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谷粒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 第35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第35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最新章节!
学习最需要的是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和踏实的学习态度,这是保持好成绩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方法。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的状态。
再次,它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
任何考试都有变数,谁也不能保证在每一次考试中都取得好成绩。如果一个孩子很早就想得到一双旱冰鞋,家长说如果考试能进班内前十名就给他买。结果孩子考了第十二名,家长就说等到下次考试进了前十名再买。家长认为这样可以激励孩子继续努力。孩子由于和家长有言在先,也会答应下次争取进前十名,但他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对下次考试忧心忡忡。他下次进入了前十名,会有暂时的愉快,但用不了多久,家长一定会在新一轮考试中有新的条件提出来。每一次考试都是个坎,需要他去跨越,一旦做得不理想,他就会有挫败感。不知不觉,他变得反感学习、憎恨考试了。
在孩子的学习上使用激励手段,一定要考虑方式和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不要让这两者形成冲突。同样是买旱冰鞋,如果换个做法,则效果会好得多。
家长如果在孩子考试前就知道他想得到一双旱冰鞋,并且准备给他买的话,最好在考试前什么也不说,也不对孩子提任何名次要求。当孩子拿回第十二名这个成绩时,赞赏地对孩子说:不错,都快进入前十名了。然后转移话题,问他是不是想买旱冰鞋,正好放假有时间去玩了。
这样就把考了第十二名这个“劣势”说成一个优势(“快进前十名了”),后面又紧跟了去买旱冰鞋这件让孩子期待的事——考试成绩和买旱冰鞋这两件事就没有一点冲突,孩子在这两件事间建立了良好的条件反射,想到“学习”时会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无论家长心里想什么,你给孩子的感觉一定要让他觉得简单愉快。给他旱冰鞋,并不是因为他进入了前十名,只是因为他喜欢轮滑运动;给他一百元,并不是因为他数学得了100分,只是因为他想去买周杰伦新出的歌曲——不要无故拒绝也不要随意奖励,尤其不要在孩子的正常需求上附加任何和学习有关的条件。
另有一种情况要注意。我见过一位家长,她不用金钱等物质的东西来奖励孩子,她用“时间”来奖励。她十二岁的儿子喜欢上网,她一心要孩子好好学习。她后来想办法,规定儿子每次考试,只要有一门课85分以上,就奖励两个小时上网时间。
这个想法从表面上看来有道理,既可以让孩子努力学习,又能满足他的上网要求。她的方法在最初时似乎见到了效果,孩子有几门课考到了85分以上,她就如约奖励了孩子“时间”。孩子很高兴。但时间一长,孩子并没有像设想中的那样“85分以上”越来越多,却是越来越少了,而上网的愿望一直没少。为这事又和她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冲突。最终这个奖励方案宣告失败。
分析这位母亲的奖励方法,其实和前面提到的物质奖励一样,制造的都是对立的购买关系。孩子最缺的是时间,那么就让他用成绩来购买。时间在这里就成了物质的变种。问题是这种购买关系经常因为“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实现,或实现得不够令人满足,孩子不能获得充分的玩游戏的时间,内心就会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让他的成绩更不如意,他获得的时间就更少,然后学习就表现得更差——事情进入恶性循环。
这位妈妈问我怎么办,我想想说:“一般来说孩子玩游戏也是一种必需,能让他玩就尽量让他玩,不要随便夺走孩子的一种爱好。如果你的孩子真的玩得很无度了,影响了正常学习,你可以让玩游戏和另一个他想得到的东西对立起来,让玩游戏成为他获得那个东西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许会抵消他对游戏的兴趣。
“比如,他现在特别想买一辆八百元的山地自行车,你就告诉他,每上一次网,他可以赚到十元钱,什么时间赚够钱了,就去买车子。”
“这里要注意的是,你在口气中不要表现出对游戏的厌恶,把这当作孩子正常的爱好来看待。这样他原本一天上一次网,一次上四个小时,在这种政策下他可能变成一天上四次网,每次上一个小时。赚到八百元需要上机八十次,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就是说在设计上要稍有难度,无论用什么来做‘奖品’,不要让他轻易得到——上机八十次,怎么也得半月二十天的吧。在这个过程中你还不断用山地车刺激他,让他觉得这个过程比较漫长,觉得上网变成了一项任务。
“对孩子来说,一旦觉得某件事情是任务,他就会同时有苦役感。这样做下来,到他终于买上山地车时,游戏的兴趣多半已被大大地挫伤。如果过一段时间他对游戏的兴趣又起来了,你可以按这样的思路设计下一个‘奖励’。注意在整个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察觉你的真实意图。”
我想我这个“方法”如果在做之前被孩子听到了,可能会让他觉得是个馊主意。但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应该是乐意接受这个方法的——没有痛苦地减轻了网瘾,减少了和家长的冲突,他的生命成长中因此减少了一些伤害。这对他当下及未来可能都是重要的。这应该是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防止出现问题的思路。
还要提醒家长们的是,纯粹的口头奖励也不要过分。
儿童只有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信的情况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赞美和肯定来稳固他的自信。无论在什么事情上,只要孩子已形成较为确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经常去夸他,否则他会感到做作和廉价,反而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
比如圆圆第一次缝了件布娃娃的衣服,我真诚地表扬她,当她已经缝到第四件时,我就不需再用“你缝得真好”这样的话夸奖她。我说:“你的针脚缝得更均匀了,边线缝得比上一件还直。”这样的表扬话她听起来就比较真实,能带来成就感。
表扬的话说得过头了,不如不说。家长对孩子真诚的欣赏有各种表现的渠道,除了直接的夸奖,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表达出来。不打击孩子和不过度表扬孩子,意义其实差不多,都是家长不去扰乱孩子的自我认知。
在发展孩子各种良好品行习惯中,胡乱奖励不会对孩子的飞翔产生助力,反会成为挂在孩子翅膀上的石块。“考好了不奖励”正是为了避免给孩子帮倒忙。
注释: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56页。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343页。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272页。
[4](美)费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79页。
[5](美)费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181页。
[6](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69页。
[7](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200页。
[8](美)费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41页。
[9](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17页。
[10](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222页。
[11](美)费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180页。
学习最需要的是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和踏实的学习态度,这是保持好成绩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方法。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的状态。
再次,它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
任何考试都有变数,谁也不能保证在每一次考试中都取得好成绩。如果一个孩子很早就想得到一双旱冰鞋,家长说如果考试能进班内前十名就给他买。结果孩子考了第十二名,家长就说等到下次考试进了前十名再买。家长认为这样可以激励孩子继续努力。孩子由于和家长有言在先,也会答应下次争取进前十名,但他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对下次考试忧心忡忡。他下次进入了前十名,会有暂时的愉快,但用不了多久,家长一定会在新一轮考试中有新的条件提出来。每一次考试都是个坎,需要他去跨越,一旦做得不理想,他就会有挫败感。不知不觉,他变得反感学习、憎恨考试了。
在孩子的学习上使用激励手段,一定要考虑方式和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不要让这两者形成冲突。同样是买旱冰鞋,如果换个做法,则效果会好得多。
家长如果在孩子考试前就知道他想得到一双旱冰鞋,并且准备给他买的话,最好在考试前什么也不说,也不对孩子提任何名次要求。当孩子拿回第十二名这个成绩时,赞赏地对孩子说:不错,都快进入前十名了。然后转移话题,问他是不是想买旱冰鞋,正好放假有时间去玩了。
这样就把考了第十二名这个“劣势”说成一个优势(“快进前十名了”),后面又紧跟了去买旱冰鞋这件让孩子期待的事——考试成绩和买旱冰鞋这两件事就没有一点冲突,孩子在这两件事间建立了良好的条件反射,想到“学习”时会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无论家长心里想什么,你给孩子的感觉一定要让他觉得简单愉快。给他旱冰鞋,并不是因为他进入了前十名,只是因为他喜欢轮滑运动;给他一百元,并不是因为他数学得了100分,只是因为他想去买周杰伦新出的歌曲——不要无故拒绝也不要随意奖励,尤其不要在孩子的正常需求上附加任何和学习有关的条件。
另有一种情况要注意。我见过一位家长,她不用金钱等物质的东西来奖励孩子,她用“时间”来奖励。她十二岁的儿子喜欢上网,她一心要孩子好好学习。她后来想办法,规定儿子每次考试,只要有一门课85分以上,就奖励两个小时上网时间。
这个想法从表面上看来有道理,既可以让孩子努力学习,又能满足他的上网要求。她的方法在最初时似乎见到了效果,孩子有几门课考到了85分以上,她就如约奖励了孩子“时间”。孩子很高兴。但时间一长,孩子并没有像设想中的那样“85分以上”越来越多,却是越来越少了,而上网的愿望一直没少。为这事又和她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冲突。最终这个奖励方案宣告失败。
分析这位母亲的奖励方法,其实和前面提到的物质奖励一样,制造的都是对立的购买关系。孩子最缺的是时间,那么就让他用成绩来购买。时间在这里就成了物质的变种。问题是这种购买关系经常因为“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实现,或实现得不够令人满足,孩子不能获得充分的玩游戏的时间,内心就会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让他的成绩更不如意,他获得的时间就更少,然后学习就表现得更差——事情进入恶性循环。
这位妈妈问我怎么办,我想想说:“一般来说孩子玩游戏也是一种必需,能让他玩就尽量让他玩,不要随便夺走孩子的一种爱好。如果你的孩子真的玩得很无度了,影响了正常学习,你可以让玩游戏和另一个他想得到的东西对立起来,让玩游戏成为他获得那个东西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许会抵消他对游戏的兴趣。
“比如,他现在特别想买一辆八百元的山地自行车,你就告诉他,每上一次网,他可以赚到十元钱,什么时间赚够钱了,就去买车子。”
“这里要注意的是,你在口气中不要表现出对游戏的厌恶,把这当作孩子正常的爱好来看待。这样他原本一天上一次网,一次上四个小时,在这种政策下他可能变成一天上四次网,每次上一个小时。赚到八百元需要上机八十次,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就是说在设计上要稍有难度,无论用什么来做‘奖品’,不要让他轻易得到——上机八十次,怎么也得半月二十天的吧。在这个过程中你还不断用山地车刺激他,让他觉得这个过程比较漫长,觉得上网变成了一项任务。
“对孩子来说,一旦觉得某件事情是任务,他就会同时有苦役感。这样做下来,到他终于买上山地车时,游戏的兴趣多半已被大大地挫伤。如果过一段时间他对游戏的兴趣又起来了,你可以按这样的思路设计下一个‘奖励’。注意在整个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察觉你的真实意图。”
我想我这个“方法”如果在做之前被孩子听到了,可能会让他觉得是个馊主意。但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应该是乐意接受这个方法的——没有痛苦地减轻了网瘾,减少了和家长的冲突,他的生命成长中因此减少了一些伤害。这对他当下及未来可能都是重要的。这应该是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防止出现问题的思路。
还要提醒家长们的是,纯粹的口头奖励也不要过分。
儿童只有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信的情况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赞美和肯定来稳固他的自信。无论在什么事情上,只要孩子已形成较为确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经常去夸他,否则他会感到做作和廉价,反而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
比如圆圆第一次缝了件布娃娃的衣服,我真诚地表扬她,当她已经缝到第四件时,我就不需再用“你缝得真好”这样的话夸奖她。我说:“你的针脚缝得更均匀了,边线缝得比上一件还直。”这样的表扬话她听起来就比较真实,能带来成就感。
表扬的话说得过头了,不如不说。家长对孩子真诚的欣赏有各种表现的渠道,除了直接的夸奖,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表达出来。不打击孩子和不过度表扬孩子,意义其实差不多,都是家长不去扰乱孩子的自我认知。
在发展孩子各种良好品行习惯中,胡乱奖励不会对孩子的飞翔产生助力,反会成为挂在孩子翅膀上的石块。“考好了不奖励”正是为了避免给孩子帮倒忙。
注释: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56页。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343页。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272页。
[4](美)费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79页。
[5](美)费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181页。
[6](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69页。
[7](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200页。
[8](美)费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41页。
[9](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17页。
[10](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222页。
[11](美)费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