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谷粒 > 活在货币战当下(财经郎眼05) > 第12章 统计的迷局(1)
第12章 统计的迷局(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活在货币战当下(财经郎眼05)最新章节!
2010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称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这个按照惯例公布的数字,往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而今年的数字公布之后,引起了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的广泛质疑。查阅往年统计公报可见1.5%创造了近5年来房价涨幅的最低纪录。但在人们直观感受中,去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房价节节攀升。有些城市房价甚至翻了一倍,与统计数字形成天壤之别。全国两会上,房价上涨1.5%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几次被媒体围堵追问,坦言现行房价统计存在缺陷。
人均收入“被增长”的由来
我们在选取数字时用了一个什么样的样本是很关键的。另外,用了这个样本做出来的数字,你引用的全面不全面,还是只引用了其中的一部分也很关键。当然很多数字在抽样上就出现了错误。用不同的方法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嘉宾介绍:闫肖锋,《新周刊》总主笔)
王牧笛:两会议题中真正的主角还是房价,提案有五成以上都是关于房价的。而且现在关于房价有一个数字惹祸了。国家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了1.5%。这个数字很多委员代表质疑说,小数点是不是点错了。
郎咸平:点错了都太低。
王牧笛:我们来看一个短片:2010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称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这个按照惯例公布的数字,往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而今年的数字公布之后,引起了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的广泛质疑。查阅往年统计公报可见1.5%创造了近5年来房价涨幅的最低纪录。但在人们直观感受中,去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房价节节攀升。有些城市房价甚至翻了一倍,与统计数字形成天壤之别。全国两会上,房价上涨1.5%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几次被媒体围堵追问,坦言现行房价统计存在缺陷。
王牧笛:1.5%这个数字不是统计数字第一次遭到质疑了。中国的统计数字总是遭遇信任危机,所以现在人说统计局叫“统计的迷局”。除了这1.5%之外,遭到质疑的还有GDP,尤其是去年啊,全国的GDP总共增长了8.7%,28个省超过了8.7%,只有3个省没到这个指标,但是地方的GDP总和超过全国了,这是一个迷局。还有CPI啊,CPI公布的数据跟我们公众的实际感受完全不一样。永远不大一样。
郎咸平:我们这个CPI是以食品、消费品为主,你去买东西时发现什么都在涨。结果统计出来只有1.5%,我觉得好蹊跷。CPI 2010年1月份上涨1.5%,去年整个房价也上涨1.5%,你就不能有点创造力吗,比如编1.7%还好一点,都1.5%是不是太巧合了一点儿。
闫肖锋:还有就是人均收入增长10%,比GDP、CPI和房价都要高。
王牧笛:可是问我们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人增长10%的。
闫肖锋:没有一个人感觉到自己的购买能力真正超过了这些。
王牧笛:这也就是所谓的“被增长”的由来。
闫肖锋:咱们回到统计学。我们在选取数字时用了一个什么样的样本是很关键的。另外,用了这个样本做出来的数字,你引用的全面不全面,还是只引用了其中的一部分也很关键。当然很多数字在抽样上就出现了错误。
王牧笛:甚至这些数据的样本是一样的。
闫肖锋:用不同的方法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郎咸平:很多单位建福利房都是成本价建的。
闫肖锋:两三千块钱,它一下就把数字给拉下来了。
郎咸平:而且福利房占的比重接近30%,你把它统计进来,那数字马上就被拉下来了。
王牧笛:但这些福利房在市场上是不现身的。
郎咸平:对。你也买不到的,只能给特定人群。
闫肖锋:全国的职工收入或者是全国的居民收入增长了10%,这个10%实际上叫“被平均”。实际上工薪阶层没有增长那么多,还有那些低薪阶层,包括农民工并没有增长那么多。而那些垄断行业,还有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超级致富的那批人,一下把这个平均数拉起来了。
王牧笛:就创业板这批人。
闫肖锋:那批人拉起来了以后,使得平均数增长了10%。但其他人实际上并没有在这里面。
王牧笛:另外很多私营企业的职工是没有被纳入到统计的范畴之内的。
郎咸平:占了70%的私营企业没有被纳入统计。
官升数字,数字升官
可是在中国,我们把它作为考核官员的一个指标。有了这根指挥棒,统计就变味了。
王牧笛:“统计”的英文原意是国情调查,它是国情学。物理学不是有“测不准原理”吗,你要判断一个蜗牛爬行的轨迹,只要人在观察,蜗牛就会因为你的观察而产生一些变化,更不要说人现在不仅有眼睛还有手在那操纵呢。
郎咸平:不过对统计局,我们也应该给予一些理解。它在统计我们的期望,这不挺好吗。如果这么一看,大家心里都很高兴。我们希望我们的社会通货膨胀是1.5%,房价上涨1.5%,但薪资上涨10%,甚至超过GDP增长,这是我们的理想,其实挺好的。
闫肖锋:统计局改名字吧,叫调和局算了。
王牧笛:所以今年两会,统计局遭受的压力就特别大。媒体、很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都在不断地炮轰。来自河南的全国政协委员王超斌在媒体上高呼,“1.5%这个数据绝不可能,太不负责,全世界人民都不相信。”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本来是在美国开会呢,看到这种情况赶快赶回来召集内部开会议,并来广州、深圳调研。他在3月5号下午的两会座谈会上表示要改进统计的制度和方法,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可比性。
闫肖锋:2008年的一组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统计的水分问题。如果按照各个地方报上来的这个数字来加总,GDP会高出我们公布的数字3.9%。也就是说要把这个水分挤掉,才是它真实的水平。
郎咸平:挤掉之后还是假的。因为所有数据都是从下面往上报,包括很多房地产的价格资料,也是房地产商来报的。不是他们统计,他们只管填表。
王牧笛:他们有各种考虑,比如偷税漏税。
闫肖锋:最后统计局针对报上来的这些数字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发现真实的部分还不到一半。
郎咸平:所以原始数据就是有问题的。比如GDP的采样,本来就是靠地方政府往上报的。他本来就要靠这个升官,这个逻辑叫“官升数字,数字升官”,所以统计局现在变得越来越热门了。以GDP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统计局给你加权加重了,你就可以升官。
闫肖锋:以前有一个笑话:一个武士打擂台,把一块毛巾拧干了以后,请下面各位上来再拧出一滴水来,如果成功了,赏大洋一块。结果上来一个小老头,轻轻松松地一拧,拧出了好几滴水。那个武士就愣在那里了,后来就问他是在哪里任职,老头说在税务局,专门挤水分。现在要把这税务局的改成统计局的。
王牧笛:其实统计是西方和中国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在西方,统计可能更多的是有两个用处。一个是政府的决策考核的依据,因为它要有数据做支持嘛。一个是学者研究的基础。可是在中国,我们把它作为考核官员的一个指标。有了这根指挥棒,统计就变味了。
郎咸平:它变味了之后符合了各级领导的期望,尤其是上级领导的期望。
王牧笛:比如说这次房价的问题吧。在统计局内部有投资司、城市司,它们内部给出的数据也不一样。这个数据1.5%是城市司给的,而投资司给的数据是20%多。向媒体作出的解释是:他们采用的方法不一样,一个是加权,一个是平均。
郎咸平:那我可以告诉统计局,你不要来忽悠人,我是专家。我们在美国发表论文的时候,如果今天用加权的方法来做出结果,审稿人一定会要求我们用平均的方法再做一次。如果结果有不同,你就一定出错了。按照我以前的学术素养来看,如果一个加权平均跟一个算术平均做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就是有问题。就这么简单。
2010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称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这个按照惯例公布的数字,往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而今年的数字公布之后,引起了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的广泛质疑。查阅往年统计公报可见1.5%创造了近5年来房价涨幅的最低纪录。但在人们直观感受中,去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房价节节攀升。有些城市房价甚至翻了一倍,与统计数字形成天壤之别。全国两会上,房价上涨1.5%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几次被媒体围堵追问,坦言现行房价统计存在缺陷。
人均收入“被增长”的由来
我们在选取数字时用了一个什么样的样本是很关键的。另外,用了这个样本做出来的数字,你引用的全面不全面,还是只引用了其中的一部分也很关键。当然很多数字在抽样上就出现了错误。用不同的方法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嘉宾介绍:闫肖锋,《新周刊》总主笔)
王牧笛:两会议题中真正的主角还是房价,提案有五成以上都是关于房价的。而且现在关于房价有一个数字惹祸了。国家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了1.5%。这个数字很多委员代表质疑说,小数点是不是点错了。
郎咸平:点错了都太低。
王牧笛:我们来看一个短片:2010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称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这个按照惯例公布的数字,往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而今年的数字公布之后,引起了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的广泛质疑。查阅往年统计公报可见1.5%创造了近5年来房价涨幅的最低纪录。但在人们直观感受中,去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房价节节攀升。有些城市房价甚至翻了一倍,与统计数字形成天壤之别。全国两会上,房价上涨1.5%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几次被媒体围堵追问,坦言现行房价统计存在缺陷。
王牧笛:1.5%这个数字不是统计数字第一次遭到质疑了。中国的统计数字总是遭遇信任危机,所以现在人说统计局叫“统计的迷局”。除了这1.5%之外,遭到质疑的还有GDP,尤其是去年啊,全国的GDP总共增长了8.7%,28个省超过了8.7%,只有3个省没到这个指标,但是地方的GDP总和超过全国了,这是一个迷局。还有CPI啊,CPI公布的数据跟我们公众的实际感受完全不一样。永远不大一样。
郎咸平:我们这个CPI是以食品、消费品为主,你去买东西时发现什么都在涨。结果统计出来只有1.5%,我觉得好蹊跷。CPI 2010年1月份上涨1.5%,去年整个房价也上涨1.5%,你就不能有点创造力吗,比如编1.7%还好一点,都1.5%是不是太巧合了一点儿。
闫肖锋:还有就是人均收入增长10%,比GDP、CPI和房价都要高。
王牧笛:可是问我们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人增长10%的。
闫肖锋:没有一个人感觉到自己的购买能力真正超过了这些。
王牧笛:这也就是所谓的“被增长”的由来。
闫肖锋:咱们回到统计学。我们在选取数字时用了一个什么样的样本是很关键的。另外,用了这个样本做出来的数字,你引用的全面不全面,还是只引用了其中的一部分也很关键。当然很多数字在抽样上就出现了错误。
王牧笛:甚至这些数据的样本是一样的。
闫肖锋:用不同的方法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郎咸平:很多单位建福利房都是成本价建的。
闫肖锋:两三千块钱,它一下就把数字给拉下来了。
郎咸平:而且福利房占的比重接近30%,你把它统计进来,那数字马上就被拉下来了。
王牧笛:但这些福利房在市场上是不现身的。
郎咸平:对。你也买不到的,只能给特定人群。
闫肖锋:全国的职工收入或者是全国的居民收入增长了10%,这个10%实际上叫“被平均”。实际上工薪阶层没有增长那么多,还有那些低薪阶层,包括农民工并没有增长那么多。而那些垄断行业,还有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超级致富的那批人,一下把这个平均数拉起来了。
王牧笛:就创业板这批人。
闫肖锋:那批人拉起来了以后,使得平均数增长了10%。但其他人实际上并没有在这里面。
王牧笛:另外很多私营企业的职工是没有被纳入到统计的范畴之内的。
郎咸平:占了70%的私营企业没有被纳入统计。
官升数字,数字升官
可是在中国,我们把它作为考核官员的一个指标。有了这根指挥棒,统计就变味了。
王牧笛:“统计”的英文原意是国情调查,它是国情学。物理学不是有“测不准原理”吗,你要判断一个蜗牛爬行的轨迹,只要人在观察,蜗牛就会因为你的观察而产生一些变化,更不要说人现在不仅有眼睛还有手在那操纵呢。
郎咸平:不过对统计局,我们也应该给予一些理解。它在统计我们的期望,这不挺好吗。如果这么一看,大家心里都很高兴。我们希望我们的社会通货膨胀是1.5%,房价上涨1.5%,但薪资上涨10%,甚至超过GDP增长,这是我们的理想,其实挺好的。
闫肖锋:统计局改名字吧,叫调和局算了。
王牧笛:所以今年两会,统计局遭受的压力就特别大。媒体、很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都在不断地炮轰。来自河南的全国政协委员王超斌在媒体上高呼,“1.5%这个数据绝不可能,太不负责,全世界人民都不相信。”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本来是在美国开会呢,看到这种情况赶快赶回来召集内部开会议,并来广州、深圳调研。他在3月5号下午的两会座谈会上表示要改进统计的制度和方法,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可比性。
闫肖锋:2008年的一组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统计的水分问题。如果按照各个地方报上来的这个数字来加总,GDP会高出我们公布的数字3.9%。也就是说要把这个水分挤掉,才是它真实的水平。
郎咸平:挤掉之后还是假的。因为所有数据都是从下面往上报,包括很多房地产的价格资料,也是房地产商来报的。不是他们统计,他们只管填表。
王牧笛:他们有各种考虑,比如偷税漏税。
闫肖锋:最后统计局针对报上来的这些数字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发现真实的部分还不到一半。
郎咸平:所以原始数据就是有问题的。比如GDP的采样,本来就是靠地方政府往上报的。他本来就要靠这个升官,这个逻辑叫“官升数字,数字升官”,所以统计局现在变得越来越热门了。以GDP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统计局给你加权加重了,你就可以升官。
闫肖锋:以前有一个笑话:一个武士打擂台,把一块毛巾拧干了以后,请下面各位上来再拧出一滴水来,如果成功了,赏大洋一块。结果上来一个小老头,轻轻松松地一拧,拧出了好几滴水。那个武士就愣在那里了,后来就问他是在哪里任职,老头说在税务局,专门挤水分。现在要把这税务局的改成统计局的。
王牧笛:其实统计是西方和中国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在西方,统计可能更多的是有两个用处。一个是政府的决策考核的依据,因为它要有数据做支持嘛。一个是学者研究的基础。可是在中国,我们把它作为考核官员的一个指标。有了这根指挥棒,统计就变味了。
郎咸平:它变味了之后符合了各级领导的期望,尤其是上级领导的期望。
王牧笛:比如说这次房价的问题吧。在统计局内部有投资司、城市司,它们内部给出的数据也不一样。这个数据1.5%是城市司给的,而投资司给的数据是20%多。向媒体作出的解释是:他们采用的方法不一样,一个是加权,一个是平均。
郎咸平:那我可以告诉统计局,你不要来忽悠人,我是专家。我们在美国发表论文的时候,如果今天用加权的方法来做出结果,审稿人一定会要求我们用平均的方法再做一次。如果结果有不同,你就一定出错了。按照我以前的学术素养来看,如果一个加权平均跟一个算术平均做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就是有问题。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