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谷粒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360章 固原兵变(上)
第360章 固原兵变(上)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最新章节!
固原镇这边发生什么大变故呢?!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欠饷。这按理说欠饷这种事情别说陕西三边就算是在九边各镇现在都是件很平常的事,这基本上已经是在大明王朝进入常态化。
远的不说,就是刚刚发了一次饷的延绥镇现在又已经闹了起来,不过规模比较小,就只是几个堡城的丘八在闹。而固原镇这里就不一样了,基本上全镇的营兵都在闹。
这个原因和王嘉胤他们这群反贼有一定的关联,三边总督武之望为了尽快将王嘉胤这伙反贼从府谷撵走于是就挪用固原镇的军饷给延绥镇。
武之望的这波操作不可谓之不骚,自己统辖的本镇军饷不发去发外镇的军饷。不过武督师玩这个骚操作也是被逼的没办法,延绥镇的丘八要是再不发饷那就全跳槽到反贼那里去了!
武督师为了不使反贼的力量继续壮大,于是便从固原镇的军饷里面划拨四万两给延绥镇。这军饷出固原的时候是五万两,到延绥镇是三万两,再到将帅手里是两万两。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那就不为人所知了。
总之固原镇的军饷被武督师给挪用了,现在固原镇没饷,这已经是十二月下旬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固原镇的丘八不闹腾那就怪了!
...
下面笔者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固原镇。提起固原镇很多人或许有些陌生,不过她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叫陕西镇,在明中前期陕西三边总督驻节西安府,所以当时又被称之为陕西镇。
明中后期陕西三边总督从西安府移防平凉府下辖的属州固原州,所以陕西镇便改称为固原镇。固原州的位置是今天的宁夏固原市。
陕西三边总督从西安府移防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在军事上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策应延绥、宁夏、甘肃三镇抵御套虏入侵。
因为西安府地处陕西内地,而固原州的位置处于宁夏、甘肃、延绥三大边镇防区的交界处,只要上述三镇有一镇的防线出了事固原镇立马可以进行支援。
所以固原镇在陕西三边的军事体系中的定位是战略支援部队,既然是战略支援部队那么肯定就不能驻防在陕西内地的西安府。一旦三边出事从西安府根本就不能有效的对三边进行支援。
以上是军事原因导致陕西三边总督从西安府移镇固原州,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政治上。自明中后期以来巡抚制度已经逐渐完善,各省巡抚基本上都是在地方常驻,所以巡抚和总督同城的话难免会产生冲突。
一个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抚陕西三边,一个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总督亦加都察院衔),这两品级差不多职权又有很多重叠部分的官员难免不发生点龃龉。所以为了班子里的团结,最终总督巡抚分开办公,这项制度在后来也延续到了清朝。
...
这不管是从军事角度看还是从政治的角度看,陕西三边总督移镇固原州都是有好处的。但是从经济的角度看移镇固原则是非常的失败!
原因也很简单,在西安府的话陕西镇的粮饷能得到充足的保障,八百里秦川千里沃土养个几万兵还是不成问题的。陕西镇移防固原之后只能靠平凉、巩昌、凤翔几个穷府来供给,而就在平凉府还得供给韩藩的宗室,这样一来能够供给固原镇的钱粮那就只能更少了。
就这武督师还依然挪用固原镇的军饷给延绥镇,结果就造成固原镇在年底进行一场大规模讨薪运动。这按道理说当兵的工资是一个月一发,可自万历末年以来当兵的工资开始是一个季度一发,后来是半年一发,最后直接搞成了一年一发,搞的跟后世的农民工一样。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官兵都是一年一发,其中还是有不少官兵是一个季度或者半年一发,不过大多数还是一年一发的。
按照编制固原镇的额兵是四万人,每个营兵的饷银大概是每月一两四钱左右,一年的饷银就是15两银子,固原镇一年的军饷开支是在六十万两银子左右。
不过这明朝营兵吃空饷吃的实在是太严重了,固原镇究竟有多少兵力上到总督下到将帅都搞不清楚。大家都知道这军饷从来都没发到位过,就依靠平凉、凤翔、巩昌三府外加西安府的部分输从根本养不活四万营兵。固原镇的真实兵力估计也就个一万五千人左右可能连一半都没有。
这一万五千人刨去三边总督的督标营和固原镇总兵的镇标营,实际的营兵数量恐怕还不到一万人,即使按照一万人算今年也需要15万两军饷。
武督师大笔一挥直接往外送了5万两银子。
至于镇标和督标肯定是不会缺饷的,或者说多多少少能发点,不至于加入到讨薪的队伍中,毕竟要是真的因为讨薪出了什么事还得是镇标和督标来弹压。总督和总兵不傻,知道不把这些兵喂饱肯定是不行的。
...
此次兵变的爆发点在平凉府的一个实土卫所,甘州卫。
甘州所卫城位于固原州的西边直线距离不过五里地,是固原镇防御体系下的一个路城,这里设置有一个固原镇的游兵营,游兵营的游击将军就是在几个月前去延绥镇援剿因为缺粮欠饷而跑回来的李英。
这次固原镇营兵年终讨薪最为激烈的就是李英镇守的甘州所营兵,原因也很简单,李英只是一个游击,分饷营的时候优先分总兵营和副将营,其次才是参将、游击、守备的部队。
李英下属的游兵营额兵是两千人实际兵力只有800号人,这个吃空饷的额度在目前的九边各部算是一个正常水平。虽然李英手下的兵只有八百人但是他养了一百号家丁。
年底的时候武之望给他发了4000两银子,李英将这笔钱全都发给他的家丁一分钱都没有给营兵。这李英也是逼的没有办法,一年没有发饷他平时连空饷都没的吃兵血也没得喝,为了养家丁李英甚至都到外面去借高利贷,所以李英再从武之望那里领到饷银之后直接先给自己把账给平了。
这样一来虽然李英的家丁得到了保障但是他手下的营兵那就连日子都没法过了。不过李英可不管这些,这些丘八的死活他一点也不在乎,毕竟这营兵是朝廷的死多少跑多少都和他没有关系。兵要是都跑光了他再去找上面要就是了,没必要去为了这些营兵来委屈自己的家丁。
就是在这种想法的主导下,这李英硬是把上面发下来本就不够的军饷全都用到了自己家丁的身上来,完全就不顾营兵的死活!
...
崇祯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夜晚,固原镇下属甘州卫所营区内。
这天黑之后按照军规晚上不能出来走动的,别说不能走了就连躺床上说话都不能。但是今天在营区某个营房内居然有一群官兵聚在一起商量着事情!
营房内没有点蜡烛甚至连油灯都没有点,毕竟不管是灯油还是蜡烛都太奢侈了不是现在欠饷的官兵可以点的起的。所以在营房内烧的是木柴,一群官兵就围在火盆边上烤着火商量着一些对上面不利的事情。
在火盆便是围的一圈官兵都是基层的军官,这些低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一样都被欠着饷,大多数都是伍长、什长,其中只有一个是管队。不过就算是管队,在这里一样被欠着饷,这也可想而知固原镇欠饷严重到什么程度。
火盆里烧的柴火的火光照耀在这群官兵的脸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满面的愁容,有的在唉声叹气,也有的在愤愤不平的说着狠话!
为首的管队姓徐名安字仲宁,这个人要是王铁他们在这里的话一眼多看几眼或许记起来是谁,这家伙就是今年六月份的时候在鄜州中部县攻破王铁山寨的那个鄜州卫的千户!
这堂堂一个世袭的卫所千户怎么会到固原镇干一个小小的管队呢?!而且还被上面欠着饷,要知道他这个世袭千户家里不说金山银山最起码也是不缺钱的主。
其实徐安沦落到成为一个小小管队某种意义上还是王铁给闹的,要不是王铁当场从中部县夜袭鄜州守备大营导致炸营之后丢失辎重物资,最后鄜州守备不得不到村里打粮并杀良冒功!
而这个徐安也是良心未泯为了他鄜州的老乡和这个鄜州守备干了起来,本来这也没多大的事,顶多当时就是被鄜州守备教训了一顿而已。
但徐安回去之后是越想越气,越气越想!最后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写了封举报信直接就往延绥巡抚署送!徐安这事办的可是相当的违反朝廷制度以及破坏官员之间的相互团结!
首先徐安是鄜州的世袭千户,他有什么事得先找鄜州卫指挥使反映,鄜州卫指挥使不能解决再往上面的延安兵备道报告,而徐安直接一封举报信往延绥巡抚署送!
这延绥巡抚署的属官收到徐安的举报信之后连拆都没拆直接原封不动下发到延安兵备道!延安兵备道一看徐安的举报信气的是恨不得弄死这个小小的千户!
当时陕北匪患猖獗正是需要鄜州守备来出力剿贼,你这一个小小的千户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举报你的上司!你这么做是何居心?!难道非得让贼寇将陕北给占了你才安心?!
所以延安兵备道看过举报信后就给鄜州卫下令彻查一下这个姓徐的千户!看看他到底是何居心!居然在这个时候跳出来破坏官府的剿贼大计!
最后彻查的结果就是这姓徐的千户诬陷上司、侵占军屯、贪污军粮、克扣军饷!经过兵备道与鄜州卫指挥使及鄜州守备商议,决定免掉徐安的世袭千户一职,并追缴其所贪污军粮和军饷以及清退他们家侵占的军屯。
延安兵备道给徐安定的罪名大部分都站的脚并且都还是罪证确凿,徐家侵占军屯是真的,他贪污军饷军粮也是事实。
这种事就是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那种,不办你的时候你怎么搞都行,真要办你的时候什么罪名都能给你套上。
最后徐安世袭千户的职务没了家里的家产都被查抄用来抵赃。徐安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带着老婆孩子到固原镇去当兵,毕竟延绥镇这边正在打仗。
...
固原镇这边发生什么大变故呢?!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欠饷。这按理说欠饷这种事情别说陕西三边就算是在九边各镇现在都是件很平常的事,这基本上已经是在大明王朝进入常态化。
远的不说,就是刚刚发了一次饷的延绥镇现在又已经闹了起来,不过规模比较小,就只是几个堡城的丘八在闹。而固原镇这里就不一样了,基本上全镇的营兵都在闹。
这个原因和王嘉胤他们这群反贼有一定的关联,三边总督武之望为了尽快将王嘉胤这伙反贼从府谷撵走于是就挪用固原镇的军饷给延绥镇。
武之望的这波操作不可谓之不骚,自己统辖的本镇军饷不发去发外镇的军饷。不过武督师玩这个骚操作也是被逼的没办法,延绥镇的丘八要是再不发饷那就全跳槽到反贼那里去了!
武督师为了不使反贼的力量继续壮大,于是便从固原镇的军饷里面划拨四万两给延绥镇。这军饷出固原的时候是五万两,到延绥镇是三万两,再到将帅手里是两万两。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那就不为人所知了。
总之固原镇的军饷被武督师给挪用了,现在固原镇没饷,这已经是十二月下旬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固原镇的丘八不闹腾那就怪了!
...
下面笔者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固原镇。提起固原镇很多人或许有些陌生,不过她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叫陕西镇,在明中前期陕西三边总督驻节西安府,所以当时又被称之为陕西镇。
明中后期陕西三边总督从西安府移防平凉府下辖的属州固原州,所以陕西镇便改称为固原镇。固原州的位置是今天的宁夏固原市。
陕西三边总督从西安府移防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在军事上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策应延绥、宁夏、甘肃三镇抵御套虏入侵。
因为西安府地处陕西内地,而固原州的位置处于宁夏、甘肃、延绥三大边镇防区的交界处,只要上述三镇有一镇的防线出了事固原镇立马可以进行支援。
所以固原镇在陕西三边的军事体系中的定位是战略支援部队,既然是战略支援部队那么肯定就不能驻防在陕西内地的西安府。一旦三边出事从西安府根本就不能有效的对三边进行支援。
以上是军事原因导致陕西三边总督从西安府移镇固原州,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政治上。自明中后期以来巡抚制度已经逐渐完善,各省巡抚基本上都是在地方常驻,所以巡抚和总督同城的话难免会产生冲突。
一个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抚陕西三边,一个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总督亦加都察院衔),这两品级差不多职权又有很多重叠部分的官员难免不发生点龃龉。所以为了班子里的团结,最终总督巡抚分开办公,这项制度在后来也延续到了清朝。
...
这不管是从军事角度看还是从政治的角度看,陕西三边总督移镇固原州都是有好处的。但是从经济的角度看移镇固原则是非常的失败!
原因也很简单,在西安府的话陕西镇的粮饷能得到充足的保障,八百里秦川千里沃土养个几万兵还是不成问题的。陕西镇移防固原之后只能靠平凉、巩昌、凤翔几个穷府来供给,而就在平凉府还得供给韩藩的宗室,这样一来能够供给固原镇的钱粮那就只能更少了。
就这武督师还依然挪用固原镇的军饷给延绥镇,结果就造成固原镇在年底进行一场大规模讨薪运动。这按道理说当兵的工资是一个月一发,可自万历末年以来当兵的工资开始是一个季度一发,后来是半年一发,最后直接搞成了一年一发,搞的跟后世的农民工一样。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官兵都是一年一发,其中还是有不少官兵是一个季度或者半年一发,不过大多数还是一年一发的。
按照编制固原镇的额兵是四万人,每个营兵的饷银大概是每月一两四钱左右,一年的饷银就是15两银子,固原镇一年的军饷开支是在六十万两银子左右。
不过这明朝营兵吃空饷吃的实在是太严重了,固原镇究竟有多少兵力上到总督下到将帅都搞不清楚。大家都知道这军饷从来都没发到位过,就依靠平凉、凤翔、巩昌三府外加西安府的部分输从根本养不活四万营兵。固原镇的真实兵力估计也就个一万五千人左右可能连一半都没有。
这一万五千人刨去三边总督的督标营和固原镇总兵的镇标营,实际的营兵数量恐怕还不到一万人,即使按照一万人算今年也需要15万两军饷。
武督师大笔一挥直接往外送了5万两银子。
至于镇标和督标肯定是不会缺饷的,或者说多多少少能发点,不至于加入到讨薪的队伍中,毕竟要是真的因为讨薪出了什么事还得是镇标和督标来弹压。总督和总兵不傻,知道不把这些兵喂饱肯定是不行的。
...
此次兵变的爆发点在平凉府的一个实土卫所,甘州卫。
甘州所卫城位于固原州的西边直线距离不过五里地,是固原镇防御体系下的一个路城,这里设置有一个固原镇的游兵营,游兵营的游击将军就是在几个月前去延绥镇援剿因为缺粮欠饷而跑回来的李英。
这次固原镇营兵年终讨薪最为激烈的就是李英镇守的甘州所营兵,原因也很简单,李英只是一个游击,分饷营的时候优先分总兵营和副将营,其次才是参将、游击、守备的部队。
李英下属的游兵营额兵是两千人实际兵力只有800号人,这个吃空饷的额度在目前的九边各部算是一个正常水平。虽然李英手下的兵只有八百人但是他养了一百号家丁。
年底的时候武之望给他发了4000两银子,李英将这笔钱全都发给他的家丁一分钱都没有给营兵。这李英也是逼的没有办法,一年没有发饷他平时连空饷都没的吃兵血也没得喝,为了养家丁李英甚至都到外面去借高利贷,所以李英再从武之望那里领到饷银之后直接先给自己把账给平了。
这样一来虽然李英的家丁得到了保障但是他手下的营兵那就连日子都没法过了。不过李英可不管这些,这些丘八的死活他一点也不在乎,毕竟这营兵是朝廷的死多少跑多少都和他没有关系。兵要是都跑光了他再去找上面要就是了,没必要去为了这些营兵来委屈自己的家丁。
就是在这种想法的主导下,这李英硬是把上面发下来本就不够的军饷全都用到了自己家丁的身上来,完全就不顾营兵的死活!
...
崇祯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夜晚,固原镇下属甘州卫所营区内。
这天黑之后按照军规晚上不能出来走动的,别说不能走了就连躺床上说话都不能。但是今天在营区某个营房内居然有一群官兵聚在一起商量着事情!
营房内没有点蜡烛甚至连油灯都没有点,毕竟不管是灯油还是蜡烛都太奢侈了不是现在欠饷的官兵可以点的起的。所以在营房内烧的是木柴,一群官兵就围在火盆边上烤着火商量着一些对上面不利的事情。
在火盆便是围的一圈官兵都是基层的军官,这些低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一样都被欠着饷,大多数都是伍长、什长,其中只有一个是管队。不过就算是管队,在这里一样被欠着饷,这也可想而知固原镇欠饷严重到什么程度。
火盆里烧的柴火的火光照耀在这群官兵的脸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满面的愁容,有的在唉声叹气,也有的在愤愤不平的说着狠话!
为首的管队姓徐名安字仲宁,这个人要是王铁他们在这里的话一眼多看几眼或许记起来是谁,这家伙就是今年六月份的时候在鄜州中部县攻破王铁山寨的那个鄜州卫的千户!
这堂堂一个世袭的卫所千户怎么会到固原镇干一个小小的管队呢?!而且还被上面欠着饷,要知道他这个世袭千户家里不说金山银山最起码也是不缺钱的主。
其实徐安沦落到成为一个小小管队某种意义上还是王铁给闹的,要不是王铁当场从中部县夜袭鄜州守备大营导致炸营之后丢失辎重物资,最后鄜州守备不得不到村里打粮并杀良冒功!
而这个徐安也是良心未泯为了他鄜州的老乡和这个鄜州守备干了起来,本来这也没多大的事,顶多当时就是被鄜州守备教训了一顿而已。
但徐安回去之后是越想越气,越气越想!最后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写了封举报信直接就往延绥巡抚署送!徐安这事办的可是相当的违反朝廷制度以及破坏官员之间的相互团结!
首先徐安是鄜州的世袭千户,他有什么事得先找鄜州卫指挥使反映,鄜州卫指挥使不能解决再往上面的延安兵备道报告,而徐安直接一封举报信往延绥巡抚署送!
这延绥巡抚署的属官收到徐安的举报信之后连拆都没拆直接原封不动下发到延安兵备道!延安兵备道一看徐安的举报信气的是恨不得弄死这个小小的千户!
当时陕北匪患猖獗正是需要鄜州守备来出力剿贼,你这一个小小的千户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举报你的上司!你这么做是何居心?!难道非得让贼寇将陕北给占了你才安心?!
所以延安兵备道看过举报信后就给鄜州卫下令彻查一下这个姓徐的千户!看看他到底是何居心!居然在这个时候跳出来破坏官府的剿贼大计!
最后彻查的结果就是这姓徐的千户诬陷上司、侵占军屯、贪污军粮、克扣军饷!经过兵备道与鄜州卫指挥使及鄜州守备商议,决定免掉徐安的世袭千户一职,并追缴其所贪污军粮和军饷以及清退他们家侵占的军屯。
延安兵备道给徐安定的罪名大部分都站的脚并且都还是罪证确凿,徐家侵占军屯是真的,他贪污军饷军粮也是事实。
这种事就是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那种,不办你的时候你怎么搞都行,真要办你的时候什么罪名都能给你套上。
最后徐安世袭千户的职务没了家里的家产都被查抄用来抵赃。徐安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带着老婆孩子到固原镇去当兵,毕竟延绥镇这边正在打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