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长命百岁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将白最新章节!
凌虚阁宫门外。
赵显闭目垂手而立,九道冕旒玉珠垂落下来,让他有些像是图画中的帝王从画中走了出来。
小皇帝从凌虚阁宫门里头朝外面偷偷看了一眼,当看到一身正装朝服的赵显之后,赵寿心里猛地咯噔了一下,但是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整了整头上的白玉冠带,迈步走出了宫门。
当他走到赵显身前的时候,赵显仍旧闭着眼睛养神,小皇帝偷偷瞥了一眼,开口试探性的说了一句。
“皇叔…?”
赵显猛然睁开眼睛,看到一个身穿白色便服的少年人,正站在自己身前,对着自己露出微笑。
他没有想到小皇帝会亲自出来迎接自己,心下也有些吃惊,当下拱手弯腰:“臣见过陛下,劳陛下亲自出迎,臣深感惶恐。”
小皇帝笑了笑:“都是一家人,皇叔是长辈,又是我大启的功臣,朕出来迎一迎是应当应分的。”
说罢,他伸手拉住赵显的衣袖,就把赵显往凌虚阁里引。
赵显似笑非笑的看了这个小屁孩一眼,心中暗自有些感慨。
这孩子聪明不假,但是处处跟他爹赵睿学,偏偏他现在又太过稚嫩,很多举动由他一个小孩子做出来,只会似是而非,让人觉得有些可笑。
但是赵显也不急着拆穿,任由这孩子把自己拉进了凌虚阁里,在凌虚阁里见到萧太后也在之后,赵显轻轻拱手:“见过太后娘娘。”
萧太后一眼就瞥见了赵显的衣冠朝服,眼角抽了抽,轻轻开口:“肃王殿下日理万机,今日怎么有闲工夫到宫里来?”
眼见凌虚阁里已经没有了多少外人,赵显自顾自的寻了个矮桌子坐了下来,轻笑道:“说起来太后娘娘不信,臣弟自打回京以来,就一直在家睡大觉,没有怎么理会朝堂诸事了。”
萧太后面无表情的看了赵显一眼,显然她的确不信。
赵显懒得理会这个现在有些神经兮兮的女人,转脸对着小皇帝问道:“陛下,小玲儿最近在宫里如何了?”
赵寿脸色一红,轻声道:“玲儿妹妹近来咳嗽少了不少,每日里还能陪着侄儿读书,身子已经大好了。”
赵显咳嗽了几声。
当初他恶趣味之下,给囡囡取名叫做小玲,好巧不巧的跟萧铃儿重名,每次小皇帝喊“玲儿妹妹”,赵显都会觉得浑身不得劲。
“这次进宫来,是想跟太后娘娘还有陛下,说一件事情。”
赵显一边说话,一边从宽大的朝服袖子里取出一份镶金的大红请柬,递在小皇帝的桌子上,轻声道:“这个月十七,臣将要搬回祖宅里,并且纳侧妃,不奢望太后跟陛下能够驾临,只是毕竟一家人,总要知会一声。”
萧太后皱了皱眉头:“你要纳侧妃?哪一家的小姐?”
现在的萧太后母子,尽管在行政地位上仍旧是大启地位最高的两个人,但是他们的权柄几乎沦丧殆尽,其中赵显对他们管制最严的,就是情报来源。
所以,哪怕整个临安城的人都知道了赵显将要迎娶高家小姐,萧太后母子,也对此一无所知。
“是高家的姑娘。”
“哪一个高家?”
萧太后问出这个问题之后,脸色微微变了变,随即冷笑出声:“哀家明白了,是高明玉家的是不是?”
不等赵显回话,萧太后就骂道:“高明玉这个老东西,先帝朝之时,他在朝张口忠君,闭口忠君,现在反而第一个倒向你肃王府,亏他还是天下文人表率!”
“正是因为他是天下文人表率,所以他才要第一个倒向我肃王府。”
赵显低头笑了笑,也不顾忌尚在场的小皇帝,开口说道:“皇嫂,这世上只有架起锅子煮白米,没有架起锅子煮道理。所谓忠君,不过是那些文人用来说一说的口号而已,这临安换了个主人,他们依然可以荣华富贵,你失了势,没有道理让别人为了一个假大空的口号去死,是不是?”
萧太后脸色冷然。
小皇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然后对着赵显脆生生的说道:“皇叔,您的意思是,只有利益才能让读书人听话?”
赵显脸上的笑意收敛。
他犹豫了片刻,还是沉声开口:“圣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读书人也是这个样子,你对他们太好,他们就会愈发放肆,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赵寿继续追问:“如何治之?”
“这个简单,你左手持刀右手持饼,双手都藏在身后,不要给人看见,然后面对读书人的时候,酌情决定出左右手也就是了。”
说到这里,他自嘲一笑:“大抵用人之道都是这样,只不过读书人里头有骨气的不多,你持刀的手握紧一些,就算饼给的少了,他们也会乖乖听话。”
这就是后世的萝卜大棒理论,这个道理古人懂的人自然不少,但是中国的文人讲究含蓄而且要脸,不会把这个道理直白的写在纸面上,只会在文章之中有意无意的暗示出来。
小皇帝听了之后,嘻嘻一笑,起身对着赵显躬下身子:“学生谢过老师。”
这一礼,赵显并没有侧过身子。
论起身份,他的确是赵寿曾经正儿八经磕头拜师的师父,此时他是以老师的身份教导学生,自然可以对赵寿的礼数坦然受之。
听到叔侄二人的对话之后,萧太后原本冰冷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她皱了皱眉:“肃王殿下这样教导寿儿,就不怕将来…”
赵显喝了口茶,微笑道:“这些道理人人可以说的出来,我不说给陛下听,将来也会有让人来说。只不过道理说来简单,但是真正要用到实处却是千难万难,以先帝的才情,十有六年就心血耗尽,足见其中艰险。”
说到这里,赵显环顾左右,见整个凌虚阁里只有他们三个人之后,声音冷淡了下来:“说句不怎么好听的话,以陛下目前的处境来看,臣弟一日不死,他都没有什么翻盘的机会。”
三岁看老,对于小皇帝赵寿,赵显自觉已经看得七七八八,这小孩儿聪明劲是有,也会学着当年赵睿对赵长恭那样装孙子,只是他没有赵睿那种风轻云淡的大智慧,更没有赵睿当年的资源条件,从目前的局势来看,除非赵显自己拱手交出禁军,否则赵延寿这辈子,都没有什么翻身的可能。
萧太后勃然大怒:“那肃王殿下你什么时候死?”
“皇嫂你这话不对。”
赵显从座位上起身,朝着凌虚阁门口走去,边走边说:“皇嫂你应该给本王立一个长生牌位,日夜祈祷本王长命百岁才是。”
“眼下,整个朝堂上下,重权之地尽是我肃王府之人,若没有本王护着皇嫂跟陛下,那些人早就要了你们的性命了。”(未完待续)
凌虚阁宫门外。
赵显闭目垂手而立,九道冕旒玉珠垂落下来,让他有些像是图画中的帝王从画中走了出来。
小皇帝从凌虚阁宫门里头朝外面偷偷看了一眼,当看到一身正装朝服的赵显之后,赵寿心里猛地咯噔了一下,但是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整了整头上的白玉冠带,迈步走出了宫门。
当他走到赵显身前的时候,赵显仍旧闭着眼睛养神,小皇帝偷偷瞥了一眼,开口试探性的说了一句。
“皇叔…?”
赵显猛然睁开眼睛,看到一个身穿白色便服的少年人,正站在自己身前,对着自己露出微笑。
他没有想到小皇帝会亲自出来迎接自己,心下也有些吃惊,当下拱手弯腰:“臣见过陛下,劳陛下亲自出迎,臣深感惶恐。”
小皇帝笑了笑:“都是一家人,皇叔是长辈,又是我大启的功臣,朕出来迎一迎是应当应分的。”
说罢,他伸手拉住赵显的衣袖,就把赵显往凌虚阁里引。
赵显似笑非笑的看了这个小屁孩一眼,心中暗自有些感慨。
这孩子聪明不假,但是处处跟他爹赵睿学,偏偏他现在又太过稚嫩,很多举动由他一个小孩子做出来,只会似是而非,让人觉得有些可笑。
但是赵显也不急着拆穿,任由这孩子把自己拉进了凌虚阁里,在凌虚阁里见到萧太后也在之后,赵显轻轻拱手:“见过太后娘娘。”
萧太后一眼就瞥见了赵显的衣冠朝服,眼角抽了抽,轻轻开口:“肃王殿下日理万机,今日怎么有闲工夫到宫里来?”
眼见凌虚阁里已经没有了多少外人,赵显自顾自的寻了个矮桌子坐了下来,轻笑道:“说起来太后娘娘不信,臣弟自打回京以来,就一直在家睡大觉,没有怎么理会朝堂诸事了。”
萧太后面无表情的看了赵显一眼,显然她的确不信。
赵显懒得理会这个现在有些神经兮兮的女人,转脸对着小皇帝问道:“陛下,小玲儿最近在宫里如何了?”
赵寿脸色一红,轻声道:“玲儿妹妹近来咳嗽少了不少,每日里还能陪着侄儿读书,身子已经大好了。”
赵显咳嗽了几声。
当初他恶趣味之下,给囡囡取名叫做小玲,好巧不巧的跟萧铃儿重名,每次小皇帝喊“玲儿妹妹”,赵显都会觉得浑身不得劲。
“这次进宫来,是想跟太后娘娘还有陛下,说一件事情。”
赵显一边说话,一边从宽大的朝服袖子里取出一份镶金的大红请柬,递在小皇帝的桌子上,轻声道:“这个月十七,臣将要搬回祖宅里,并且纳侧妃,不奢望太后跟陛下能够驾临,只是毕竟一家人,总要知会一声。”
萧太后皱了皱眉头:“你要纳侧妃?哪一家的小姐?”
现在的萧太后母子,尽管在行政地位上仍旧是大启地位最高的两个人,但是他们的权柄几乎沦丧殆尽,其中赵显对他们管制最严的,就是情报来源。
所以,哪怕整个临安城的人都知道了赵显将要迎娶高家小姐,萧太后母子,也对此一无所知。
“是高家的姑娘。”
“哪一个高家?”
萧太后问出这个问题之后,脸色微微变了变,随即冷笑出声:“哀家明白了,是高明玉家的是不是?”
不等赵显回话,萧太后就骂道:“高明玉这个老东西,先帝朝之时,他在朝张口忠君,闭口忠君,现在反而第一个倒向你肃王府,亏他还是天下文人表率!”
“正是因为他是天下文人表率,所以他才要第一个倒向我肃王府。”
赵显低头笑了笑,也不顾忌尚在场的小皇帝,开口说道:“皇嫂,这世上只有架起锅子煮白米,没有架起锅子煮道理。所谓忠君,不过是那些文人用来说一说的口号而已,这临安换了个主人,他们依然可以荣华富贵,你失了势,没有道理让别人为了一个假大空的口号去死,是不是?”
萧太后脸色冷然。
小皇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然后对着赵显脆生生的说道:“皇叔,您的意思是,只有利益才能让读书人听话?”
赵显脸上的笑意收敛。
他犹豫了片刻,还是沉声开口:“圣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读书人也是这个样子,你对他们太好,他们就会愈发放肆,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赵寿继续追问:“如何治之?”
“这个简单,你左手持刀右手持饼,双手都藏在身后,不要给人看见,然后面对读书人的时候,酌情决定出左右手也就是了。”
说到这里,他自嘲一笑:“大抵用人之道都是这样,只不过读书人里头有骨气的不多,你持刀的手握紧一些,就算饼给的少了,他们也会乖乖听话。”
这就是后世的萝卜大棒理论,这个道理古人懂的人自然不少,但是中国的文人讲究含蓄而且要脸,不会把这个道理直白的写在纸面上,只会在文章之中有意无意的暗示出来。
小皇帝听了之后,嘻嘻一笑,起身对着赵显躬下身子:“学生谢过老师。”
这一礼,赵显并没有侧过身子。
论起身份,他的确是赵寿曾经正儿八经磕头拜师的师父,此时他是以老师的身份教导学生,自然可以对赵寿的礼数坦然受之。
听到叔侄二人的对话之后,萧太后原本冰冷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她皱了皱眉:“肃王殿下这样教导寿儿,就不怕将来…”
赵显喝了口茶,微笑道:“这些道理人人可以说的出来,我不说给陛下听,将来也会有让人来说。只不过道理说来简单,但是真正要用到实处却是千难万难,以先帝的才情,十有六年就心血耗尽,足见其中艰险。”
说到这里,赵显环顾左右,见整个凌虚阁里只有他们三个人之后,声音冷淡了下来:“说句不怎么好听的话,以陛下目前的处境来看,臣弟一日不死,他都没有什么翻盘的机会。”
三岁看老,对于小皇帝赵寿,赵显自觉已经看得七七八八,这小孩儿聪明劲是有,也会学着当年赵睿对赵长恭那样装孙子,只是他没有赵睿那种风轻云淡的大智慧,更没有赵睿当年的资源条件,从目前的局势来看,除非赵显自己拱手交出禁军,否则赵延寿这辈子,都没有什么翻身的可能。
萧太后勃然大怒:“那肃王殿下你什么时候死?”
“皇嫂你这话不对。”
赵显从座位上起身,朝着凌虚阁门口走去,边走边说:“皇嫂你应该给本王立一个长生牌位,日夜祈祷本王长命百岁才是。”
“眼下,整个朝堂上下,重权之地尽是我肃王府之人,若没有本王护着皇嫂跟陛下,那些人早就要了你们的性命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