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装甲骑兵的铁蹄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帝国海权最新章节!
提尔皮茨在为自己在会议室里取得的胜利心满意足,虽然看上去北海封锁线袭击计划能否最终执行还是要看英国人是否出动战列巡洋舰来决定,但是提尔皮茨知道其实结果早已注定。
只要自己将作战计划递交到皇帝陛下的面前,即使赫尔岑多夫、波尔、缪勒附上不同意见报告书也没什么用,因为在海军总参谋部内部没有达成意见统一的情况下就这样把作战计划送进了夏洛腾堡宫,就等于把裁定权交给了皇帝陛下。
而非常了解皇帝陛下的海军战略的提尔皮茨深信皇帝陛下必然不会反对自己的作战计划。
只不过提尔皮茨还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解决总参谋部内部的意见分歧,因为这样会损害海军总参谋部对舰队的指挥权的权威性。不过如果赫尔岑多夫三人“冥顽不灵”,提尔皮茨也不在乎做点“欺下媚上”的事情。
实际上这种“媚上”在历史上是让提尔皮茨付出了代价的,作为海军办公室国务秘书的提尔皮茨并不是海军统帅,其主要职责是行政性的,而非军事性的。贵为帝国海军元帅的提尔皮茨在海军作战计划的制定上充其量只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咨询者而已。
因此为了排除海军内部的不同意见,打压反对自己的主力舰决战战略思想的不同政见者,推动自己的以主力舰为核心的大舰队计划,提尔皮茨必须依赖来自于威廉二世的皇权支持。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提尔皮茨一直在帮助威廉二世攥取海军控制权,通过一系列的机构调整一步步削弱海军中枢对舰队的指挥权,将其打造成了皇帝的顾问机关,表面上作战指挥权下放到了舰队,实际上则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但是这种行为在战争爆发后让提尔皮茨品尝到了苦果,由于认为舰队的存在能够影响外交局势,从而改变中立国的态度,同时因为西线陆军的进展顺利以及赫尔戈兰湾海战的失利,威廉二世决定保存舰队,通过陆上胜利和海军的威慑力来改变局势。
在这种情况下,提尔皮茨预想的通过舰队决战来体现舰队的价值,从而让英国人意识到自身舰队实力损伤而带来的风险,因此退出战争的战略思路便无法实现了。因为整个海军总参谋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威廉二世向舰队发号施令的传声筒,而非一个海军的决策机构。
而德皇的权威也在一步一步的向舰队渗透,无论是英格诺尔还是舍尔,两人历史上都有着果断勇猛的性格评价,舍尔甚至在担任大洋舰队司令之前称得上是好勇斗狠。但是两任大洋舰队司令都在战争的进程中做出过临阵保守退缩的决策,很难说是不是因为受到了来自威廉二世方面的影响。
而现在,作为海军总参谋长的提尔皮茨当然不再只是一个海军战略的咨询者,在海军战略和战役的决策上他是最为有力的制定者,而如果海军总参谋部内部能够达成一致,那么提尔皮茨就可以自己拍板海军战略战役方面的计划的实施执行,而不需要皇权的介入。
不过和约亨合作了十几年,在皇帝陛下的支持下一直很少遇到阻力的提尔皮茨对于借用一下皇帝权威来干点“欺下媚上”的事情也没有任何障碍,反而对此洋洋自得。
当然,此时约亨并不清楚自己的海军总参谋长在盘算着要借用一下自己的权威去欺负人的坏主意,东线战事的进程才是他关注的重点。
罗兹东北面50公里,维斯瓦河南岸,隶属于德意志帝国陆军第1集团军第1装甲骑兵师师属侦查营的在波兰的土地上快速推进着。
虽然名称上是骑兵师,但是第1装甲骑兵师内已经用车辆完全取代了战马,不过这并不代表第1装甲骑兵师的官兵们觉得坐车会比骑马舒服。
至少此时站在1号骑兵战车的机枪塔里双手撑着顶部的指挥塔防止自己的身体晃的像个摆子的埃贝哈德冯马肯森上尉就是这么觉得的。
1号骑兵战车是陆军总参谋长戈尔茨上将在1909年提出的机械化部队的配套产物。
底盘基本和2号突击炮一样,不过拆掉了75毫米野战炮,车体前后调转,将变速箱移到了发动机的后方,而驾驶员座位抬高,放到了变速箱的后上方,变成了发动机前置的布局,将原本位于发动机正面的进排气及散热百叶窗移到了侧面,然后在车体的上方和正面安装了装甲以保护发动机。
由于挪走了变速箱,拆掉了野战炮,车体内的空间一下子变得宽敞了起来,装填手兼无线电操作员变成了机枪手兼无线电操作员,位置移到了驾驶员的右侧,操作车体正面装甲上的球形机枪射击口上的mg4轻机枪,不需要再兼职炮长的车长座位则从驾驶员的后方移到了战斗室中部,抬高的座椅让车长可以直接操作车顶安装有1挺mg5重机枪的单人机枪塔。
延长的固定战斗室覆盖了整个车体的后部变成了可以搭乘步兵的乘员舱,乘员舱内背靠舱壁对面安装了6个座椅,后部向下打开的舱门可以让搭乘的步兵们快速下车。
虽然车体正面20毫米的装甲勉强能挡住12.7毫米穿甲弹的射击,侧面10毫米的装甲面对德国人自己的7.62钢芯穿甲弹都有被击穿的可能,火力只有一挺12.7毫米和一挺7.62毫米机枪。不过全车重量下降到11吨让它的行驶速度比2号突击炮还快上一些,满足了陆军对机动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车载通讯设备的运用让第1装甲骑兵师的无线电普及水平从步兵师的营一级一步跨越到了班一级,这对陆军来说简直是战斗力的飞跃。
原本总参谋长阁下是想要按照步兵师的编制来装备这种装甲运输车辆的,然而由于只能搭乘6名步兵,如果按照步兵师编制,那么一个师至少需要装备超过700辆,再加上各种其他用途的作战装备以及后勤运输全部要淘汰骡马使用车辆,无论是从花费上还是后勤上都是陆军难以接受的。
因此陆军总参谋部最终还是决定按照骑兵师的编制来装备,毕竟这是一种作战车辆而不只是单纯的运输工具,骑兵的战马也是要算进战斗力的不是?所以改编重组后的第1装甲骑兵师装备了近400辆,这种车辆自然也就被命名为骑兵战车了。
虽然1号骑兵战车的出现让第1装甲骑兵师的士兵们在离开了战马后依然拥有不逊于骑兵的机动力,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新时代的“骑兵”们喜欢自己的新伙伴。
没有了威风凛凛的高大战马,没有了雪亮锋利的骑兵刀,没有了华丽骚气的军服装饰,没有了策马飞驰的潇洒身姿,只能挤在摇晃拥挤闷热的乘员舱里,听着一墙之隔令人烦躁的发动机的轰鸣,坐在硬邦邦颠的人屁股疼的座椅上的骑兵算什么骑兵?
而以14千米的时速在波兰的土地上推进更是放大了那糟糕的乘车体验,像小马肯森这样的车长都宁愿露出上半身在外面吃土也不愿意把屁股放到硬邦邦的椅子上,但是车长好歹还能站起来让自己的屁股放松放松,驾驶员、无线电操作员以及后面乘员舱里的步兵们现在一个个都在就只能在车内为了自己的屁股叫苦不迭了。
不过牢骚归牢骚,部队行进的速度却不能慢下来。小马肯森很清楚的知道第1装甲骑兵师此时身上肩负着的重任。
罗兹距离华沙的直线距离只有短短的137公里,作为整个波兰地区的交通枢纽,以华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去的铁路网让俄国人在华沙的第9集团军有了相当大的反应空间,他们完全可以在向罗兹驰援的同时,往罗兹北面的库特诺分兵,这样就能挡在第1集团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上。
第1装甲骑兵师必须争分夺秒,在俄国人之前抢占库特诺以东的沃维奇,虽然从华沙出发前往库诺特和罗兹的两条铁路线是成辐射状散开的,但是因为铁路路线规划的原因,在华沙—库特诺路线上的沃维奇和华沙—罗兹路线上的斯凯尔涅维采之间的距离也就20公里左右。抢占了沃维奇等于斯凯尔涅维采直接置于德军的炮火射程之内,这样就可以同时掐断这两条铁路线,从而确保第1集团军的后续部队有足够的时间在库诺特-罗兹一线展开,巩固防御。
计划是好的,理论上以第1装甲骑兵师的推进速度,2天时间都够在沃维奇建设好防御工事等着俄国人上门了。
然而那是在有良好的道路支持下才可能发生的理论数据,实际上波兰人在铁路沿线之外地区的糟糕道路交通建设让第1装甲骑兵师只能把路让给炮兵和后勤的卡车,以及跟在自己后面的第4骑兵师的队伍,履带式载具还是得在泥泞的土地上艰难跋涉。
第1装甲骑兵师只能保持每天直线推进60千米左右的速度,用了2天的时间才抵达了维斯瓦河北岸的普沃茨克,而更糟糕的是波兰人的桥梁不支持大量重型装备快速过河,即使第1装甲骑兵师架设了浮桥提高部队通过效率,依然在普沃茨克被耽误了整整1天。
哪怕第1装甲骑兵师和跟在后面一起行动的第4骑兵师已经是第1集团军中最南边的部队了,这样的速度依然让人觉得还不够快。
今天已经是第4天了,就算反应再怎么慢,如果4天过去了还察觉不到德国人发动全线进攻并且顺利攻入波兰的话,那俄国人的第9集团军估计都是选择性失明准备投降的二五仔了。
所以哪怕发动机声吵得人头疼欲裂,糟糕的道路状况颠得人浑身散架,第1装甲骑兵师也绝对不能把速度慢下来,必须在日落之前占领沃维奇。
然而最坏的情况还是不出人意料的出现了。
“2连呼叫支援,2连呼叫支援,前进方向10点钟方位发现俄国骑兵!前进方向10点钟方位发现俄国骑兵1
“妈的,差不多有2000骑1
2000骑?!
这是1个骑兵旅了!
2连处在以菱形队形推进的侦察营的最前方,也就是在小马肯森指挥的3连的左前方不到8公里处,此时距离沃维奇不到20公里!
在沃维奇北面20公里处出现2个俄国骑兵团,这意味着俄国第9集团军的骑兵部队正在沿着铁路线运动,而且至少一个骑兵师现在就在沃维奇周围,更有糟糕的是通过铁路运输的俄军最先出发的部队可能即将甚至已经抵达了沃维奇,那么必须要进行攻坚的第1装甲师很有可能在今天拿不下沃维奇!
“狗屎1小马肯森啐了一口,然后大喊到0改变队形!全连加速1,接着左手向下右手抬高摆成斜线。
1号骑兵战车喷出一团浓烈的黑烟,这是柴油发动机突然加大输出燃料没有充分燃烧的表现,19辆钢铁猛兽发出更加响亮的轰鸣声向前方冲去。
19辆战车在加速的过程中完成了从原本警戒右翼的右斜线阵变成了集中左翼的左斜线阵的阵线转换。
虽然道路不算平坦,而且泥泞不已,但总比在堑壕前方被炮打炸的坑坑洼洼的交战区上行驶的状况要好不少,所以除了让车内的成员吃更多的苦外,部队的推进速度又提升了一截!
当小马肯森赶到时,2连已经和俄国人交上了火,不过局面倒是让人有点傻了眼,区区19辆骑兵战车面对近两千名骑兵,看上去局面是德国人压倒性的不利,不过俄国人显然也缺乏对付这些轰鸣的铁家伙的手段。
但是这并不代表俄国人选择了撤退,和在前线被2号突击炮打的怀疑人生的步兵不同,俄国第9集团军第17骑兵师骁勇善战的骑兵们认为靠着绝对数量上的优势还是可以对付这19辆“装甲汽车”。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沙俄的骑兵旅内配属有搭载马克沁机枪的马车,这种用3-4匹战马拖曳的机枪车保证了沙俄的骑兵部队也能拥有强大的机枪火力的支援,在沙俄骑兵看来,装甲汽车上面薄薄的钢板也挡不住马克沁机枪的射击。
当然俄国人也不是傻子,骑兵对着坦克正面冲锋这种故事也只会出现在**的宣传里。在发现自己手中的莫辛纳甘龙骑兵步枪拿这些装甲汽车没辙,而对面却拥有近40挺机枪在一个照面下就扫倒了自己一大片后,俄国人也知道正面对抗没什么机会。
因此在分出一部分骑兵在德国人的面前四散奔逃试图诱使德国人分散追击的同时,更多的骑兵开始试图从两侧包抄德国人的车队。
俄国人倒是歪打正着了,1号骑兵战车可不是2号突击炮,侧面的确无法防御马克沁机枪的密集射击。如果俄国人能顺利绕到2连的后方,那么俄国人还真的有可能一举实现骑兵打赢装甲的伟大壮举。
不过很可惜,德国人的增援到了。
“保持队形!自由射击1小马肯森兴奋的对着电台下达了命令,然后右手高举,然后狠狠向前一劈!
看着18名车长几乎同时缩回了车内,小马肯森才坐回座位上,顺手关上舱门,然后握上了mg5机枪的握把,车内的视野十分狭窄,不过奔驰着的俄国骑兵已经塞满了小小的观察口。
“开火1
虽然“自由射击”的命令下达后并不需要再这样喊一声,不过小马肯森还是忍不住兴奋的高喊出来。
mg5重机枪射击时沉重的、更有力量的、更摄人心魄的咚咚声响了起来。
如果说1号步兵战车车体正面的7.62毫米同步机枪还不算噩梦的话,那么车顶机枪塔内的mg5就是地狱的镰刀。
没有什么肉体能抵挡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弹,mg5的枪口划过之处,无论人马,通通被撕的粉碎。
试图侧袭德国人的俄国骑兵被德国人侧袭了,人仰马翻的俄军骑兵队列瞬间被打散,夺路而逃的混乱更进一步加剧了俄国人的悲惨结局。
可能是因为战斗引发的肾上腺素飙升,一些德国驾驶员们有意无意的加快了行驶速度,而为了继续保持队形,整个车队的速度都被进一步的提高。
混乱中拥挤、碰撞的俄国骑兵翻倒在地,然后以超过20公里的时速冲过来的德国战车狠狠的撞了过来,20公里的时速并不算快,但是10吨的钢铁从战马、从骑兵的身上碾过,场面的惨烈程度更甚于步兵被高速奔驰的骑兵撞飞。骨骼被履带碾碎的脆响混在履带吱嘎吱嘎的噪音中显得更加渗人。
俄国骑兵崩溃了,真正的四散奔逃。然而他们也逃不到哪去,另一个方向上,来自侦察营左翼的1连也赶到了,而后方,营直属炮兵连中的2个突击炮排的8辆2号突击炮也正在赶来的路上。
结果局面就从2连被包围,变成了中心开花!57辆骑兵战车和8辆突击炮对俄国人进行了一场围剿大屠杀,短短一个小时,维斯瓦河南岸的这片土地已经被俄国骑兵的鲜血染红。
一个俄国骑兵旅,除了少数骑兵逃脱外,剩下的人都被机枪和野战炮彻底撕碎。德国人的履带碾过之地除了引擎的轰鸣声外,只有重伤未死的战马倒在地上发出的悲惨嘶鸣。
探出身子看着眼前的战场,小马肯森有些可惜的叹了一口气:“我们到时候估计会被第4骑兵师的人骂暴殄天物。”
部队必须继续南下,打扫战场的事情也只能交给后面的第4骑兵师。出生于有着骑兵传统的家族,自己也担任过骑兵军官的小马肯森知道这片战场上那些倒下的顿河马在骑兵的眼中是何等的珍贵,也知道第4骑兵师在看到这宛如屠宰场一样的战场后绝对不会对自己这些装甲骑兵们说什么好话。
不过也许这就是时代的进步吧,来去如风的骑兵只能给自己干打扫战场的活了。
小马肯森再叹了口气,排除掉脑中的杂念,高举起右手,伸出食指,然后在天空中画出了几个圈,然后对着电台下达了命令:“重整队形,继续前进!前面还有仗要打1
提尔皮茨在为自己在会议室里取得的胜利心满意足,虽然看上去北海封锁线袭击计划能否最终执行还是要看英国人是否出动战列巡洋舰来决定,但是提尔皮茨知道其实结果早已注定。
只要自己将作战计划递交到皇帝陛下的面前,即使赫尔岑多夫、波尔、缪勒附上不同意见报告书也没什么用,因为在海军总参谋部内部没有达成意见统一的情况下就这样把作战计划送进了夏洛腾堡宫,就等于把裁定权交给了皇帝陛下。
而非常了解皇帝陛下的海军战略的提尔皮茨深信皇帝陛下必然不会反对自己的作战计划。
只不过提尔皮茨还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解决总参谋部内部的意见分歧,因为这样会损害海军总参谋部对舰队的指挥权的权威性。不过如果赫尔岑多夫三人“冥顽不灵”,提尔皮茨也不在乎做点“欺下媚上”的事情。
实际上这种“媚上”在历史上是让提尔皮茨付出了代价的,作为海军办公室国务秘书的提尔皮茨并不是海军统帅,其主要职责是行政性的,而非军事性的。贵为帝国海军元帅的提尔皮茨在海军作战计划的制定上充其量只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咨询者而已。
因此为了排除海军内部的不同意见,打压反对自己的主力舰决战战略思想的不同政见者,推动自己的以主力舰为核心的大舰队计划,提尔皮茨必须依赖来自于威廉二世的皇权支持。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提尔皮茨一直在帮助威廉二世攥取海军控制权,通过一系列的机构调整一步步削弱海军中枢对舰队的指挥权,将其打造成了皇帝的顾问机关,表面上作战指挥权下放到了舰队,实际上则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但是这种行为在战争爆发后让提尔皮茨品尝到了苦果,由于认为舰队的存在能够影响外交局势,从而改变中立国的态度,同时因为西线陆军的进展顺利以及赫尔戈兰湾海战的失利,威廉二世决定保存舰队,通过陆上胜利和海军的威慑力来改变局势。
在这种情况下,提尔皮茨预想的通过舰队决战来体现舰队的价值,从而让英国人意识到自身舰队实力损伤而带来的风险,因此退出战争的战略思路便无法实现了。因为整个海军总参谋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威廉二世向舰队发号施令的传声筒,而非一个海军的决策机构。
而德皇的权威也在一步一步的向舰队渗透,无论是英格诺尔还是舍尔,两人历史上都有着果断勇猛的性格评价,舍尔甚至在担任大洋舰队司令之前称得上是好勇斗狠。但是两任大洋舰队司令都在战争的进程中做出过临阵保守退缩的决策,很难说是不是因为受到了来自威廉二世方面的影响。
而现在,作为海军总参谋长的提尔皮茨当然不再只是一个海军战略的咨询者,在海军战略和战役的决策上他是最为有力的制定者,而如果海军总参谋部内部能够达成一致,那么提尔皮茨就可以自己拍板海军战略战役方面的计划的实施执行,而不需要皇权的介入。
不过和约亨合作了十几年,在皇帝陛下的支持下一直很少遇到阻力的提尔皮茨对于借用一下皇帝权威来干点“欺下媚上”的事情也没有任何障碍,反而对此洋洋自得。
当然,此时约亨并不清楚自己的海军总参谋长在盘算着要借用一下自己的权威去欺负人的坏主意,东线战事的进程才是他关注的重点。
罗兹东北面50公里,维斯瓦河南岸,隶属于德意志帝国陆军第1集团军第1装甲骑兵师师属侦查营的在波兰的土地上快速推进着。
虽然名称上是骑兵师,但是第1装甲骑兵师内已经用车辆完全取代了战马,不过这并不代表第1装甲骑兵师的官兵们觉得坐车会比骑马舒服。
至少此时站在1号骑兵战车的机枪塔里双手撑着顶部的指挥塔防止自己的身体晃的像个摆子的埃贝哈德冯马肯森上尉就是这么觉得的。
1号骑兵战车是陆军总参谋长戈尔茨上将在1909年提出的机械化部队的配套产物。
底盘基本和2号突击炮一样,不过拆掉了75毫米野战炮,车体前后调转,将变速箱移到了发动机的后方,而驾驶员座位抬高,放到了变速箱的后上方,变成了发动机前置的布局,将原本位于发动机正面的进排气及散热百叶窗移到了侧面,然后在车体的上方和正面安装了装甲以保护发动机。
由于挪走了变速箱,拆掉了野战炮,车体内的空间一下子变得宽敞了起来,装填手兼无线电操作员变成了机枪手兼无线电操作员,位置移到了驾驶员的右侧,操作车体正面装甲上的球形机枪射击口上的mg4轻机枪,不需要再兼职炮长的车长座位则从驾驶员的后方移到了战斗室中部,抬高的座椅让车长可以直接操作车顶安装有1挺mg5重机枪的单人机枪塔。
延长的固定战斗室覆盖了整个车体的后部变成了可以搭乘步兵的乘员舱,乘员舱内背靠舱壁对面安装了6个座椅,后部向下打开的舱门可以让搭乘的步兵们快速下车。
虽然车体正面20毫米的装甲勉强能挡住12.7毫米穿甲弹的射击,侧面10毫米的装甲面对德国人自己的7.62钢芯穿甲弹都有被击穿的可能,火力只有一挺12.7毫米和一挺7.62毫米机枪。不过全车重量下降到11吨让它的行驶速度比2号突击炮还快上一些,满足了陆军对机动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车载通讯设备的运用让第1装甲骑兵师的无线电普及水平从步兵师的营一级一步跨越到了班一级,这对陆军来说简直是战斗力的飞跃。
原本总参谋长阁下是想要按照步兵师的编制来装备这种装甲运输车辆的,然而由于只能搭乘6名步兵,如果按照步兵师编制,那么一个师至少需要装备超过700辆,再加上各种其他用途的作战装备以及后勤运输全部要淘汰骡马使用车辆,无论是从花费上还是后勤上都是陆军难以接受的。
因此陆军总参谋部最终还是决定按照骑兵师的编制来装备,毕竟这是一种作战车辆而不只是单纯的运输工具,骑兵的战马也是要算进战斗力的不是?所以改编重组后的第1装甲骑兵师装备了近400辆,这种车辆自然也就被命名为骑兵战车了。
虽然1号骑兵战车的出现让第1装甲骑兵师的士兵们在离开了战马后依然拥有不逊于骑兵的机动力,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新时代的“骑兵”们喜欢自己的新伙伴。
没有了威风凛凛的高大战马,没有了雪亮锋利的骑兵刀,没有了华丽骚气的军服装饰,没有了策马飞驰的潇洒身姿,只能挤在摇晃拥挤闷热的乘员舱里,听着一墙之隔令人烦躁的发动机的轰鸣,坐在硬邦邦颠的人屁股疼的座椅上的骑兵算什么骑兵?
而以14千米的时速在波兰的土地上推进更是放大了那糟糕的乘车体验,像小马肯森这样的车长都宁愿露出上半身在外面吃土也不愿意把屁股放到硬邦邦的椅子上,但是车长好歹还能站起来让自己的屁股放松放松,驾驶员、无线电操作员以及后面乘员舱里的步兵们现在一个个都在就只能在车内为了自己的屁股叫苦不迭了。
不过牢骚归牢骚,部队行进的速度却不能慢下来。小马肯森很清楚的知道第1装甲骑兵师此时身上肩负着的重任。
罗兹距离华沙的直线距离只有短短的137公里,作为整个波兰地区的交通枢纽,以华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去的铁路网让俄国人在华沙的第9集团军有了相当大的反应空间,他们完全可以在向罗兹驰援的同时,往罗兹北面的库特诺分兵,这样就能挡在第1集团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上。
第1装甲骑兵师必须争分夺秒,在俄国人之前抢占库特诺以东的沃维奇,虽然从华沙出发前往库诺特和罗兹的两条铁路线是成辐射状散开的,但是因为铁路路线规划的原因,在华沙—库特诺路线上的沃维奇和华沙—罗兹路线上的斯凯尔涅维采之间的距离也就20公里左右。抢占了沃维奇等于斯凯尔涅维采直接置于德军的炮火射程之内,这样就可以同时掐断这两条铁路线,从而确保第1集团军的后续部队有足够的时间在库诺特-罗兹一线展开,巩固防御。
计划是好的,理论上以第1装甲骑兵师的推进速度,2天时间都够在沃维奇建设好防御工事等着俄国人上门了。
然而那是在有良好的道路支持下才可能发生的理论数据,实际上波兰人在铁路沿线之外地区的糟糕道路交通建设让第1装甲骑兵师只能把路让给炮兵和后勤的卡车,以及跟在自己后面的第4骑兵师的队伍,履带式载具还是得在泥泞的土地上艰难跋涉。
第1装甲骑兵师只能保持每天直线推进60千米左右的速度,用了2天的时间才抵达了维斯瓦河北岸的普沃茨克,而更糟糕的是波兰人的桥梁不支持大量重型装备快速过河,即使第1装甲骑兵师架设了浮桥提高部队通过效率,依然在普沃茨克被耽误了整整1天。
哪怕第1装甲骑兵师和跟在后面一起行动的第4骑兵师已经是第1集团军中最南边的部队了,这样的速度依然让人觉得还不够快。
今天已经是第4天了,就算反应再怎么慢,如果4天过去了还察觉不到德国人发动全线进攻并且顺利攻入波兰的话,那俄国人的第9集团军估计都是选择性失明准备投降的二五仔了。
所以哪怕发动机声吵得人头疼欲裂,糟糕的道路状况颠得人浑身散架,第1装甲骑兵师也绝对不能把速度慢下来,必须在日落之前占领沃维奇。
然而最坏的情况还是不出人意料的出现了。
“2连呼叫支援,2连呼叫支援,前进方向10点钟方位发现俄国骑兵!前进方向10点钟方位发现俄国骑兵1
“妈的,差不多有2000骑1
2000骑?!
这是1个骑兵旅了!
2连处在以菱形队形推进的侦察营的最前方,也就是在小马肯森指挥的3连的左前方不到8公里处,此时距离沃维奇不到20公里!
在沃维奇北面20公里处出现2个俄国骑兵团,这意味着俄国第9集团军的骑兵部队正在沿着铁路线运动,而且至少一个骑兵师现在就在沃维奇周围,更有糟糕的是通过铁路运输的俄军最先出发的部队可能即将甚至已经抵达了沃维奇,那么必须要进行攻坚的第1装甲师很有可能在今天拿不下沃维奇!
“狗屎1小马肯森啐了一口,然后大喊到0改变队形!全连加速1,接着左手向下右手抬高摆成斜线。
1号骑兵战车喷出一团浓烈的黑烟,这是柴油发动机突然加大输出燃料没有充分燃烧的表现,19辆钢铁猛兽发出更加响亮的轰鸣声向前方冲去。
19辆战车在加速的过程中完成了从原本警戒右翼的右斜线阵变成了集中左翼的左斜线阵的阵线转换。
虽然道路不算平坦,而且泥泞不已,但总比在堑壕前方被炮打炸的坑坑洼洼的交战区上行驶的状况要好不少,所以除了让车内的成员吃更多的苦外,部队的推进速度又提升了一截!
当小马肯森赶到时,2连已经和俄国人交上了火,不过局面倒是让人有点傻了眼,区区19辆骑兵战车面对近两千名骑兵,看上去局面是德国人压倒性的不利,不过俄国人显然也缺乏对付这些轰鸣的铁家伙的手段。
但是这并不代表俄国人选择了撤退,和在前线被2号突击炮打的怀疑人生的步兵不同,俄国第9集团军第17骑兵师骁勇善战的骑兵们认为靠着绝对数量上的优势还是可以对付这19辆“装甲汽车”。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沙俄的骑兵旅内配属有搭载马克沁机枪的马车,这种用3-4匹战马拖曳的机枪车保证了沙俄的骑兵部队也能拥有强大的机枪火力的支援,在沙俄骑兵看来,装甲汽车上面薄薄的钢板也挡不住马克沁机枪的射击。
当然俄国人也不是傻子,骑兵对着坦克正面冲锋这种故事也只会出现在**的宣传里。在发现自己手中的莫辛纳甘龙骑兵步枪拿这些装甲汽车没辙,而对面却拥有近40挺机枪在一个照面下就扫倒了自己一大片后,俄国人也知道正面对抗没什么机会。
因此在分出一部分骑兵在德国人的面前四散奔逃试图诱使德国人分散追击的同时,更多的骑兵开始试图从两侧包抄德国人的车队。
俄国人倒是歪打正着了,1号骑兵战车可不是2号突击炮,侧面的确无法防御马克沁机枪的密集射击。如果俄国人能顺利绕到2连的后方,那么俄国人还真的有可能一举实现骑兵打赢装甲的伟大壮举。
不过很可惜,德国人的增援到了。
“保持队形!自由射击1小马肯森兴奋的对着电台下达了命令,然后右手高举,然后狠狠向前一劈!
看着18名车长几乎同时缩回了车内,小马肯森才坐回座位上,顺手关上舱门,然后握上了mg5机枪的握把,车内的视野十分狭窄,不过奔驰着的俄国骑兵已经塞满了小小的观察口。
“开火1
虽然“自由射击”的命令下达后并不需要再这样喊一声,不过小马肯森还是忍不住兴奋的高喊出来。
mg5重机枪射击时沉重的、更有力量的、更摄人心魄的咚咚声响了起来。
如果说1号步兵战车车体正面的7.62毫米同步机枪还不算噩梦的话,那么车顶机枪塔内的mg5就是地狱的镰刀。
没有什么肉体能抵挡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弹,mg5的枪口划过之处,无论人马,通通被撕的粉碎。
试图侧袭德国人的俄国骑兵被德国人侧袭了,人仰马翻的俄军骑兵队列瞬间被打散,夺路而逃的混乱更进一步加剧了俄国人的悲惨结局。
可能是因为战斗引发的肾上腺素飙升,一些德国驾驶员们有意无意的加快了行驶速度,而为了继续保持队形,整个车队的速度都被进一步的提高。
混乱中拥挤、碰撞的俄国骑兵翻倒在地,然后以超过20公里的时速冲过来的德国战车狠狠的撞了过来,20公里的时速并不算快,但是10吨的钢铁从战马、从骑兵的身上碾过,场面的惨烈程度更甚于步兵被高速奔驰的骑兵撞飞。骨骼被履带碾碎的脆响混在履带吱嘎吱嘎的噪音中显得更加渗人。
俄国骑兵崩溃了,真正的四散奔逃。然而他们也逃不到哪去,另一个方向上,来自侦察营左翼的1连也赶到了,而后方,营直属炮兵连中的2个突击炮排的8辆2号突击炮也正在赶来的路上。
结果局面就从2连被包围,变成了中心开花!57辆骑兵战车和8辆突击炮对俄国人进行了一场围剿大屠杀,短短一个小时,维斯瓦河南岸的这片土地已经被俄国骑兵的鲜血染红。
一个俄国骑兵旅,除了少数骑兵逃脱外,剩下的人都被机枪和野战炮彻底撕碎。德国人的履带碾过之地除了引擎的轰鸣声外,只有重伤未死的战马倒在地上发出的悲惨嘶鸣。
探出身子看着眼前的战场,小马肯森有些可惜的叹了一口气:“我们到时候估计会被第4骑兵师的人骂暴殄天物。”
部队必须继续南下,打扫战场的事情也只能交给后面的第4骑兵师。出生于有着骑兵传统的家族,自己也担任过骑兵军官的小马肯森知道这片战场上那些倒下的顿河马在骑兵的眼中是何等的珍贵,也知道第4骑兵师在看到这宛如屠宰场一样的战场后绝对不会对自己这些装甲骑兵们说什么好话。
不过也许这就是时代的进步吧,来去如风的骑兵只能给自己干打扫战场的活了。
小马肯森再叹了口气,排除掉脑中的杂念,高举起右手,伸出食指,然后在天空中画出了几个圈,然后对着电台下达了命令:“重整队形,继续前进!前面还有仗要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