙事视角很特别——安徒生童话所独创的儿童视角却是在原有的全知叙事模式——即用成人作为叙事者——上所作的新突破。
作者把成人叙事者假定为一个孩子,用孩子的说话方式创作作品中的语言,直白、自然,遵循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作品主题思想的创作,用一些生动但不离谱、神奇而不怪诞的故事情节讲述一个个深刻的道理。
这样的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既会感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场景,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又不会觉得夸张,反而增加真实感。
他运用儿童视角叙事模式创造了“安徒生童话”这一文体的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对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这种儿童视角叙事模式在文学界的肯定,大量的文学作品也打破传统的全知叙事模式,试图尝试这种新生的创作手法。
许多作家和理论家开始质疑和反思传统的叙事方法,他们意识到过去那种全知全能、叙事者洞察一切、掌握全局的叙事模式已丧失其真实性和缺乏新鲜感,文章看起来很受束缚,没有意外的收获和生命的活力。
他的文笔诙谐而又柔和,灵动轻巧而又饱含浓重的忧伤和哀挽。
他的许多技巧精致而不矫饰、主题深刻而不刻板。他能让文学传统中那些浪漫、古老、深情和微弱的成份,与那些现代、飞速、冷漠和随意的情绪发生联系和产生磁场。
比如《姆指姑娘》和《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这样的故事,就让单纯的心、朴索的想法、古老的生活原则在现代生活的氛围里散发出扑面而来的、令人产生乡愁的愉快和伤感。
带着微笑和温柔的情感进行悲剧叙事是安徒生童话悲剧美的一个显著特点。
安徒生童话的题材很广,在他众多的童话中,悲剧性故事占有相当份量,从他创作中期的《海的女儿》到其晚期创作的《老约翰尼讲的故事》,悲剧无所不在。
这些作品以人对理想生活和美好受情的希翼的破灭,人的精神追求的失败,美的心灵的被践踏,还有善良的劳动者的被迫害或被奴役为结局。
在这些作品中,美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
然而在作者历书写的形形色色的悲剧人生中.我们却感受到这位伟大的作家用美的颜色,为悲惨的人生,痛苦的心灵印上一层柔美,隽永而典雅的色彩。
悲剧为之在安徒生的世界里显得不一般。
无论是对为理想而献身的小人鱼《海的女儿》,对一生探求而由崇高的母爱而放弃孩子现实生命的母亲《母亲的故事》,抑成是对那些处于困境,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追求爱情但最终被黑暗社会所吞噬,被命运所不公的劳动者和忠于爱情之士(如《卖火柴的小姑娘》、《柳树下的梦》、《没有画的画册》、《第三夜》、《她是一个废物》、《老约翰尼的故事》、《依卜和小克里斯汀》),安徒生都寄托了自己对他们的同情、理解、挚爱、尊重和歌颂。
这份情感在其作品中的表现是绵长。
正是有了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这种特殊的情愫,当人们走进安徒生的悲剧世界,使很容易从其中看到令人心颤但又荡漾诗意,柔和温情的情景。
那深爱儿子的母亲(《母亲的故事)》为了从死神手中抢回已是奄奄一息的儿子,甘心让挂满冰核的荆棘划伤胸脯,流着眼泪唱出哀伤的歌而献出了眼睛,甚至献出了满头的黑发。
母亲拼死的找寻是为了从死神手中夺回命若游丝的儿子。
然而当母亲从死神那里知晓死神将把她的儿子带往幸福的天国,而母亲则只能被送往地狱这一现实时,面对生与死两种生命状态的选择,母亲的选择是将儿子留给死神。
作品以母亲貌似无情的选择来表现最深足浓的母爱,可谓在无情处现真爱。
以天国的美好映射现实的黑暗。
在这里,母爱的伟大和母亲无奈的选择同样敲响了现实社会的悲歌。
作者正是以这一人间的悲剧性艺术图景来寄寓他对母爱的歌颂,对母亲行为的理解和对社会的批判。
同样,小人鱼(《海的女儿》)为了追求人类永恒不灭的灵魂和人间爱情,宁可牺牲一切也要达到目的。
这个海底尊贵海王女儿,当她与人类相遇时,她曾两次救了王子的命。然其无私的行为最终并末被王子所知晓,她为之只能孤独地默默地忍受深爱王子的情感煎熬,忍受所爱的人爱上别的公主的现实。
她放弃三百年寿命,牺牲美妙的声音,忍受无言受伤的精神折磨和每行一步都必须忍受如行于锥子和刀刃的肉体的痛苦。
小人鱼的付出其目的是为了赢得一一份人间的爱情和人类永恒不灭的灵魂,但她的放弃并没有换得她迫求所想得到的一切。然而她却无怨无悔,甘于选择自身的消逝以证实自身追求的价值。
这种源出于人物精神追求的坚强和韧性,全由人物那追寻理想的牢固的思想基础所决定。
因为小人鱼深知理想的实现是要付出代价的,因而她追求的目标一经认准,就一定百不挠地坚持到底。
作者将这一人物的牺牲精神和坚强意志置于悲剧性矛盾冲突之中,在小人鱼对自身命运的选择中表现出执着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悲剧人物的精神之美、追求之吴和理想之美在作者融着真情的美的叙事中产生了无尽的魅力。
安徒生在其童话世界中还讲述了一些执着追求爱情的悲剧。
在这类作品中,爱情的悲剧性结局同样被美的情感所充盈。
在现实的人生中,向往爱情且苦苦追求而不可得,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痛苦。
这种痛苦于世俗的人生中,完全有可能转化成种种“恶”的行径,张扬出人性的负面行为。然而在安徒生的世界里.它们已被俏悄悬搁或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人物善的行为、爱的执着、痴心和无私的奉献。
克努得(《柳树下的梦》)在失恋的痛苦中一想到他的致爱约翰妮便有一种虔诚的感觉,而在这个苦盼爱情的失恋者的精神世界中,始终存活着他所爱恋的人,因而当他怀着少男少女时产生的美好情感面对被恋人遗忘的现实时,他的梦中出现的仍是儿时约翰妮的身影和昔日的美好时光。
而这个梦境使他感到这是他“生命中最甜蜜的一个时刻”。
善良的依卜(《依卜和小克里斯汀》)为了给自己所爱的人以幸福,宁可解除与恋人的婚约,甘愿忍受情感上苦涩的煎熬。
多年以后,这个曾经为了爱而牺牲爱的人又义不容辞地收留了他病死于破烂小屋的昔日恋人的遗孤,从此担负起这个孤儿的父亲和母亲的职责。
这里,作者无疑是站在超越悲哀与欢乐的角度来观照人间的悲剧,尽显出作品主人公那能超然于一般情爱的那种伟大人格魅力,从而向读者以上一份被净化了的爱情,尽展出真爱的迷人和伟大。
作品无不使读者感受到在被净化的爱情之上,主人公那金子般的心在被金钱污染过冷漠无比的社会中是那样可贵,那样令人赞佩。
安徒生世界中诸多悲剧性叙事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作者以不同题材的悲剧故事,尽显人的美和善,尽显着悲剧人物对希望、对生活、对爱情、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他更在发掘悲剧人物自身审美价值的同时,将悲剧人物崇高的生命内涵和人格品性放在人类精神境界的高层次上,因此,作者的审美倾向,作者对其笔下人物所倾注的赞美与同情所交织而成的那种应和看肯定与歌颂,融注着温情和暖意的情愫。
死亡的诗意叙事是安徒生童话悲剧美的另一特色。
死亡,这个人类最忌讳的字眼,它标志着生命的尽头。
因而在与死亡相关的文学描述,一般与悲戚、眼泪、痛苦、悲壮、惨烈等心态有着不解之缘。安徒生之所以独特,除却他在世界儿童文学历史发展中不可磨灭的贡献乃至他在童话创作中的诸多个人化特色外,还在于他作品独特。
安徒生这里,作者把微笑与从容这种人间最有魅力的文学表情注入对死亡的描述之中,因而其作品中那些走完了人生历程抑或经历了人生悲剧的人,不论其年长和年少,当他们与人世告别的时候,不再流出痛苦的眼泪,而是或洒脱地将自身融于自然.或带着微笑在幸福美好的梦幻中离开人间。
如《祖母》一类作品,作者就将死亡处理得温柔而优美。
这篇寄寓着作者对自己祖母的深切怀念的作品,突现年老的祖母那份永远的美丽,更写她追念往日爱情的那种精神的美丽。
在安徒生笔下,祖母虽然“脸上全是皱纹,头上全是白发,但服睛却“明亮得像天上的两颗星星,甚至比星星还要美丽”。
她圾珍爱的是那朵夹在圣经中的玫瑰花,尽管它已经枯萎,但它是老祖母全部的精神寄托,因为它是那位祖母为之倾注了全部感情的美貌男子送给她的。
年老的祖母只有对着它时,才露出最温柔的微笑。作品写的是死亡,然而作者却以一种忧伤而又优雅的气氛,用一层幻想的彩砂来罩住死去的祖母。
因此,本是悲切的亲人的死亡成为没有痛苦的肉体的消逝,这种以暖色调笔力和诗化的幻象来展示死亡的文学呈现,使安徒生童话的悲剧作品有了更多的回味。
人,不是完美的。
叶超觉得,一个人,只要有他的可取之处,就是值得敬佩的。
所以,他来到丹麦的第一时间,就来了安徒生博物馆。
安徒生博物馆( andersson's house)位于丹麦菲茵岛中部的奥登塞市区。为纪念丹麦伟大童话作家安徒生(1805-1875年)诞生100周年(1905年)而建。
博物馆是一座红瓦白墙的平房,坐落在一条鹅卵石铺的街巷里。这里临街的一幢幢古老式样的建筑,使人感到仿佛回到了19世纪安徒生生活的年代。
很有历史的气息,也很有童话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