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德陵修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日月当空照中华最新章节!
笔趣阁 【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div class="kongwei"></div><div class="ad250left"><script>ads_yuedu_txt();</script></div> 下午文华殿议事就顺畅多了,只有皇帝和四位内阁阁臣在座,没有御史言官总是叽叽歪歪想给给皇帝上课。
到了议事时分,朱大明来到文华殿,四位阁臣起身见礼,然后依次坐定。朱大明看见角落里坐着的内阁中书舍人,心中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来。
这个人叫作沈廷扬,是明末比较有见识的官员之一,松江府崇明县人,出身于明末海商之家,对海运和水师都很熟悉,正是在内阁担任中书舍人的时候,被崇祯皇帝偶然发现,然后予以重用,而这个人也确实很有才干,运河堵塞后,先是倡议并主持海运,后来又先后提督天津和登莱水师,策应辽东作战,北京沦陷前上书皇帝迁都南京,但崇祯皇帝并未采纳。
到了北京沦陷后,沈廷扬到南方继续组织抵抗,失败后被清军俘虏,曾经的好友洪承畴亲自劝降,沈廷扬大骂洪承畴,然后慷慨就死。这说明明末的朝廷之中并非没有人才,相反即便是在内阁中书舍人之中,也是藏龙卧虎。
沈廷扬并非进士出身,至于他什么时候做的中书舍人,以及做了多少年的中书舍人,朱大明目前并不知道,但是他相信是人才早晚会脱颖而出的。
李国鐠看皇帝就坐之后陷入沉思,也不知道是该说话还是该等待,文华殿中一时安静下来。
片刻以后,朱大明看四位阁臣皆已就位,才回过神来,略带歉意地笑了一下说道:“朕刚刚有点走神,倒让卿等多候了。”
李国鐠闻言松口气,躬身说道:“陛下日理万机,还请好好爱惜身体。”看皇帝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道:“陛下,总领大行皇帝陵寝修造的礼部侍郎何如宠与工部侍郎高宏图联名上折,说天寒地冻、施工艰难,请求工期延后,以待来年三月,再恢复施工。”
说朱由校是一个苦命的皇帝,真是一点也不假。这个皇帝既不贪权,也不好色,生活也清苦,因为根本没钱挥霍。做皇帝期间,军队总是打败仗,而朝堂之上也党争不断,除了喜欢做点木工,也没有别的追求,十五岁当上皇帝,二十三岁就死了,甚至连个子嗣也没有留下,生前也没来得及给自己建造陵寝。
总的来说,朱由校活着的时候没有享过什么福,死了以后到现在也还没有入土为安,因为他的陵寝是在朱由检即位之后才开始下旨修建,如今才刚刚修了四个月,再加上朝廷财政困难,到现在还没有修好。
历史上,天启皇帝的陵墓被叫作德陵,属于后世昌平天寿山十三陵之中最寒酸的一个。天启七年八月底,崇祯皇帝登极之后,虽然很快就下旨给天启皇帝修造陵墓,但是当时朝廷财政枯竭,根本拿不出多少钱,崇祯从内库中支出一笔银子以后,也没了下文,特别是外有建虏、内有流贼,军费开支巨大,内库很快也枯竭了,而大行皇帝的棺椁,又不能长时间地停在紫禁城白虎殿,所以最后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棺椁,是在德陵还没有完工的情况下,就被下葬的。
历史上,天启皇帝的下葬时间,是崇祯元年的三月份,而德陵完工的时间则是崇祯五年的八月。也就是说,历史上天启皇帝下葬的时候,他的陵寝其实也只是建好了一个地宫而已,地面上的很多附属建筑,基本上都没有建造出来。
一个生前超级喜欢土木营造的皇帝,死后却葬在了十三陵之中最为粗略草率的陵中,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后来,满清大军占领了北京城,德陵地面建筑多数被烧毁,多尔衮虽然下令将当时自缢殉节的懿安皇后张氏一起葬在了德陵地宫之中,总算让朱由校夫妻团聚了,但却并没有重新修建地上的建筑物。
后世十三陵边上明德陵的地面建筑,是一直到了乾隆五十二年,才重新在原址上补建的。可以说,朱由校这个皇帝当得很不值,生前挺惨,死后也挺惨。
想到这里,朱大明说道:“大行皇帝的棺椁,如今已经在白虎殿停灵四个月,德陵的工期实在不宜久拖。如今天气寒冷,地面的大工可以暂停。但是地下的玄宫该怎么建就怎么建,不要停下。前些日子,朕从内库之中为德陵拨银五十万两支用,今后若是不够,可令何卿等上折续请,所需的人工、物料、布置,不该省的绝不能省,明年九月之前务必完工。卿等切记要顾全皇家的体面。”
朱大明为朱由校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兼任礼部尚书的徐光启和兼任工部尚书李邦华也都在场,加上首辅李国鐠、次辅孙承宗,四人听了都是心头一紧,心中想,如今的皇帝顾念亲情,果然是不假,同时一起说道:“臣等遵旨。”
说完这个事情,朱大明主动问起了皇极殿改元大典的事情,这个也是礼部在做,具体是礼部侍郎温体仁在牵头准备,包括改元的诏书,大赦天下的诏书,以及前往天坛祭祀上天的祭文,前往太庙祭祀祖先的祭文等等,都是一些礼仪上的程序上的事情,但同时又是必须做、不能省的事情。
如今礼部尚书是徐光启,这些繁文缛节能省的已经算是省了,但仍然十分复杂,徐光启一一禀报。皇帝和其他几位阁臣听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因此这件事情就算是确定了。
督促加快德陵修造的事情结束以后,李国鐠又说道:“陛下,如今礼部、翰林院与国子监皆上书请开恩科。臣等以为,皇极殿改元之后,按惯例需开一次恩科取士。”
对这件事,朱大明也有考虑,而且对于主持崇祯元年恩科的人选,他也早已想好。朱大明听完点了点头,说道:“开科取士乃国家抡才大典,既然朝廷有此惯例,自然要开恩科。朕看,崇祯元年开恩科之事可在改元大殿上公告天下。而且朕以为,此次恩科不仅要取文进士,而且要开武举,取一批武进士。如今边关多事,朝廷多有借助武人之处。八股取士继续由礼部负责,至于武举就由兵部负责。”
说完这个话,朱大明停顿片刻,看了看四位阁臣,四位阁臣都是支起耳朵听着,见皇帝停下话头,徐光启、孙承宗立刻表态,口称遵旨。
然后,李国鐠问出了在座的四位阁臣都很关心的问题,即会试主考官或者总裁官的人选问题:“陛下,会试主考官,天下关注,不知陛下可有人选?”
然而令四位阁臣意外的是,皇帝根本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不假思索地直接说道:“科举既然由礼部负责,那么会试的总裁官,自然由徐爱卿来做。科举的惯例,朕自然知道,会试的总裁官由徐卿来做,至于副总裁,就由督察院左都御史李标来做。”
徐光启一听之下,既惊且喜,连忙领旨谢恩。李国鐠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没有出声。倒不是李国鐠想自己来做这个主考官,而是他觉得徐光启学习西洋人的学问,有点走火入魔,居然信了西洋人的教,这样的人来主持朝廷的科举怕是有人说闲话,然而皇帝已经毫不犹豫地就决定了,这让他又不好再多说什么。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笔趣阁 【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div class="kongwei"></div><div class="ad250left"><script>ads_yuedu_txt();</script></div> 下午文华殿议事就顺畅多了,只有皇帝和四位内阁阁臣在座,没有御史言官总是叽叽歪歪想给给皇帝上课。
到了议事时分,朱大明来到文华殿,四位阁臣起身见礼,然后依次坐定。朱大明看见角落里坐着的内阁中书舍人,心中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来。
这个人叫作沈廷扬,是明末比较有见识的官员之一,松江府崇明县人,出身于明末海商之家,对海运和水师都很熟悉,正是在内阁担任中书舍人的时候,被崇祯皇帝偶然发现,然后予以重用,而这个人也确实很有才干,运河堵塞后,先是倡议并主持海运,后来又先后提督天津和登莱水师,策应辽东作战,北京沦陷前上书皇帝迁都南京,但崇祯皇帝并未采纳。
到了北京沦陷后,沈廷扬到南方继续组织抵抗,失败后被清军俘虏,曾经的好友洪承畴亲自劝降,沈廷扬大骂洪承畴,然后慷慨就死。这说明明末的朝廷之中并非没有人才,相反即便是在内阁中书舍人之中,也是藏龙卧虎。
沈廷扬并非进士出身,至于他什么时候做的中书舍人,以及做了多少年的中书舍人,朱大明目前并不知道,但是他相信是人才早晚会脱颖而出的。
李国鐠看皇帝就坐之后陷入沉思,也不知道是该说话还是该等待,文华殿中一时安静下来。
片刻以后,朱大明看四位阁臣皆已就位,才回过神来,略带歉意地笑了一下说道:“朕刚刚有点走神,倒让卿等多候了。”
李国鐠闻言松口气,躬身说道:“陛下日理万机,还请好好爱惜身体。”看皇帝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道:“陛下,总领大行皇帝陵寝修造的礼部侍郎何如宠与工部侍郎高宏图联名上折,说天寒地冻、施工艰难,请求工期延后,以待来年三月,再恢复施工。”
说朱由校是一个苦命的皇帝,真是一点也不假。这个皇帝既不贪权,也不好色,生活也清苦,因为根本没钱挥霍。做皇帝期间,军队总是打败仗,而朝堂之上也党争不断,除了喜欢做点木工,也没有别的追求,十五岁当上皇帝,二十三岁就死了,甚至连个子嗣也没有留下,生前也没来得及给自己建造陵寝。
总的来说,朱由校活着的时候没有享过什么福,死了以后到现在也还没有入土为安,因为他的陵寝是在朱由检即位之后才开始下旨修建,如今才刚刚修了四个月,再加上朝廷财政困难,到现在还没有修好。
历史上,天启皇帝的陵墓被叫作德陵,属于后世昌平天寿山十三陵之中最寒酸的一个。天启七年八月底,崇祯皇帝登极之后,虽然很快就下旨给天启皇帝修造陵墓,但是当时朝廷财政枯竭,根本拿不出多少钱,崇祯从内库中支出一笔银子以后,也没了下文,特别是外有建虏、内有流贼,军费开支巨大,内库很快也枯竭了,而大行皇帝的棺椁,又不能长时间地停在紫禁城白虎殿,所以最后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棺椁,是在德陵还没有完工的情况下,就被下葬的。
历史上,天启皇帝的下葬时间,是崇祯元年的三月份,而德陵完工的时间则是崇祯五年的八月。也就是说,历史上天启皇帝下葬的时候,他的陵寝其实也只是建好了一个地宫而已,地面上的很多附属建筑,基本上都没有建造出来。
一个生前超级喜欢土木营造的皇帝,死后却葬在了十三陵之中最为粗略草率的陵中,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后来,满清大军占领了北京城,德陵地面建筑多数被烧毁,多尔衮虽然下令将当时自缢殉节的懿安皇后张氏一起葬在了德陵地宫之中,总算让朱由校夫妻团聚了,但却并没有重新修建地上的建筑物。
后世十三陵边上明德陵的地面建筑,是一直到了乾隆五十二年,才重新在原址上补建的。可以说,朱由校这个皇帝当得很不值,生前挺惨,死后也挺惨。
想到这里,朱大明说道:“大行皇帝的棺椁,如今已经在白虎殿停灵四个月,德陵的工期实在不宜久拖。如今天气寒冷,地面的大工可以暂停。但是地下的玄宫该怎么建就怎么建,不要停下。前些日子,朕从内库之中为德陵拨银五十万两支用,今后若是不够,可令何卿等上折续请,所需的人工、物料、布置,不该省的绝不能省,明年九月之前务必完工。卿等切记要顾全皇家的体面。”
朱大明为朱由校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兼任礼部尚书的徐光启和兼任工部尚书李邦华也都在场,加上首辅李国鐠、次辅孙承宗,四人听了都是心头一紧,心中想,如今的皇帝顾念亲情,果然是不假,同时一起说道:“臣等遵旨。”
说完这个事情,朱大明主动问起了皇极殿改元大典的事情,这个也是礼部在做,具体是礼部侍郎温体仁在牵头准备,包括改元的诏书,大赦天下的诏书,以及前往天坛祭祀上天的祭文,前往太庙祭祀祖先的祭文等等,都是一些礼仪上的程序上的事情,但同时又是必须做、不能省的事情。
如今礼部尚书是徐光启,这些繁文缛节能省的已经算是省了,但仍然十分复杂,徐光启一一禀报。皇帝和其他几位阁臣听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因此这件事情就算是确定了。
督促加快德陵修造的事情结束以后,李国鐠又说道:“陛下,如今礼部、翰林院与国子监皆上书请开恩科。臣等以为,皇极殿改元之后,按惯例需开一次恩科取士。”
对这件事,朱大明也有考虑,而且对于主持崇祯元年恩科的人选,他也早已想好。朱大明听完点了点头,说道:“开科取士乃国家抡才大典,既然朝廷有此惯例,自然要开恩科。朕看,崇祯元年开恩科之事可在改元大殿上公告天下。而且朕以为,此次恩科不仅要取文进士,而且要开武举,取一批武进士。如今边关多事,朝廷多有借助武人之处。八股取士继续由礼部负责,至于武举就由兵部负责。”
说完这个话,朱大明停顿片刻,看了看四位阁臣,四位阁臣都是支起耳朵听着,见皇帝停下话头,徐光启、孙承宗立刻表态,口称遵旨。
然后,李国鐠问出了在座的四位阁臣都很关心的问题,即会试主考官或者总裁官的人选问题:“陛下,会试主考官,天下关注,不知陛下可有人选?”
然而令四位阁臣意外的是,皇帝根本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不假思索地直接说道:“科举既然由礼部负责,那么会试的总裁官,自然由徐爱卿来做。科举的惯例,朕自然知道,会试的总裁官由徐卿来做,至于副总裁,就由督察院左都御史李标来做。”
徐光启一听之下,既惊且喜,连忙领旨谢恩。李国鐠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没有出声。倒不是李国鐠想自己来做这个主考官,而是他觉得徐光启学习西洋人的学问,有点走火入魔,居然信了西洋人的教,这样的人来主持朝廷的科举怕是有人说闲话,然而皇帝已经毫不犹豫地就决定了,这让他又不好再多说什么。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