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谷粒 > 灌篮:我的湘北留学生涯 > 铁子们,请个假嗷,乡下干活
铁子们,请个假嗷,乡下干活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谋妻入局:总裁深夜来、尸姐、金钢进化、暗夜超神、尸灯鬼话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灌篮:我的湘北留学生涯最新章节!
陛下要建军事学校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一些勋贵开始坐不住了。
从古到今,军事人才的选拔往往都在他们这些世家里产生。这样他们才能长期保持对军队的掌控。近些年虽然武人被文人压成狗,但基本的上升通道还是保留的。现在陛下要建立军事学校,那我们的孩子将来怎么办?
这边正整顿着京营呢,那边又釜底抽薪开始搞我们的下一代,当真是不给我们留活路了?一时间,怨声四起。
朱由检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但他不想理会。
他找来了户部尚书毕自严,要他从户部抽些银两出来建设军校。
做为大明的财相,他很称职,因为他很抠门。听了朱由检的意图,他开始了自己的长篇大论。
从先帝说到二祖,从文臣说到勋贵,从赈灾说到边饷。总之一个字:没钱!
臣听闻今年皇庄大丰收,能不能些粮食用来赈灾?
他能说不吗?他不能。
臣听闻处决魏党等内臣查抄了不少财物,能不能从内帑拿出来些发饷?
他能拒绝吗?也不能。
结果一个铜板没要到,还被毕自严要走了二百万旦小麦和二百万两银子。
说起来这毕自严当这大明朝的管家也是不容易。由于倾向东林,被魏忠贤视为眼中钉,好在天启皇帝不湖涂,要不现在坟头上的草都一丈长了。可就这也堵不住大明的财政窟窿,自己亲兄弟毕自肃多次要钱发饷都拿不出来,导致宁远兵变,最后羞愤自杀。
五月十八
军校开工了!
他把正在科学院研究纺纱机的宋应星揪了出来,让他去军校工地上做监工。
实际上同时能纺八根丝的纺纱机,他已经研究出来了,正在逆向研发同时纺十六根丝的纺纱机。皇帝下命令了,只好放下手头的研发工作,一头扎进了军校的建设,变成了宋监理。
有了学校就不能没有学生。
军校的第一期学员的人选朱由检早就想好了,打算从武举人中选拔。于是他又下旨下月举行武举殿试。
可接下来却出了一件令他十分难堪的事。
他的旨意被内阁封驳了。
他有点懵逼了。好像从严嵩之后内阁的封驳权就不再用了吧?怎么到我这又支棱起来了?特别是你毕自严,好歹也是次辅,刚拿了朕的钱转过头来就坑朕!
他气愤的把内阁五位大学士叫了过来。在弘德殿召见他们。
“对于武举殿试之事,诸卿为何拒不拟旨?”朱由检强压着怒火冷冷地问道。其实问题很简单,朱由检的轮番举动触碰到了文臣的敏感神经。
最初是废除腾骧四卫,设立勇卫营。勇卫营是内卫兵,大家也都不说啥了,你刚上位没有安全感,大家理解。再后来你又整顿京营,我们还不说啥,毕竟京营确实烂的厉害。可再后来你又要建军校,我们还不反对,那是你自己花钱。
可现在你又要开武举殿试,你到底想干什么?
你是想让那些武夫重新压在我们头上?
你是皇帝,你可以为所欲为,但我们不行,我们要为身后代表的势力表明自己的态度!
以范景文为首的内阁五人静静地垂首而立。他们都听出了朱由检语气中压抑的愤怒,知道一不小心就要引火焚身。但陛下的问话总要有人回答,于是范景文开口了:
“臣几人商议之后,觉得此举不妥,纵观我朝二百余年,从未有过武举殿试之先例。请陛下三思。”
朱由检听完范景文的话险些压不住内心的怒火,可突然看到几人花白的头发,突然又冷静了下来。定了定神,用稍缓一点的语气说道:
“朕知你们心中所想。前段时间朕命李邦华整顿军营的事情,想来你们也略有耳闻。号称十万兵,能用的不过一万七,就这还是京城的三大营。各地卫所呢?你们不会一点也不知道吧?
大明看起来强大,号称百万雄兵,可真正能打仗的又有多少?就拿宁远大捷来说,看似守住了宁远城,可觉华岛死了多少人?连民带军死了一万四千多人,焚毁了两千艘船和八万旦粮草。
这样的结果可以称得上是大捷?倘若有一日建奴突破边防,京城定当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建奴的铁蹄之下,大明的百姓将被屠杀,大明的土地将被践踏,大明的城池将被焚毁。介时,朕靠什么保护朕的百姓,朕的土地?”
“此次殿试,朕只是打算挑选一批武臣,为我所用。诸卿不要过度紧张。”
“臣等不敢。”
“回去吧,大明的重担尚需诸卿帮朕分担。”
“臣等告退!”
说完一起走出了弘德殿,回到了值房。
“质公,此事该当如何?”文渊阁大学士蒋德璟问范景文道。
“拟旨吧。封驳只是一种态度,若仍然不知分寸,恐怕你我都挡不住陛下的怒火。况且我看陛下最忌党争,我等都要谨慎行事,把分内的事做好。莫要让番子抓到了把柄。”
几人点头称是,各自忙起了手头的事儿。
没了内阁的阻挠,政令自然是畅通无阻。举行武举殿试的通告分发到各州府,令刚参加完会试的武举人们兴奋不已。大部分人觉得自己的一身本领有了用武之地,也有少部分人,开始了四处活动。纷纷往京城赶去。
朱由检举行武举殿试的想法还是最近才有的。之前只想着建军校了,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光招学生不行,学校里总得有老师吧?
如果只是学习四书五经,那人倒是好找。可他需要的是一群完全效忠于他、并且能征善战的中坚力量。不是只会摇头诵读的书呆子。
正发愁间,想到了武举考试。那就举行武举殿试吧,看能不能选拔出一批有用之人。
接下来的时间,朱由检又一头扎进了书堆里。
他要在军校开学之前把学生的教材准备好。
文化武艺自不必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的塑造。
他要培养出一批效忠于他、且只效忠于他的力量。
陛下要建军事学校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一些勋贵开始坐不住了。
从古到今,军事人才的选拔往往都在他们这些世家里产生。这样他们才能长期保持对军队的掌控。近些年虽然武人被文人压成狗,但基本的上升通道还是保留的。现在陛下要建立军事学校,那我们的孩子将来怎么办?
这边正整顿着京营呢,那边又釜底抽薪开始搞我们的下一代,当真是不给我们留活路了?一时间,怨声四起。
朱由检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但他不想理会。
他找来了户部尚书毕自严,要他从户部抽些银两出来建设军校。
做为大明的财相,他很称职,因为他很抠门。听了朱由检的意图,他开始了自己的长篇大论。
从先帝说到二祖,从文臣说到勋贵,从赈灾说到边饷。总之一个字:没钱!
臣听闻今年皇庄大丰收,能不能些粮食用来赈灾?
他能说不吗?他不能。
臣听闻处决魏党等内臣查抄了不少财物,能不能从内帑拿出来些发饷?
他能拒绝吗?也不能。
结果一个铜板没要到,还被毕自严要走了二百万旦小麦和二百万两银子。
说起来这毕自严当这大明朝的管家也是不容易。由于倾向东林,被魏忠贤视为眼中钉,好在天启皇帝不湖涂,要不现在坟头上的草都一丈长了。可就这也堵不住大明的财政窟窿,自己亲兄弟毕自肃多次要钱发饷都拿不出来,导致宁远兵变,最后羞愤自杀。
五月十八
军校开工了!
他把正在科学院研究纺纱机的宋应星揪了出来,让他去军校工地上做监工。
实际上同时能纺八根丝的纺纱机,他已经研究出来了,正在逆向研发同时纺十六根丝的纺纱机。皇帝下命令了,只好放下手头的研发工作,一头扎进了军校的建设,变成了宋监理。
有了学校就不能没有学生。
军校的第一期学员的人选朱由检早就想好了,打算从武举人中选拔。于是他又下旨下月举行武举殿试。
可接下来却出了一件令他十分难堪的事。
他的旨意被内阁封驳了。
他有点懵逼了。好像从严嵩之后内阁的封驳权就不再用了吧?怎么到我这又支棱起来了?特别是你毕自严,好歹也是次辅,刚拿了朕的钱转过头来就坑朕!
他气愤的把内阁五位大学士叫了过来。在弘德殿召见他们。
“对于武举殿试之事,诸卿为何拒不拟旨?”朱由检强压着怒火冷冷地问道。其实问题很简单,朱由检的轮番举动触碰到了文臣的敏感神经。
最初是废除腾骧四卫,设立勇卫营。勇卫营是内卫兵,大家也都不说啥了,你刚上位没有安全感,大家理解。再后来你又整顿京营,我们还不说啥,毕竟京营确实烂的厉害。可再后来你又要建军校,我们还不反对,那是你自己花钱。
可现在你又要开武举殿试,你到底想干什么?
你是想让那些武夫重新压在我们头上?
你是皇帝,你可以为所欲为,但我们不行,我们要为身后代表的势力表明自己的态度!
以范景文为首的内阁五人静静地垂首而立。他们都听出了朱由检语气中压抑的愤怒,知道一不小心就要引火焚身。但陛下的问话总要有人回答,于是范景文开口了:
“臣几人商议之后,觉得此举不妥,纵观我朝二百余年,从未有过武举殿试之先例。请陛下三思。”
朱由检听完范景文的话险些压不住内心的怒火,可突然看到几人花白的头发,突然又冷静了下来。定了定神,用稍缓一点的语气说道:
“朕知你们心中所想。前段时间朕命李邦华整顿军营的事情,想来你们也略有耳闻。号称十万兵,能用的不过一万七,就这还是京城的三大营。各地卫所呢?你们不会一点也不知道吧?
大明看起来强大,号称百万雄兵,可真正能打仗的又有多少?就拿宁远大捷来说,看似守住了宁远城,可觉华岛死了多少人?连民带军死了一万四千多人,焚毁了两千艘船和八万旦粮草。
这样的结果可以称得上是大捷?倘若有一日建奴突破边防,京城定当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建奴的铁蹄之下,大明的百姓将被屠杀,大明的土地将被践踏,大明的城池将被焚毁。介时,朕靠什么保护朕的百姓,朕的土地?”
“此次殿试,朕只是打算挑选一批武臣,为我所用。诸卿不要过度紧张。”
“臣等不敢。”
“回去吧,大明的重担尚需诸卿帮朕分担。”
“臣等告退!”
说完一起走出了弘德殿,回到了值房。
“质公,此事该当如何?”文渊阁大学士蒋德璟问范景文道。
“拟旨吧。封驳只是一种态度,若仍然不知分寸,恐怕你我都挡不住陛下的怒火。况且我看陛下最忌党争,我等都要谨慎行事,把分内的事做好。莫要让番子抓到了把柄。”
几人点头称是,各自忙起了手头的事儿。
没了内阁的阻挠,政令自然是畅通无阻。举行武举殿试的通告分发到各州府,令刚参加完会试的武举人们兴奋不已。大部分人觉得自己的一身本领有了用武之地,也有少部分人,开始了四处活动。纷纷往京城赶去。
朱由检举行武举殿试的想法还是最近才有的。之前只想着建军校了,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光招学生不行,学校里总得有老师吧?
如果只是学习四书五经,那人倒是好找。可他需要的是一群完全效忠于他、并且能征善战的中坚力量。不是只会摇头诵读的书呆子。
正发愁间,想到了武举考试。那就举行武举殿试吧,看能不能选拔出一批有用之人。
接下来的时间,朱由检又一头扎进了书堆里。
他要在军校开学之前把学生的教材准备好。
文化武艺自不必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的塑造。
他要培养出一批效忠于他、且只效忠于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