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他是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帝国重器最新章节!
维塔利特和东苏工作组连夜坐飞机,飞回了伊尔库茨克,想必接下来东苏和西俄两方的航天界就要迎来一场大地震了。
而中国方面的情况,恐怕也并不会比北面好上多少。
胡文海的这一系列设计,很快就被整理成文字,通过戴忠山的渠道报了上去。
中航工业总公司在拿到报告之后,就像是手上捧着一坨岩浆,把情况又捅到了更上面。
这时候很多其他渠道的消息,也已经在陆陆续续的向着上面汇总。
东苏的苏联航天局早就在为养班子而发愁,就远东这点二踢脚,根本用不上这么多人。
拜科努尔虽然能消化一部分,可航天产业没有发射任务还搞个屁?
西俄这几年航天系统一部分人日子倒还过的去,主要是依靠打质子火箭拉来不少国际业务。但眼看着苏联时期的质子火箭越打越少,但西俄本身却仍然没有恢复质子火箭的生产能力。
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经过九十年代的大衰退,整个集团的人心都散了。有技术、有水平的自寻出路,官僚和裙带关系,还有指望从苏联质子号遗产分一杯羹的留了下来。
搞到最后,尤其是在普列谢茨克事件之后,赫鲁尼切夫连再生产质子号的勇气都没有了。
至于其他的航天组织和西俄航天局,没有质子号的收入,日子过的就更糟了。
西俄的情况比历史上曾经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要糟糕太多了,地图头如今把所有的经历都用来维持表面、涂墙抹粉,既不敢动这些国内寡头和关系户,也不敢刺激已经积累了很大怨气的军队,只能眼看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彻底向混乱和堕落坠落。
航天系统这些专家学者,虽然还能勉强维持生活,可对社会的不满已经很难遏制,甚至在社会环境整体恶化之后,想自己关门过小确幸都不可能了。
这些指望学术、技术吃饭的人,逃离西俄已经逐渐成为共识。
但究竟要去哪、哪里有出路,才是这些人关心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去美国当然好,但去了美国就能有好日子过吗?很多已经去了美国的人,给出的答案显然并不乐观。哪怕是过去领工资等死也好,很多人连这个待遇都没有,吃救济都吃不上美国的福利,大学教授只能送外卖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
去东苏倒是容易,可东苏毕竟盘子太小没什么前途。现在来再多的人也只是领工资养着,连项目都没有。
去西欧?老欧洲对俄国人是什么态度,大家心里没数吗?
不然还能去哪里?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条消息在航天学界中悄然流传了起来。
很多人忽然想起来,听说中国这些年发展的还算不错?而且很多从中国回来的学者和工程师,看起来情况也很好,中国方面确实比较有诚意,双引工程给的条件还是很有吸引力。
只是中国……那毕竟是中国,中国真的能有说的这么好吗?那边的环境,俄罗斯人能接受?
这些顾虑,还是让很多俄罗斯人留了下来。
不过这次的消息,却由不得很多人动了心思。
一个即将在低纬度海岛建立的航天发射中心,建成之后很可能会为和平号做地面配套。未来二十年都不会缺少项目,毕竟光是维护和平号每年都至少要打四发货仓上去。
至于说新的功能舱、新的火箭,还有新的航天飞机,这些都还太远,不用去多说了。
而最让人感兴趣的,则是这个项目的发起者。
中国的世界首富胡文海。
不用怀疑,维塔利特没有撒谎的动机。他如果在这件事情上欺骗了大家,那基本上就相当于社会性死亡了。
一个骗子或许不怕这种情况发生,但一个靠着名声吃饭的科研人员,失去信用基本上和去世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所以和过往那些不确定的情况不同,显然这是一条可以相信的消息。航天不是普通的行业,严重依赖国家投入,否则这些航天人才也不会这么难找出路。
但如果说有哪个私营企业能搞的起航天投入,那恐怕只有胡文海的资本厚度才可能了。
胡文海这个名字,确实就值这个价钱。
能给世界首富打工,总比在西俄这边半死不活的吊着一口气强。
何况听说这个航天发射中心就在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岛屿上,这对俄罗斯人太有吸引力了!
众所周知,海边疗养在苏联是最高享受!
当然,表面上理由是沿海低纬度岛屿有利于发射节省燃料,海运有利于航天大件运输,这些也都是真的。借助赤道附近较大的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文昌发射中心升空的火箭燃料消耗可以大大减少,这里确实是中国难得的有地理优势的发射场。
在中国除了南沙发射场,恐怕就没有比文昌发射场更有先天优势的发射场了。
何况很快东苏方面的动作,也让西俄这部分人认识到,恐怕这次机会也是手快有、手慢无的情况。不等西俄的同行们赶过来,西昌发射中心的筹备工作,就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了。
“张,我们可是好久不见了!”
阿姆巴楚米扬热情的伸出双手,和这位久违的老朋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文昌市海边,一个刚刚完成建设的厂区操场,此时正是人山人海。一个两个半头白发的老人,虽然皮肤的颜色不同,但却拥有着共同的感情,甚至是共同的回忆。
当然,也有一些中年、青年苏联学者,此时正充满了好奇的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国度。
潮湿的空气、温暖的太阳,热带的风情和哗哗作响的海浪,无不让他们感到新奇。
想来,这将会是一次难忘的旅途吧。
不,也许这并不只是一次旅程。
阿姆巴楚米扬看起来倒是不怎么显老,俄罗斯女性老的快,但是俄罗斯男人倒是老的比较慢。
他看向对面,声音里充满了感慨:“从你61年回国之后,我们的交流就逐渐变少了。不过在我的心里,你永远还是那个和我住上下铺的好兄弟啊!”
“我今年都已经65了,咱们都老啦!没想到,这辈子还有能再见面的机会!”
张贵田用力的拍着阿姆巴楚米扬的手,声音里满是感怀:“听说你当选了苏联科学院的院士,我真为你高兴!”
“听说你去年也成为了工程院的院士,我想这是我们当年在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吧!”
“我们当年还是两个年轻人,一心只想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哪里会想这么多!”
张贵田的目光也有些朦胧了,不由长叹一声:“我们的母校,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
听到他的叹息,阿姆巴楚米扬也是突然落寞起来:“莫斯科航空学院里不知道走出来过多少人类的瑰宝啊,只是往后恐怕很难听到他们的名字了。”
“不会的,我们会继续他们的事业,让他们的名字总有一天被更多的人铭记。”
张贵田正色道:“老朋友、老同学,这次我们又能一起合作了!我们的合作,将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曾经在莫斯科航空学院里学习的经历的。”
“怎么,我听到的消息难道是真的?!”阿姆巴楚米扬握着张贵田的手明显用力起来,瞪着眼睛问道:“你们真的要搞大火箭?搞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这可是一头吞金怪兽,你们能不能行?”
“是!”
张贵田用力的点了点头:“我们要搞液氧煤油补燃,还要搞大火箭!要搞质子号、联盟号那样的大火箭!我们比你们有一些优势、也有一些劣势,但我们双方联合起来,一切都有可能!”
说到这里,操场上刚刚还嘈杂的声音忽然渐渐安静了下来。
张贵田和阿姆巴楚米扬寻声望去,一个穿着简单半截袖白衬衫的老人,正从厂区大门的方向缓缓的走了过来。
他有着蒲扇般的大耳朵、锐利的目光和硕大的脑门,走路看起来并不快,但一举一动却充满了泰山般的沉重感。
不论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声音就会为之一静。在场的中国人纷纷挺直了脊背,哪怕是苏联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不可直视般的压力。
“同志们,我实在没想到,在我还能工作的时候,能够主持这样的工程。”
“此时此刻在这个院子里,是我们中国航天几乎半数以上的学术精英。”
“能够看到你们的成长,我非常高兴!”
来人拍了拍身边“年轻人“的肩膀,又看了看远处其他人的样子,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而看到了他的笑容,几乎所有在场的中国人都表现出与有荣焉的样子。
“张,这个人是谁?他看起来很受你们的尊重。”
“当然。”
张贵田也不自觉挺直了腰杆子,瞪起眼睛来。
“因为他是我们的祖师爷,是我们新中国科研的奠基人啊!”
“他是钱老!”
维塔利特和东苏工作组连夜坐飞机,飞回了伊尔库茨克,想必接下来东苏和西俄两方的航天界就要迎来一场大地震了。
而中国方面的情况,恐怕也并不会比北面好上多少。
胡文海的这一系列设计,很快就被整理成文字,通过戴忠山的渠道报了上去。
中航工业总公司在拿到报告之后,就像是手上捧着一坨岩浆,把情况又捅到了更上面。
这时候很多其他渠道的消息,也已经在陆陆续续的向着上面汇总。
东苏的苏联航天局早就在为养班子而发愁,就远东这点二踢脚,根本用不上这么多人。
拜科努尔虽然能消化一部分,可航天产业没有发射任务还搞个屁?
西俄这几年航天系统一部分人日子倒还过的去,主要是依靠打质子火箭拉来不少国际业务。但眼看着苏联时期的质子火箭越打越少,但西俄本身却仍然没有恢复质子火箭的生产能力。
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经过九十年代的大衰退,整个集团的人心都散了。有技术、有水平的自寻出路,官僚和裙带关系,还有指望从苏联质子号遗产分一杯羹的留了下来。
搞到最后,尤其是在普列谢茨克事件之后,赫鲁尼切夫连再生产质子号的勇气都没有了。
至于其他的航天组织和西俄航天局,没有质子号的收入,日子过的就更糟了。
西俄的情况比历史上曾经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要糟糕太多了,地图头如今把所有的经历都用来维持表面、涂墙抹粉,既不敢动这些国内寡头和关系户,也不敢刺激已经积累了很大怨气的军队,只能眼看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彻底向混乱和堕落坠落。
航天系统这些专家学者,虽然还能勉强维持生活,可对社会的不满已经很难遏制,甚至在社会环境整体恶化之后,想自己关门过小确幸都不可能了。
这些指望学术、技术吃饭的人,逃离西俄已经逐渐成为共识。
但究竟要去哪、哪里有出路,才是这些人关心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去美国当然好,但去了美国就能有好日子过吗?很多已经去了美国的人,给出的答案显然并不乐观。哪怕是过去领工资等死也好,很多人连这个待遇都没有,吃救济都吃不上美国的福利,大学教授只能送外卖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
去东苏倒是容易,可东苏毕竟盘子太小没什么前途。现在来再多的人也只是领工资养着,连项目都没有。
去西欧?老欧洲对俄国人是什么态度,大家心里没数吗?
不然还能去哪里?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条消息在航天学界中悄然流传了起来。
很多人忽然想起来,听说中国这些年发展的还算不错?而且很多从中国回来的学者和工程师,看起来情况也很好,中国方面确实比较有诚意,双引工程给的条件还是很有吸引力。
只是中国……那毕竟是中国,中国真的能有说的这么好吗?那边的环境,俄罗斯人能接受?
这些顾虑,还是让很多俄罗斯人留了下来。
不过这次的消息,却由不得很多人动了心思。
一个即将在低纬度海岛建立的航天发射中心,建成之后很可能会为和平号做地面配套。未来二十年都不会缺少项目,毕竟光是维护和平号每年都至少要打四发货仓上去。
至于说新的功能舱、新的火箭,还有新的航天飞机,这些都还太远,不用去多说了。
而最让人感兴趣的,则是这个项目的发起者。
中国的世界首富胡文海。
不用怀疑,维塔利特没有撒谎的动机。他如果在这件事情上欺骗了大家,那基本上就相当于社会性死亡了。
一个骗子或许不怕这种情况发生,但一个靠着名声吃饭的科研人员,失去信用基本上和去世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所以和过往那些不确定的情况不同,显然这是一条可以相信的消息。航天不是普通的行业,严重依赖国家投入,否则这些航天人才也不会这么难找出路。
但如果说有哪个私营企业能搞的起航天投入,那恐怕只有胡文海的资本厚度才可能了。
胡文海这个名字,确实就值这个价钱。
能给世界首富打工,总比在西俄这边半死不活的吊着一口气强。
何况听说这个航天发射中心就在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岛屿上,这对俄罗斯人太有吸引力了!
众所周知,海边疗养在苏联是最高享受!
当然,表面上理由是沿海低纬度岛屿有利于发射节省燃料,海运有利于航天大件运输,这些也都是真的。借助赤道附近较大的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文昌发射中心升空的火箭燃料消耗可以大大减少,这里确实是中国难得的有地理优势的发射场。
在中国除了南沙发射场,恐怕就没有比文昌发射场更有先天优势的发射场了。
何况很快东苏方面的动作,也让西俄这部分人认识到,恐怕这次机会也是手快有、手慢无的情况。不等西俄的同行们赶过来,西昌发射中心的筹备工作,就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了。
“张,我们可是好久不见了!”
阿姆巴楚米扬热情的伸出双手,和这位久违的老朋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文昌市海边,一个刚刚完成建设的厂区操场,此时正是人山人海。一个两个半头白发的老人,虽然皮肤的颜色不同,但却拥有着共同的感情,甚至是共同的回忆。
当然,也有一些中年、青年苏联学者,此时正充满了好奇的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国度。
潮湿的空气、温暖的太阳,热带的风情和哗哗作响的海浪,无不让他们感到新奇。
想来,这将会是一次难忘的旅途吧。
不,也许这并不只是一次旅程。
阿姆巴楚米扬看起来倒是不怎么显老,俄罗斯女性老的快,但是俄罗斯男人倒是老的比较慢。
他看向对面,声音里充满了感慨:“从你61年回国之后,我们的交流就逐渐变少了。不过在我的心里,你永远还是那个和我住上下铺的好兄弟啊!”
“我今年都已经65了,咱们都老啦!没想到,这辈子还有能再见面的机会!”
张贵田用力的拍着阿姆巴楚米扬的手,声音里满是感怀:“听说你当选了苏联科学院的院士,我真为你高兴!”
“听说你去年也成为了工程院的院士,我想这是我们当年在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吧!”
“我们当年还是两个年轻人,一心只想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哪里会想这么多!”
张贵田的目光也有些朦胧了,不由长叹一声:“我们的母校,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
听到他的叹息,阿姆巴楚米扬也是突然落寞起来:“莫斯科航空学院里不知道走出来过多少人类的瑰宝啊,只是往后恐怕很难听到他们的名字了。”
“不会的,我们会继续他们的事业,让他们的名字总有一天被更多的人铭记。”
张贵田正色道:“老朋友、老同学,这次我们又能一起合作了!我们的合作,将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曾经在莫斯科航空学院里学习的经历的。”
“怎么,我听到的消息难道是真的?!”阿姆巴楚米扬握着张贵田的手明显用力起来,瞪着眼睛问道:“你们真的要搞大火箭?搞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这可是一头吞金怪兽,你们能不能行?”
“是!”
张贵田用力的点了点头:“我们要搞液氧煤油补燃,还要搞大火箭!要搞质子号、联盟号那样的大火箭!我们比你们有一些优势、也有一些劣势,但我们双方联合起来,一切都有可能!”
说到这里,操场上刚刚还嘈杂的声音忽然渐渐安静了下来。
张贵田和阿姆巴楚米扬寻声望去,一个穿着简单半截袖白衬衫的老人,正从厂区大门的方向缓缓的走了过来。
他有着蒲扇般的大耳朵、锐利的目光和硕大的脑门,走路看起来并不快,但一举一动却充满了泰山般的沉重感。
不论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声音就会为之一静。在场的中国人纷纷挺直了脊背,哪怕是苏联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不可直视般的压力。
“同志们,我实在没想到,在我还能工作的时候,能够主持这样的工程。”
“此时此刻在这个院子里,是我们中国航天几乎半数以上的学术精英。”
“能够看到你们的成长,我非常高兴!”
来人拍了拍身边“年轻人“的肩膀,又看了看远处其他人的样子,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而看到了他的笑容,几乎所有在场的中国人都表现出与有荣焉的样子。
“张,这个人是谁?他看起来很受你们的尊重。”
“当然。”
张贵田也不自觉挺直了腰杆子,瞪起眼睛来。
“因为他是我们的祖师爷,是我们新中国科研的奠基人啊!”
“他是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