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援助苏丹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大时代1958最新章节!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祝贺祖国的运动员们取得这次不错的成绩,不要误会,我不是过来帮你们庆祝,我们苏联就是世界第一,现在不是未来也一定会是。像是这次的成绩以后成为我们国家的常态,竞技体育没有第二,以后的总金牌榜第一只能有一个国家,那就是我们苏联!”要说满嘴跑火车,整个苏联都没有谢洛夫厉害,他吹嘘的方式也非常特别,不是证明对运动员成绩的宣扬,从侧面显示整个苏联的强大,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当然是有理由高兴的,谢洛夫核算之后小赚了三百万,没有白白行动一次。同时让美国品尝一次失败的滋味,从今天开始一个小道消息将在意大利流传,谢洛夫曾经向美国驻意大利大使发出挑战,而美国大使没有接招。这当然不会给美国带来一些实际损失,但奥运会的金牌榜也显示一个国家的实力,这点却是不争的事实。体育强国往往和国家的综合实力相关,这点没有国家会否认。
如果有人质疑这一点,意大利人首先就不干了,因为在苏联和美国之后,罗马奥运会意大利的金牌榜排名第三,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讲,意大利这次的奥运会举办的都相当成功。
取得了双赢的谢洛夫,招待这些苏联的运动员找了一个酒店庆祝,只要意大利有的东西全部让这些运动员尽兴,同时拍着胸脯保证已经找了一个地方让他们去休假,希望未来的比赛中再创辉煌。
至于美国人会怎么评价这次失败,谢洛夫又不会去看,只有胜利者可以享受喜悦,谁会管失败者自己心里面怎么想。如何有一天美国输掉了和苏联的全方位竞争,到时候谢洛夫大可以踩在美国人的尸体上,来论证两百年来美国政府就是一群混日子的白痴,整个国家就是资本家的奴隶,只不过占着地理位置的好处没有受到打击。到时候随便他怎么往美国人的脑袋上扣屎盆子,不会有一个国家出来替美国人说话,甚至连他们自己国家的人民也会跳出来证明谢洛夫说得对。
这次意大利之行也可以收尾了,所有的合同都已经敲定,克格勃在意大利的存在感只会越来越强,这次在意大利豁出血本的谢洛夫,至少帮助意大利政府解决了几万人的就业问题,当然这也不是白来的,只要谢列平开始裁撤克格勃的特工,谢洛夫就会把那些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克格勃干部送到意大利,担任这些工厂的干部。
很公平对不对?至少意大利的轻工业也有不少东西是克格勃感兴趣的,同样一个电风扇,意大利的产品省电还无声,苏联制造出来的有噪声还费电,那当然应该好好和意大利人学习学习,为了防止意大利没有国际主义精神,不教自己,派过来一些特工以防后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能交换最好,达不成协议可以偷嘛……
在明斯克火车站,谢洛夫和瓦莉娅吻别,对着妻子身后的一排女特工点点头,得到了正面的回应,整理好衣襟的谢洛夫目送妻子转道基辅。不得不说苏联的高速公路网络必须要革新了,至少欧洲部分应该要想办法研究出来新型的建筑模式。不然这种路况迟早会耽误苏联的强大,苏联的发展很大的受制于寒带的地理条件,这点谢洛夫必须承认。
全国八成以上的国土都存在冻土带,像是西伯利亚那种漫长的冬天,苏联一半的国土都是那样。这种国土上首先要建立公路网络就成本大的不像话,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只需要经历过一个四季轮替,第二年就和泥泞的土路没有区别。全国的高速公路网一点都不现实,苏联一直在修建铁路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同时不断对国内的铁路进行升级,苏联的铁路电气化从六十年代开始一直走在美国前面,但仍然改变不了物流不畅的劣势。
至少苏联的欧洲部分还是应该推进公路网的建设,但是亚洲方面高速公路网只能成为铁路的补充,像是中亚、远东和贝加尔湖附近建成局域的高速网络,依托西伯利亚铁路保持物流的通畅。
建筑方面也受到气候的影响,越往北建设的高楼墙体越厚,五零墙都可能因为骤然的寒冬被冻裂,这其中的成本巨大。如果苏联开放户籍制度,西伯利亚的苏联人口能在几十年时间跑到欧洲来再也不回去,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西伯利亚被别的国家占领,谢洛夫上辈子本身就是东北人,还不知道东北的人口一直都在负增长么?能自由迁徙的话,谁愿意呆在这么寒冷的地方熬日子?
好像从今年开始,谢洛夫独自进入克里姆林宫的次数一下子多了不少,以前他还在嘲笑谢列平,说谢列平就差把家安在赫鲁晓夫办公室的旁边了,没想到现在他也变得差不多。克格勃是最经常进入克里姆林宫的部门,各种各样的报告通过克格勃交到赫鲁晓夫的办公桌上面,谢洛夫要向赫鲁晓夫报告意大利的情况,自然不能避免这一关。
“总体而言,我们利用新颖的设计打开了意大利的防线,未来的意大利很有可能成为南斯拉夫那样的国家,事实上和我六年前在意大利的时候相比,在我们和美国人中间骑墙的声音就大了不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欧洲还是我们和美国对峙的最前线,想要取得任何一点成绩都十分的不容易,瓦解掉美国的欧洲防线并不容易。”谢洛夫拿着和意大利签署的轻工业、造船业和通讯业合同,逐一让赫鲁晓夫过目。
“不错,可以说在资本主义阵营中打开了一丝缺口,意大利就是美国的南斯拉夫!”赫鲁晓夫以一贯的大嗓门肯定了谢洛夫的成绩,转而问到,“不过通讯器材工业部的对阿尔泰移动电话系统和意大利合作有所微词,尤里你认为呢?”
“阿尔泰移动电话系统毫无疑问是非常先进的,这点我从来都不否认!我之所以一直坚持把通讯器材的方面列入合作的项目,也有我的考虑!我是一个克格勃特工,不会做出危害国家安全的事情。”谢洛夫立正敬礼解释道,“我要推广苏联的移动电话系统,挤压美国可能出现的山寨品,同时也是因为移动电话还存在着巨大的进步空间,我们的科研机构正在研究更小更方面的通讯器材,到时候其他国家的人就会发现,苏联已经更好的!已经接受了我们前一代阿尔泰系统的国家,就必须和我们保持一致!因为我们苏联和美国的技术是完全不同的,未来的收益不可想象。”
在第一书记面前,谢洛夫描绘了一种良好的远景,这不同于一些在赫鲁晓夫放卫星的干部,他做事是非常有把握的,完全可以把这些远景实现。
谢洛夫描绘的未来让赫鲁晓夫大感兴趣,自从赫鲁晓夫执政的后半段开始,他也开始脱离实际,不然苏联的玉米运动不会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想到这里,一个纠结的问题再次出现在谢洛夫的心中,这个地雷他是主动往里趟,还是等到事情爆发在按照赫鲁晓夫的命令,对各地因为推进玉米运动的浮夸风进行打击,毫无疑问如果从现在开始调查,苏联的损失会少一点,如果在等一年等到玉米运动爆发出来,则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提升赫鲁晓夫对克格勃的信任。
“对了,第一书记,苏丹的雨季马上就要到来,苏丹全国堆积如山的玉米必须兴建大型的仓库在北部靠近埃及的干旱地区存放,苏丹本身的建筑工业和重工业都很落后,苏卡切夫院士发回来消息,如果苏联不帮助苏丹修建大批的巨型仓库,苏丹的玉米产量会有超过两成因为雨季的到来烂掉。”谢洛夫还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了主动趟地雷,不过还是从苏丹开始。
果然这种曲线救国的方阵,引起了赫鲁晓夫的兴趣,如果有一个国家向苏联学习,尤其是学习他本人的玉米运动,作为发起者的赫鲁晓夫十分高兴。尤其是赫鲁晓夫这种把个人意志总是用来治理国家的领导人,一高兴直接批准了谢洛夫的建议,对苏丹的援建立刻启动。
“相信苏丹的阿布德将军会对这个决定感到十分高兴的!”谢洛夫毫不吝啬的对着第一书记狂拍马屁,随后表示自己回去研究在哪里修建大型仓库,帮助苏丹完成粮食储备。最主要是害怕赫鲁晓夫国内的玉米运动,所以要赶紧逃离克里姆林宫,万一这位性情中人的第一书记到时候让他去各地调查玉米运动就不好了。
回到第三总局,谢洛夫召集一批作战方面的参谋商量之后,把修建大型仓库的地点定在苏丹北部的瓦迪哈勒法,瓦迪哈勒法已经十分靠近和埃及的边界,那里是苏丹和埃及贸易的重要地点,不过谢洛夫把地点定在那里完全是因为作战方面的考虑,万一国内的玉米问题爆发,苏丹又有不配合的意思,从阿斯旺出兵也方便。(未完待续。)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祝贺祖国的运动员们取得这次不错的成绩,不要误会,我不是过来帮你们庆祝,我们苏联就是世界第一,现在不是未来也一定会是。像是这次的成绩以后成为我们国家的常态,竞技体育没有第二,以后的总金牌榜第一只能有一个国家,那就是我们苏联!”要说满嘴跑火车,整个苏联都没有谢洛夫厉害,他吹嘘的方式也非常特别,不是证明对运动员成绩的宣扬,从侧面显示整个苏联的强大,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当然是有理由高兴的,谢洛夫核算之后小赚了三百万,没有白白行动一次。同时让美国品尝一次失败的滋味,从今天开始一个小道消息将在意大利流传,谢洛夫曾经向美国驻意大利大使发出挑战,而美国大使没有接招。这当然不会给美国带来一些实际损失,但奥运会的金牌榜也显示一个国家的实力,这点却是不争的事实。体育强国往往和国家的综合实力相关,这点没有国家会否认。
如果有人质疑这一点,意大利人首先就不干了,因为在苏联和美国之后,罗马奥运会意大利的金牌榜排名第三,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讲,意大利这次的奥运会举办的都相当成功。
取得了双赢的谢洛夫,招待这些苏联的运动员找了一个酒店庆祝,只要意大利有的东西全部让这些运动员尽兴,同时拍着胸脯保证已经找了一个地方让他们去休假,希望未来的比赛中再创辉煌。
至于美国人会怎么评价这次失败,谢洛夫又不会去看,只有胜利者可以享受喜悦,谁会管失败者自己心里面怎么想。如何有一天美国输掉了和苏联的全方位竞争,到时候谢洛夫大可以踩在美国人的尸体上,来论证两百年来美国政府就是一群混日子的白痴,整个国家就是资本家的奴隶,只不过占着地理位置的好处没有受到打击。到时候随便他怎么往美国人的脑袋上扣屎盆子,不会有一个国家出来替美国人说话,甚至连他们自己国家的人民也会跳出来证明谢洛夫说得对。
这次意大利之行也可以收尾了,所有的合同都已经敲定,克格勃在意大利的存在感只会越来越强,这次在意大利豁出血本的谢洛夫,至少帮助意大利政府解决了几万人的就业问题,当然这也不是白来的,只要谢列平开始裁撤克格勃的特工,谢洛夫就会把那些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克格勃干部送到意大利,担任这些工厂的干部。
很公平对不对?至少意大利的轻工业也有不少东西是克格勃感兴趣的,同样一个电风扇,意大利的产品省电还无声,苏联制造出来的有噪声还费电,那当然应该好好和意大利人学习学习,为了防止意大利没有国际主义精神,不教自己,派过来一些特工以防后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能交换最好,达不成协议可以偷嘛……
在明斯克火车站,谢洛夫和瓦莉娅吻别,对着妻子身后的一排女特工点点头,得到了正面的回应,整理好衣襟的谢洛夫目送妻子转道基辅。不得不说苏联的高速公路网络必须要革新了,至少欧洲部分应该要想办法研究出来新型的建筑模式。不然这种路况迟早会耽误苏联的强大,苏联的发展很大的受制于寒带的地理条件,这点谢洛夫必须承认。
全国八成以上的国土都存在冻土带,像是西伯利亚那种漫长的冬天,苏联一半的国土都是那样。这种国土上首先要建立公路网络就成本大的不像话,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只需要经历过一个四季轮替,第二年就和泥泞的土路没有区别。全国的高速公路网一点都不现实,苏联一直在修建铁路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同时不断对国内的铁路进行升级,苏联的铁路电气化从六十年代开始一直走在美国前面,但仍然改变不了物流不畅的劣势。
至少苏联的欧洲部分还是应该推进公路网的建设,但是亚洲方面高速公路网只能成为铁路的补充,像是中亚、远东和贝加尔湖附近建成局域的高速网络,依托西伯利亚铁路保持物流的通畅。
建筑方面也受到气候的影响,越往北建设的高楼墙体越厚,五零墙都可能因为骤然的寒冬被冻裂,这其中的成本巨大。如果苏联开放户籍制度,西伯利亚的苏联人口能在几十年时间跑到欧洲来再也不回去,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西伯利亚被别的国家占领,谢洛夫上辈子本身就是东北人,还不知道东北的人口一直都在负增长么?能自由迁徙的话,谁愿意呆在这么寒冷的地方熬日子?
好像从今年开始,谢洛夫独自进入克里姆林宫的次数一下子多了不少,以前他还在嘲笑谢列平,说谢列平就差把家安在赫鲁晓夫办公室的旁边了,没想到现在他也变得差不多。克格勃是最经常进入克里姆林宫的部门,各种各样的报告通过克格勃交到赫鲁晓夫的办公桌上面,谢洛夫要向赫鲁晓夫报告意大利的情况,自然不能避免这一关。
“总体而言,我们利用新颖的设计打开了意大利的防线,未来的意大利很有可能成为南斯拉夫那样的国家,事实上和我六年前在意大利的时候相比,在我们和美国人中间骑墙的声音就大了不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欧洲还是我们和美国对峙的最前线,想要取得任何一点成绩都十分的不容易,瓦解掉美国的欧洲防线并不容易。”谢洛夫拿着和意大利签署的轻工业、造船业和通讯业合同,逐一让赫鲁晓夫过目。
“不错,可以说在资本主义阵营中打开了一丝缺口,意大利就是美国的南斯拉夫!”赫鲁晓夫以一贯的大嗓门肯定了谢洛夫的成绩,转而问到,“不过通讯器材工业部的对阿尔泰移动电话系统和意大利合作有所微词,尤里你认为呢?”
“阿尔泰移动电话系统毫无疑问是非常先进的,这点我从来都不否认!我之所以一直坚持把通讯器材的方面列入合作的项目,也有我的考虑!我是一个克格勃特工,不会做出危害国家安全的事情。”谢洛夫立正敬礼解释道,“我要推广苏联的移动电话系统,挤压美国可能出现的山寨品,同时也是因为移动电话还存在着巨大的进步空间,我们的科研机构正在研究更小更方面的通讯器材,到时候其他国家的人就会发现,苏联已经更好的!已经接受了我们前一代阿尔泰系统的国家,就必须和我们保持一致!因为我们苏联和美国的技术是完全不同的,未来的收益不可想象。”
在第一书记面前,谢洛夫描绘了一种良好的远景,这不同于一些在赫鲁晓夫放卫星的干部,他做事是非常有把握的,完全可以把这些远景实现。
谢洛夫描绘的未来让赫鲁晓夫大感兴趣,自从赫鲁晓夫执政的后半段开始,他也开始脱离实际,不然苏联的玉米运动不会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想到这里,一个纠结的问题再次出现在谢洛夫的心中,这个地雷他是主动往里趟,还是等到事情爆发在按照赫鲁晓夫的命令,对各地因为推进玉米运动的浮夸风进行打击,毫无疑问如果从现在开始调查,苏联的损失会少一点,如果在等一年等到玉米运动爆发出来,则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提升赫鲁晓夫对克格勃的信任。
“对了,第一书记,苏丹的雨季马上就要到来,苏丹全国堆积如山的玉米必须兴建大型的仓库在北部靠近埃及的干旱地区存放,苏丹本身的建筑工业和重工业都很落后,苏卡切夫院士发回来消息,如果苏联不帮助苏丹修建大批的巨型仓库,苏丹的玉米产量会有超过两成因为雨季的到来烂掉。”谢洛夫还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了主动趟地雷,不过还是从苏丹开始。
果然这种曲线救国的方阵,引起了赫鲁晓夫的兴趣,如果有一个国家向苏联学习,尤其是学习他本人的玉米运动,作为发起者的赫鲁晓夫十分高兴。尤其是赫鲁晓夫这种把个人意志总是用来治理国家的领导人,一高兴直接批准了谢洛夫的建议,对苏丹的援建立刻启动。
“相信苏丹的阿布德将军会对这个决定感到十分高兴的!”谢洛夫毫不吝啬的对着第一书记狂拍马屁,随后表示自己回去研究在哪里修建大型仓库,帮助苏丹完成粮食储备。最主要是害怕赫鲁晓夫国内的玉米运动,所以要赶紧逃离克里姆林宫,万一这位性情中人的第一书记到时候让他去各地调查玉米运动就不好了。
回到第三总局,谢洛夫召集一批作战方面的参谋商量之后,把修建大型仓库的地点定在苏丹北部的瓦迪哈勒法,瓦迪哈勒法已经十分靠近和埃及的边界,那里是苏丹和埃及贸易的重要地点,不过谢洛夫把地点定在那里完全是因为作战方面的考虑,万一国内的玉米问题爆发,苏丹又有不配合的意思,从阿斯旺出兵也方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