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弃相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新谷粒 www.xinguli.net,最快更新溯情最新章节!
五国盟军的瓦解是对公孙衍合纵之策的一次重大打击,而作为此次损伤最为严重的魏国,魏王因此激怒攻心,甚至对引荐公孙衍的惠施多加迁怒,又由旁人教唆,竟一怒之下要罢黜惠施的相国之职。
消息传到咸阳,自然引起了嬴驷对此的重视。作为秦国的心腹之患,如何让魏国从根本上土崩瓦解从而无法成为秦国东出的障碍,是嬴驷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的良策,这一次传言魏王要罢免惠施,无疑给了秦国一个绝佳的机会。
午后阳光正好,嬴驷命人在院子里摆了榻暂做休息。
盟军战事时,嬴驷就已显露出疲态,这些年在秦国国政上他未有半分懈怠,平内攘外,如今遭受这样大的冲击,一时间难免心力交瘁,偶尔有些闲暇时光,他便小小偷懒一时半刻。然而嬴驷的人不在书房,心思却没有停下,哪怕这会儿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享受午后时光,仍是计算着魏国罢相一事,秦国如何做才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魏黠见嬴驷像是入了睡,便要去拿毯子,却听嬴驷道:“过来陪寡人坐一会儿就好。”
魏黠坐去嬴驷身边,见他向自己舒张开了掌心,她便伸手回应,被嬴驷握住了手放去胸口处。
“休息就休息,别满脑子还都是国策计谋,不然我帮你把相国他们都喊过来,有什么事让他们给你出出主意。”魏黠笑嗔道。
“相国……怕是在秦国待不久了。”阳光照在嬴驷脸上,却仍是去不掉他眉目间的愁色。
“怎么了?”魏黠紧张道。
“相国在魏国的母亲病重,相国说要回去探望母亲。”嬴驷叹道,“老人家年迈,走不得远路,只有相国亲自回去。你也知道咱们和魏国的仇怨,相国帮了咱们这么久,他要是一踏上魏国的地界,这事就当真难说了。”
“这些年魏王不动相国之母,是怕别国说他以老人家为要挟,不光彩。这会儿相国要是回了魏国,还真说不准魏王会用什么手段。”见嬴驷要起来,魏黠立即上去帮扶。
“魏国罢相,我秦相归魏,两件事碰到了一起,你说是不是巧合?”
魏黠正体会嬴驷言辞中的深意,却听侍者说张仪求见,两人交换过眼色,嬴驷命人直接将张仪招来了后宫。
不出嬴驷所料,张仪前来正是辞行,并且交出了秦国相印,道:“臣回魏国还不知凶吉,天下死一个张仪并无所谓,但秦国若死了一个相国就会引起朝野震惊。五国攻秦才毕,秦国尚需休养生息,此时不便再对外宣战,臣交还相印,请大王另觅贤良。”
张仪对此次归去魏国之行也抱着难回秦国的决心,嬴驷不想勉强,就此收回了相印。
“臣还有一言进表大王。”见嬴驷应允,张仪才继续道,“五国合纵之计虽破,但犀首公孙衍仍不会放弃联结诸国对抗我秦。燕、齐、楚远秦,不可强攻,仍请大王重邦交,少战火。尤其燕国,乃周室至今仅存的诸国之国,周天子仍在,燕国不可轻易为敌。此时当结交这三国,确保他们不会参与到合纵之中,否则若再有盟军攻来,秦国不见得能有此次生机。”
“张子之言,寡人记下了,此去魏国,千万珍重。这相印,寡人等着张子归秦再行奉上。”嬴驷将张仪扶起,和颜道,“带寡人问候令慈,得张子谋国,老人家亦是秦国的恩人。”
嬴驷心中百般不舍,也千般愁虑,终究还是放了张仪回魏。
当时家宴上,嬴华问嬴驷道:“大王是不是担心,张子此去会归顺魏王?”
如昔日秦国大良造公孙衍都会成为如今主力攻秦之人,张仪离开了秦国是否会因为魏王的利诱而成为魏国之臣,确实难以保证,况且张仪连相印都交给了嬴驷,足见其孑然天下之意。
席间的沉默仿佛预示着嬴华的顾虑就是事实,她猛地起身,嬴驷立即道:“坐下。”
魏黠见状立即安抚嬴华道:“张子是公主当初亲自从魏国护送回来的,公主应该相信自己的眼光,张子不会叛秦的。”
魏黠转而去看身边的嬴驷,见他面色阴沉,若有所思,她不由想起那日张仪交出相印之后,嬴驷就召来亲信死士之事。
张仪任秦相,辅助嬴驷搭理秦国政务,一直以来都是嬴驷的左膀右臂,其人才能有目共睹,若就这样放出秦国,不仅是对秦国的重大损失,还可能成为将来秦国的威胁。因此在张仪离开秦国之初,就有死士追随,一路暗杀他至魏国,最后被人所救。
魏王对秦国有多恨,就对张仪有多恨,得知张仪入魏,他本也要派人捉拿,但公子肆却进言道:“父王欲罢惠相,可想好了魏国新任相国的人选?张仪入魏,若杀之,确实能一解魏国多年来的仇怨,但此次张仪是逃命回来的。”
“有话直说。”
“秦王爱才,但也怕贤才外流,因此张仪离开秦国后,秦王就派死士追杀。张仪好不容易才回到魏国,恰好被儿臣手下之人所救,如今就养在府中,父王难道不想见见?”
一个强劲的对手若能变为自己的助力,无疑是件好事。魏王多年来对秦国和张仪的仇视在公子肆的提醒下就此发生了转变,尽管他依旧记着这些年来因为张仪的辅佐而令魏国遭受的损失,但倘若日后能从秦国身上讨回来,也算是不错的交易。
于是魏王亲自召见张仪,将嬴驷派遣死士追杀一事告知,并晓之以国人之情,许之以仕途之利,仕途将张仪留在魏国为己所用,更不惜以魏相相许。
昔日秦国相国今入魏国朝野,这无疑成了诸国眼中的一件奇事,也是笑话。但在这动荡时局之中,各国之间的联合依旧因为利益的驱动而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有一点却发生了很大的扭转——魏国对秦国的策略。
魏国虽然常年对秦国征战,但惠施任魏相时,仍是主张以存蓄为主,保留实力,不提倡大肆西近,强攻秦国。哪怕后来惠施向魏王引荐公孙衍,也是以合纵计策,联结诸国一同对抗秦国。
自从张仪出人魏相,他率先提出的就是盟秦。这自然令魏王十分震怒,自然也没有答应。随后张仪改变策略,延续了惠施的存蓄主张,但要魏国加强在魏赵、魏韩边境的防守,三晋之盟不可破,但也不可只顾针对秦国。
魏国因此暂停了对秦国进攻的策略,专注于和赵国、韩国的军事计较以及表面外交。令原本紧张的西部局势,得到了略微的缓和。
秦国在张仪离秦之后,主动向齐、楚、燕靠拢,特别注重和燕国的外交,甚至多次让高昌亲自前往燕国,借以和解多年来和燕王哙之间的误会,并试图建立秦、燕两国的邦交。
公子平曾将嬴驷的对战之语传达给燕王,燕王虽然愤怒,但也不得不承认秦国确实有这个实力。随后高昌和嬴华入燕,表现出了和嬴驷颇为不同的亲善态度。如今只尊燕王的意思,以及燕国国内因为燕相子之而正在内斗,燕王便无意在此时和秦国正面冲突。
但燕国秉持着自身乃周室诸侯,自恃高人一等,面对秦国有意结交的表现,则显得模棱两可,却要秦国相助,镇压国内子之的势力作为两国交好的条件。
事关国事,嬴华和高昌都不能贸然答应,但因为身在燕国,他们不得不借口拖延,随后尽快回秦国,将燕国的情况反馈给嬴驷。
嬴华因为张仪离秦之事耿耿于怀至今,如今秦、魏关系表面上看来缓和了不少,但只要魏国的元气稍加恢复,就一定还会试图进攻秦国。公孙衍的合纵之策至今还在各国流传,只要一有机会,随时可能再有五国攻秦的局面,现在秦国需要小心谨慎,否则以嬴驷的脾性,也不可能结交燕国,还向齐、楚低头。
风云变幻的时代总是有太多难以预料,高昌也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再回燕国,还和燕王哙同席。然而这几次入燕,他也听出了燕王的意思,燕国的立场,因时局而变,合纵或是连横,都不会以有损燕国利益的结果作为出发点。换言之,燕国只和强者结盟,燕王并不在乎究竟是合纵,还是连横。
又一次没有进展的访燕,嬴华和高昌满腹心事地离开燕国,一路上都在为秦国将来的路要怎么走而忧心忡忡。
“公主不用太担心。”高昌安慰道,“张子入魏已经一年有余,眼下局势还算安稳,只要我们能够安抚住燕、楚、齐三国,对秦国而言就是有利局面了。”
“我现在都不相信当初大王会派死士追杀张子,一定是魏王那个老匹夫设计陷害。张子怎么就听信了魏王的话,留在魏国了呢。”
比起嬴华的痛恨,高昌显得镇定许多。他并不是没有过猜测,但这乱世之中确实有太多不可估计的因素,嬴驷或者是魏王,都不是他能够揣摩透的。他之所以能比嬴华有更多的耐心和沉静,大约还是因为站在了更边缘的角度。
看着此时嬴华又变得烦恼的神情,高昌道:“我一个外人,都尚且相信大王的决定,公主作为大王的族妹,有血缘亲故,难道还有怀疑?”
“谁说你是外人!”嬴华立即反驳道,“你是我嬴华的丈夫,是秦国的国婿,就是我秦国的人。”
高昌浅笑道:“是我失言了,此生生是秦国人,死为秦国魂,追随公主,寸步不离。”
高昌从不吝于当面表达对嬴华的情义,致使嬴华也越来越习惯他的这种行为。过去嬴华还会为此脸红羞涩,如今只作温柔一笑,便尽在不言中了。
当此时,有秦国斥候快马而来,拦住了一行人去路,道:“大王有命,令嬴华将军速速赶往河西,不得有误。”
五国盟军的瓦解是对公孙衍合纵之策的一次重大打击,而作为此次损伤最为严重的魏国,魏王因此激怒攻心,甚至对引荐公孙衍的惠施多加迁怒,又由旁人教唆,竟一怒之下要罢黜惠施的相国之职。
消息传到咸阳,自然引起了嬴驷对此的重视。作为秦国的心腹之患,如何让魏国从根本上土崩瓦解从而无法成为秦国东出的障碍,是嬴驷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的良策,这一次传言魏王要罢免惠施,无疑给了秦国一个绝佳的机会。
午后阳光正好,嬴驷命人在院子里摆了榻暂做休息。
盟军战事时,嬴驷就已显露出疲态,这些年在秦国国政上他未有半分懈怠,平内攘外,如今遭受这样大的冲击,一时间难免心力交瘁,偶尔有些闲暇时光,他便小小偷懒一时半刻。然而嬴驷的人不在书房,心思却没有停下,哪怕这会儿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享受午后时光,仍是计算着魏国罢相一事,秦国如何做才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魏黠见嬴驷像是入了睡,便要去拿毯子,却听嬴驷道:“过来陪寡人坐一会儿就好。”
魏黠坐去嬴驷身边,见他向自己舒张开了掌心,她便伸手回应,被嬴驷握住了手放去胸口处。
“休息就休息,别满脑子还都是国策计谋,不然我帮你把相国他们都喊过来,有什么事让他们给你出出主意。”魏黠笑嗔道。
“相国……怕是在秦国待不久了。”阳光照在嬴驷脸上,却仍是去不掉他眉目间的愁色。
“怎么了?”魏黠紧张道。
“相国在魏国的母亲病重,相国说要回去探望母亲。”嬴驷叹道,“老人家年迈,走不得远路,只有相国亲自回去。你也知道咱们和魏国的仇怨,相国帮了咱们这么久,他要是一踏上魏国的地界,这事就当真难说了。”
“这些年魏王不动相国之母,是怕别国说他以老人家为要挟,不光彩。这会儿相国要是回了魏国,还真说不准魏王会用什么手段。”见嬴驷要起来,魏黠立即上去帮扶。
“魏国罢相,我秦相归魏,两件事碰到了一起,你说是不是巧合?”
魏黠正体会嬴驷言辞中的深意,却听侍者说张仪求见,两人交换过眼色,嬴驷命人直接将张仪招来了后宫。
不出嬴驷所料,张仪前来正是辞行,并且交出了秦国相印,道:“臣回魏国还不知凶吉,天下死一个张仪并无所谓,但秦国若死了一个相国就会引起朝野震惊。五国攻秦才毕,秦国尚需休养生息,此时不便再对外宣战,臣交还相印,请大王另觅贤良。”
张仪对此次归去魏国之行也抱着难回秦国的决心,嬴驷不想勉强,就此收回了相印。
“臣还有一言进表大王。”见嬴驷应允,张仪才继续道,“五国合纵之计虽破,但犀首公孙衍仍不会放弃联结诸国对抗我秦。燕、齐、楚远秦,不可强攻,仍请大王重邦交,少战火。尤其燕国,乃周室至今仅存的诸国之国,周天子仍在,燕国不可轻易为敌。此时当结交这三国,确保他们不会参与到合纵之中,否则若再有盟军攻来,秦国不见得能有此次生机。”
“张子之言,寡人记下了,此去魏国,千万珍重。这相印,寡人等着张子归秦再行奉上。”嬴驷将张仪扶起,和颜道,“带寡人问候令慈,得张子谋国,老人家亦是秦国的恩人。”
嬴驷心中百般不舍,也千般愁虑,终究还是放了张仪回魏。
当时家宴上,嬴华问嬴驷道:“大王是不是担心,张子此去会归顺魏王?”
如昔日秦国大良造公孙衍都会成为如今主力攻秦之人,张仪离开了秦国是否会因为魏王的利诱而成为魏国之臣,确实难以保证,况且张仪连相印都交给了嬴驷,足见其孑然天下之意。
席间的沉默仿佛预示着嬴华的顾虑就是事实,她猛地起身,嬴驷立即道:“坐下。”
魏黠见状立即安抚嬴华道:“张子是公主当初亲自从魏国护送回来的,公主应该相信自己的眼光,张子不会叛秦的。”
魏黠转而去看身边的嬴驷,见他面色阴沉,若有所思,她不由想起那日张仪交出相印之后,嬴驷就召来亲信死士之事。
张仪任秦相,辅助嬴驷搭理秦国政务,一直以来都是嬴驷的左膀右臂,其人才能有目共睹,若就这样放出秦国,不仅是对秦国的重大损失,还可能成为将来秦国的威胁。因此在张仪离开秦国之初,就有死士追随,一路暗杀他至魏国,最后被人所救。
魏王对秦国有多恨,就对张仪有多恨,得知张仪入魏,他本也要派人捉拿,但公子肆却进言道:“父王欲罢惠相,可想好了魏国新任相国的人选?张仪入魏,若杀之,确实能一解魏国多年来的仇怨,但此次张仪是逃命回来的。”
“有话直说。”
“秦王爱才,但也怕贤才外流,因此张仪离开秦国后,秦王就派死士追杀。张仪好不容易才回到魏国,恰好被儿臣手下之人所救,如今就养在府中,父王难道不想见见?”
一个强劲的对手若能变为自己的助力,无疑是件好事。魏王多年来对秦国和张仪的仇视在公子肆的提醒下就此发生了转变,尽管他依旧记着这些年来因为张仪的辅佐而令魏国遭受的损失,但倘若日后能从秦国身上讨回来,也算是不错的交易。
于是魏王亲自召见张仪,将嬴驷派遣死士追杀一事告知,并晓之以国人之情,许之以仕途之利,仕途将张仪留在魏国为己所用,更不惜以魏相相许。
昔日秦国相国今入魏国朝野,这无疑成了诸国眼中的一件奇事,也是笑话。但在这动荡时局之中,各国之间的联合依旧因为利益的驱动而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有一点却发生了很大的扭转——魏国对秦国的策略。
魏国虽然常年对秦国征战,但惠施任魏相时,仍是主张以存蓄为主,保留实力,不提倡大肆西近,强攻秦国。哪怕后来惠施向魏王引荐公孙衍,也是以合纵计策,联结诸国一同对抗秦国。
自从张仪出人魏相,他率先提出的就是盟秦。这自然令魏王十分震怒,自然也没有答应。随后张仪改变策略,延续了惠施的存蓄主张,但要魏国加强在魏赵、魏韩边境的防守,三晋之盟不可破,但也不可只顾针对秦国。
魏国因此暂停了对秦国进攻的策略,专注于和赵国、韩国的军事计较以及表面外交。令原本紧张的西部局势,得到了略微的缓和。
秦国在张仪离秦之后,主动向齐、楚、燕靠拢,特别注重和燕国的外交,甚至多次让高昌亲自前往燕国,借以和解多年来和燕王哙之间的误会,并试图建立秦、燕两国的邦交。
公子平曾将嬴驷的对战之语传达给燕王,燕王虽然愤怒,但也不得不承认秦国确实有这个实力。随后高昌和嬴华入燕,表现出了和嬴驷颇为不同的亲善态度。如今只尊燕王的意思,以及燕国国内因为燕相子之而正在内斗,燕王便无意在此时和秦国正面冲突。
但燕国秉持着自身乃周室诸侯,自恃高人一等,面对秦国有意结交的表现,则显得模棱两可,却要秦国相助,镇压国内子之的势力作为两国交好的条件。
事关国事,嬴华和高昌都不能贸然答应,但因为身在燕国,他们不得不借口拖延,随后尽快回秦国,将燕国的情况反馈给嬴驷。
嬴华因为张仪离秦之事耿耿于怀至今,如今秦、魏关系表面上看来缓和了不少,但只要魏国的元气稍加恢复,就一定还会试图进攻秦国。公孙衍的合纵之策至今还在各国流传,只要一有机会,随时可能再有五国攻秦的局面,现在秦国需要小心谨慎,否则以嬴驷的脾性,也不可能结交燕国,还向齐、楚低头。
风云变幻的时代总是有太多难以预料,高昌也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再回燕国,还和燕王哙同席。然而这几次入燕,他也听出了燕王的意思,燕国的立场,因时局而变,合纵或是连横,都不会以有损燕国利益的结果作为出发点。换言之,燕国只和强者结盟,燕王并不在乎究竟是合纵,还是连横。
又一次没有进展的访燕,嬴华和高昌满腹心事地离开燕国,一路上都在为秦国将来的路要怎么走而忧心忡忡。
“公主不用太担心。”高昌安慰道,“张子入魏已经一年有余,眼下局势还算安稳,只要我们能够安抚住燕、楚、齐三国,对秦国而言就是有利局面了。”
“我现在都不相信当初大王会派死士追杀张子,一定是魏王那个老匹夫设计陷害。张子怎么就听信了魏王的话,留在魏国了呢。”
比起嬴华的痛恨,高昌显得镇定许多。他并不是没有过猜测,但这乱世之中确实有太多不可估计的因素,嬴驷或者是魏王,都不是他能够揣摩透的。他之所以能比嬴华有更多的耐心和沉静,大约还是因为站在了更边缘的角度。
看着此时嬴华又变得烦恼的神情,高昌道:“我一个外人,都尚且相信大王的决定,公主作为大王的族妹,有血缘亲故,难道还有怀疑?”
“谁说你是外人!”嬴华立即反驳道,“你是我嬴华的丈夫,是秦国的国婿,就是我秦国的人。”
高昌浅笑道:“是我失言了,此生生是秦国人,死为秦国魂,追随公主,寸步不离。”
高昌从不吝于当面表达对嬴华的情义,致使嬴华也越来越习惯他的这种行为。过去嬴华还会为此脸红羞涩,如今只作温柔一笑,便尽在不言中了。
当此时,有秦国斥候快马而来,拦住了一行人去路,道:“大王有命,令嬴华将军速速赶往河西,不得有误。”