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5章 赶考书生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大明由我而校最新章节!
朱由校对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非常重视,他生怕错过那些有才华、有爱国心,能助他创造辉煌历史的人才。皇帝对现有的科举制度并不满意,可他目前还没有找到更有效的方式来选拔官僚,因此也只能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继续沿用老办法。
在与重臣商讨完科举相关事宜后,朱由校带着他的护卫们乔装打扮去体察民情。在锦衣卫王阳武的陪同下,皇帝北京城墙和市容的修缮情况。工程进行的非常顺利,民夫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干活拿赏钱,天子很满意。
现在是春夏之交,正是万物生长,桃红柳绿的时候。在视察完京城以后,皇帝到郊外去踏青赏景散心。朱由校骑着专门为天子挑选预备的骏马,牵上缓绳一抖,轻加一鞭。那马匹总在大内养着,此时见了广阔的天地,真是如鱼得水,就地撒欢儿兜了个圈子,长嘶一声狂奔而去。
皇帝骑马飞奔时,遇见了一位正在打猎的中年人,此人张弓射箭,射死了一头鹿。护卫王阳武见状不好,双腿一夹腿肚,风驰电掣般追上去护驾,他紧张地对皇帝说道:“陛下,小心此人是刺客!”
天子只是微微一笑,讲道:“不必慌张!”说完,皇帝大胆地上前与这位衣着朴素、骑射过人的猎手聊天。一聊才知道,这位中年人叫汪乔年,他今年三十六岁,是赴京赶考的士子。
“汪兄,你为何不到北京城里去居住啊?现在科举延误,当今天子不是给赶考的书生都发了一笔钱作为住店的费用。京城的客栈不比这荒郊野外好多了!”
“蒲公子,京城的客栈房钱太高了,我想把陛下的赏赐留作盘缠,日后再用。再说荒郊野外也没什么不好,又清静又有野味可以猎获。”朱由校微服私访时一直自称蒲淳。汪乔年跟朱由校讲完就指了指他自己搭的帐篷。
一边聊天,汪乔年一边把刚捕获的野鹿放血剥皮切肉,准备架火烧烤食用,他的手脚很麻利,不一会儿,鹿肉的香味就飘散开来。朱由校吩咐手下去附近的集市买了一坛酒和一些小菜、干粮。朱由校和汪乔年围着篝火喝酒吃肉。
几碗酒喝进肚子里,汪乔年与眼前这位刚刚相识的黄公子热切的交谈起来。汪乔年谈到当前的天下大势,他认为当前百姓生活艰难,他认为如果朝廷再不改弦易辙,穷百姓为饥寒所迫,会铤而走险去造反。
如今世界,好比遍地堆着干柴,只要有一人放火,马上处处皆燃,不易扑灭。汪乔年只是书生,却勤奋练武,原因也在于此,为的就是能在大乱之中平乱自保。
“北方确实是贫苦,战火也不停息。但南方尚有可为,尤其是富裕的江南,只要经营得当,就可源源不断的支援北方。”朱由校讲出他的意见。
“蒲公子,我汪乔年是浙江严州府遂安县人,也曾在江南求学。以我所见,江南是一座大厦,外观仍是金碧辉煌,而根基梁柱已朽,没有意外变故也不会支持多少年;倘遇一场狂风暴雨,必回顷刻倒塌,不可收拾。”
“江南情形如此可怕么?难道一班士大夫都不为国事忧心吗?”朱由校追问道。
“士大夫仍是往年习气,到处结社,互相标榜,追名逐利。南京秦淮河一带仍是花天酒地,听歌狎妓。能够关心大局,以国事为念的人,千不抽一。那班自命风雅的小名士,到处招摇,日夜梦想的不过是‘坐乘轿,改个号,刻部稿,娶个小’。”
朱由校与汪乔年深谈很久,回到紫禁城时已经是晚上了。
这几天,公车会试的孝廉们水州陆车络绎不绝,荟萃京华。各式轿马、车船充塞街衙,京里京外寺院馆堂、酒楼茶肆都成了文人寄宿会友之地。
在京城正阳门内的棋盘街,有一对入京赶考的兄弟正在体会京师的繁华热闹。他们走到离大明门不远的地方站住,凭着白石栏杆偷眼向大明门里张望。大明门朱门洞开,禁卫森严。门内是东西千步廊,望不到尽头。
年长的哥哥对弟弟说:“千步廊北头是金水桥,过了金水桥就是承天门,再往里是端门、午门。听说承天门两旁有解学士写的对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那午门内就是九重宸居!”弟弟没敢作声,但心中有无限的憧憬。
这对兄弟是江西人,哥哥叫宋应升,弟弟叫宋应星。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二十九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然而在之后的会试中,兄弟俩却名落孙山。他们今年再来参加科举,以求高中进士。
和只钻研经史子集的哥哥宋应升不一样,宋应星更喜欢钻研种地、工匠之类的杂学。
宋应星的家乡宋村是典型的江南稻谷之乡,潦水流经附近,如前所述,这条河过去亦称雅溪,清澈透底的河水从这里向东北方向汇至鄱阳湖再入长江。村的周围是一片片整齐葱绿的水田和茂密的竹林。
奉新因为产竹,当地农民就地取材造纸,因而宋应星故乡周围还有一些纸坊,这里还有酒坊和榨油厂。从小就聪明伶俐的宋应星很喜欢观察生活,少年时期的他是个爱动的孩子,喜欢游历,经常与伙伴们登山远足。也许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写出了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宋应星也因此成为了名留青史的科学家。
不过现在已经三十五岁的宋应星还未创作《天工开物》,他的目标如同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学子一样,就是参加科举谋求功名,以求进入仕途。他相信他的未来是光明而有希望的。
和宋氏兄弟一样,许许多多的士子来参加科举。有的举子和汪乔年一样想省钱,比如说从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来的年轻士子卢象升就住在京城的龙树寺里。
龙树寺在京师众多古刹中并无多高的地位。它一无年代久远或用材名贵的佛身宝像,二未藏有唐代写经或宋代木椠佛经,三缺天竺西域传来的贝叶经文。但是龙树寺内有一片牡丹园,引得不少民众来观赏游玩。
住在龙树寺的士子不止卢象升,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举人叫钱敬忠,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五六个赶考书生。
钱敬忠的父亲钱若庚曾蒙冤在狱三十多年,多亏了天启皇帝整理旧案,才给他们家一个团圆。现在的钱敬忠就是打算考取进士一心报效万岁爷。
举人们跟龙树寺的方丈一起观赏牡丹。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时候,但见姚黄魏紫,争奇斗艳,果然大饱眼福。寺院清幽,方丈待住客房的士子很是殷勤热情。
方丈吩咐小沙弥给客人们摆上枣糕、饽饽等糕点,又给两人各冲了一碗茉莉花茶。方丈笑眯眯地说:“各位举人老爷请尝一尝龙树寺的糕点,看看它与市面上卖的有些不同没有。”
爱吃零食的钱
敬忠忙拿了一小块枣糕来吃。他边嚼边说:“是不错,比别的枣糕香些。”
方丈十分满意地说:“这位举人真有品味。龙树寺的糕点与众不同,每种糕点里都掺有牡丹花瓣粉。”
大家听到这句话后都来了兴趣,遂一齐凝神望着方丈。方丈兴致高涨,不无自得地说:“每年四月间,龙树寺的牡丹相继开放。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光彩闪亮,就像佛祖把身边的祥云送给了我们。但过不了多久,花瓣就一片片地枯萎掉落,大家都很惋惜,眼看着这些美丽无比的花瓣化为泥土而无法挽救。”
在此处,方丈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继续说道:“上一代方丈是个最灵慧的高僧,他从丹皮入药的常识中得到启示。心想,丹皮既然可以做药吃,那么丹花也可以入膳。于是他号召众僧把掉下来的牡丹花瓣拾起来,洗净晒干碾成粉末和进馍馍里。果然,蒸出的馍馍芳香扑鼻,味道好极了。再把牡丹粉末加进其他糕点中试试,也一样地又香又好吃。”
龙树寺方丈这番富有文采和感情的话,激起举人们的雅兴,于是都拾起一块枣糕或是饽饽、糖块品尝起来,果然清香芬芳,味道的确与平日吃的不大相同。又啜一口丹皮花茶,虽然刚入口时有一种淡淡的苦味,但喝下去后便觉得口腔里回味无穷。大家都叫好。
卢象升笑着说:“龙树寺有这么好的东西,我们给你宣传宣传,你们也可以借此赚点钱,为众僧谋点福祉。”
方丈忙合十道谢:“阿弥陀佛,多谢举人们抬举,若蒙举人们替敝寺说话,那真是敝寺的福分!”
不仅仅是龙树寺方丈有借科举营销产品,有的商家借此机会扩大名气。有的酒楼举办书法比赛,比出三位赢家,可以免费在客栈住宿。不少士子来参与比赛秀自己的书法,免不免费倒是小事,最重要的是证明自己的才华高人一等。通过众人的点评,有三位考生获得了免费住宿的资格,他们分别是倪元璐、王铎和黄道周。他们的书法作品都留给了客栈掌柜。
倪元璐的行草书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人曾戏称“刺菱翻筋斗”,其棱峭生动之姿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黄道周以隶书铺毫和方折行笔,点画多取隶意;字虽长,但强调向右上横势盘绕,让点画变得绵而密,虽略带习气,但奇崛刚劲。
到了进入贡院的这一天,倪元璐、王铎和黄道周正在客栈早起洗漱,只听竹帘一响,店掌柜跨进屋里,左手挎着四喜盒子,右手怀里抱了斗大一个坛子。他将盒子朝桌子上一放,把坛子慢慢放到桌下,就着势给三位客人请了个安。他笑嘻嘻地打开盒子,屉上热气腾腾地放着一盘糕,一盘粽子,一海盘蒸得烂熟的甲鱼,还有一枝笔、墨锭和一柄如意,齐齐整整地摆放着煞是好看。
店掌柜把东西一样一样摆放在桌上,又揭开下屉,却是一色六盘蒸菜。刹那间,屋子里香气四溢。他一边整治一边说:“这是小的一点孝敬意思,这叫做高中一甲,请三位公子赏光。我知道三位公子读圣贤书,并不信这些个,不过图个吉利也好啊!”
本来沉闷的备考空气,经店家这么一折腾,顿时有了活气。倪元璐歪起身来趿上鞋,笑道:“谢谢店家,不管吉利不吉利,先得享享口福。黄兄、王兄,咱们一起坐下吃吧。”三人坐下大快朵颐吃早饭,然后结伴一起去贡院。
朱由校对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非常重视,他生怕错过那些有才华、有爱国心,能助他创造辉煌历史的人才。皇帝对现有的科举制度并不满意,可他目前还没有找到更有效的方式来选拔官僚,因此也只能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继续沿用老办法。
在与重臣商讨完科举相关事宜后,朱由校带着他的护卫们乔装打扮去体察民情。在锦衣卫王阳武的陪同下,皇帝北京城墙和市容的修缮情况。工程进行的非常顺利,民夫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干活拿赏钱,天子很满意。
现在是春夏之交,正是万物生长,桃红柳绿的时候。在视察完京城以后,皇帝到郊外去踏青赏景散心。朱由校骑着专门为天子挑选预备的骏马,牵上缓绳一抖,轻加一鞭。那马匹总在大内养着,此时见了广阔的天地,真是如鱼得水,就地撒欢儿兜了个圈子,长嘶一声狂奔而去。
皇帝骑马飞奔时,遇见了一位正在打猎的中年人,此人张弓射箭,射死了一头鹿。护卫王阳武见状不好,双腿一夹腿肚,风驰电掣般追上去护驾,他紧张地对皇帝说道:“陛下,小心此人是刺客!”
天子只是微微一笑,讲道:“不必慌张!”说完,皇帝大胆地上前与这位衣着朴素、骑射过人的猎手聊天。一聊才知道,这位中年人叫汪乔年,他今年三十六岁,是赴京赶考的士子。
“汪兄,你为何不到北京城里去居住啊?现在科举延误,当今天子不是给赶考的书生都发了一笔钱作为住店的费用。京城的客栈不比这荒郊野外好多了!”
“蒲公子,京城的客栈房钱太高了,我想把陛下的赏赐留作盘缠,日后再用。再说荒郊野外也没什么不好,又清静又有野味可以猎获。”朱由校微服私访时一直自称蒲淳。汪乔年跟朱由校讲完就指了指他自己搭的帐篷。
一边聊天,汪乔年一边把刚捕获的野鹿放血剥皮切肉,准备架火烧烤食用,他的手脚很麻利,不一会儿,鹿肉的香味就飘散开来。朱由校吩咐手下去附近的集市买了一坛酒和一些小菜、干粮。朱由校和汪乔年围着篝火喝酒吃肉。
几碗酒喝进肚子里,汪乔年与眼前这位刚刚相识的黄公子热切的交谈起来。汪乔年谈到当前的天下大势,他认为当前百姓生活艰难,他认为如果朝廷再不改弦易辙,穷百姓为饥寒所迫,会铤而走险去造反。
如今世界,好比遍地堆着干柴,只要有一人放火,马上处处皆燃,不易扑灭。汪乔年只是书生,却勤奋练武,原因也在于此,为的就是能在大乱之中平乱自保。
“北方确实是贫苦,战火也不停息。但南方尚有可为,尤其是富裕的江南,只要经营得当,就可源源不断的支援北方。”朱由校讲出他的意见。
“蒲公子,我汪乔年是浙江严州府遂安县人,也曾在江南求学。以我所见,江南是一座大厦,外观仍是金碧辉煌,而根基梁柱已朽,没有意外变故也不会支持多少年;倘遇一场狂风暴雨,必回顷刻倒塌,不可收拾。”
“江南情形如此可怕么?难道一班士大夫都不为国事忧心吗?”朱由校追问道。
“士大夫仍是往年习气,到处结社,互相标榜,追名逐利。南京秦淮河一带仍是花天酒地,听歌狎妓。能够关心大局,以国事为念的人,千不抽一。那班自命风雅的小名士,到处招摇,日夜梦想的不过是‘坐乘轿,改个号,刻部稿,娶个小’。”
朱由校与汪乔年深谈很久,回到紫禁城时已经是晚上了。
这几天,公车会试的孝廉们水州陆车络绎不绝,荟萃京华。各式轿马、车船充塞街衙,京里京外寺院馆堂、酒楼茶肆都成了文人寄宿会友之地。
在京城正阳门内的棋盘街,有一对入京赶考的兄弟正在体会京师的繁华热闹。他们走到离大明门不远的地方站住,凭着白石栏杆偷眼向大明门里张望。大明门朱门洞开,禁卫森严。门内是东西千步廊,望不到尽头。
年长的哥哥对弟弟说:“千步廊北头是金水桥,过了金水桥就是承天门,再往里是端门、午门。听说承天门两旁有解学士写的对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那午门内就是九重宸居!”弟弟没敢作声,但心中有无限的憧憬。
这对兄弟是江西人,哥哥叫宋应升,弟弟叫宋应星。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二十九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然而在之后的会试中,兄弟俩却名落孙山。他们今年再来参加科举,以求高中进士。
和只钻研经史子集的哥哥宋应升不一样,宋应星更喜欢钻研种地、工匠之类的杂学。
宋应星的家乡宋村是典型的江南稻谷之乡,潦水流经附近,如前所述,这条河过去亦称雅溪,清澈透底的河水从这里向东北方向汇至鄱阳湖再入长江。村的周围是一片片整齐葱绿的水田和茂密的竹林。
奉新因为产竹,当地农民就地取材造纸,因而宋应星故乡周围还有一些纸坊,这里还有酒坊和榨油厂。从小就聪明伶俐的宋应星很喜欢观察生活,少年时期的他是个爱动的孩子,喜欢游历,经常与伙伴们登山远足。也许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写出了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宋应星也因此成为了名留青史的科学家。
不过现在已经三十五岁的宋应星还未创作《天工开物》,他的目标如同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学子一样,就是参加科举谋求功名,以求进入仕途。他相信他的未来是光明而有希望的。
和宋氏兄弟一样,许许多多的士子来参加科举。有的举子和汪乔年一样想省钱,比如说从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来的年轻士子卢象升就住在京城的龙树寺里。
龙树寺在京师众多古刹中并无多高的地位。它一无年代久远或用材名贵的佛身宝像,二未藏有唐代写经或宋代木椠佛经,三缺天竺西域传来的贝叶经文。但是龙树寺内有一片牡丹园,引得不少民众来观赏游玩。
住在龙树寺的士子不止卢象升,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举人叫钱敬忠,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五六个赶考书生。
钱敬忠的父亲钱若庚曾蒙冤在狱三十多年,多亏了天启皇帝整理旧案,才给他们家一个团圆。现在的钱敬忠就是打算考取进士一心报效万岁爷。
举人们跟龙树寺的方丈一起观赏牡丹。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时候,但见姚黄魏紫,争奇斗艳,果然大饱眼福。寺院清幽,方丈待住客房的士子很是殷勤热情。
方丈吩咐小沙弥给客人们摆上枣糕、饽饽等糕点,又给两人各冲了一碗茉莉花茶。方丈笑眯眯地说:“各位举人老爷请尝一尝龙树寺的糕点,看看它与市面上卖的有些不同没有。”
爱吃零食的钱
敬忠忙拿了一小块枣糕来吃。他边嚼边说:“是不错,比别的枣糕香些。”
方丈十分满意地说:“这位举人真有品味。龙树寺的糕点与众不同,每种糕点里都掺有牡丹花瓣粉。”
大家听到这句话后都来了兴趣,遂一齐凝神望着方丈。方丈兴致高涨,不无自得地说:“每年四月间,龙树寺的牡丹相继开放。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光彩闪亮,就像佛祖把身边的祥云送给了我们。但过不了多久,花瓣就一片片地枯萎掉落,大家都很惋惜,眼看着这些美丽无比的花瓣化为泥土而无法挽救。”
在此处,方丈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继续说道:“上一代方丈是个最灵慧的高僧,他从丹皮入药的常识中得到启示。心想,丹皮既然可以做药吃,那么丹花也可以入膳。于是他号召众僧把掉下来的牡丹花瓣拾起来,洗净晒干碾成粉末和进馍馍里。果然,蒸出的馍馍芳香扑鼻,味道好极了。再把牡丹粉末加进其他糕点中试试,也一样地又香又好吃。”
龙树寺方丈这番富有文采和感情的话,激起举人们的雅兴,于是都拾起一块枣糕或是饽饽、糖块品尝起来,果然清香芬芳,味道的确与平日吃的不大相同。又啜一口丹皮花茶,虽然刚入口时有一种淡淡的苦味,但喝下去后便觉得口腔里回味无穷。大家都叫好。
卢象升笑着说:“龙树寺有这么好的东西,我们给你宣传宣传,你们也可以借此赚点钱,为众僧谋点福祉。”
方丈忙合十道谢:“阿弥陀佛,多谢举人们抬举,若蒙举人们替敝寺说话,那真是敝寺的福分!”
不仅仅是龙树寺方丈有借科举营销产品,有的商家借此机会扩大名气。有的酒楼举办书法比赛,比出三位赢家,可以免费在客栈住宿。不少士子来参与比赛秀自己的书法,免不免费倒是小事,最重要的是证明自己的才华高人一等。通过众人的点评,有三位考生获得了免费住宿的资格,他们分别是倪元璐、王铎和黄道周。他们的书法作品都留给了客栈掌柜。
倪元璐的行草书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人曾戏称“刺菱翻筋斗”,其棱峭生动之姿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黄道周以隶书铺毫和方折行笔,点画多取隶意;字虽长,但强调向右上横势盘绕,让点画变得绵而密,虽略带习气,但奇崛刚劲。
到了进入贡院的这一天,倪元璐、王铎和黄道周正在客栈早起洗漱,只听竹帘一响,店掌柜跨进屋里,左手挎着四喜盒子,右手怀里抱了斗大一个坛子。他将盒子朝桌子上一放,把坛子慢慢放到桌下,就着势给三位客人请了个安。他笑嘻嘻地打开盒子,屉上热气腾腾地放着一盘糕,一盘粽子,一海盘蒸得烂熟的甲鱼,还有一枝笔、墨锭和一柄如意,齐齐整整地摆放着煞是好看。
店掌柜把东西一样一样摆放在桌上,又揭开下屉,却是一色六盘蒸菜。刹那间,屋子里香气四溢。他一边整治一边说:“这是小的一点孝敬意思,这叫做高中一甲,请三位公子赏光。我知道三位公子读圣贤书,并不信这些个,不过图个吉利也好啊!”
本来沉闷的备考空气,经店家这么一折腾,顿时有了活气。倪元璐歪起身来趿上鞋,笑道:“谢谢店家,不管吉利不吉利,先得享享口福。黄兄、王兄,咱们一起坐下吃吧。”三人坐下大快朵颐吃早饭,然后结伴一起去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