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俩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怎生姑娘最新章节!
皇帝到底还是答应了容郡王的请求。
却私下对了黎王道,“堂堂郡王,窝囊至此!”
也不自省一下,容郡王有今天,都是自己造成的。
黎王跟着勾了勾唇,说起了怎生的亲事。
皇帝听得直皱眉。
黎王见皇帝果然是真厌烦永宁郡主,心底松了一口气,轻声劝道,“到底是我们兄弟的亲妹妹呢,不看别的,看在母后跟咱们俩置气这么多年的份上,您就让一步吧?”
皇帝没好气,哼了一声,斜了一眼黎王道,“是跟朕置气,可不是跟你置气。”
黎王越发笑得放松,拱手赔礼,“是,弟弟没出息,实在是夹在母后跟皇兄之间,委实的难做。”
他再三的赔礼道歉,皇帝的脸色才渐渐缓和了过来,只是仍旧带了一点不耐的问道,“你可是有了什么主意?朕从前听说她在聂府呆了一段时间,聂阁老也有结亲的意思……”
黎王没料到皇帝会有此一说,忙道,“皇兄不可,妹妹在聂府很是吃了些苦头。可惜那时候臣弟也是才知道,并不十分清楚,又鞭长莫及,现在想起来仍旧不少后悔。
臣弟听说,妹妹冲撞过聂府的三小姐,被罚跪在日头底下,还被府里聂墨的另一个同房诬陷,被聂润的夫人关过小黑屋……,后来又被送到乡下……”
他说一点,皇帝就脸黑一点。
黎王最后干脆道,“若是论名节,寻常百姓家的闺女也就这样嫁了,可妹妹到底是母后的老来女……”
“行了!”皇帝一下子打断了黎王的话,“今儿就这样吧,此事以后再说,你退下吧。”
黎王不知哪句话说的不对得罪了皇帝,待要请罪,又见皇帝脸色都变得潮红,唯恐皇帝被气死了,自己说不清楚,于是装作不知所措的样子慌忙告退了。
却是黎王的一句“老来女”把皇帝气得不行。
想起当年的事,他简直怒火中烧,伸手就把桌上的一套茶碗给砸了个稀碎。
可最该责怪的人早就死了!
剩下的人,一个是他的亲娘,一个是亲娘十月怀胎生下的妹妹,他置气又能如何呢?
与亲人置气,总归到不了置人于死地的地步。
福德悄悄的挥手叫了小太监进来收拾地上的碎瓷片。
皇帝扔够了砸够了,心中怒火消掉了不少,跌坐在龙椅上,吩咐道,“去找……杜一过来。”他本来想叫路平过来,可一想到路平似乎对怎生有意,略一犹豫就换了人选。
杜一很快过来。
“你去查一下,永宁郡主当初在聂府的事。”
杜一乃是隶属于皇帝跟宋太后的暗卫队队长,却不是前朝就有,而是宋太后在生下皇帝之前建立的。
他们被编制在龙虎卫里头,但又不完全属于龙虎卫,只忠于皇帝跟太后。
杜一听了皇帝吩咐一怔,然后才俯首道,“当初太后娘娘知道郡主身陷聂家之后,曾派了杜九去保护郡主,郡主的事,杜九应该知道一些。”
皇帝点头,“行了,把他叫来吧。”
这件事说起来还是误会居多。
宋太后在俞家那边对外面对亲邻的家主人其实是她身边的一个老太监,却是无意间被蛇咬死了。那蛇就住在那宅子的墙里,翻修的时候窜出来咬了人。
宋太后觉得不吉利,便命人把那宅子封存了。后来俞家犯事,朝堂上每日乌烟瘴气,也有不少人家请托到宋太后这里,这其中就包括宋太后的娘家,当初的文远伯府里。宋太后对怎生的关注就少了些。
也怪宋太后当初并未料到俞尚书能跟俞家有关系,这么遥远的九族,得追宗寻祖拿着族谱才能确认。
后来终于知道了,怎生也已经进了聂府,且成了聂墨的通房。
不得不说一句,天意弄人,造化如此。
幸而宋太后也没自大到觉得自己就是个完人,变态到那种非要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一旦觉得事情脱离掌控就想杀人的地步。知道亲闺女的遭遇,也没有用实际行动迁怒聂府——除了不答应亲事以外。
杜九娘一开口就被皇帝打岔,“你是个女的?”外表完全没看出来。
杜九娘闷声道,“是。”
皇帝撇了撇嘴。
他不大喜欢女人太厉害。
不是光因为宋太后。
宋太后对权势其实并不怎么热衷,但也不能因此就去撩拨招惹她。
当年的俞虹生身故,其中有不少隐情,连皇帝都有不知道的地方,可宋太后因此整整有两年的时间,一句话也没对皇帝说过。
当时皇帝宠爱的一个妃子因此说了太后一句类似不慈的话,没等他帮着掩饰一二,那妃子就自己上吊自杀了……这期间,宋太后甚至连个眼神都没奉送一下。
后来,后宫中但凡智商超过二十五的,就没一个妃子敢于挑战宋太后。
永宁郡主进宫,才有清净日子过。
皇帝现在听杜九娘说起怎生的种种,心里滋味——羡慕嫉妒恨都有。
羡慕宋太后的维护,嫉妒宋太后的维护,也恨宋太后的维护。
是那种兄弟姊妹间争夺父母疼爱的感情。
当然皇帝既不是受虐体质,也没有恋母情结。
他就是普通的单纯的看自己妹妹不顺眼而已。
何况这个妹妹还不同父。
从另一方面说,宋太后相当于给自己的父皇戴了一顶绿帽子。
可当朝也有传统,夫君死了,寡妇是可以自由再嫁的。
但谁特么听说过一国的太后在先帝死后打算跟人私奔,还有了孩子的?
尤其是私奔对象还是皇帝一度视为兄弟的一个男人。
好兄弟眼瞅着成了自己的继父,皇帝没变态都是他心理强大。
在怎生进宫之前,他也做了不少心理建设,但无论心中的城墙怎么个建设法,都没办法给怎生好脸色。
可听了杜九娘不带感情色彩的描述怎生在聂府的生活,他心里又有点儿颇不是滋味。
这就好比自家的倒霉孩子,你自己揍可以,打骂随心,可若是被别人打骂,这心里就又不痛快了。
“聂璟允倒是一片痴心……,可惜家里实在是乌烟瘴气。”皇帝想到。
他的子嗣不多,后宫也没出过暗害子嗣的事情,处处都有规矩,皇后虽然看着宽泛,却在小处管理的十分严格,因此陷害之类的事倒是少有。
皇帝少见多怪,因为说起来,聂府其实算是世家里头家风比较好的了。
没有谁家不出几个扯后腿的子弟。
除非像余承安家,家中就生了余承安一个男丁。
*
怎生在俞家没有过夜,当天就回了宫。
宋太后听她转述了一家人分散后的种种、又“着重”抱怨黎王去的不是时候,便道,“明日叫你娘进宫来说说话吧。”
怎生脸上露出一个心虚的笑,拉着宋太后的手把脸埋在里头,嘟囔着问,“您不怪我喊他们爹娘啊?”
宋太后眼光放的幽远,“我生了你之后,曾悄悄出宫去看你,她当你是宝贝,把你抱在怀里哄你入睡……”日夜悬心的日子里头,每时每刻都是盼着俞母对自己的女儿好一些再好一些的。
怎生挠了挠头,愧疚的说道,“小时候的事我都忘记了。”她自从有了孩子,记忆偶尔会出现些错乱,近几年的事还记得清楚,可再往前,小时候的事便有些理会不清了。
宋太后鄙视的看着她,“那时候你还没满月。”
怎生:……
宋太后真是专注打击儿女一百年啊。
怎生受到打击,第二日一大早就把俞母接进宫了。
她早早的坐着宫轿去了门口接俞母。
宋太后虽然有点看不过眼,但是仍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糊涂着过去。
反倒是俞母逮着怎生好一顿罗嗦,“你也不提前说一声,害得我担惊受怕一路……”
怎生嘿嘿笑了,坐在俞母身边,挽着她的胳膊道,“是娘娘听说了咱家的情况,所以才起了心思想见您的。”
怕俞母见了太后担心,又道,“她很佩服您呢。还说您照顾的我极好,她十分放心,也很感激……”
一句话说的俞母眼眶发红,怎生忙拿了帕子,悄声安慰道,“娘,您别难受了,以后我跟弟弟会好好孝顺您的,连姐姐那一份也一块孝顺了您。”
俞母点了点头,用帕子按了按眼角,也低声道,“你大姐姐毕竟都这么多年了,我也看开了,只是没想到太后娘娘能知道。”或许只有当娘的,才能真正的体会理解那种为人母的心情。
进了寿安宫,怎生扶着俞母下了宫轿,一下子就看到正站在殿门口的宋太后。
俞母慌忙跪下行礼。
旁边的王嬷嬷立即扶了起来,并温声道,“太后娘娘说您不必行国礼。”
俞母有点凌乱。
不行国礼,难道要行家礼?弟妹给大嫂的那种家礼么?
宋太后保养很好,看着都比俞母年轻雍容。
俞母不知所措,朝着怎生看去。
怎生扶着她的手引着她往前走,一面走一面道,“娘,您的面子可真大,这还是我头一次见母后站起来迎人呢。”两个娘见面,她当闺女的感觉压力好大。
与此同时,宋太后也给了俞母一个相当“温和”的笑容。
俞母忙垂下头,太后威仪赫赫,令人不敢直视。等两人进了殿,宋太后主动携起俞母的手,将她引到座位上。
皇帝到底还是答应了容郡王的请求。
却私下对了黎王道,“堂堂郡王,窝囊至此!”
也不自省一下,容郡王有今天,都是自己造成的。
黎王跟着勾了勾唇,说起了怎生的亲事。
皇帝听得直皱眉。
黎王见皇帝果然是真厌烦永宁郡主,心底松了一口气,轻声劝道,“到底是我们兄弟的亲妹妹呢,不看别的,看在母后跟咱们俩置气这么多年的份上,您就让一步吧?”
皇帝没好气,哼了一声,斜了一眼黎王道,“是跟朕置气,可不是跟你置气。”
黎王越发笑得放松,拱手赔礼,“是,弟弟没出息,实在是夹在母后跟皇兄之间,委实的难做。”
他再三的赔礼道歉,皇帝的脸色才渐渐缓和了过来,只是仍旧带了一点不耐的问道,“你可是有了什么主意?朕从前听说她在聂府呆了一段时间,聂阁老也有结亲的意思……”
黎王没料到皇帝会有此一说,忙道,“皇兄不可,妹妹在聂府很是吃了些苦头。可惜那时候臣弟也是才知道,并不十分清楚,又鞭长莫及,现在想起来仍旧不少后悔。
臣弟听说,妹妹冲撞过聂府的三小姐,被罚跪在日头底下,还被府里聂墨的另一个同房诬陷,被聂润的夫人关过小黑屋……,后来又被送到乡下……”
他说一点,皇帝就脸黑一点。
黎王最后干脆道,“若是论名节,寻常百姓家的闺女也就这样嫁了,可妹妹到底是母后的老来女……”
“行了!”皇帝一下子打断了黎王的话,“今儿就这样吧,此事以后再说,你退下吧。”
黎王不知哪句话说的不对得罪了皇帝,待要请罪,又见皇帝脸色都变得潮红,唯恐皇帝被气死了,自己说不清楚,于是装作不知所措的样子慌忙告退了。
却是黎王的一句“老来女”把皇帝气得不行。
想起当年的事,他简直怒火中烧,伸手就把桌上的一套茶碗给砸了个稀碎。
可最该责怪的人早就死了!
剩下的人,一个是他的亲娘,一个是亲娘十月怀胎生下的妹妹,他置气又能如何呢?
与亲人置气,总归到不了置人于死地的地步。
福德悄悄的挥手叫了小太监进来收拾地上的碎瓷片。
皇帝扔够了砸够了,心中怒火消掉了不少,跌坐在龙椅上,吩咐道,“去找……杜一过来。”他本来想叫路平过来,可一想到路平似乎对怎生有意,略一犹豫就换了人选。
杜一很快过来。
“你去查一下,永宁郡主当初在聂府的事。”
杜一乃是隶属于皇帝跟宋太后的暗卫队队长,却不是前朝就有,而是宋太后在生下皇帝之前建立的。
他们被编制在龙虎卫里头,但又不完全属于龙虎卫,只忠于皇帝跟太后。
杜一听了皇帝吩咐一怔,然后才俯首道,“当初太后娘娘知道郡主身陷聂家之后,曾派了杜九去保护郡主,郡主的事,杜九应该知道一些。”
皇帝点头,“行了,把他叫来吧。”
这件事说起来还是误会居多。
宋太后在俞家那边对外面对亲邻的家主人其实是她身边的一个老太监,却是无意间被蛇咬死了。那蛇就住在那宅子的墙里,翻修的时候窜出来咬了人。
宋太后觉得不吉利,便命人把那宅子封存了。后来俞家犯事,朝堂上每日乌烟瘴气,也有不少人家请托到宋太后这里,这其中就包括宋太后的娘家,当初的文远伯府里。宋太后对怎生的关注就少了些。
也怪宋太后当初并未料到俞尚书能跟俞家有关系,这么遥远的九族,得追宗寻祖拿着族谱才能确认。
后来终于知道了,怎生也已经进了聂府,且成了聂墨的通房。
不得不说一句,天意弄人,造化如此。
幸而宋太后也没自大到觉得自己就是个完人,变态到那种非要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一旦觉得事情脱离掌控就想杀人的地步。知道亲闺女的遭遇,也没有用实际行动迁怒聂府——除了不答应亲事以外。
杜九娘一开口就被皇帝打岔,“你是个女的?”外表完全没看出来。
杜九娘闷声道,“是。”
皇帝撇了撇嘴。
他不大喜欢女人太厉害。
不是光因为宋太后。
宋太后对权势其实并不怎么热衷,但也不能因此就去撩拨招惹她。
当年的俞虹生身故,其中有不少隐情,连皇帝都有不知道的地方,可宋太后因此整整有两年的时间,一句话也没对皇帝说过。
当时皇帝宠爱的一个妃子因此说了太后一句类似不慈的话,没等他帮着掩饰一二,那妃子就自己上吊自杀了……这期间,宋太后甚至连个眼神都没奉送一下。
后来,后宫中但凡智商超过二十五的,就没一个妃子敢于挑战宋太后。
永宁郡主进宫,才有清净日子过。
皇帝现在听杜九娘说起怎生的种种,心里滋味——羡慕嫉妒恨都有。
羡慕宋太后的维护,嫉妒宋太后的维护,也恨宋太后的维护。
是那种兄弟姊妹间争夺父母疼爱的感情。
当然皇帝既不是受虐体质,也没有恋母情结。
他就是普通的单纯的看自己妹妹不顺眼而已。
何况这个妹妹还不同父。
从另一方面说,宋太后相当于给自己的父皇戴了一顶绿帽子。
可当朝也有传统,夫君死了,寡妇是可以自由再嫁的。
但谁特么听说过一国的太后在先帝死后打算跟人私奔,还有了孩子的?
尤其是私奔对象还是皇帝一度视为兄弟的一个男人。
好兄弟眼瞅着成了自己的继父,皇帝没变态都是他心理强大。
在怎生进宫之前,他也做了不少心理建设,但无论心中的城墙怎么个建设法,都没办法给怎生好脸色。
可听了杜九娘不带感情色彩的描述怎生在聂府的生活,他心里又有点儿颇不是滋味。
这就好比自家的倒霉孩子,你自己揍可以,打骂随心,可若是被别人打骂,这心里就又不痛快了。
“聂璟允倒是一片痴心……,可惜家里实在是乌烟瘴气。”皇帝想到。
他的子嗣不多,后宫也没出过暗害子嗣的事情,处处都有规矩,皇后虽然看着宽泛,却在小处管理的十分严格,因此陷害之类的事倒是少有。
皇帝少见多怪,因为说起来,聂府其实算是世家里头家风比较好的了。
没有谁家不出几个扯后腿的子弟。
除非像余承安家,家中就生了余承安一个男丁。
*
怎生在俞家没有过夜,当天就回了宫。
宋太后听她转述了一家人分散后的种种、又“着重”抱怨黎王去的不是时候,便道,“明日叫你娘进宫来说说话吧。”
怎生脸上露出一个心虚的笑,拉着宋太后的手把脸埋在里头,嘟囔着问,“您不怪我喊他们爹娘啊?”
宋太后眼光放的幽远,“我生了你之后,曾悄悄出宫去看你,她当你是宝贝,把你抱在怀里哄你入睡……”日夜悬心的日子里头,每时每刻都是盼着俞母对自己的女儿好一些再好一些的。
怎生挠了挠头,愧疚的说道,“小时候的事我都忘记了。”她自从有了孩子,记忆偶尔会出现些错乱,近几年的事还记得清楚,可再往前,小时候的事便有些理会不清了。
宋太后鄙视的看着她,“那时候你还没满月。”
怎生:……
宋太后真是专注打击儿女一百年啊。
怎生受到打击,第二日一大早就把俞母接进宫了。
她早早的坐着宫轿去了门口接俞母。
宋太后虽然有点看不过眼,但是仍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糊涂着过去。
反倒是俞母逮着怎生好一顿罗嗦,“你也不提前说一声,害得我担惊受怕一路……”
怎生嘿嘿笑了,坐在俞母身边,挽着她的胳膊道,“是娘娘听说了咱家的情况,所以才起了心思想见您的。”
怕俞母见了太后担心,又道,“她很佩服您呢。还说您照顾的我极好,她十分放心,也很感激……”
一句话说的俞母眼眶发红,怎生忙拿了帕子,悄声安慰道,“娘,您别难受了,以后我跟弟弟会好好孝顺您的,连姐姐那一份也一块孝顺了您。”
俞母点了点头,用帕子按了按眼角,也低声道,“你大姐姐毕竟都这么多年了,我也看开了,只是没想到太后娘娘能知道。”或许只有当娘的,才能真正的体会理解那种为人母的心情。
进了寿安宫,怎生扶着俞母下了宫轿,一下子就看到正站在殿门口的宋太后。
俞母慌忙跪下行礼。
旁边的王嬷嬷立即扶了起来,并温声道,“太后娘娘说您不必行国礼。”
俞母有点凌乱。
不行国礼,难道要行家礼?弟妹给大嫂的那种家礼么?
宋太后保养很好,看着都比俞母年轻雍容。
俞母不知所措,朝着怎生看去。
怎生扶着她的手引着她往前走,一面走一面道,“娘,您的面子可真大,这还是我头一次见母后站起来迎人呢。”两个娘见面,她当闺女的感觉压力好大。
与此同时,宋太后也给了俞母一个相当“温和”的笑容。
俞母忙垂下头,太后威仪赫赫,令人不敢直视。等两人进了殿,宋太后主动携起俞母的手,将她引到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