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国子监训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百度宅男当崇祯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table align=center><tr><td><table border=”0″ align=”left”><tr><td>
<td><table border=”0″ align=”left”
><tr><td>
第二百四十六章 国子监训话
杨改革正在眺望整个国子监的建筑群。
这里的规模超级大,显然,当初建造的时候,就是为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员就读用的,所以,现在即便是有一两千人,看起来,也是空荡荡的,经过一些院落的时候,里面显得有些荒芜。
“探花?”杨改革眺望了一回国子监的建筑群,觉得这点人远远不够,应该进更多的人来读书才好。否则,地方空在这里,岂不是浪费?这件事,得先给这位国子监的祭酒吹吹风。
林钎显然惊讶了一下,皇帝居然不叫他的名字,改叫他探花,这个,林钎心里泛起了一丝欣喜,喜滋滋的。
“臣在。”林钎恭敬的答道。
“朕问你,历史上可还有那个时候有我朝那种万人就读的辉煌场面?”万人就读,这个,杨改革也不得不说声佩服,这不是二十一世纪,在十七世纪,“国际性大都市巴黎”据说,也才几万常住人口,而这一个大学里,就有万人就读,这不得不说,此时的明朝,确实称得上天朝上国,世界的中心。
林钎仔细的想了想,回忆了一下,才郑重的道:“回禀陛下,没有,古往今来,从未有一个朝代有我朝当年的盛况,万人就读,不过……”林钎始终不愿谈起这种变相卖官的事。
“呵呵,探花是不是要说这些人都是为了官而来的,是朝廷变相卖官?”杨改革一看这老头那副倔强的表情,就猜到他要说什么,提前堵话了。
“这……回陛下,这个臣不敢说……”林钎的脾气是倔强了点,可是嘴巴却不大,该说什么,什么不该说,分得很清楚。
“呵呵……这个,朕明白,也能也认同你的观点,不过,即便是卖官,也不能否认他当年的辉煌,是吗?事情总要看两面,不光只看到他坏的一面,就全盘否定他,也要看到他好的一面,他光辉的一面。”杨改革开始忽悠这个国子监的祭酒了。
“……可是,陛下,这……”林钎的头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不知道该说什么。
“呵呵,现在你说了他不好的一面,现在也来说说他好的一面吧。”杨改革使用忽悠**,使劲的忽悠。
“……好的一面,陛下,好的一面正如陛下所言,万人就读,来史上罕见的盛况,乃教书育人之巅峰也……”林钎其实心里也想过一把万人师长的瘾,想当年,孔圣人也才三千弟子,要是他有万人就读的学生,某种程度上,也是超过圣人一把的,这暗中过过瘾,也是十分爽快的。
“呵呵,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不好的一面,也说了他好的一面,那咱们现在聊一聊,如何尽量避免坏的一面扩大,尽量使这坏的一面向好的一面发展,说说,怎么把这卖官的事变成好事……”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这个容易,臣想过了,这国子监如今虽然是宽进,可是,绝对要严出,这教书育人,绝对不能放松了品德教育,要把学生们教育成君子,才算合格,才能让国子监的监生历事,出去做官,如此,可以把坏的一面尽量的控制,转向好的一面。”这其实一直就是林钎心里的想法。现在皇帝一问,不假思索的就说了出来。
杨改革也惊讶了一把,自己还没忽悠呢,你就会自己抢答了,自己原本就是要让这个林钎支持自己放开国子监的口子,加紧的敛财,另外一面,缩小出去为官条件,让这国子监虽然敛财,但是不至于失控,彻底的沦为贱卖官职的场所。
“探花,你这句话,朕爱听,这宽进严出说得一点没错,圣人言‘有教无类’,我们也不该带着偏见看待这些国子监的例监生,只要他们肯读书,肯积极向上,总要给他们机会不是?”杨改革肯定道。
“回禀陛下,臣也是如此认为的,臣必定严加管家国子监的监生,把他们教育成文采出众,品德过人之君子,也不枉他们来国子监一趟……”林钎很高兴,他最怕的就是皇帝彻底的把国子监当成敛财卖官的地方,如今听皇帝这样一说,林钎心里有底了,皇帝和他想的是一样的,赞成这个宽进严出。
“嗯,很好,不错,探花,加油,朕看着你。”杨改革觉得这次吹风的效果非常的不错,日后,可以顺利的把这国子监例监的门槛降低了,否则,光是靠些举人敛财,也不是个事。
“陛下,即将赴各地为移民官的新科进士们,历事生们,等待陛下召见。”王承恩见皇帝的行程过半,于是,也提醒皇帝,今天来这里的目的。
“嗯,这就见吧。”杨改革一直就想给这些人打打气,谈一下,鼓励他们把这赈灾的事做好。
彝伦堂外,有一个很宽平地,中间一块,是用麻石铺就的,两边则是草地,林木,今天,皇帝要在这里接见众人,这中间站的就是进士,两边,全是举监的历事生,都是即将派往各地的移民官,书吏等等。
杨改革这个皇帝刚刚出现在众人的眼中,众人就有了反应,好似提前操演过一般,整整齐齐的跪倒在地,行大礼,高呼:“吾等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整齐洪亮,行动整洁一致,很是有看头,如今杨改革当皇帝也有段日子了,习惯了这种场面,觉得这就帝王该有的待遇,很享受。
杨改革走到彝伦堂下,才道了声:“平身。”众人这才起身。
“今日,朕来看大家,为的,就是一件事,那就是移民赈灾,此事,关系到我大明百万百姓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华夏大地的安宁,关系到我华夏衣冠、文明的传承,朕希望,各位在出任移民官,处理、协助移民的时候,能够尽心尽责,共同努力,处理好此次移民赈灾之事……”杨改革一开场,就说了最关键的。
“……朕知道,有些人心中有怨言,觉得中了进士,得补个主事才好,至不济,也可以做一个县令,为官一方,何必要做这受苦受累的移民官呢?朕要告诫你们的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此次移民,确实很苦,确实很累,但是,朕要说,这绝对是值得的,这是一个锻炼人的巨大熔炉,可以锻炼自身的能力,去其糟粕,留下来的,都是精华,……你们这些人,日后将来都是要为官的,或是为一方父母,或者立于朝堂之上,朕相信,只有充分了解了民间疾苦的人,才有可能做一个好官……,那种不了解民间疾苦,不分五谷杂粮的人,朕要他何用?这种人,朕是不屑的,朕希望大家,都能接受住此次考验,一来,为朝廷排忧解难,为朕排忧解难,也给天下受灾的百姓,带去一条活路,朕相信,天下百姓,一定会感激你们的,到那个时候,你们会理解朕的,到那个时候,你们会有成就感的,也是回味无穷的记忆,也是你们将来一生的财富……”
“……朕想说,本来,朝廷是该要优待状元的,可是,朕却说,状元虽然该优待,可是,优待也不能毁了状元的前途,优待也不代表状元不需要了解民间疾苦,这状元将来也是要为官的,俗话说‘当官不知百姓苦,不如回家种稻黍’……”说到这里,众人当中,传出一阵哄笑,皇上的话,说得很俚,但是很好理解。
“……所以,朕决定,今年恩科一甲也全部下到移民第一线,充分了解基层百姓之苦,朕相信,这对他们日后为官,有很大的好处,日后,必定能走得更远……”杨改革瞄了几眼站在麻石地板最前面的几个,好像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这一甲,貌似这几个人低着头,看不出有什么意见,不过杨改革相信,这几个人,会有怨言的,呆会,还得安抚一下。
“……朕说过‘不放弃,不抛弃’,只要还当朕是他的皇帝,朕是不会放弃朕的任何一个子民的,朕发下如此宏愿,就要靠你们去完成,朕在来的路上,听见震天一般的高呼,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百姓,最是善良,你给他一个希望,他就会给你全部,朕希望你们不要让朕失望,不要让朕失信于天下,不要让老百姓在绝境之中绝望,朕要说,全天下的百姓在看着你们,朕在看着你们……”
“……你们其中,有很多,都是国子监的监生,许多人都带着偏见看你们,可是,朕要说,朕没有,朕如果没记错,我朝开国之初,从国子监走出去的地方大员,各部的尚书,甚至内阁辅臣,也不是少数,所以,朕要说,国子监绝不是大家眼中那种只有污垢,卖官买官的场所,有多大的前途,能走到哪里,完全看自己的能力,完全看自己的努力,绝不是因为进了国子监而低人一等,国子监的未来,希望,也都靠你们这群人撑起来,这次移民赈灾,就是一个好机会,这次移民赈灾之事,是超乎常人想象的,所面临的困难,也是难以想象的,所面临的问题,也是难以想象的,为此,朕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准信,在此次移民赈灾过程中,凡是任劳任怨,积极肯干者,待移民工作有成,考核后,即刻给官,提前结束历事,有杰出贡献、功劳者,可优先提拔为官,以前举人为官有诸多限制,如今,为了鼓励你们勇于任事,勇于实干,也可以适当的松动,以前只能做到五品的,朕给你们大开方便之门,送到四品,三品也不是不可能,这,完全看你们的努力,看你们的行动,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办好这次移民赈灾,朕也同样的告诉你们,朕看着你们,天下的百姓看着你们,在受灾,嗷嗷待哺的灾民们看着你们……”
杨改革一口气说了很长一大段,说得口干舌燥,总算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了出来,不外乎打气,鼓励,奖励,许诺,感动之类的手段。
不管怎么说,皇帝的这番话也是打动很多人的,有些人心中颇有怨气,听了皇帝如此一说,心气也下来了,连状元都要下去当移民官,他们这些二甲,三甲也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再者,皇帝给的诱惑不是一般的大,连举人这种一般最高只能做到知府一级的潜规则,如今都要打破,不得不说,皇帝是下了不少本钱的,不光是这千万两白银,光光是这一手打破五品知府的潜规则,就够让很多人动心了,更别说他们这些起步就是七品官的进士了,以后的前途,应该是无量的,当然,前提是把移民赈灾做好,还有,皇帝的意思很明白,如今不去做移民官的,日后上不了朝堂,皇帝说“当官不知百姓苦,不如回家中稻黍”呢,这不明显的,不去参与移民赈灾的人,一律回家,不,一律不准上朝堂,也就是说,最多当个封疆大吏,或者地方官打止……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确实是心系百姓的,听了皇帝的话,更是信心百倍,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上对得起君王,下对得起百姓,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不知道是谁带头喊起口号来。“不抛弃,不放弃……”进士们,国子监的学生们,也都纷纷的跟着喊起来,一开始还怕皇帝怪罪,可是见皇帝没说什么也就愈发的大胆起来,声音也一浪高过一浪,千人的呐喊,也算是壮观,掀飞了屋顶上的几片树叶。
这场训话总算结束。杨改革被迎进了彝伦堂里休息,这里,是皇帝讲学的地方,有专门的地方供皇帝休息,召见人,算是一处办公场所。
“大伴,去把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前十名,以及在三甲,举人当中,选一些代表,朕要和他们谈一谈。”杨改革决定还召开一个小范围的座谈会,彻底的把这些人的思想稳固下来,还有这状元、榜眼、探花,这几位的情绪,得照顾一下,这几位,如果按照旧制,是会给一个高起点的,现在要派别人到外面去,算是外放了,多少有点贬的意思,得安抚一下情绪。
“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多时,王承恩找的代表们,就到了。
“起来吧。”杨改革道。
“谢陛下。”众人又道。
“呵呵,状元郎,今日,朕可是拿你说事了,希望你不介意啊!”杨改革笑呵呵的说道。
刘若宰看着比自己还小,一脸嫩的皇帝,心中的感慨也是万千,当下就道:“回陛下,臣不敢,臣听了陛下的训导,觉得十分有道理,臣觉得,臣还年轻,如陛下所言,确实需要多加磨练,日后为官,也不至于忘了百姓,忘了本,臣愿意任移民官,替陛下完成‘不抛弃,不放弃’的宏愿……”
“嗯,很好,很好,这才是朕的状元,你们去基层,去移民赈灾,本来,是朝廷亏欠你们,所以,在品级上,也就不好再苛求,状元郎依旧带着翰林院修撰的职务下去,榜眼,探花,你们也如此,级别和品级也就不亏待你们了,依旧带着翰林院编修吧……”
“臣谢陛下隆恩。”三个人一听,心中暗喜,终于算是捞到一点东西,起码这路子是没堵死,起码还是入了翰林院了,这个才是从政的开始啊!如今这各部尚书,内阁,基本上都是翰林院出身,没入翰林院,心里就不踏实啊!
“好了,不用谢,你们身为朕恩科的一甲,也当做一个表率的作用,在移民赈灾过程中,也必须处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协助好徐师傅完成这移民赈灾之事,此事之重,足以压垮我大明朝,希望你们能明白朕的心……”杨改革不得不再次重申这移民赈灾的重要性。
“臣明白,臣遵旨……”三个人又异口同声的答道。
接下来,又和第二甲的前十名,第三甲的代表,举人代表们交谈了一回,不外乎是鼓励,诱惑,威逼,许诺这些手段。
这其中,就有一些很早认识杨改革的人,其中就有万户侯,叶高标等人,他们当初,是在考试前就认识了皇帝的,还跟皇帝喝过茶,更是向皇帝打听过考试题目,所以,和皇帝的关系,又不一样,今天,王承恩又特地把他们叫了来。
“万户侯,朕记得,你说过,你想当一个功封万户的将军的啊!可是,如今,朕看你,也在这移民官的名单当中啊!怎么,不去当将军了?”杨改革一直就想把一些文人搞到军队里去,但是又要靠得住,肯吃苦的文人,本来打算从这个万户侯开始的,没想到他如今居然放自己的鸽子。
万户侯扭捏得很,涨红了脸,道:“回禀陛下,不是臣不愿意,只是,家父……家父实在是不希望臣去参军,臣被逼的没办法,也只得遵从了家父,否则,这……唉……”万户侯尴尬得很,脸红脖子粗,似乎有难言之隐。
徐一范当初最喜欢和万户侯斗嘴,虽然如今是在皇帝面前,可是,依旧没有收敛,依仗和皇帝不一般的关系,抢道:“启禀陛下,万户侯他爹以死相逼,要是他敢去参军,他爹扬言就撞死给他看……”徐一范爆料的时候,就有人准备出来喝止,不过王承恩知道皇帝和这几个人的关系,悄悄的制止了。
“呔……”杨改革郁闷,以死相逼?那你给你儿子取个万户侯的名字?好玩啊!杨改革郁闷了,这事,看样子是黄了,这件事,自己也不好强插手,闹出人命来,自己不好看,和日后亲信的关系也难相处,算了,也不差他一个人。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table align=center><tr><td><table border=”0″ align=”left”><tr><td>
<td><table border=”0″ align=”left”
><tr><td>
第二百四十六章 国子监训话
杨改革正在眺望整个国子监的建筑群。
这里的规模超级大,显然,当初建造的时候,就是为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员就读用的,所以,现在即便是有一两千人,看起来,也是空荡荡的,经过一些院落的时候,里面显得有些荒芜。
“探花?”杨改革眺望了一回国子监的建筑群,觉得这点人远远不够,应该进更多的人来读书才好。否则,地方空在这里,岂不是浪费?这件事,得先给这位国子监的祭酒吹吹风。
林钎显然惊讶了一下,皇帝居然不叫他的名字,改叫他探花,这个,林钎心里泛起了一丝欣喜,喜滋滋的。
“臣在。”林钎恭敬的答道。
“朕问你,历史上可还有那个时候有我朝那种万人就读的辉煌场面?”万人就读,这个,杨改革也不得不说声佩服,这不是二十一世纪,在十七世纪,“国际性大都市巴黎”据说,也才几万常住人口,而这一个大学里,就有万人就读,这不得不说,此时的明朝,确实称得上天朝上国,世界的中心。
林钎仔细的想了想,回忆了一下,才郑重的道:“回禀陛下,没有,古往今来,从未有一个朝代有我朝当年的盛况,万人就读,不过……”林钎始终不愿谈起这种变相卖官的事。
“呵呵,探花是不是要说这些人都是为了官而来的,是朝廷变相卖官?”杨改革一看这老头那副倔强的表情,就猜到他要说什么,提前堵话了。
“这……回陛下,这个臣不敢说……”林钎的脾气是倔强了点,可是嘴巴却不大,该说什么,什么不该说,分得很清楚。
“呵呵……这个,朕明白,也能也认同你的观点,不过,即便是卖官,也不能否认他当年的辉煌,是吗?事情总要看两面,不光只看到他坏的一面,就全盘否定他,也要看到他好的一面,他光辉的一面。”杨改革开始忽悠这个国子监的祭酒了。
“……可是,陛下,这……”林钎的头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不知道该说什么。
“呵呵,现在你说了他不好的一面,现在也来说说他好的一面吧。”杨改革使用忽悠**,使劲的忽悠。
“……好的一面,陛下,好的一面正如陛下所言,万人就读,来史上罕见的盛况,乃教书育人之巅峰也……”林钎其实心里也想过一把万人师长的瘾,想当年,孔圣人也才三千弟子,要是他有万人就读的学生,某种程度上,也是超过圣人一把的,这暗中过过瘾,也是十分爽快的。
“呵呵,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不好的一面,也说了他好的一面,那咱们现在聊一聊,如何尽量避免坏的一面扩大,尽量使这坏的一面向好的一面发展,说说,怎么把这卖官的事变成好事……”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这个容易,臣想过了,这国子监如今虽然是宽进,可是,绝对要严出,这教书育人,绝对不能放松了品德教育,要把学生们教育成君子,才算合格,才能让国子监的监生历事,出去做官,如此,可以把坏的一面尽量的控制,转向好的一面。”这其实一直就是林钎心里的想法。现在皇帝一问,不假思索的就说了出来。
杨改革也惊讶了一把,自己还没忽悠呢,你就会自己抢答了,自己原本就是要让这个林钎支持自己放开国子监的口子,加紧的敛财,另外一面,缩小出去为官条件,让这国子监虽然敛财,但是不至于失控,彻底的沦为贱卖官职的场所。
“探花,你这句话,朕爱听,这宽进严出说得一点没错,圣人言‘有教无类’,我们也不该带着偏见看待这些国子监的例监生,只要他们肯读书,肯积极向上,总要给他们机会不是?”杨改革肯定道。
“回禀陛下,臣也是如此认为的,臣必定严加管家国子监的监生,把他们教育成文采出众,品德过人之君子,也不枉他们来国子监一趟……”林钎很高兴,他最怕的就是皇帝彻底的把国子监当成敛财卖官的地方,如今听皇帝这样一说,林钎心里有底了,皇帝和他想的是一样的,赞成这个宽进严出。
“嗯,很好,不错,探花,加油,朕看着你。”杨改革觉得这次吹风的效果非常的不错,日后,可以顺利的把这国子监例监的门槛降低了,否则,光是靠些举人敛财,也不是个事。
“陛下,即将赴各地为移民官的新科进士们,历事生们,等待陛下召见。”王承恩见皇帝的行程过半,于是,也提醒皇帝,今天来这里的目的。
“嗯,这就见吧。”杨改革一直就想给这些人打打气,谈一下,鼓励他们把这赈灾的事做好。
彝伦堂外,有一个很宽平地,中间一块,是用麻石铺就的,两边则是草地,林木,今天,皇帝要在这里接见众人,这中间站的就是进士,两边,全是举监的历事生,都是即将派往各地的移民官,书吏等等。
杨改革这个皇帝刚刚出现在众人的眼中,众人就有了反应,好似提前操演过一般,整整齐齐的跪倒在地,行大礼,高呼:“吾等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整齐洪亮,行动整洁一致,很是有看头,如今杨改革当皇帝也有段日子了,习惯了这种场面,觉得这就帝王该有的待遇,很享受。
杨改革走到彝伦堂下,才道了声:“平身。”众人这才起身。
“今日,朕来看大家,为的,就是一件事,那就是移民赈灾,此事,关系到我大明百万百姓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华夏大地的安宁,关系到我华夏衣冠、文明的传承,朕希望,各位在出任移民官,处理、协助移民的时候,能够尽心尽责,共同努力,处理好此次移民赈灾之事……”杨改革一开场,就说了最关键的。
“……朕知道,有些人心中有怨言,觉得中了进士,得补个主事才好,至不济,也可以做一个县令,为官一方,何必要做这受苦受累的移民官呢?朕要告诫你们的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此次移民,确实很苦,确实很累,但是,朕要说,这绝对是值得的,这是一个锻炼人的巨大熔炉,可以锻炼自身的能力,去其糟粕,留下来的,都是精华,……你们这些人,日后将来都是要为官的,或是为一方父母,或者立于朝堂之上,朕相信,只有充分了解了民间疾苦的人,才有可能做一个好官……,那种不了解民间疾苦,不分五谷杂粮的人,朕要他何用?这种人,朕是不屑的,朕希望大家,都能接受住此次考验,一来,为朝廷排忧解难,为朕排忧解难,也给天下受灾的百姓,带去一条活路,朕相信,天下百姓,一定会感激你们的,到那个时候,你们会理解朕的,到那个时候,你们会有成就感的,也是回味无穷的记忆,也是你们将来一生的财富……”
“……朕想说,本来,朝廷是该要优待状元的,可是,朕却说,状元虽然该优待,可是,优待也不能毁了状元的前途,优待也不代表状元不需要了解民间疾苦,这状元将来也是要为官的,俗话说‘当官不知百姓苦,不如回家种稻黍’……”说到这里,众人当中,传出一阵哄笑,皇上的话,说得很俚,但是很好理解。
“……所以,朕决定,今年恩科一甲也全部下到移民第一线,充分了解基层百姓之苦,朕相信,这对他们日后为官,有很大的好处,日后,必定能走得更远……”杨改革瞄了几眼站在麻石地板最前面的几个,好像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这一甲,貌似这几个人低着头,看不出有什么意见,不过杨改革相信,这几个人,会有怨言的,呆会,还得安抚一下。
“……朕说过‘不放弃,不抛弃’,只要还当朕是他的皇帝,朕是不会放弃朕的任何一个子民的,朕发下如此宏愿,就要靠你们去完成,朕在来的路上,听见震天一般的高呼,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百姓,最是善良,你给他一个希望,他就会给你全部,朕希望你们不要让朕失望,不要让朕失信于天下,不要让老百姓在绝境之中绝望,朕要说,全天下的百姓在看着你们,朕在看着你们……”
“……你们其中,有很多,都是国子监的监生,许多人都带着偏见看你们,可是,朕要说,朕没有,朕如果没记错,我朝开国之初,从国子监走出去的地方大员,各部的尚书,甚至内阁辅臣,也不是少数,所以,朕要说,国子监绝不是大家眼中那种只有污垢,卖官买官的场所,有多大的前途,能走到哪里,完全看自己的能力,完全看自己的努力,绝不是因为进了国子监而低人一等,国子监的未来,希望,也都靠你们这群人撑起来,这次移民赈灾,就是一个好机会,这次移民赈灾之事,是超乎常人想象的,所面临的困难,也是难以想象的,所面临的问题,也是难以想象的,为此,朕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准信,在此次移民赈灾过程中,凡是任劳任怨,积极肯干者,待移民工作有成,考核后,即刻给官,提前结束历事,有杰出贡献、功劳者,可优先提拔为官,以前举人为官有诸多限制,如今,为了鼓励你们勇于任事,勇于实干,也可以适当的松动,以前只能做到五品的,朕给你们大开方便之门,送到四品,三品也不是不可能,这,完全看你们的努力,看你们的行动,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办好这次移民赈灾,朕也同样的告诉你们,朕看着你们,天下的百姓看着你们,在受灾,嗷嗷待哺的灾民们看着你们……”
杨改革一口气说了很长一大段,说得口干舌燥,总算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了出来,不外乎打气,鼓励,奖励,许诺,感动之类的手段。
不管怎么说,皇帝的这番话也是打动很多人的,有些人心中颇有怨气,听了皇帝如此一说,心气也下来了,连状元都要下去当移民官,他们这些二甲,三甲也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再者,皇帝给的诱惑不是一般的大,连举人这种一般最高只能做到知府一级的潜规则,如今都要打破,不得不说,皇帝是下了不少本钱的,不光是这千万两白银,光光是这一手打破五品知府的潜规则,就够让很多人动心了,更别说他们这些起步就是七品官的进士了,以后的前途,应该是无量的,当然,前提是把移民赈灾做好,还有,皇帝的意思很明白,如今不去做移民官的,日后上不了朝堂,皇帝说“当官不知百姓苦,不如回家中稻黍”呢,这不明显的,不去参与移民赈灾的人,一律回家,不,一律不准上朝堂,也就是说,最多当个封疆大吏,或者地方官打止……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确实是心系百姓的,听了皇帝的话,更是信心百倍,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上对得起君王,下对得起百姓,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不知道是谁带头喊起口号来。“不抛弃,不放弃……”进士们,国子监的学生们,也都纷纷的跟着喊起来,一开始还怕皇帝怪罪,可是见皇帝没说什么也就愈发的大胆起来,声音也一浪高过一浪,千人的呐喊,也算是壮观,掀飞了屋顶上的几片树叶。
这场训话总算结束。杨改革被迎进了彝伦堂里休息,这里,是皇帝讲学的地方,有专门的地方供皇帝休息,召见人,算是一处办公场所。
“大伴,去把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前十名,以及在三甲,举人当中,选一些代表,朕要和他们谈一谈。”杨改革决定还召开一个小范围的座谈会,彻底的把这些人的思想稳固下来,还有这状元、榜眼、探花,这几位的情绪,得照顾一下,这几位,如果按照旧制,是会给一个高起点的,现在要派别人到外面去,算是外放了,多少有点贬的意思,得安抚一下情绪。
“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多时,王承恩找的代表们,就到了。
“起来吧。”杨改革道。
“谢陛下。”众人又道。
“呵呵,状元郎,今日,朕可是拿你说事了,希望你不介意啊!”杨改革笑呵呵的说道。
刘若宰看着比自己还小,一脸嫩的皇帝,心中的感慨也是万千,当下就道:“回陛下,臣不敢,臣听了陛下的训导,觉得十分有道理,臣觉得,臣还年轻,如陛下所言,确实需要多加磨练,日后为官,也不至于忘了百姓,忘了本,臣愿意任移民官,替陛下完成‘不抛弃,不放弃’的宏愿……”
“嗯,很好,很好,这才是朕的状元,你们去基层,去移民赈灾,本来,是朝廷亏欠你们,所以,在品级上,也就不好再苛求,状元郎依旧带着翰林院修撰的职务下去,榜眼,探花,你们也如此,级别和品级也就不亏待你们了,依旧带着翰林院编修吧……”
“臣谢陛下隆恩。”三个人一听,心中暗喜,终于算是捞到一点东西,起码这路子是没堵死,起码还是入了翰林院了,这个才是从政的开始啊!如今这各部尚书,内阁,基本上都是翰林院出身,没入翰林院,心里就不踏实啊!
“好了,不用谢,你们身为朕恩科的一甲,也当做一个表率的作用,在移民赈灾过程中,也必须处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协助好徐师傅完成这移民赈灾之事,此事之重,足以压垮我大明朝,希望你们能明白朕的心……”杨改革不得不再次重申这移民赈灾的重要性。
“臣明白,臣遵旨……”三个人又异口同声的答道。
接下来,又和第二甲的前十名,第三甲的代表,举人代表们交谈了一回,不外乎是鼓励,诱惑,威逼,许诺这些手段。
这其中,就有一些很早认识杨改革的人,其中就有万户侯,叶高标等人,他们当初,是在考试前就认识了皇帝的,还跟皇帝喝过茶,更是向皇帝打听过考试题目,所以,和皇帝的关系,又不一样,今天,王承恩又特地把他们叫了来。
“万户侯,朕记得,你说过,你想当一个功封万户的将军的啊!可是,如今,朕看你,也在这移民官的名单当中啊!怎么,不去当将军了?”杨改革一直就想把一些文人搞到军队里去,但是又要靠得住,肯吃苦的文人,本来打算从这个万户侯开始的,没想到他如今居然放自己的鸽子。
万户侯扭捏得很,涨红了脸,道:“回禀陛下,不是臣不愿意,只是,家父……家父实在是不希望臣去参军,臣被逼的没办法,也只得遵从了家父,否则,这……唉……”万户侯尴尬得很,脸红脖子粗,似乎有难言之隐。
徐一范当初最喜欢和万户侯斗嘴,虽然如今是在皇帝面前,可是,依旧没有收敛,依仗和皇帝不一般的关系,抢道:“启禀陛下,万户侯他爹以死相逼,要是他敢去参军,他爹扬言就撞死给他看……”徐一范爆料的时候,就有人准备出来喝止,不过王承恩知道皇帝和这几个人的关系,悄悄的制止了。
“呔……”杨改革郁闷,以死相逼?那你给你儿子取个万户侯的名字?好玩啊!杨改革郁闷了,这事,看样子是黄了,这件事,自己也不好强插手,闹出人命来,自己不好看,和日后亲信的关系也难相处,算了,也不差他一个人。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